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25)
2023(13417)
2022(11023)
2021(9929)
2020(8105)
2019(18291)
2018(17845)
2017(34378)
2016(18401)
2015(20225)
2014(20127)
2013(20248)
2012(18861)
2011(17040)
2010(17579)
2009(16429)
2008(16454)
2007(15093)
2006(13734)
2005(12733)
作者
(52672)
(44230)
(43994)
(41387)
(27983)
(21402)
(19809)
(17243)
(16810)
(15844)
(15146)
(14666)
(14264)
(14133)
(13691)
(13418)
(12939)
(12913)
(12760)
(12718)
(11128)
(11016)
(10692)
(10397)
(9940)
(9929)
(9910)
(9814)
(8912)
(8729)
学科
(90281)
经济(90179)
(87343)
(69182)
企业(69182)
管理(63070)
(47062)
方法(31768)
业经(31516)
农业(31512)
(26008)
中国(25958)
数学(23716)
数学方法(23585)
地方(23444)
(20020)
贸易(20003)
(19491)
技术(18548)
(18101)
(17885)
财务(17865)
财务管理(17844)
企业财务(16883)
(15582)
(14971)
(14874)
(14062)
(13808)
环境(13340)
机构
学院(271832)
大学(261792)
(122549)
经济(120332)
管理(109580)
理学(93492)
理学院(92541)
管理学(91497)
管理学院(90989)
研究(90605)
中国(73152)
(56973)
(55328)
(54418)
科学(51650)
(44929)
(44317)
农业(43133)
财经(42381)
中心(42251)
业大(41966)
研究所(39873)
(38310)
经济学(36035)
(34785)
北京(34422)
(33719)
师范(33454)
经济管理(32687)
经济学院(32639)
基金
项目(173292)
科学(139603)
研究(131353)
基金(126647)
(108170)
国家(107059)
科学基金(94319)
社会(87950)
社会科(83316)
社会科学(83298)
(70744)
基金项目(67754)
自然(57970)
教育(57569)
自然科(56695)
自然科学(56686)
(56178)
自然科学基金(55686)
编号(53814)
资助(49669)
(43625)
成果(41362)
(39021)
(38959)
(38409)
重点(38071)
国家社会(36571)
课题(36334)
发展(36275)
(35697)
期刊
(151537)
经济(151537)
研究(82334)
(59993)
中国(59546)
管理(43642)
(43130)
农业(40499)
科学(36924)
学报(34871)
业经(32013)
(29335)
金融(29335)
大学(28336)
学学(27070)
技术(25679)
教育(24710)
经济研究(21776)
(21540)
财经(20926)
问题(20908)
(18137)
技术经济(16720)
世界(15877)
(15663)
农村(14971)
(14971)
农业经济(14774)
现代(14299)
商业(14221)
共检索到428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平瑛  施文杰  
[目的]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增”,但农业经济增速放缓。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加剧、优质农产品占比不高等问题促使农业生产急需从规模增长型转向结构优化、品质提升的高质量发展型。探究区域农业生产的整体特征和空间相关性以及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对于农业生产环节的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效应,以期为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空间合理布局和产业链逆向融合并引导生产环节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09—2018年长三角26个地级市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莫兰指数考察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空间权重矩阵,选用空间计量和门槛模型进行空间效应和门槛效应分析。[结果](1)各地区的农业产值具有空间相关性;(2) 农产品加工业的集聚发展促进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其带动作用呈现“倒U型”关系;对周边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生产,不受虹吸效应影响。[结论]适度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同时通过差异化发展战略着重在农业经济欠发达地区引入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增长极并引导产业创造路径依赖,利用农业的空间相关性与加工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带动地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苏李  臧日宏  田国英  
借助空间集聚指数、产业集聚结构效益指数、集聚影响指数和产业集聚专门化率对2003~2008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12个行业的集聚程度及集聚绩效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整体集聚度较高且呈明显上升趋势,但各行业的集聚状况差异明显。劳动密集型和原材料及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度相对较高且明显上升,而原材料密集型和原材料及资本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度相对较低且下降;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绩效呈两极分化特征,中西部地区明显优于东部地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莉   冯珊  
在系统分析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非线性影响及数字经济在其中起到的调节机制基础上,利用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区位熵指数测度了农产品加工业集聚水平、环境污染指数,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检验了数字经济在该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加工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数字经济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影响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抑制调节作用。区域异质性检验表明,长江中游地区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作用处于“倒U型”曲线左侧,即农产品加工业集聚水平的提升正在加剧环境污染,下游地区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作用已转移到“倒U型”曲线右侧,即对环境污染产生抑制作用,而上游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仍较薄弱,对环境污染的促增作用尚未显现;长江上游地区数字经济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影响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调节效应显著,中下游地区调节效应不显著。鉴于此,应大力发展农产品初、精深加工,加速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化、集约化发展,通过数字化升级推动实现流域生态文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经韬   陈池波   李平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了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产品加工业集聚不仅能带动本省份农业经济增长,还能显著带动邻近省份的农业经济增长,在更换空间权重矩阵和调整解释变量后,这一实证结论依然稳健;此外,控制变量中农业机械投入和财政支农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也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延龙   汤佳   王海峰   刘大玮   陈慧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关系到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首先,本文界定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内涵,并提出适用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分析框架。其次,基于2019-2021年31384家代表性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监测数据,本文分析农产品加工业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的现状特征。最后,本文提出实现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路径: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驱动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坚持差异化策略,以产业协同优化高质量发展结构;倡导绿色生产转型,以质量建设转变高质量发展方式;鼓励市场开放合作,以国际视野扩展高质量发展格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联农带农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本文研究为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路径和理论依据,展示了多维度协同作用下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志仓  钱美琴  余雷  
利用2005-2011年间的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行业数据,计算了各行业的行业集中度和EG指数。结果显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集聚水平高,但不同行业差异比较大。原料及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集聚水平比较高,并且增长比较快;开放度低的行业集聚水平增长缓慢,竞争性强的行业集聚水平增长较快。最后计算了集聚弹性,行业之间的集聚弹性相差较大,集聚不一定带来经济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伟军   李宜展   安敏  
工业集聚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生产效率,还有效减少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的污染,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10—2020年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42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测算出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工业集聚对县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在研究期间内,空间相关性不断增强;(2)工业集聚对县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工业集聚度增加1%,本地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16.4%,周边县域提升17.7%;(3)该区域重庆县域工业集聚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控制变量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基于此,针对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建设提出建议以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伟军   李宜展   安敏  
工业集聚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生产效率,还有效减少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的污染,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10—2020年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42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测算出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工业集聚对县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在研究期间内,空间相关性不断增强;(2)工业集聚对县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工业集聚度增加1%,本地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16.4%,周边县域提升17.7%;(3)该区域重庆县域工业集聚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控制变量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基于此,针对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建设提出建议以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敏芳  刘燕萍  杨公明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增加农业竞争力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的迫切需要 ,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枢纽工程。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产业化的先导和中心环节 ;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延伸增值的关键 ,将引导农业结构趋向合理 ;是农业产业运行、发展的重要组织栽体和依托。西部地区应该紧紧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 ,通过思路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市场创新 ,加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力度 ,带动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田则林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田则林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突出表现为“三增”。一是传统优势进一步增强。主要大宗农产品产量和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长,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好的基础。二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增多。多种经营突破性发展,畜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泽永  
本文利用2000—2006年江苏省分行业面板数据,动态考察了FDI对江苏农产品加工业行业内与行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表明,2000—2006年内、外资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较明显的技术差距,存在发生技术溢出的前提和可能;进一步研究发现,FDI企业通过产业间的前、后向关联促进了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但产业内的水平溢出效应却不显著,前向关联溢出效果要好于后向关联溢出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伟  蔡学斌  杨琴  石汝娟  夏虹  
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对于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按照农产品原料的类型将农产品加工业进行重新归类,对农产品加工业及其子行业在东、中、西及东北的分布,以及在优势农产品区域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此外,使用集中度、空间基尼指数、赫芬达尔指数、EG指数等方法,该文对农产品加工业及其子行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测算。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占全国的比例明显上升,农产品加工业"东强西弱"的区域分布格局发生了较为显著地改变;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生鲜农产品以及糖料、茶叶和乳类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在优势农产品区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伟纯  李二玲  
以2006—2016年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为例,从强调区域内外两方面因素出发,利用演化经济地理思维构建分析框架,探讨了产业集聚的演化机制。结果表明:①区域产业集聚演化是在区域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路径依赖和路径创造的过程。②中国农产品加工业集聚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地理集聚变化与产业转移高度相关;农产品加工业在中西部地区的集聚水平显著增强,表现出路径创造特征。分行业来看,中部地区对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的路径创造较为明显;长江中上游地区对原材料—资本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的路径创造突出,但烟草制品业集聚格局较为稳定,呈现出由区域路径锁定而导致的空间锁定特征。③对历史基础的依赖是影响农产品加工业集聚演化的关键,且是东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保持高水平集聚的最主要原因;产业转移显著推动了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集聚;产业多样化与外商投资对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东部表现为负向作用,在中西部表现为正向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邓宗兵  吴朝影  封永刚  王炬  
本文综合运用产业集中度、EG系数和空间自相关系数等方法,对2003—2011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特征,不同行业的地理集聚存在显著差异;农产品加工业地理集聚呈现出减弱趋势,并表现出"先小幅上涨,后显著下降"阶段性特征;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向中部地区集聚的趋势,但东部地区仍是主要集聚区;部分行业呈现出高度集聚在少数省份的特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苏李  臧日宏  
本文基于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对FDI与产业集聚的相互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原理对FDI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FDI既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形成的短期原因,也是影响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的长期因素,而产业集聚则不是FDI进入农产品加工业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