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14)
2023(19295)
2022(16352)
2021(15142)
2020(12639)
2019(28457)
2018(28398)
2017(53923)
2016(29388)
2015(32827)
2014(32434)
2013(32406)
2012(29798)
2011(26764)
2010(27152)
2009(25420)
2008(24900)
2007(22383)
2006(20121)
2005(18039)
作者
(85320)
(70980)
(70619)
(66731)
(45006)
(33947)
(32079)
(27849)
(26871)
(25540)
(24161)
(23954)
(22640)
(22574)
(21779)
(21590)
(21134)
(20927)
(20398)
(20392)
(17734)
(17651)
(17151)
(16340)
(16042)
(15954)
(15908)
(15812)
(14405)
(14136)
学科
(121763)
经济(121624)
(106283)
管理(92373)
(86611)
企业(86611)
(50067)
方法(48483)
数学(38342)
数学方法(37936)
业经(36631)
中国(34942)
(34041)
农业(33586)
地方(28249)
(25327)
(23474)
财务(23397)
财务管理(23364)
(22867)
(22570)
贸易(22552)
技术(22367)
企业财务(22120)
(21866)
理论(21514)
(21222)
(19263)
(19042)
银行(18990)
机构
学院(417760)
大学(412264)
(167855)
管理(166808)
经济(164114)
理学(142599)
理学院(141107)
研究(140000)
管理学(138944)
管理学院(138187)
中国(108163)
(88769)
科学(85683)
(80484)
(76813)
(70747)
业大(65450)
(65218)
中心(64631)
研究所(63703)
农业(61920)
财经(60271)
北京(56056)
(54853)
(54683)
师范(54352)
(52542)
(50481)
经济学(48061)
(45394)
基金
项目(276862)
科学(217530)
研究(206404)
基金(198321)
(172314)
国家(170689)
科学基金(146842)
社会(129857)
社会科(122683)
社会科学(122648)
(110507)
基金项目(105216)
自然(93997)
教育(93452)
自然科(91778)
自然科学(91754)
(91320)
自然科学基金(90112)
编号(86841)
资助(80309)
成果(70114)
(62596)
重点(61654)
(60247)
(58983)
课题(58846)
创新(54518)
国家社会(52699)
项目编号(52380)
科研(52064)
期刊
(199462)
经济(199462)
研究(123379)
中国(88097)
(78933)
学报(64219)
管理(63569)
科学(59969)
(59959)
农业(53436)
大学(49165)
教育(48364)
学学(46210)
(40426)
金融(40426)
业经(37885)
技术(37765)
经济研究(29169)
财经(28943)
(28182)
问题(26071)
(24828)
图书(23821)
技术经济(21691)
(20398)
科技(20211)
现代(20131)
商业(19509)
理论(19152)
世界(18949)
共检索到639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艳  马贤磊  石晓平  
化肥过量施用导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环境污染等问题是制约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约束,本文从农机服务的视角出发研究化肥过量投入问题。理论分析表明,农户采用农机施肥服务能够通过“农机效应”带来的施肥技术与作业效率的提升,以及“服务效应”带来的专业化、组织化服务以及技术信息的推广,从而减少化肥投入。实证中,文章利用1 758份小农户调研数据,使用内生转换模型解决自选择偏差,估计农机施肥服务对化肥投入的平均处理效应。结果发现,农机施肥服务有效地降低了小农户的化肥投入,其中由专业服务组织提供的农机施肥服务,相较于个体农机户而言,能够进一步减少化肥投入。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机施肥服务对化肥投入的减量效应具有规模效应,并且在底肥阶段的影响大于追肥阶段。建议继续推广农机施肥服务,并积极提升施肥服务主体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通过减少小农户的化肥投入带动我国化肥投入零增长,推动我国农业从数量增长步入到质量提升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育全  
双循环发展战略是引领我国“十四五”时期深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纲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稳定社会发展的“压舱石”作用,在双循环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将被赋予新的要求、使命与内涵。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农业发展新动能乏力,国内可耕地面积不足,耕地产能受阻,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农产品出口频遭贸易壁垒。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需不断加速涉农企业智慧化智能化转型,创新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积极争取更为公平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子平   劳国炜   陈炜  
现代农村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智慧农业成为未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指向性路径。有鉴于此,研究智慧农业背景下农村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价值较为显著,文章通过分析农业发达国家智慧农业发展经验,阐明发展智慧农业对我国现代农村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程度,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农村产业园建设工作献言献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晶晶  胡勇  
农为邦本,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和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农田环境污染、耕地破坏严重、农产品质量偏低等问题,如何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绿色优质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成为农业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农业技术创新作用机制的研究基础上,对2001-2020年长三角地区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玲玲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而农业是产业兴旺的基础和前提。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对推进产业兴旺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实施当中,促进高质量发展是基本任务,必须突出这一任务的重要性,从经济、生态、农业等各个方面入手,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如今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还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宇虹  李广  
我国长期以来农业生产的目标是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使得农业开始向高质量的阶段发展。高质量的农业发展一方面符合人们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同时也符合时代变化的要求。另一方面既可以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效益,也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本文以农业转型的背景为切入点,阐述农业急需转型的一个大背景和其缓慢发展的现状以及农业转型升级的优势,同时研究了影响农业转型的因素,进而为农业以后的转型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叶   薛永基  
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从数字普惠金融角度出发,探究其对农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代理指标,选取2011—2020年我国A股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实证检验发现,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程度越高,农业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越高,即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农业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地检验其中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进而促进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本文还检验了企业风险水平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企业风险水平更高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秀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制造业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加快绿色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制造业的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对维持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增强综合国力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意义。“双碳”背景下,制造业发展既面临挑战又面临机遇。因此,要树立主动且系统性的节能减排思维,创新制造业低碳技术,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等,不断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秀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制造业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加快绿色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制造业的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对维持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增强综合国力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意义。“双碳”背景下,制造业发展既面临挑战又面临机遇。因此,要树立主动且系统性的节能减排思维,创新制造业低碳技术,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等,不断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重谱  高强  
新型订单农业是在传统订单农业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主体更为多元化、形式更为多样化、内容逐步拓展化、风险更加集中化。新型订单农业在运作模式上有如下特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固合作关系;实施生产统一管理,动态实现规模效益;突出特色优势产业,拓展农户增收空间;精准传递市场需求,促进产销有效对接。推动新型订单农业高质量发展,应拓展订单农业功能,注入现代生产要素;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助农增收空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多元化经营主体格局;明确政府职责,找准角色定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秋辰   李千梦   冯晓文   戴瑶   郝晋珉   艾东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深入探究特色农业多功能特征及其权衡协同关系,是促进高原山区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以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从农产品生产、生态调节、经济振兴、社会保障4个功能维度构建高原特色农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earman法、双变量局域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测度2010—2020年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多功能水平及权衡与协同关系,并运用K-means聚类法划分高原特色农业多功能分区,提出相应的优化发展路径。结果表明:1)高原特色农业多功能是“全球—国家”层次多功能在小尺度区域实际情况的具体反映。各功能在时空格局上存在差异,生产功能先增强后趋于不变,生态、经济功能稳定增强,社会功能小幅度波动。生产、社会功能水平由经济核心区向外递减;生态功能强弱两极分化明显,“东北低,西南高”;经济功能显著提高,总体呈“中心高,四周低,高值区散落分布”的空间格局。2)2010—2020年各功能间权衡区数量减少,各功能区由散落分布逐渐形成集群分布。生产与生态功能逐渐向协同发展转变;生产与经济功能权衡协同关系稳定;经济分别与生态和社会功能间以权衡关系为主;社会功能与生产、生态功能权衡协同关系逐渐形成东部L-L低位协同区和西部H-H协同区两个功能区集群;3)以县(市)区为单位,将云南省划分为农业生产集中区、生态优化调节区、经济振兴先行区、城乡优化发展区4个特色农业多功能分区,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发展路径。本研究可为云南省特色农业发展以及其他地区的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丽   滕慧君  
农村电商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兴产物,也是“十四五”时期发展农村数字经济的核心路径。当前,农村电商经过“萌芽出现-幼苗成长-基础巩固-蓬勃发展”四阶段,进入“数商兴农”高质量发展阶段。然而,在农村电商的运营成长中,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人才资源短缺、品牌建设较差的现实瓶颈。因此,要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人才培育、实施品牌战略,打出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清洁  徐传明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发展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高校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有着科技人才集中、学术氛围浓厚、学科门类齐全、仪器设备优良、专业涵盖社会发展的各个学科和研究领域的特点,是人才资源、科技创新的重要集聚地,具有服务地方发展的直接条件和天然优势。本文通过对精准扶贫背景的分析,深入挖掘高校在整个农业工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系统提出高校服务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探析高校服务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群  栗宪  蔡芙蓉  张宏如  
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技能型人力资本的承载者,是制造业一线创新活动的主体,更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人力基础。文章以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织工匠精神和雇主品牌如何跨层次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留任意向,并引入组织认同感作为调节变量。研究表明,组织工匠精神对留任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雇主品牌对留任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和组织认同感在组织工匠精神和留任意向之间分别起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文挥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新气象、新作为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