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019)
2023(22904)
2022(19419)
2021(17990)
2020(15079)
2019(34313)
2018(34035)
2017(65033)
2016(35121)
2015(39442)
2014(39431)
2013(39041)
2012(36014)
2011(32588)
2010(32975)
2009(30916)
2008(30575)
2007(27645)
2006(24884)
2005(22496)
作者
(102236)
(85433)
(84832)
(80673)
(54370)
(40753)
(38383)
(33393)
(32403)
(30642)
(29178)
(28709)
(27392)
(27169)
(26528)
(25967)
(25151)
(24873)
(24579)
(24563)
(21482)
(21037)
(20780)
(19771)
(19154)
(19055)
(19010)
(18820)
(17300)
(16850)
学科
(158333)
经济(158133)
(118845)
管理(112845)
(98837)
企业(98837)
方法(63194)
数学(52058)
(51966)
数学方法(51416)
(42663)
中国(42319)
业经(40627)
农业(34752)
地方(33777)
(32511)
(30577)
(27722)
财务(27626)
财务管理(27574)
技术(26262)
企业财务(26199)
(26074)
贸易(26056)
理论(25829)
(25226)
(24567)
(23907)
银行(23850)
(23340)
机构
学院(508914)
大学(507242)
(213223)
经济(208707)
管理(199902)
研究(173418)
理学(171104)
理学院(169236)
管理学(166376)
管理学院(165451)
中国(133307)
(108812)
科学(103532)
(100135)
(88635)
(87250)
中心(79164)
(78473)
研究所(78380)
财经(78329)
业大(74906)
(71038)
北京(68989)
农业(68031)
(66234)
师范(65622)
经济学(64154)
(62602)
(62353)
财经大学(57582)
基金
项目(333701)
科学(263722)
研究(246585)
基金(242339)
(210183)
国家(208315)
科学基金(179870)
社会(157578)
社会科(149181)
社会科学(149142)
(130323)
基金项目(127624)
自然(115076)
教育(113264)
自然科(112419)
自然科学(112392)
自然科学基金(110419)
(108616)
编号(100533)
资助(99544)
成果(81940)
重点(74536)
(74016)
(73214)
(70021)
课题(69497)
创新(65042)
国家社会(65021)
教育部(63854)
(62899)
期刊
(250197)
经济(250197)
研究(155264)
中国(106582)
(84524)
(79695)
管理(78761)
学报(76802)
科学(72910)
大学(60038)
农业(57024)
学学(56728)
教育(56612)
(49598)
金融(49598)
技术(47869)
业经(42506)
财经(39550)
经济研究(38531)
(34073)
问题(32292)
(30142)
技术经济(27303)
(24254)
世界(24247)
科技(23696)
现代(23679)
(23289)
统计(23172)
商业(22985)
共检索到782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士国  普友少  朱冬青  
基于农业经营主体理性人假设,构建动态增长模型与风险期望模型,探寻了农业发展中技术进步、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的互动规律。结果表明:农业经营主体的经济绩效会激励技术投入,进而引发制度变迁;阶段性的制度变迁和连续的技术进步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绩效的增长,从而可形成三者良性互动。研究还发现,经营主体技术偏好和制度创新能力是三者良性互动的关键。因此,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引导与激励农业经营主体提高技术偏好和提升制度创新能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宇薇  汪红梅  
基于200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度农业发展质量,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系统GMM),探讨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质量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力转移对农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质量将逐渐产生不利影响,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质量的影响也呈下降趋势;农业技术进步在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质量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而劳动力转移并未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质量作用中产生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振华   江金启  
利用全国1869个县域数据,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指标体系,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测度并描述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进一步从技术进步偏向的视角分析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高,综合指数均值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存在着显著的全局空间集聚效应和地域差异,障碍因素诊断发现创新相较于其他四个维度障碍度的比例较大。第二,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县域的高质量发展。第三,技术进步偏向在数字乡村建设对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数字乡村建设能够加快促进中国县域技术进步发生由劳动偏向型向资本偏向型的转变,并进而增加县域创新产出来显著推动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应继续强化数字赋能,引导资本更多向县域流动,强化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以发挥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景章  
本文从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入手进行分析,根据台湾IC产业的发展历程,提出技术进步、制度变迁是促进和保障产业发展的关键,并给出对大陆产业发展的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粮  
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员工对既定决策选择主动创造型执行而非被动适应型执行,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我国的制度环境为背景,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同事关系是如何通过员工行为意愿选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以及非正式制度对同事关系的引导和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内部以义为上的同事关系,通常会影响员工对既定决策选择主动创造型执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表现会更好;企业内部以利为上的同事关系,通常会影响企业员工对既定决策选择被动适应型执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经营性表现会更好。而且,非正式制度越完善,越容易造就工作奉献型员工或是通过人际促进来实现道德面子类型的员工,企业内部越容易形成以义为上的同事关系。研究结论对如何从非正式制度视角引导同事关系进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峰  
本文利用我国1997-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地区技术进步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利用脉冲响应方法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结论表明,商贸流通业发展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技术进步具有促进作用,在第0期到第2期,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递增,并达到顶点值。第3期之后促进作用递减,并保持稳定。技术进步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同样具有促进作用,在第0期到第3期,技术进步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递增,并达到顶点值。在第4期之后促进作用递减。商贸流通业发展与技术进步之间相互存在倒"U"关系,但技术进步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商贸流通业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大。方差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上官绪明  
以物流业集聚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是未来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利用1998—2019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数据实证检验物流业集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发现,物流业集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存在门槛效应,集聚度低于门槛值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不显著,集聚度超过门槛值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显著;物流业集聚对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技术进步比效率提升对物流业集聚要求更高,物流业集聚首先影响制造业效率提升,随着集聚度的进一步提高,才能有效影响制造业技术进步;物流业集聚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一个地区制造业发展质量越高,门槛值越高,但超过门槛值后,物流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质量较低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影响作用更明显。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关注制造业本身,而且要重视物流业的支撑作用。具体来讲,就是要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制造业营商环境;推动物流业市场化改革,激发物流企业活力,支撑并促进制造业高质量持续发展;推动物流业专业化集聚,为制造业提供高质量服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红霞  王悦  
本文基于1978~2017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经济制度变迁、产业结构演变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演变不仅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对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功能发挥作用,对经济发展产生间接影响;经济制度主要通过纠正资源错配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间接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应继续推进经济制度改革,释放"制度红利"以弥补"结构红利"的消解;各地区应视区情实施不同产业经济政策,东部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中西部应加快形成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双引擎,东北地区则要尽快找准契合地区经济实际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培园  成长春  严翔  
通过对科技人才流动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梳理和分析,构建两者互动关系。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1998-2015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二阶滞后PVAR模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人才流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人才流动存在非对称互动关系,即经济高质量发展会显著促进科技人才流动,而无效的科技人才流动则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于此,针对如何促进科技人才流动、实现科技资源有效配置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大伟  
制度设计决定绿色农业生产者、相关生产、经营企业的行为和绩效结构;政策激励可以促进要素市场完善,推动绿色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按照绿色农业产业特性,研究产业内外各种关键动力因素的作用机理和作用途径;根据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构建完善的绿色农业发展系统动力机制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绿色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制度变迁的根源及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进行研究,分析适合现阶段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制度因素,充分发挥关键动力因素的作用,优化制度设计促进绿色农业不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倩  
本文基于1997-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使用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高质量发展和流通产业升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动态变化。高质量发展与流通产业升级之间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高质量发展和流通产业升级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分析发现,高质量发展对流通产业升级产生了持续的促进作用,而流通产业升级同样对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持续的促进作用,但是,高质量发展促进流通产业升级的作用明显大于流通产业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方差分解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高质量发展对流通产业升级解释的贡献度呈持续增长趋势,且解释贡献度明显大于流通产业升级对高质量发展的解释贡献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志强  陈泽珅  
本文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1986—2013年中国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以及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二者都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在长期,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仍能进一步增强;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技术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制度冲击的影响衰退更快。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峰  
制度、技术、工业化三者之间客观存在着一般性理论关系。制度和技术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不仅以独特的方式作用于工业化,而且还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合力推动工业化。通过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和民国初年、南京国民政府这三个代表性阶段的分析,可以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与不发展(迟缓)归因于制度和技术。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不懈地坚持科技进步的制度性促进,完善新型工业化的信息化带动制度,建立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宏观科技管理制度,加快技术进步的人力资源促进制度,推行资源环境生态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现代资源产权制度、现代环境产权制度和现代生态产权制度。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叶扬  
随着中国加入WTO并兑现入世承诺,服务业对外资逐渐开放。与许多学者和相关人士在入世前预测国内快递企业将不敌外资企业的结果不同,目前中国快递业的市场格局呈现出"三分天下"的局面。本文认为,在中国加入WTO这样一个外生冲击下,快递行业制度变迁直接的内生动力是企业不同的增长率,基于中国快递业的市场分割状况,笔者结合体制转轨动态模型给出了相应的理论解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卓  
文章基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技术进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从理论上阐述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08—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中介效应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及传导机制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对技术进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且在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替代核心变量和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的检验结果表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