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12)
- 2023(14678)
- 2022(12223)
- 2021(11322)
- 2020(9565)
- 2019(21826)
- 2018(21399)
- 2017(40774)
- 2016(22965)
- 2015(26439)
- 2014(26621)
- 2013(25925)
- 2012(23996)
- 2011(21458)
- 2010(21875)
- 2009(19908)
- 2008(19938)
- 2007(18289)
- 2006(16130)
- 2005(14334)
- 学科
- 济(93228)
- 经济(93120)
- 业(90565)
- 企(72230)
- 企业(72230)
- 管理(70058)
- 农(48847)
- 方法(39034)
- 农业(32414)
- 业经(31474)
- 数学(30761)
- 数学方法(30494)
- 财(27977)
- 中国(26338)
- 地方(21222)
- 技术(20244)
- 务(19752)
- 财务(19734)
- 财务管理(19703)
- 制(19399)
- 理论(19061)
- 企业财务(18564)
- 贸(16731)
- 贸易(16723)
- 和(16359)
- 易(16202)
- 策(15911)
- 划(15150)
- 学(14807)
- 体(14636)
- 机构
- 学院(328710)
- 大学(310349)
- 济(129580)
- 经济(126608)
- 管理(123745)
- 理学(105880)
- 理学院(104730)
- 研究(103711)
- 管理学(103084)
- 管理学院(102488)
- 中国(79431)
- 农(68379)
- 京(64886)
- 科学(63600)
- 财(59172)
- 江(54536)
- 所(52943)
- 农业(52654)
- 业大(51773)
- 中心(49522)
- 研究所(47590)
- 财经(46437)
- 范(43491)
- 师范(43154)
- 州(42714)
- 技术(42173)
- 经(41873)
- 北京(39872)
- 经济学(37922)
- 职业(37004)
- 基金
- 项目(211052)
- 科学(165981)
- 研究(163363)
- 基金(146764)
- 家(125426)
- 国家(124072)
- 科学基金(106957)
- 社会(100170)
- 社会科(94284)
- 社会科学(94254)
- 省(91125)
- 基金项目(79136)
- 教育(78320)
- 划(72517)
- 编号(72249)
- 自然(66913)
- 自然科(65270)
- 自然科学(65251)
- 自然科学基金(64069)
- 资助(57734)
- 成果(56147)
- 课题(50677)
- 发(48280)
- 重点(47766)
- 创(46732)
- 部(46305)
- 业(43748)
- 创新(42841)
- 年(42122)
- 性(41947)
- 期刊
- 济(155341)
- 经济(155341)
- 研究(90514)
- 中国(71713)
- 农(69480)
- 财(48920)
- 教育(47495)
- 农业(47048)
- 学报(47044)
- 管理(44441)
- 科学(44179)
- 技术(37409)
- 大学(36455)
- 学学(34460)
- 业经(32545)
- 融(29699)
- 金融(29699)
- 业(25159)
- 财经(22530)
- 职业(21546)
- 经济研究(21531)
- 问题(21474)
- 经(19474)
- 技术经济(17689)
- 版(17150)
- 资源(15611)
- 世界(15415)
- 现代(15415)
- 农村(15390)
- 村(15390)
共检索到494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单武雄
在现代农业背景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人力保障。以湖南省涉农高职院校为例,分析了涉农高职院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优势、培训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路径及对策。结果表明,湖南省大部分市(州)的涉农职业院校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具有人才与资源、定位、政策等多方面优势。培训模式多样,主要包括利用学校实习实训基地、组织专家下乡、结合国家项目、利用"远程教育"、培训农机推广人员等方式进行培训。然而,在具体培训过程中,还存在理论教学方法落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强、基础设施投入薄弱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与培训平台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加大宣传力度等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志红
文章通过对涉农高职教育现状分析,发现高职教育存在办学基础薄弱、服务能力欠缺,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农业发展需求等不足,文章进而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农技培训、推动农村文化繁荣等方面提出了涉农高职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涉农高职 农村经济 服务能力 路径探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易雄
农业信息化发展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当前湖南农业信息化发展面临资源整合难、信息推广难、企业化运营难等困境,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同样存在农民思想认识较低、规模经营尚未成型、投入力度不大、接受培训形式落后等问题。解决这些困境和问题,需要出台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政策,积极开展农业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素质,加大对结合农业信息化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机构支持,适应农业信息化大力推进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开放教育培训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党养性 范学科 支九田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是涉农高职院校发挥学科优势、利用专业资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崭新路径和务实创举。在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做深、做新、做实"三个维度开展工作,实现内涵培育、精准培育和高效培育,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和多赢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职业农民 涉农高职 学历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小波 李佳嘉
在职培训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充当着补给站的作用。通过对湖南省3所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存在培训目标机械、单一,培训内容偏重理论知识,教师主体地位被忽视,教师体验感有待增强,培训周期缺乏连贯性和周期性等问题。优化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需要实现培训目标多元化,培训内容兼顾理论和实践,激发和尊重培训主体的体验感,合理规划培训时间。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教师 在职培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迈钦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高职院校具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比较优势,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培育模式,在办学意识、资源整合、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开放办学,发挥农业高职院校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事业中的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农民 开放办学 关键平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德 向东梅
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是高等农业院校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教育投入向教育产出转化以及自身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开展的新型农民培训存在着目标不明确、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差、培训方式单一、培训不系统和不连贯及教材缺乏等问题,应通过构建高等农业院校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式、加强组织管理和教材建设等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
关键词:
新型农民 农民培训 高等农业院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杰 曹克亮 王新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大局的关键之举,高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上存在的困境,直接制约了其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效能发挥。面对困境,高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应致力于实现技能提升与文化重塑的有机融合,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区本课程"实践优势,主动构建大类专业集群,提升涉农技能多元融合的方式彰显自身的价值担当,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新型职业农民 使命 困境 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单武雄
以湖南省石门县为调查对象发现,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培育体系缺乏统筹协调、培训参与率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如下对策: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准入和保障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多元参与协作体系,储备新型职业农民接班人。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问题 湖南省石门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毛尚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到底是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湖南是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达3900多万人。面对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基数,湖南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旗 俞亚珍 吴鼎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程度更高、职业期望更高、消费观念更新,通过职业培训赋予其一技之长既可助其在城市安家,又可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高职院校具有一定规模、便于政府引导和监管、软硬件设施齐全,可担当职业培训的中坚力量。采取校企合作开展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衔接、开发网络课程等措施,既可以满足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又能够更好地体现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功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恩广 王开香 刘晓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高职百万扩招是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提升的重大工程,是着眼于"三农"人才队伍短缺而提出的重大举措。当前涉农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面临着农业人才需求与供给错配、个性需求与专业供给矛盾的凸显、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适应性偏差以及师资与教学资源的匮乏等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从新型职业农民求学诉求和产业需求出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守以产定需;创新教学模式,坚持分类培养;创新评价机制,坚持成果导向,建立适切性弹性学制制度,引领院校教学管理全方位变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松梅
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既是其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需要,又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相对于其他培训机构,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具备一定优势,又面临诸多制约。高职院校需要更新观念,增强为农民工服务的意识;健全监督机制,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投入;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和安排内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机制,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提升培训质量,服务社会需要。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农民工 培训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品戈 刘纯阳
基于湖南1985—2012年农村存款、贷款和第一产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VAR模型对农村金融规模与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与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其中,农村存、贷款与农民收入均存在单方向的因果关系,农村存款、贷款对农民收入有正向影响;农业产值与农村存款存在着单方向的因果关系,农业产值对农村存款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农村金融规模 农业产值 农民收入 湖南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兴 王丹霞
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的不断融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包括个人基本素质属性、职业价值属性以及生产经营模式选择属性。农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不但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而且丰富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培训途径和模式。在农业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提升需要依托农村信息化建设、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以及基于信息系统的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新型职业农民 内涵 培训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