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50)
2023(16837)
2022(14555)
2021(13699)
2020(11375)
2019(25788)
2018(25700)
2017(50383)
2016(27055)
2015(30442)
2014(30266)
2013(29857)
2012(27500)
2011(25091)
2010(25515)
2009(23945)
2008(23005)
2007(20547)
2006(18761)
2005(16637)
作者
(77273)
(64434)
(63902)
(61012)
(40944)
(30758)
(28932)
(25067)
(24359)
(23078)
(21746)
(21568)
(20467)
(20385)
(19853)
(19598)
(18972)
(18962)
(18345)
(18279)
(16153)
(15855)
(15486)
(14920)
(14522)
(14365)
(14239)
(14164)
(13114)
(12639)
学科
(125236)
经济(125106)
(79464)
管理(76993)
(57756)
企业(57756)
(49800)
方法(46296)
数学(40023)
数学方法(39501)
农业(33034)
中国(30586)
业经(28824)
地方(28043)
(27334)
(24259)
(23195)
(21367)
贸易(21357)
(20711)
(18358)
(18148)
银行(18114)
理论(17794)
环境(17409)
(17322)
(16859)
金融(16857)
(16760)
技术(16492)
机构
学院(389428)
大学(385530)
(166827)
经济(163289)
管理(154050)
研究(132913)
理学(132552)
理学院(131172)
管理学(129086)
管理学院(128383)
中国(101687)
(81062)
科学(78999)
(74545)
(72304)
(66745)
中心(60900)
研究所(60029)
财经(58765)
(58697)
业大(58617)
农业(55280)
(53320)
(51526)
北京(51292)
师范(51179)
经济学(49198)
(47166)
(47072)
经济学院(43934)
基金
项目(255808)
科学(201744)
研究(193213)
基金(184717)
(158738)
国家(157328)
科学基金(135513)
社会(122717)
社会科(115925)
社会科学(115897)
(100120)
基金项目(97375)
教育(87672)
自然(85471)
自然科(83410)
自然科学(83395)
(82726)
自然科学基金(81880)
编号(81118)
资助(75692)
成果(66303)
(56993)
重点(56625)
(56153)
课题(54851)
(52748)
国家社会(49784)
教育部(49097)
创新(49091)
人文(48760)
期刊
(196885)
经济(196885)
研究(120814)
中国(74336)
(71913)
学报(56109)
管理(55527)
(55314)
科学(53568)
农业(48509)
大学(43563)
教育(42047)
学学(41172)
(39621)
金融(39621)
业经(34846)
技术(33745)
经济研究(30191)
财经(28823)
问题(26156)
(24771)
(23104)
技术经济(20439)
世界(19374)
理论(19005)
图书(18639)
现代(18457)
(18367)
(18033)
经济问题(17514)
共检索到590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季焜  
无论从全球角度还是从中国自身分析,未来农业的功能都将趋于多元化,即由传统的食物安全功能逐步向缓解人类再生能源危机和为人类提供优美生存环境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无论是世界农业,还是中国农业都面临着种种发展机遇,同时也要应对各种挑战。基于全球和中国农产品供求形势的演变,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政策研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新变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仇焕广  陈晓光  吕新业  
农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应用学科,其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扩展。本文分析了国际农业经济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前沿方法,探讨了我国未来农业经济研究的发展趋势。国际农业经济研究主要包括:(1)农业生产、市场和政策;(2)资源与环境经济政策;(3)发展经济;(4)农商与食物经济,但这些领域之间又相互交叉融合。从研究方法来看,建立定量化的理论模型,并运用计量经济学进行实证检验,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研究中被普遍接受的规范研究方法。理论模型设定和政策事前评估主要借助数学优化模型,而实证检验和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杜宇能  
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加拿大的农业经济政策模型研究和系统开发走在世界的前列。通过对加拿大农业部开发的"加拿大区域农业模型"(CRAM)和其最新发展的评介,展示了加拿大农业经济政策模型的概念、内容和运行机理;运用CRAM的输出数据和加拿大农业发展的2个不同情境,展示了模型的运行结果并检验了其预测效度;在总结加拿大农业经济政策模型优势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其对中国农业发展和政策制定的管理启示,并给出了构建中国农业土地经济政策模型的框架性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晓乐  
本文将从相关概述角度出发,分别对移动电子商务、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以及电子商务与农业经济相结合进行介绍,同时阐述我国农产品应用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优势,并且研究其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进而提出其合理的发展途径,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可靠参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睿  
引入移动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分析我国推广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可行性的基础上,研究了该销售模式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了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在发展中面临的瓶颈,提出了推动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应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涂智苹  杨鹏雁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尤其受新冠疫情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的对外贸易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农产品出口就受到不小的冲击。广东和福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省份,其农产品出口对于两省的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运用两省1998—2020年农业相关数据对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农产品出口对于推动两省农业经济均起到了促进作用,且广东省的促进作用大于福建省。研究进一步发现,两省的劳动力投入对农业经济均没有显著作用;固定资产投入对广东省农业经济有促进作用,而对福建省的农业经济没有显著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两省农业经济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欣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经济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进而为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本文对供应链和农产品物流进行简述,并分析研究了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的互动关系,最后还对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广东  
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单个农户或农民进入市场;二是农户以组织的形式进入市场。单个农户进入市场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要承担较大的市场风险。农业生产组织分为两类:一类为他组织形式;另一类为自组织形式。后者是农户自身为治理的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生产组织。自组织形式将是我国农业经济组织今后发展的主导方向。这是因为,自组织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优势。当然,组织本身也存在不可忽视与小农经营方式有关的缺陷,这要求农户+农户的自组织模式的发展需要政府作为外部的支持力量存在,这有别于此前农业经济组织的政府干预模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则  
我国轻商的观念由来已久,但城乡居民日常需要的生鲜食品高度依赖从事生鲜农产品经营的商贩,他们是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主体的组成部分,在促进生鲜农产品区域分工深化、贴近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产业集群、供应链冷链、物流园区、旅游、住宿、餐饮就业都具有强烈多向性的带动作用,是各地经济发展的隐形间接影响力、软实力。必须改变长期存在的重场所建设、轻主体培育的顽疾;培育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链主企业,促进供应链分工的深化和专业化;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共促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对生鲜农产品市场实施反周期调控;严格大棚与大田生鲜农产品的行为监管标准;将市场调控的重心从事后的被动跟进管理,转变为事前的主动引导服务;探索“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管理模式,创新逆周期监测调控的有效办法;把握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舆论导向,为商人正名;警惕出现重生产、轻流通新的倾向和新的表现形式,防止损害现代流通体系、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桓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作为我国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在"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下,与沿线地区贸易往来逐渐增多。"一带一路"背景下,应对外加强与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往来,适度调整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和结构;对内加强农业科技投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产品流通方式,疏通农产品价格传导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倩  
互联网已经进入到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企业产品销售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互联网+"战略下,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新的发展趋势。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可以完善市场交易信息、拓宽市场范围,还有助于促进农产品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当前我国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已经处于成长期,但未来要实现利用网络营销带动农业经济发展,还需要提升农产品品质、打造农产品品牌、建立配套的物流仓储系统,此外还要通过网络营销带动传统渠道的销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玉鑫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开始起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发展的速度进步非常大。然而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出现贸易逆差,经过研究发展,造成逆差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的出口量没有进口量多,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在正向上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农产品贸易通过影响我国产业的结构,以及对其进行优化,在直接或者间接上促进了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为了加快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需要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而促进农村的生产力,提高生产质量,以此来提高进口定价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玉立  
市场化是国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性建设安排。农产品的市场化意味着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融入市场经济体制当中,农业产品直接面向市场并逐步走向开放经营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农产品的市场化过程是农业生产逐步走向开放化的经济改革过程。农产品的市场化将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依靠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从而形成供求双方围绕价格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基本经济格局。农业经济将通过竞争获得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其自身的效率将得到长足的改进和提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红梅  
首先介绍了农产品物流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然后分析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总结国外农产品物流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以期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董亚宁  顾芸  王菡  
农产品品牌与流通一体化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于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构想,在厘清农产品品牌和流通一体化影响农业经济增长机制的基础上,综合选取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数据并匹配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非线性门槛模型,分品牌、分区域系统揭示农产品品牌、流通一体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以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为代表的农产品品牌与农业经济增长差异呈现趋同关系。农产品品牌、流通一体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农产品品牌对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作用更大,流通一体化对东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作用更大。从细分农产品品牌来看,与“地理标志商标”相比,“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地理标志产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更大。流通一体化对于农产品品牌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门槛效应,全国层面来看,随着流通一体化程度跨过更高的门槛,农产品品牌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具有非线性递增现象;分区域看,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流通一体化的非线性门槛效应具有异质性,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随着流通一体化程度迈过更高门槛,农产品品牌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递增现象更加明显。因此,建议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同时要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流通体系建设的协同性,以品牌现代化和流通体系现代化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