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76)
- 2023(14829)
- 2022(12066)
- 2021(11333)
- 2020(9642)
- 2019(21677)
- 2018(21534)
- 2017(42012)
- 2016(22285)
- 2015(24846)
- 2014(24217)
- 2013(23711)
- 2012(21289)
- 2011(18752)
- 2010(18953)
- 2009(17565)
- 2008(17230)
- 2007(15446)
- 2006(13568)
- 2005(12095)
- 学科
- 业(99734)
- 济(93576)
- 经济(93458)
- 企(83007)
- 企业(83007)
- 管理(78379)
- 农(47662)
- 方法(40788)
- 业经(33144)
- 数学(32424)
- 数学方法(32002)
- 农业(31559)
- 财(30106)
- 中国(22684)
- 务(22314)
- 财务(22266)
- 财务管理(22233)
- 制(21306)
- 企业财务(21056)
- 技术(19460)
- 策(17517)
- 理论(16662)
- 贸(16499)
- 贸易(16487)
- 划(16358)
- 体(16267)
- 易(16055)
- 和(15973)
- 地方(15732)
- 银(13403)
- 机构
- 学院(310156)
- 大学(300351)
- 管理(131553)
- 济(131132)
- 经济(128658)
- 理学(113569)
- 理学院(112652)
- 管理学(111129)
- 管理学院(110552)
- 研究(90047)
- 中国(73999)
- 财(60472)
- 京(60112)
- 农(58028)
- 科学(50663)
- 江(48235)
- 财经(48164)
- 业大(46163)
- 中心(45488)
- 农业(44003)
- 经(43800)
- 所(41824)
- 经济学(38316)
- 州(37713)
- 研究所(37261)
- 经济管理(36710)
- 北京(36343)
- 范(35749)
- 师范(35430)
- 财经大学(35253)
- 基金
- 项目(206637)
- 科学(166007)
- 研究(157302)
- 基金(151741)
- 家(129210)
- 国家(127918)
- 科学基金(113855)
- 社会(102900)
- 社会科(97330)
- 社会科学(97303)
- 省(82828)
- 基金项目(80640)
- 教育(72061)
- 自然(71628)
- 自然科(70095)
- 自然科学(70081)
- 自然科学基金(68873)
- 划(66752)
- 编号(65670)
- 资助(59954)
- 成果(51064)
- 创(46355)
- 部(46279)
- 重点(45176)
- 发(44651)
- 课题(42884)
- 业(42728)
- 国家社会(42665)
- 创新(42546)
- 制(41976)
- 期刊
- 济(150773)
- 经济(150773)
- 研究(84680)
- 农(60230)
- 中国(59459)
- 管理(51432)
- 财(50585)
- 农业(40615)
- 科学(39943)
- 学报(38960)
- 大学(32627)
- 业经(32158)
- 技术(31074)
- 学学(31017)
- 融(30996)
- 金融(30996)
- 教育(29579)
- 财经(23672)
- 业(21205)
- 经济研究(21059)
- 经(20424)
- 问题(20316)
- 技术经济(17267)
- 财会(15641)
- 版(15505)
- 农村(15261)
- 村(15261)
- 世界(15193)
- 现代(15072)
- 商业(15005)
共检索到457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存玉
基于东华糖厂的案例考察,对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企业+农户”组织模式的嵌入式治理机制进行研讨。研究发现,制糖企业高度嵌入乡村社会,将村庄内部的政治、经济精英吸纳为服务力量,构建起包括乡村精英在内的多元主体、多条路径、多个层级的甘蔗产业发展与治理结构。制糖企业采取经济补贴、农资垫付等资源嵌入机制,以及交易过程控制、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制度嵌入机制,实现了对甘蔗产前、产后的全面控制。制糖企业与基层政府在蔗糖产业发展中的相互嵌合,有利于稳定产业发展基础,但也可能造成政府职能的错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乡村产业发展应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带动农民群体协同共进,这对政府职能的发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存玉
基于东华糖厂的案例考察,对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企业+农户”组织模式的嵌入式治理机制进行研讨。研究发现,制糖企业高度嵌入乡村社会,将村庄内部的政治、经济精英吸纳为服务力量,构建起包括乡村精英在内的多元主体、多条路径、多个层级的甘蔗产业发展与治理结构。制糖企业采取经济补贴、农资垫付等资源嵌入机制,以及交易过程控制、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制度嵌入机制,实现了对甘蔗产前、产后的全面控制。制糖企业与基层政府在蔗糖产业发展中的相互嵌合,有利于稳定产业发展基础,但也可能造成政府职能的错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乡村产业发展应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带动农民群体协同共进,这对政府职能的发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灿 罗必良
本文将中国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合作视为一种特殊的供应链关系:多个农户个体与单个企业组织分别为供应链的上游与下游;双方的关系治理由企业主导。借鉴国外供应链关系治理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本文试图探讨在中国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的特殊情境下关系治理的作用机制及对企业合作满意度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农业龙头企业对合作农户的关系治理包含信任、互惠、互动强度和伦理4个因素;其中,前3个因素直接促进了企业合作满意度的提高,而企业对农户伦理感的增强则将增进信任与互惠,从而间接影响其合作满意度。总体来说,关系治理对合作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作用甚至超过了正式治理的影响。
关键词:
关系治理 农业龙头企业 合作满意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梦思 孙剑 陈新宇
提高农户续约意愿是"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模式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基于海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和陕西6省共552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考察治理机制(正式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与续约意愿的关系机理,并深入探讨市场不确定性对两种治理机制与农户续约意愿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契约约束力和关系治理均正向影响农户续约意愿,契约包容性负向影响农户续约意愿;关系治理强化了契约约束力对农户续约意愿的正向影响,但对契约包容性和农户续约意愿间关系没有调节作用;市场不确定性负向调节契约包容性和农户续约意愿的关系,正向调节契约约束力和农户续约意愿的关系,但对关系治理和农户续约意愿间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云松 高玉喜 糜仲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万俊毅 彭斯曼 陈灿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成特殊的利益共同体,两者间的交易具有主体地位不对等、合约执行不确定、投资形成的资产具有专用性等特征,交易双方存在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导致订单履约率低。正式合约对保证交易的正式性、降低交易风险和促进交易的长期性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合约的不完全使得合约执行成本高昂,基于正式合约的利益联结机制并不能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信任、互惠、有效沟通、声誉机制和赋予合同执行的灵活性等关系治理方式能够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促进长期合作,提高履约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耿宁 李秉龙
农业标准化在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和供给以及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会增加农业投入成本,继而会影响农业经济实体(企业、农户等)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动力。本文以"龙头企业+农户"的标准化实施模式为例,对农业标准化生产中的三大利益主体(政府、企业和农户)的行为选择关系进行利益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利益保障是农户或企业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诱因;政府、企业和农户在标准化生产中的利益博弈要实现纳什均衡,作为理性行为人的政府需要给予农户和企业政策上的支持和补贴。基于以上分析,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中政府应扮演推动者、投资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并在财政支持、完善标准化法律体系、加强市场监管方面着力。
关键词:
农业标准化 标准化生产 利益博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灿
本文运用阶层线性模型这一分析工具,利用来自34家农业龙头企业及与之合作的554家农户的数据,同时从企业与农户两个层次研究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关系治理问题。研究发现,农户层关系治理直接对农户满意度有积极影响,而企业层关系治理中的信任与互惠通过影响农户层关系治理而对农户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新文 冯林林
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依托政府兜底式的封闭式环境治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农村日益复杂的环境治理需求。消解农村环境治理困境的核心在于,一方面通过协商沟通、塑造共识、内外激励,构建主体信任、合作认同与集体行动的农村环境治理机制,提升政社环境合作治理能力;另一方面以党组织、制度、资源要素嵌入农村环境治理场域,为农村环境治理参与主体提供行动基础、行动规范与行动条件。本文运用“政社合作—结构嵌入”的分析框架,基于D县H镇的环境治理案例考察认为,农村环境善治需构建政府有限引导、社会良性参与的环境合作治理格局,重构农村环境治理的嵌入结构,建构“自治、德治、法治”三治结合的农村环境治理体系。
关键词:
政社合作 结构嵌入 环境治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灿
交易的治理模式包含正式的合约治理与非正式的关系治理两种,影响治理模式选择的因素很多,其中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是被广泛讨论的两个主要因素,但关于它们的作用却仍然没有统一的研究结论。文章利用来自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交易的数据,试图在这一特定情境下,对不确定性与资产专用性将如何影响交易的治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相对合约治理来说,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关系治理能够更好地应对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而农业龙头企业投入的物质资产专用性的增加也应该伴随着更多的合约治理。文章的研究结果对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合作的治理模式选择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梦思 孙剑 曾晶
脆弱的契约型渠道关系阻碍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通过契约治理规避农产品交易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实现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稳定合作的目标已经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构建"农业龙头企业+农户"营销渠道契约功能、伙伴合作和交易绩效的关系模型,运用湖北、海南等5省共344份农户的调查数据从契约功能角度实证分析农产品交易契约的弱稳定性问题。研究发现,契约在渠道治理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契约功能通过伙伴合作间接影响交易绩效,即伙伴合作在契约协调功能对交易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在契约控制功能对交易绩效的影响中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梦思 孙剑 曾晶
脆弱的契约型渠道关系阻碍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通过契约治理规避农产品交易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实现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稳定合作的目标已经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构建"农业龙头企业+农户"营销渠道契约功能、伙伴合作和交易绩效的关系模型,运用湖北、海南等5省共344份农户的调查数据从契约功能角度实证分析农产品交易契约的弱稳定性问题。研究发现,契约在渠道治理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契约功能通过伙伴合作间接影响交易绩效,即伙伴合作在契约协调功能对交易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在契约控制功能对交易绩效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这表明,如果没有合作行为出现,有效的控制条款也无法提高交易绩效。同时,多元分组回归分析表明,信任的合作历史对契约控制功能和合作伙伴之间关系存在显著调节效应。特别是,当交易双方存在信任的合作历史时,契约控制功能对伙伴合作的正向影响弱化。而契约协调功能对伙伴合作的影响在两种情况下并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亚静 祁春节
本文主要对契约农业中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交易关系进行了博弈分析,并结合相关的案例进行了补充性的研究。研究发现,作为理性经济人的龙头企业和农户,在契约不完全、机会主义倾向等前提下,中介组织的介入可以有效监督双方的履约行为,"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这一契约模式可以最终从根本上保证订单的履约率。
关键词:
契约农业 龙头企业 农户 博弈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昕加 胡传慧
为探究不同条件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共生演化关系,建立了共生演化模型,在探讨了共生演化模型均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的基础上,对不同共生演化模式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表明:(1)互惠共生模式是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共生演化的最佳模式,应积极引导寄生共生模式和偏利共生模式向互惠共生模式转变。(2)共生系数是影响互惠共生模式实现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均衡点稳定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农业龙头企业 农户 共生演化 仿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