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6)
- 2023(13092)
- 2022(10794)
- 2021(9851)
- 2020(8258)
- 2019(18038)
- 2018(17774)
- 2017(33882)
- 2016(18417)
- 2015(20757)
- 2014(21107)
- 2013(20604)
- 2012(18586)
- 2011(16483)
- 2010(16924)
- 2009(15918)
- 2008(15782)
- 2007(14579)
- 2006(13165)
- 2005(12068)
- 学科
- 业(90933)
- 济(73804)
- 经济(73671)
- 企(73078)
- 企业(73078)
- 管理(69819)
- 农(46488)
- 农业(31075)
- 业经(30777)
- 财(27875)
- 方法(26803)
- 制(22859)
- 中国(21358)
- 务(19676)
- 财务(19655)
- 财务管理(19625)
- 数学(19046)
- 技术(18970)
- 数学方法(18883)
- 企业财务(18583)
- 体(16704)
- 策(15706)
- 理论(14805)
- 划(14643)
- 地方(14101)
- 贸(13798)
- 贸易(13788)
- 和(13498)
- 易(13460)
- 体制(13320)
- 机构
- 学院(268097)
- 大学(250688)
- 济(111103)
- 经济(108745)
- 管理(107066)
- 理学(91007)
- 理学院(90236)
- 管理学(89225)
- 管理学院(88739)
- 研究(81106)
- 中国(66961)
- 财(54558)
- 农(53080)
- 京(51904)
- 科学(45502)
- 江(44507)
- 财经(41603)
- 农业(39981)
- 所(39503)
- 业大(39381)
- 中心(39188)
- 经(37497)
- 州(34844)
- 研究所(34709)
- 技术(32000)
- 经济学(31872)
- 北京(31846)
- 范(30497)
- 经济管理(30456)
- 师范(30278)
- 基金
- 项目(168936)
- 科学(135382)
- 研究(134961)
- 基金(120170)
- 家(101168)
- 国家(100018)
- 科学基金(88299)
- 社会(86214)
- 社会科(81222)
- 社会科学(81200)
- 省(70951)
- 基金项目(63953)
- 教育(61793)
- 编号(59266)
- 划(55935)
- 自然(53084)
- 自然科(51843)
- 自然科学(51831)
- 自然科学基金(50960)
- 成果(46825)
- 资助(46466)
- 课题(40152)
- 制(39914)
- 创(39239)
- 业(37868)
- 发(37833)
- 部(37481)
- 重点(37348)
- 创新(35754)
- 性(35518)
- 期刊
- 济(138543)
- 经济(138543)
- 研究(76072)
- 中国(62327)
- 农(56424)
- 财(45658)
- 管理(42521)
- 农业(37674)
- 科学(33412)
- 学报(32418)
- 教育(31347)
- 业经(29400)
- 融(28847)
- 金融(28847)
- 技术(28544)
- 大学(27006)
- 学学(25579)
- 财经(20759)
- 业(19521)
- 经济研究(18967)
- 问题(18173)
- 经(17915)
- 农村(14979)
- 村(14979)
- 职业(14612)
- 技术经济(14604)
- 农业经济(14362)
- 世界(13815)
- 坛(13383)
- 论坛(13383)
共检索到416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璟晶 管远红
科技服务"三农",促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农业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深化和拓展社会服务职能,建立了集人才培养、科技开发与推广、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协调发展的服务体制,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技术研发平台,开展"助企兴农"、"农民培训"、"挂县强农"、"百师兴百村"等工程,探索科技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建立了一套服务"三农"的运行机制,即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科技服务团队,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完善服务"三农"激励保障措施等。
关键词:
农业高职院校 三农 科技服务 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英宁 朱玉春
大学是科技创新的基地 ,是孕育高科技成果的摇篮。大学科技园的建立 ,为学校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文中从大学科技园的意义出发 ,论述了大学科技园的六大功能和四种模式 ,并提出了大学科技园应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企业化运作的机制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功能 模式 运行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魏剑锋 李孟娜 刘保平 吴志强
在数字驱动和三产融合背景下形成的2.0版农业现代化中,农业经营主体科技需求的质量和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现有的农业技术服务机制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服务机制创新迫在眉睫。在充分考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转变的基础上,结合实践与现有研究结论,针对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应重点提升科技服务主体的服务能力,丰富科技服务内容和拓展范围,构建多方合作协同的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技术服务方式和模式,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
关键词:
数字化驱动 三产融合 现代农业科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印生 盛国辉 刘子玉
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以往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与运行机制 ,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 ,结合吉林省省情 ,通过整合各服务主体 ,试图探索一个适合市场导向的吉林省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和能够保证该模式运行通畅的机制。
关键词:
农村 科技服务 体系 模式 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勤芳
介绍了美国农业科技体系的基本构成,阐述了构成该体系的联邦农业部科研机构、赠地大学农业科研及推广机构、私人企业科研机构等3方面的运行机制。分析总结了美国农业科研及美国农业科技运行机制的主要特点,认为美国农业科研体系的3个构成部分在农业科研工作中的分工、服务对象和经费主要来源不同,但三者之间能够实现相互配合、紧密合作,从而保证农业科研体系的有效运转和效能的充分发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雨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化密切相关。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实行以政府部门统一领导下的单轨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实行了在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下的多途径、多部门和多项科技成果配套的多元化的转化运行机制。深入分析两种农业科技成果运行机制产生的背景及特征,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脱节的问题,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强 刘冬梅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近几年一种较典型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其发展大致经历了探索建立与创新发展两个阶段。本文通过对其发展轨迹的综述,对比不同形式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运行模式,发现多元参与机制、多样化运行方式、长效组织实施机制和交流互动机制构成的综合性服务体系是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典型运行机制,但同时其也面临着专业化服务不强、合作协调机制不健全、开放度不够、交流互动成效不显著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与其他农村科技服务模式整合、优化农村科技服务内容、推动其向法人实体转变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 农村科技服务 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谭华 王开义 刘忠强
本文从资金投入量、资金投入布局和资金投入效益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实施现状,着重总结和分析了项目的组织与运行机制及在运行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最后针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建议,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转化资金 运行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卢光来 鲍治秀
农业科技大承包运行机制初探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卢光来,鲍治秀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继续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索玉华
农业科技园区是20世后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涌现出的一种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开发的现代农业“板块”,他在实现农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竞争力方面作用显著,近年来已成为各地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希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某承 苏伯儒 闵庆文 李文华
当前,如何帮助乡村从“衰落”走向振兴是世界各国普遍面对的难题。农业文化遗产传承至今的品种资源、农业技术、知识体系和系统结构功能目前仍可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利用古老的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基于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分析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探讨其运行机制和实施路径。研究表明,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蕴含乡村振兴所需的生物资源、技术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遗产地可以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提升农产品价值,发展乡村旅游,传承传统文化,最终实现遗产地的乡村振兴,从而形成了产品增值驱动、乡村旅游驱动和农耕文化驱动等助力乡村振兴的运行机制。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包括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积累优秀人力资本、促进农耕文化繁荣、保护优良生态环境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5个方面。因此,提出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研究、建立遗产地生态补偿机制和实施农业文化遗产乡村振兴系列工程等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邢建国
农业科技服务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中介环节,也是我国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客观要求。随着农业科技服务企业化经营方式的发展,服务价格将成为调节农业科技供求的主要杠杆之一。制定合理的农业科技服务价格,无疑是加速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匡跃辉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进步运行机制的思路匡跃辉(湖南省委党校95级研究生)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需求动力机制。这一机制的主要功能是增强农民对农业科技的内在需求动力。首先要充分调动农民吸纳和采用农业科技的积极性。其次要加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黎东升 杨义群 王忠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