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03)
- 2023(18844)
- 2022(16057)
- 2021(15027)
- 2020(12507)
- 2019(28839)
- 2018(28505)
- 2017(54907)
- 2016(29874)
- 2015(33812)
- 2014(34109)
- 2013(33618)
- 2012(30762)
- 2011(27665)
- 2010(27642)
- 2009(25528)
- 2008(25071)
- 2007(22543)
- 2006(19484)
- 2005(16731)
- 学科
- 济(123084)
- 经济(122958)
- 业(88555)
- 管理(85716)
- 企(66583)
- 企业(66583)
- 方法(57760)
- 数学(50963)
- 农(50626)
- 数学方法(50274)
- 农业(33451)
- 中国(30852)
- 财(30531)
- 业经(29922)
- 学(25149)
- 地方(24686)
- 贸(23056)
- 贸易(23046)
- 易(22400)
- 制(22335)
- 务(19256)
- 理论(19200)
- 财务(19158)
- 财务管理(19113)
- 技术(18462)
- 环境(18350)
- 企业财务(18060)
- 和(17850)
- 银(17678)
- 银行(17621)
- 机构
- 学院(430509)
- 大学(426337)
- 管理(171098)
- 济(170647)
- 经济(166963)
- 理学(149275)
- 理学院(147711)
- 管理学(145000)
- 管理学院(144244)
- 研究(138361)
- 中国(103389)
- 京(89039)
- 科学(88117)
- 农(84682)
- 财(75336)
- 业大(70188)
- 所(69549)
- 农业(65696)
- 中心(65076)
- 研究所(63546)
- 江(62586)
- 财经(61158)
- 范(55812)
- 经(55625)
- 北京(55344)
- 师范(55289)
- 州(50767)
- 经济学(50247)
- 院(49864)
- 经济管理(46600)
- 基金
- 项目(297088)
- 科学(232686)
- 研究(216352)
- 基金(213864)
- 家(186175)
- 国家(184608)
- 科学基金(158626)
- 社会(134939)
- 社会科(127617)
- 社会科学(127580)
- 省(118253)
- 基金项目(113464)
- 自然(103919)
- 自然科(101461)
- 自然科学(101434)
- 教育(99593)
- 自然科学基金(99588)
- 划(98108)
- 编号(90283)
- 资助(88142)
- 成果(71523)
- 重点(66040)
- 部(64910)
- 发(63763)
- 创(61234)
- 课题(61155)
- 创新(57166)
- 科研(56986)
- 教育部(55202)
- 大学(55018)
- 期刊
- 济(185377)
- 经济(185377)
- 研究(118526)
- 农(82253)
- 中国(76844)
- 学报(69723)
- 科学(63010)
- 管理(57833)
- 财(56758)
- 农业(55961)
- 大学(53153)
- 学学(50404)
- 教育(45116)
- 技术(38746)
- 业经(36199)
- 融(35876)
- 金融(35876)
- 经济研究(28363)
- 财经(28288)
- 业(27542)
- 问题(25354)
- 经(24051)
- 版(22271)
- 技术经济(21311)
- 图书(20596)
- 商业(20219)
- 科技(20194)
- 理论(20034)
- 统计(19936)
- 现代(18913)
共检索到611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永平
农产品供应链涉及生产、流通、经营、消费等诸多环节,供应链节点的质量影响消费者需求。本文结合农产品的价格、品质与农产品供应链运营、消费选择等实际情况,系统分析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要求。从农产品质量消费需求、供应链成本与价格测算、效率、效益等方面阐述农产品供应链质量优化的着力点,围绕农产品供应链经营管理的实际,提出农产品供应链质量优化的路径,提升农产品供应链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农产品消费质量需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梦玲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都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与大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点问题,如何有效防范及控制其质量安全风险,值得不断地深思和研究。本文分析了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模式和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机制,结果表明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需要各利益主体的相互配合;质量预防机制、质量检验机制、成本分摊和控制机制、质量缺陷惩罚机制和收益分成机制五个机制在控制农产品供应链质量过程中既可以独立发挥作用,又相互关联;并且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中存在预防缺乏联动机制、质量检验缺乏统一标准、成本收益与质量矛盾、管理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并据此提出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优化路径,以期为农产品质量协同控制提供可行的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韩燕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农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方面,质量安全信息在供应链上的正向传递不顺畅、不充分;另一方面,质量安全问题发生之后,质量安全信息在供应链上的逆向追溯难以实现。本文主要从供应链上的信息传递和逆向追溯角度来探讨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建设和优化问题,对比分析了五种农产品供应链模式,认为"连锁零售网络+生产基地+农户"模式是质量安全最有保障的模式。可以从提高生产端和销售端的组织化程度、对供应链进行垂直整合、建立跟踪和溯源系统、充分发挥品牌的"信号"作用这五个方面来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保军 袁博
本文基于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实践,实证分析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关系质量对供应链整合的影响,揭示农产品供应链整合过程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关系质量与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供应链整合在供应链关系质量与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文章指出,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企业应提高供应链关系质量管理能力,不断提高供应链伙伴间合作能力和供应链的需求响应能力,不断提升交易绩效。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供应链整合 供应链关系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常杰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会严重威胁到农产品消费者的健康与利益,威胁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的农产品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而在供应链视角下,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可以更准确地找到问题所在,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因此,要加强农产品供应链安全质量问题的研究。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上存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希望可以有效地保障我国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安全,提高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水平,进而有效推动我国农业化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供应链 质量安全 农产品供给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何卫中
在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阐述现有供应链模式在质量安全监管上存在不足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农产品供应链的模式与运行机制,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来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并提出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创新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供应链管理 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阔
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供应商是否进行质量投入之间的重复博弈行为以及市场失灵时政府如何进行宏观调控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文章通过建立供应商之间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来考察供应商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根据动态复制方程来阐析供应商的行为演化规律及演化稳定策略,通过采用演化博弈探讨政府宏观调控下供应商之间的行为策略演化路径来反推政府补贴制度的补贴力度及惩罚制度的惩罚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投入收益比率以及"搭便车"的收益大小等直接因素影响供应商的行为策略选择,而"搭便车"的收益大小也受到农产品质量安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彭建仿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源是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问题,且更多地体现为源头管理问题。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供应链协同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治本之策、创新之策。供应链协同是企业与农户共同适应、共同激发、共同合作、共同进化的结果,是协同主体双方的激励性、互补性、组织性、互动性等驱动因素导致的行为调适。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是供应链协同的重要驱动力量,是一种现实可行的重要模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符少玲
供应链整合是企业创造价值和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入口。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构建"信任—关系承诺—供应链整合—质量绩效"的理论框架,选取"公司+农户"组织模式中的公司为样本,收集202份公司数据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流程协调对质量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信息共享并没有积极影响;公司规范性关系承诺农户显著积极影响公司与农户供应链整合,但公司工具性关系承诺农户和公司与农户供应链整合间却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公司信任农户显著正向影响公司与农户的信息共享和流程协调,只是与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雅蓉 王一罡 于金莹 吴思齐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问题。本文针对农产品市场构建农产品供应链的多主体仿真实验,研究市场参与主体(农户、批发商和监管机构)行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以期为"后疫情时代"农产品市场建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提供决策依据。仿真结果表明:市场交易层面,批发商与农产品合作社形成契约型供应链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方面,基于契约关系约束合作社以引导农户的安全生产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合作社将零散的农户整合成集体,有效减少监管成本;市场监管层面,监管机构的监管强度对农户和批发商存在异质性,监管机构对农户监管的效果优于对批发商的监管效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古川 罗峦
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识别会影响农业企业的经营决策。本文把农产品市场假设为质量不能被识别和能够被识别的两种情况,应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讨论了供应链的质量投入和产品定价,研究表明:质量不能被识别时,质量投入和产品价格受到价格弹性影响,价格敏感时可能形成低质低价的局面;质量可被识别时,质量和定价都随质量识别能力提高而增加,且生产商主导时质量投入和价格较高,而集成决策企业会根据市场规模进行质量投入,此时有益于形成高质高价的良性局面。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卢奇 吴洁 王晶
数字乡村振兴是当下农业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区块链技术嵌入农产品供应链将重构传统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主体组织化程度低、交易环节主体信用缺失、涉农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以及现代物流运输效率较低。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分别从农产品供应链组织体系、交易、融资及物流配送四个方面提出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的具体对策。研究发现:将区块链嵌入农产品供应链可以有效整合农产品生产、贸易、需求各环节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等流通要素与服务,从而形成农产品全产业链数字化流通渠道与流通模式。
关键词:
区块链 农产品供应链 优化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孟真
本文按照"现状—问题—对策"的基本思路,首先,对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理论做出具体介绍;然后,论述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保勇 马德青 戴更新
针对由一个生产商和一个销售商构成的动态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在农产品质量可识别的市场环境下,考虑了农产品供应链成员利他偏好行为。利用贝尔曼连续型动态规划理论求解得到了完全自利、销售商利他、生产商利他、自产自销四种模式下的最优策略及效用。分析发现:随着消费者质量识别程度的提升,生产商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的意愿增强,有助于形成农产品供应链高质高价的理想局面;销售商利他和生产商利他两种情形下的农产品质量水平和成员效用都要优于完全自利情形,且对方成员的利他偏好行为对自身更有利,说明了利他偏好行为具有正向的社会属性,对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自产自销型企业的系统整体效用最高,能够在质量识别程度较差或价格敏感程度较高的市场环境中确立高质低价的竞争优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申强 董磊 庞昌伟 杨为民 侯云先
考虑到"互联网+"对农产品供应链系统构成和运作模式的影响,为构建"互联网+"时代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系统分析"互联网+"对农产品供应链系统构成和运作模式创新驱动为基础,构建基于"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结构,分析"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模式、特点及其不同环节存在的质量隐患,探讨基于"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监管体系。结果表明,"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系统有资源节约、消费者健康消费、优化产品结构等创新驱动机制,其运作模式有参与主体的多样性、博弈关系的多重性和质量问题多源性特点,产品质量控制存在产品自身质量不高、投机恶化质量环境、信息服务影响质量行为等问题。研究表明,基于"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实体终端和虚拟主体的"三位一体"质量监管体系,对完善"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对实体终端产品质量监管、虚拟参与主体信息服务一体化质量监管,以及对物质流参与主体仓储配送质量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出构建统一网络系统平台、完善冷链配送体系、加强质量契约设计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