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75)
2023(13842)
2022(11197)
2021(10471)
2020(8794)
2019(19783)
2018(19479)
2017(37831)
2016(19584)
2015(21538)
2014(21004)
2013(20640)
2012(18392)
2011(16024)
2010(15967)
2009(14851)
2008(14467)
2007(12846)
2006(11004)
2005(9459)
作者
(51230)
(43218)
(42895)
(40489)
(27006)
(20499)
(19435)
(16973)
(16268)
(15076)
(14478)
(14440)
(13287)
(13173)
(12940)
(12912)
(12711)
(12656)
(12283)
(12268)
(10377)
(10362)
(10176)
(10139)
(9705)
(9547)
(9429)
(9340)
(8567)
(8517)
学科
(92249)
(86244)
经济(86146)
(74744)
企业(74744)
管理(68316)
(49806)
方法(39086)
农业(33250)
业经(32267)
数学(31243)
数学方法(30897)
(27240)
(20245)
财务(20211)
财务管理(20184)
中国(20149)
企业财务(19116)
技术(17976)
(17377)
(15980)
(14537)
(14508)
贸易(14501)
地方(14430)
(14228)
(14160)
(13881)
理论(13849)
农业经济(12426)
机构
学院(273908)
大学(263617)
(119614)
管理(119338)
经济(117593)
理学(103860)
理学院(103045)
管理学(101733)
管理学院(101219)
研究(77368)
中国(63981)
(53624)
(53510)
(51728)
科学(43262)
财经(42967)
业大(41812)
(40614)
农业(40353)
(39274)
中心(39216)
经济学(35457)
(35083)
经济管理(34212)
经济学院(32190)
商学(32000)
商学院(31730)
(31703)
财经大学(31544)
研究所(31388)
基金
项目(187456)
科学(151972)
研究(142376)
基金(139730)
(118416)
国家(117212)
科学基金(105461)
社会(95244)
社会科(90156)
社会科学(90135)
(75144)
基金项目(75077)
自然(66248)
自然科(64847)
自然科学(64833)
自然科学基金(63708)
教育(63673)
(59992)
编号(58012)
资助(54205)
成果(43474)
(42552)
(42233)
(41138)
重点(40441)
(40199)
国家社会(39852)
创新(38952)
(38649)
人文(37872)
期刊
(137558)
经济(137558)
研究(73129)
(57824)
中国(49030)
管理(44844)
(44422)
农业(39415)
科学(35575)
学报(33189)
业经(30981)
大学(28295)
学学(27318)
技术(26789)
(25430)
金融(25430)
财经(20814)
(19730)
教育(19628)
经济研究(18934)
问题(18442)
(17976)
技术经济(16316)
农业经济(14784)
农村(14753)
(14753)
财会(13925)
世界(13912)
(13851)
现代(13773)
共检索到393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广辉  茆雪瑞  
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但农业投入资金不足是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原因,而农业PPP项目为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体系中的资金不足问题提供了可行路径。已有研究对农业PPP的研究主要从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两个角度展开研究,而忽略了"特别法人"村委会在农业PPP项目中的影响。本文首先将农业PPP项目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并从理论上讨论村委会在不同时期的职能。其次,通过现实案例讨论村委会发挥职能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文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奉宪  杨雨佳  姜艺  
为探索农村社会资本存量,最大限度的利用社会资本发挥村委会的农业减灾公共品供给职能,解决我国农村减灾公共品供给不足,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湖北省3个县市70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法,对农村社会资本对村委会农业减灾公共品供给职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和社区归属感是影响村委会供给职能的主要因素;2)共享和社会参与对村委会的供给职能有一定负向影响;3)社会信任对村委会供给职能影响不显著。因此,村委会应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空心化"的现状,重视村内人际关系建设,有针对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广辉  魏建  
城市郊区土地被征收后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土地红利的产生,并进一步在地方政府、用地企业和村委会(农民)之间分配;其二,失地农民的市民化,即(被动)城镇化过程。而城镇化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土地红利分配的格局。当前的土地红利分配格局不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虽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合理提高个人的土地红利份额,但为了有效地提高城镇化水平,村委会需要承担失地农民的谈判代表、土地红利分配方式的决定主体、土地股份公司的实际管理者三个职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韬  罗剑朝  
本文从村委会支持视角出发,采用统计分析和LOGISTIC计量模型从农户对村委会支持其利用信贷资金的评价程度、农户的信贷规模、信贷资金不同用途的农户按期还贷的情况三个方面对陕西省夏家沟村9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村委会是影响农户信贷资金利用效率重要因素,但是,这种影响性是建立在农户与村委会有着一致的共同利益基础上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雯  白必政  张广胜  
以辽宁省盘锦市L村为例,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对国营农场管理体制下的村委会职能及其相关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国营农场管理体制下的村委会职位设置情况比较特殊。国营农场管理体制决定了村干部出现上级委派的可能性比较大。国营农场管理体制下的村委会在经济职能、农场管理和精神文化职能方面能够发挥带头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运行问题。因此,国营农场管理体制下的村委会应该紧密结合时代形式,明确定位,真正成为农场经济建设中的带头人、农场管理中的协调者和农场文明新风的引导者,最后提出了保障各项职能充分发挥的主要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亚丁  杨秀文  
现实中一些村委会角色定位不清,致使土地流转的管理、服务和监督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规模和效益,因此村委会应完善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并加强服务和监督,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者、服务者和监督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广东  
本文是在广西农村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集体组织定位的研究。农村资产确权除了保证资产的收益权以外,还旨在有力推进农村资产的流转,其主体是土地的流转。在当前的资产流转中,鉴于村委会的法律地位以及信息优势等,村委会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着签约双方代理人的角色,也就是说村委会担当着资产流转中介组织的角色。事实上,农村资产流转合约是一个三方合约:资产承包方、村委会和资产经营方。但是,由于农村资产的专用性特征、人口流动、信息不对称和土地零散化分布等复杂因素导致农户存在着三方合约的退出障碍。这些因素与村委会权力因素的叠加可能导致村委会在资产流转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比如串谋和过度合约化,损害资产承包人的利益。因此,扩大流转中介组织的可选择性是消除资产流转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关键问题,也就是说代理人的市场化是未来可选择的方向。村委会的角色面临着转换,但在新合约中仍然担负着重要职能,可以充当签约的协调者以及合约履行的监督者,资产流转合约由三方合约演变为四方合约,形成有效的合约制衡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臧昊  
长期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担负着双重职能,既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又要保障集体成员生产生活、为集体成员提供公共服务。但实践中这两种职能并不能被很好的兼顾,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断趋于完备,土地对农民的保障作用逐渐降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基于这种新变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剥离公共服务职能,并专注于土地所有者职能的发挥。特别法人的定位只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一个过度阶段,最终应当向营利法人方向靠拢。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潇  Peter Ho  
农民收入较低、增收缓慢是中国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近年来,村委会、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非法侵害农民利益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不但破坏了乡村治理的效果,而且也使农民收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将村委会、村干部因素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北京大学CFPS2010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村委会的政治、经济行为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较大;村干部的基本特征也能够明显地影响农民收入;此外,村庄的自然状况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蔡瑞林  陈万明  叶琳  
土地确权是中国新一轮农村改革的起点,但是推进的速度滞后于中央的目标。当前土地确权的推进除了法律、政策支撑和政府主导意志外,村委会的参与是影响进程的重要因素。以确权工作的还权赋能为切入点,虽然法律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村民小组、乡镇集体经济组织行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但村委会是当前情景下现实意义上的集体产权代理人;同时新时期村委会具有"群众性自治和基层政府代理人"这一"政社合一"的特性,因而在土地改革中村委会不能"去行政化"。对于土地确权,需要明确村委会土地确权推进执行者的历史责任、依靠村委会妥善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加强村委会土地确权的动态管理。特别地,需要通过加强组织建设、促进权责对等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林波  李甜  
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村委会对农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有重要作用。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法,研究村委会在农地流转中的角色冲突、作用发挥与角色整合问题。研究表明:在农地流转中,村委会同时拥有集体土地所有权人的代表机构、行政管理的代理机构和公共事务的治理机构等法律地位,身兼权利人、管理者和服务者等角色,角色边界模糊,角色定位机制不明,角色之间存在内在冲突,不利于发挥村委会提升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积极作用。为此,需要在农地流转中进行角色整合,弱化村委会的民事主体地位、中化村委会的管理主体地位、强化村委会的服务主体地位,以激励村委会提供优质的农地流转公共服务,发挥村委会在农地流转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永济  谢克俭  周国良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马福云  
本文根据我国法律和地方法规的有关规定以及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实际操,作过程将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划分为不同层次的五种选举模式:普遍模式、无候选人选举模式、整体提名模式、定位选举模式与组合竞选模式。本文在考察分析各种模式的实际操作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选举模式各自的合法性及其特征、优缺点等,并在最后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丽琴  
村干部依法实施各项职能是落实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方式。湖北省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村干部在性别构成上未能实现男女平等,年龄分布上没有达到年轻化的要求,而且学历水平也不算高,但这些都暂时没有对当地村民自治的推进构成实质性障碍,也不影响村干部开展各项工作。然而,村干部对自身职能的认知途径、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对职能内容的理解也各有不同,这必将对法定职能的兑现不利。通过对职能实施过程考察可知,当前村干部任务重、工作时间长、难点多。因此,今后应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待遇,《村组法》中关于村干部不能脱产的规定需要修改,同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丽琴  
中央立法中关于村委会职能的规定是村委会开展日常工作的重要准则,同时也是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相关立法的依据。但是,考察中央立法,我们发现,由这些职能规定所反映的村委会性质在不同立法中不能保持恒定;指导及协助关系不仅存在于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立法中的某些职能设置没有充分考虑村委会的适格性问题;个别法律条款的文字表达极易产生歧义,不利于实施,进而影响中央立法的权威性及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