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3)
- 2023(12872)
- 2022(10263)
- 2021(9619)
- 2020(7838)
- 2019(17440)
- 2018(17441)
- 2017(31549)
- 2016(18593)
- 2015(21465)
- 2014(21989)
- 2013(20368)
- 2012(18230)
- 2011(16337)
- 2010(17006)
- 2009(15324)
- 2008(15325)
- 2007(14314)
- 2006(13029)
- 2005(11967)
- 学科
- 业(81995)
- 济(66035)
- 经济(65947)
- 企(65315)
- 企业(65315)
- 管理(57720)
- 农(45055)
- 农业(30113)
- 业经(28996)
- 中国(25776)
- 方法(24436)
- 教育(22752)
- 财(22128)
- 理论(20077)
- 技术(18565)
- 数学(16698)
- 务(16600)
- 财务(16573)
- 财务管理(16559)
- 数学方法(16501)
- 制(15650)
- 企业财务(15627)
- 策(15067)
- 发(13630)
- 体(13133)
- 教学(13032)
- 划(12505)
- 和(12443)
- 发展(12066)
- 展(11942)
- 机构
- 学院(259258)
- 大学(246247)
- 济(97228)
- 管理(95459)
- 经济(95034)
- 研究(82610)
- 理学(81271)
- 理学院(80466)
- 管理学(79112)
- 管理学院(78640)
- 中国(60391)
- 农(54127)
- 京(53526)
- 科学(48037)
- 财(44391)
- 江(43972)
- 范(41334)
- 师范(41047)
- 农业(40941)
- 所(40800)
- 业大(39765)
- 中心(38183)
- 研究所(36588)
- 技术(36259)
- 教育(35434)
- 财经(34673)
- 州(34495)
- 职业(34142)
- 北京(33805)
- 师范大学(32210)
- 基金
- 项目(161979)
- 研究(132887)
- 科学(129625)
- 基金(110518)
- 家(93209)
- 国家(91990)
- 社会(80883)
- 科学基金(80284)
- 社会科(75879)
- 社会科学(75862)
- 省(70591)
- 教育(69636)
- 编号(60867)
- 基金项目(58246)
- 划(57337)
- 成果(49659)
- 自然(47986)
- 自然科(46895)
- 自然科学(46885)
- 自然科学基金(46072)
- 课题(44651)
- 资助(42950)
- 发(37812)
- 年(37520)
- 重点(37452)
- 创(36864)
- 部(36640)
- 业(36411)
- 性(35288)
- 规划(34644)
- 期刊
- 济(120189)
- 经济(120189)
- 研究(81348)
- 中国(66910)
- 教育(66721)
- 农(57814)
- 农业(38984)
- 管理(37160)
- 财(36815)
- 学报(33734)
- 技术(33437)
- 科学(32625)
- 大学(28346)
- 业经(27365)
- 学学(25338)
- 融(23434)
- 金融(23434)
- 职业(21735)
- 业(20625)
- 财经(16918)
- 经济研究(16180)
- 问题(16030)
- 经(14742)
- 技术教育(14444)
- 职业技术(14444)
- 职业技术教育(14444)
- 农村(14199)
- 村(14199)
- 农业经济(13882)
- 技术经济(13624)
共检索到404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连喜 荆宇
农业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由编制依据、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岗位面向、职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课程标准等要素构成。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行业,融入企业,在校企贯通"4-1-1"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框架下,系统化设计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统筹规划实训基地建设。在实践过程中,深入开展"企业主修课",大力推行"双导师制",积极实施"创新创业学分制",注重知识运用能力考核。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曾冬梅 席鸿建 黄国勋
本文论述了构建一个完整的专业培养方案应该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 :一是要选择构建培养方案的主线 ,二是要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 ,选择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 ,三是选择适当的技术路线对教学计划进行具体的修订。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方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滕业方
专业群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深化专业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构建面向专业群特定服务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任务。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塑料产品制造专业群内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面向塑料产品制造领域塑料助剂生产核心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务,以构建"公共平台课+工程基础课程群+塑料助剂合成课程群+专业群互选模块"的课程体系为突破口,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构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琴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着一场极其重大的转变。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基本确定的情况下,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逐步走向有序和灵活;课程体系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适应不同专业特点,教学采用相应的工学结合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形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怀珍 杨桂染 刘立新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直接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构建医学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遵循主动适应社会和医疗卫生领域发展,校院合作、工学结合,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标准规范培养,突出实践能力等原则,通过专业调研及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专家论证、最终确定等程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
医学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培养方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京
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过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首要任务。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主线,围绕主线设置课程体系,并将顶岗实习作为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同时,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技术路线,使得各项工作得以有序进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建军
在高职教育全面推进内涵建设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就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理念、原则、流程和内容等进行了专题探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孔德兰 周建松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制订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梳理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处理好高教性与职教性的关系、专业和学科及课程的关系、专业的自身定位问题等逻辑前提;要回答好四个重要问题,即办什么样的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在此基础上,提出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坚持的原则,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体系应包括的课程类型。
关键词:
人才培养方案 前提 问题 原则 课程类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鹏 姜永华 白春涛
烟台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通过构建"四条主线,三方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立足4个岗位群,确定5项岗位能力,开发6个工作过程导向学习领域的"456"课程体系,使学生岗位能力达到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自主学习+仿真教学+工学结合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工学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澍清
制定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中高职衔接工作的关键,在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实践中,应遵循人才系统培养规律,明确编制的基本原则,并以中高职能力差异及其"接口"分析为基础,构建中高职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以加强通识教育为特色,以制定中高职有效对接的管理办法为保障,为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人才培养方案 编制 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焕玲
通过对企业软件技术岗位人才要求的调研,归纳企业对软件技术人才需求的共性,制定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通用能力课程、核心能力课程和个性能力课程设计课程体系,按模块化实施课程教学,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组织教学内容,并根据人才市场变化开设特色课程,注重实训,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裕崴 章建新
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以人才需求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和工作项目分析为重点,将商务开发、国际物流业务操作、物流企业绩效评估、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作为基本工作项目;根据工作项目和职业岗位,确定工作任务,再据此构建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设计学生职业素质训练环节和生产性实训,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建松 唐林伟
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曾出现技术型、技能型、实用型、技术技能型等不同表述。在对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技术与人文、层次与类型等关系探讨的基础上,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分析,提出"高适应性职业化专业人才"的定位思考。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 定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连喜 綦颖
"4-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用4个学期在校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个学期在企业完成顶岗实习,最后1个学期通过双向选择组织学生进行就业实习。在农业高职教育"4-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根据植物类专业和养殖类专业职业岗位的不同要求,分别实施"双线双循环"任务导向式和"双班双基"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并且在农业高职人才培养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农业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工学结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波 李学容
高职院校跟风开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理念不明晰、定位不准确、课程不合理、理论不扎实、实践不专业等问题。提出了培养理念中国化、培养定位区域化、课程设计科学化、教材选用校本化、师资建设专业化、理论教学实务化、实训实习实用化、就业岗位差异化等人才培养的教育行动化改革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