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33)
2023(15223)
2022(12209)
2021(11023)
2020(9035)
2019(20215)
2018(20108)
2017(39105)
2016(21080)
2015(23483)
2014(23605)
2013(23581)
2012(21941)
2011(19773)
2010(20270)
2009(19016)
2008(19051)
2007(17484)
2006(15902)
2005(14671)
作者
(60569)
(50740)
(50593)
(47674)
(32444)
(24389)
(22858)
(19818)
(19483)
(18273)
(17488)
(16961)
(16317)
(16154)
(15823)
(15423)
(14905)
(14720)
(14718)
(14642)
(12851)
(12780)
(12524)
(11819)
(11499)
(11424)
(11387)
(11378)
(10281)
(10003)
学科
(104878)
经济(104756)
(92967)
(74528)
企业(74528)
管理(71138)
(47798)
方法(41536)
业经(33418)
数学(32910)
数学方法(32762)
农业(32020)
中国(30411)
(29254)
地方(25093)
(20610)
(20573)
财务(20544)
财务管理(20512)
企业财务(19537)
技术(19294)
(17749)
贸易(17733)
(17162)
(16908)
(16635)
(16036)
(15687)
理论(15619)
(15522)
机构
学院(313173)
大学(304966)
(138410)
经济(135869)
管理(125583)
理学(107387)
理学院(106383)
管理学(105068)
管理学院(104489)
研究(102329)
中国(82116)
(63741)
(63706)
(61945)
科学(57688)
(50635)
(50583)
财经(50097)
中心(48048)
农业(47033)
业大(46550)
(45410)
研究所(44895)
经济学(41858)
北京(39886)
(39705)
(38671)
师范(38331)
经济学院(37914)
财经大学(36412)
基金
项目(199190)
科学(159648)
研究(151012)
基金(145271)
(123872)
国家(122611)
科学基金(107651)
社会(100572)
社会科(95195)
社会科学(95174)
(80096)
基金项目(76870)
教育(68104)
自然(65860)
(64480)
自然科(64397)
自然科学(64387)
自然科学基金(63282)
编号(61960)
资助(58232)
成果(49389)
(48144)
(44772)
(43912)
重点(43638)
课题(42239)
(42048)
国家社会(41781)
创新(40240)
发展(39915)
期刊
(167015)
经济(167015)
研究(94111)
中国(67130)
(64069)
(50407)
管理(49411)
农业(43057)
科学(42381)
学报(42282)
(35554)
金融(35554)
大学(34261)
业经(33807)
学学(32483)
教育(30851)
技术(28961)
财经(25542)
经济研究(24922)
问题(22840)
(22633)
(22007)
技术经济(18100)
世界(17151)
商业(16432)
(15728)
农村(15598)
(15598)
现代(15299)
经济问题(15293)
共检索到486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龚锐  谢黎  王亚飞  
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基于熵权法测算2004—2016年30个省份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同时将非合意产出农业碳排放纳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框架,基于SBM—ML指数法测算2004—2016年30个省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VAR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新型城镇化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分解后的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分别为微弱负向作用和显著正向作用,说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新型城镇化的正向促进效应主要是农业技术效率改善的结果,而非农业技术进步所致;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微弱的制约作用,新型城镇化促进了农业技术进步,但抑制了农业技术效率改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茵  
新型城镇化和商贸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能否走上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评估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定政策依据。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PVAR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和互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新型城镇化指数、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通过变异模型分析发现,两者之间耦合协调度内部差异逐年趋于稳定。第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最高,中部地区耦合协调度与全国耦合协调度均值相吻合,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最低。第三,互动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有互为格兰因果关系,且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新型城镇化在短期内受到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较强,但是长期来看逐渐变弱;而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新型城镇化推动作用逐渐变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冲  吴炜聪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本文结合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构建了一个涵盖动力机制转变、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系统稳定、经济绿色发展和经济福利共享五个维度的经济质量评价体系,在理论诠释消费结构升级驱动高质量发展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质量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消费结构升级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从分维度来看,消费结构升级有助于经济动力机制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和实现绿色发展,但是对经济系统稳定和经济福利共享的影响并不显著。从不同地区来看,消费结构升级对东、西部地区经济质量提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但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消费结构升级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跨过门槛值以后,消费结构升级的驱动效应会不断凸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谷良俊  
文章基于安徽省16个城市2011—2021年的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在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着调节作用。因此,应当充分认识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推动数字经济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协调发展的紧迫性,推动全域协同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带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谷良俊  
文章基于安徽省16个城市2011—2021年的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在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着调节作用。因此,应当充分认识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推动数字经济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协调发展的紧迫性,推动全域协同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带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峰  
选取2009—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借助门槛模型实证探析农业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农业高质量发展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且该作用具有持续增强的动态规律特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共同富裕促进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表现为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影响分别呈现出边际递增非线性、倒“U”型以及正向线性特征;数字普惠金融、公共财政支农偏向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关系的调节作用呈“N”型特征,数字农业生产力对二者的调节效应则呈倒“U”型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经韬   智瑞婷   吴萍   陈池波  
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能显著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数字乡村建设对西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弱;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当农村居民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跨越21.43%的门槛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峰  
选取2009—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借助门槛模型实证探析农业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农业高质量发展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且该作用具有持续增强的动态规律特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共同富裕促进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表现为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影响分别呈现出边际递增非线性、倒“U”型以及正向线性特征;数字普惠金融、公共财政支农偏向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关系的调节作用呈“N”型特征,数字农业生产力对二者的调节效应则呈倒“U”型特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宗军  孙祁祥  
本文建立了一个由地方政府主导,银行机构、平台公司、债券市场参与的外生型城镇化发展的驱动机制与资金形成体系。在此基础上,选择土地出让金、城投债、银行贷款三个外生变量和七个内生变量,利用2003—2015年期间31个省份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很好地验证了理论分析和逻辑判断,即各省份之间在城镇化进程及推动其发展的三大外部融资渠道上存在着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三大融资渠道及二三产业、进出口两个内生变量对城镇化提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银行存款、财政支出、人口密度与城镇化发展呈负效应关系。研究同时表明,随着顶层设计和宏观政策的调整,在地方财政权责失衡、土地融资难以为继、平台融资受阻、银行贷款受控的多重压力下,需要通过地方政府债券进行融资路径的转换,以实现外生型城镇化的内生化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海英  
城镇化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分析和评价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并据此提出建议和措施,对提高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加快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国家规划构建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这种不平衡既体现在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也体现在民族地区内部省区之间以及民族省区自身的新型城镇化要素之间。民族省区要立足实际,充分认识自身在新型城镇化不同维度上的优势和短板,在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缩小区域差距和要素差距,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海飞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能够满足“新市民”的生活服务需求,同时也能借助市场渠道从需求侧优化产业结构,但目前鲜有研究考察三者间内生关系。本文运用2012-2020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展开实证分析,并结合相关数据构建上述三个变量的实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观测期内,我国新型城镇化及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均显著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显著强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推动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为17.81%。我国三大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但中部经济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一定抑制作用,这与中部经济区的“低端锁定”现象有一定关联;从中介效应来看,东西部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中分别有24.13%和20.26%是通过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而中部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未通过Sobel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宣烨   彭婕  
文章基于2004—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创新型城市试点对服务业发展质量提升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可显著提升以结构优化升级表征的服务业发展质量,且伴有滞后性和长期动态性。基于城市特征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试点政策对高市场化程度、高网络通达度、高法治化水平和高外商直接投资地区的服务业发展质量具有更强的提升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通过科技创新效应、金融支撑效应、集聚驱动效应这些主要路径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助推试点城市服务业质量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永坤  王晨晨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不仅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为探究数字经济在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文章首先基于内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测度高质量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升级系数,最后考察了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及其五大分项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以产业升级为中介促进了高质量发展,对创新、绿色、开放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但对于协调、共享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且数字经济通过引发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差异对高质量发展水平产生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令  王亚飞  伍政兴  
文章基于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测算;借助SPSSAU软件和Stata 17.0软件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直接正向影响,通过产业升级、人力资本等产生间接影响。同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并受到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影响。当门槛变量低于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而当门槛变量超过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就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雪飞  杜娟  
在国际科技领域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明确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机制,对于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自主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高质量发展是自主创新的保障力。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两个待估方程的联立方程模型,系统、动态地检验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正向关系,但是二者之间处于低效率的均衡。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树立先进的高质量发展观,构建完善的协同创新体系,搭建全新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加快自主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