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2)
- 2023(8620)
- 2022(7155)
- 2021(6895)
- 2020(5670)
- 2019(12500)
- 2018(12281)
- 2017(24021)
- 2016(13421)
- 2015(15143)
- 2014(15314)
- 2013(15486)
- 2012(14575)
- 2011(13439)
- 2010(13929)
- 2009(13142)
- 2008(13517)
- 2007(12780)
- 2006(11731)
- 2005(10811)
- 学科
- 济(63543)
- 经济(63456)
- 农(46249)
- 业(43776)
- 管理(35955)
- 农业(30584)
- 企(23693)
- 企业(23693)
- 方法(19153)
- 业经(17561)
- 中国(16945)
- 地方(16672)
- 数学(15905)
- 数学方法(15588)
- 财(14827)
- 制(14688)
- 学(13267)
- 贸(11196)
- 贸易(11189)
- 发(10891)
- 易(10825)
- 体(10475)
- 农业经济(10430)
- 银(9829)
- 银行(9819)
- 行(9419)
- 策(9372)
- 融(9288)
- 金融(9286)
- 理论(9236)
- 机构
- 学院(203701)
- 大学(199971)
- 济(84447)
- 经济(82523)
- 管理(75121)
- 研究(70828)
- 理学(63137)
- 理学院(62430)
- 管理学(61349)
- 管理学院(60959)
- 中国(57367)
- 农(52325)
- 科学(42897)
- 京(42530)
- 农业(39546)
- 财(39489)
- 所(37435)
- 业大(34389)
- 江(33963)
- 中心(33524)
- 研究所(32925)
- 财经(29670)
- 范(29478)
- 师范(29285)
- 州(27112)
- 北京(26807)
- 经(26575)
- 省(25037)
- 经济学(24178)
- 农业大学(24088)
- 基金
- 项目(124074)
- 科学(97517)
- 研究(95878)
- 基金(88487)
- 家(76349)
- 国家(75537)
- 科学基金(63705)
- 社会(61169)
- 社会科(57339)
- 社会科学(57321)
- 省(49677)
- 基金项目(45879)
- 教育(42353)
- 编号(42038)
- 划(40557)
- 自然(38017)
- 自然科(37070)
- 自然科学(37062)
- 自然科学基金(36376)
- 成果(35843)
- 资助(35324)
- 农(29870)
- 发(28518)
- 课题(28172)
- 部(27703)
- 重点(27667)
- 性(25144)
- 国家社会(25115)
- 创(24614)
- 制(24463)
- 期刊
- 济(110470)
- 经济(110470)
- 研究(63404)
- 农(57624)
- 中国(46563)
- 农业(38700)
- 学报(32534)
- 财(30516)
- 科学(29944)
- 大学(25541)
- 教育(24905)
- 管理(24235)
- 学学(23995)
- 融(23827)
- 金融(23827)
- 业经(23035)
- 业(17884)
- 技术(17827)
- 问题(16253)
- 财经(15983)
- 农村(14661)
- 村(14661)
- 农业经济(14280)
- 经(13771)
- 经济研究(13240)
- 版(12772)
- 图书(12381)
- 世界(12154)
- 经济问题(11461)
- 技术经济(10852)
共检索到330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孟召将
小农户的弱势谈判地位使其在农产品市场交易中产权残缺,合作交易比小农与市场之间的直接交易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但制度与实践具有差别。异化的资本本逻辑,不能够实质性解决农产品交易中的产权残缺问题。只有坚持规范的盈余分配制度,才能体现出合作社基于劳动联合的本质,真正补偿小农户社员的产权收益损失。
关键词:
农产品交易 公共领域 分配逻辑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高强 穆丽娟
基于"农业合作社+加工企业+零售商"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运用Stackelberg博弈分析和Shapley值法以及修正后的Shapley值法研究"合作社主导型农产品供应链"联盟中各主体的利益分配,并引入模拟数值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后的Shapley值分配方法使农业合作社得到了高于基础收益的分配额,而加工企业和零售商所得利益则比修正之前少;这种联盟关系体现了按贡献分配利益的原则,更符合实际,且仍然是稳定的。因此,可以通过修正后的Shapley值法设计合理的利益共享契约,以维持农产品供应链联盟关系的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尚勇
本文运用历史、现实和逻辑方法,研究农民合作社制度的设置逻辑,进而揭示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农民合作社在一国经济发展第三阶段的历史作用是,通过将传统农业家庭经营提升到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方式,"拿"回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大部分利润,并以此将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提升到社会平均水平。为此,农民合作社只能实行"普惠制",对内实行利益分享、有限积累、限制股金分红、限制大股东和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制度,这使得农民合作社缺乏"效率",无法与同行业普通工商企业竞争,因此需要政府和社会等外部经济力量的支持。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制度逻辑 制度要求 政府支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胜忠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视角分析了农民合作社的形成逻辑、边界和本质规定。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合作社的形成是由利益相关者的两次集体选择决定;两次集体选择和交易契约的边界共同决定农民合作社的所有权边界和经营边界;农民合作社本质上是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的联结。本文提出了一个"三角型框架",主张运用架构分析方法理解中国农民合作社的组织特性,并强调"殊途同归"的重要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岚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经济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兴事物,它对于整合农村资源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中的利益分配原则也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因此,构建公平合理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当前农村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述了协调机制的内涵,并且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分析了当前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积极探索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措施。结论是只有科学合理的协调了农户与合作社之间以及农户与经营大户之间的利益分配,才能更好的调动各方积极因素,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才能够沿着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顺利前进。
关键词:
农产品 供应链 农业合作社 利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隋姝妍 大岛一二
本文着重考察了我国现阶段农产品流通的现状和问题,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必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主要途径,即农超对接,阐述了通过农超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超对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志雄
本文提出了“农产品合作社”这一称谓 ,认为目前的合作社立法应为《农产品合作社促进法》而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本文还认为 ,我国农产品合作社经历了一个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 ,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发展农业产业化应与发展农产品合作社结合起来 ;合作社作为经济组织 ,其原则应由它的组织结构、经营机制以及成员的经济利益所决定 ,决非是一种政治理念 ;对合作社的发展应采取促进的方针 ,应把立足点放在最广泛的合作和联合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利红
利益分配是农产品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整个链条的整体竞争性和可持续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农产品形成产业链条成为提升国际竞争力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而利益分配是链条实现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进一步了解农产品供应链条的概念和特点,认清农产品供应链中利益的构成及分配原则,分析利益分配中存在的影响因素,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利红
利益分配是农产品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整个链条的整体竞争性和可持续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农产品形成产业链条成为提升国际竞争力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而利益分配是链条实现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进一步了解农产品供应链条的概念和特点,认清农产品供应链中利益的构成及分配原则,分析利益分配中存在的影响因素,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春艳 赵书磊 林青
本文构建农产品电商公共品牌发展的"三阶段九平台"模型,在品牌建立、品牌发展和品牌提升的三个阶段,重点发展农产品电商公共品牌的基础要素、中等要素和高阶要素,包含需求平台、信息平台、供给平台、控制平台、金融平台、支撑平台、开放创新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和品牌综合价值动态评价平台。
关键词:
农产品 电商公共品牌 三阶段九平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春艳 赵书磊 林青
本文构建农产品电商公共品牌发展的"三阶段九平台"模型,在品牌建立、品牌发展和品牌提升的三个阶段,重点发展农产品电商公共品牌的基础要素、中等要素和高阶要素,包含需求平台、信息平台、供给平台、控制平台、金融平台、支撑平台、开放创新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和品牌综合价值动态评价平台。
关键词:
农产品 电商公共品牌 三阶段九平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宝玉
股权安排与社会资本都是合作社治理的有效机制,两者之间既存在替代性也存在互补性关系,替代性激励着合作社寻求更低治理成本,获取更高治理收益,互补性意味着合作社整体性制度安排可以内在一致。合作社组建期,社员间的依赖性与协调性要求越高,其对社会资本治理的需求也就越大;合作社成长期,社员异质性增强、交易频率增加又会使合作社对股权安排的需求增加;合作社成熟期,社会资本和股权安排的动用将在不同适用对象上出现分化。两种治理机制的替代、互补与适用性匹配能够保障不同生命周期合作社治理的整体有效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军
本文把农民合作社看作是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签订的一系列契约的联结,进而分析了中国农民合作社变异的经济逻辑。决定合作社成败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在合作社的契约集合中很少体现,具有能动性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就会积极寻求合作社的控制权以谋求人力资本的回报,并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运营合作社。
关键词:
合作社 变异 经济逻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风田 孙瑾
近几年,农产品价格节节上涨,但农民并未因此受益。农产品涨价的利润很大一部分都被中间流通环节"截走"。本文试图通过辨析我国农产品产业链的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利益错位现象及其原因,提出控制流通环节利润并提高处于农产品产业链弱势环节——农民的主体地位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产品产业链 流通 利益错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明星 杨宗锦
农户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与内在动力。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对于激励社员与合作社发展业务关系、吸引投资、激发管理者和员工的工作热情具有重要作用,是合作社扩大市场份额、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文章构建了交易额返利率基本模型,分析了影响交易额返利率的主要因素,为合作社制定利益分配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业专业合作社 利益分配 交易额返利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