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73)
2023(17299)
2022(14262)
2021(13062)
2020(10594)
2019(23592)
2018(23284)
2017(44011)
2016(23531)
2015(26270)
2014(25912)
2013(25540)
2012(23699)
2011(21483)
2010(22159)
2009(20836)
2008(20626)
2007(19167)
2006(17467)
2005(16074)
作者
(65237)
(55058)
(54621)
(51477)
(34977)
(26062)
(24615)
(21124)
(20790)
(19832)
(18771)
(18238)
(17584)
(17560)
(16855)
(16530)
(16037)
(15879)
(15744)
(15721)
(13802)
(13470)
(13180)
(12792)
(12380)
(12298)
(12255)
(12052)
(10994)
(10935)
学科
(116877)
经济(116673)
(94172)
管理(78053)
(75356)
企业(75356)
(48301)
方法(36651)
业经(35723)
中国(33951)
农业(32663)
地方(30254)
(28926)
数学(27344)
数学方法(27177)
(23501)
技术(22556)
理论(18537)
(18514)
(18196)
财务(18171)
财务管理(18142)
(18104)
(17993)
贸易(17973)
(17537)
(17364)
(17309)
企业财务(17137)
(17046)
机构
学院(338936)
大学(332815)
(153119)
经济(150091)
管理(133743)
研究(115012)
理学(112959)
理学院(111822)
管理学(110495)
管理学院(109837)
中国(91513)
(69779)
(69576)
科学(63866)
(60523)
(56560)
(55455)
财经(53213)
中心(53046)
研究所(50080)
(47998)
业大(46954)
经济学(45900)
农业(45407)
(44812)
师范(44515)
北京(44182)
(43921)
经济学院(40962)
(40493)
基金
项目(211712)
科学(169034)
研究(166273)
基金(151317)
(127815)
国家(126458)
科学基金(110750)
社会(110597)
社会科(103950)
社会科学(103916)
(86428)
基金项目(80071)
教育(74334)
编号(69375)
(68702)
自然(64796)
自然科(63331)
自然科学(63319)
自然科学基金(62268)
资助(58466)
成果(57078)
(51780)
(49238)
课题(47669)
重点(46653)
(46590)
国家社会(45219)
创新(45079)
发展(43394)
(42901)
期刊
(193341)
经济(193341)
研究(108401)
中国(81256)
(62123)
(56020)
管理(55081)
科学(43598)
学报(42295)
农业(41597)
教育(41206)
(36963)
金融(36963)
业经(35165)
大学(34969)
技术(32529)
学学(32113)
经济研究(29200)
财经(27544)
问题(24694)
(24062)
(22279)
技术经济(20640)
世界(19101)
图书(18895)
(17607)
商业(16978)
现代(16761)
经济问题(16488)
科技(16285)
共检索到550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邓良基  张禧  
农业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在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迫切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形势下,必须突出农业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人才支撑,建设科技创新团队;着力整合资源,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多元协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和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为建设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冷志明  
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对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迫切要求。借鉴国外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文章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同时,就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国家、政府、高校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文斌  
地方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龙头和骨干。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自身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学校的定位,坚持学研产结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庆江  
"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财政工作将坚持"五个致力于",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黑龙江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省财政改革发展的重要跨越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邹继宏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林省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中心任务,牢牢把握"发展"和"民生"两个关键,大力支持统筹推进"三化"和实施"三动"战略,不断做大财政蛋糕,大力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财政体制机制改革,为全省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芬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不仅可以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也有利于提升自身的知名度,扩大自身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影响。高职院校要站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声巍  
继续教育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继续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不但可满足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要,还能够优化全民的素质,优化现代化社会的构建。民办院校作为实施继续教育的主体,承担着重要的职责,面对当前继续教育现状,本文分析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探索了可操作性较强的继续教育发展策略,以期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春盛  
地方政府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支持系统。政府间关系制度安排、地方资源禀赋、地方治理网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是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在所述发展因素的形成和优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海戈  胡伟  周立  
通过分析省校合作模式,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实现产业化、促进产学研结合、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等进行探索,为大学与地方的合作发展探索有效的模式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正  
价格工作完成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证明,价格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有可为。在具体工作中,必须紧扣中心、结合实际、凸显特色,更好地发挥价格服务工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贵营  
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已经成为职业教育迈向现代化的主要发展目标。以苏州高职教育为案例,聚焦人才供给、人才需求、人才服务和人才质量4个维度分析苏州高职教育服务苏州经济发展的人才贡献度现状,发现苏州高职教育存在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存在落差、人才培养规格与民生期盼存在落差、多元办学与均衡发展存在落差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打造高职名校、提升人才地位和推进体系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晓明  麦影  
高职教育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在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政策法规匮乏,对此,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借鉴国内外的相关政策法规,从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永飞  赵晓珂  
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建立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高校破解发展瓶颈的迫切需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承担服务地方的使命,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以实践性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和符合应用技术大学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强化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参与,积极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舟  
党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正式要求,具备政治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的共青团,应主动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的更新改造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中。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这一系列指示精神为共青团积极发挥人民团体优势,服务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依托自身在政治动员、组织能力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可以为青年群体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服务,增大青年群体的参与程度,还能够帮助治理和解决青年问题,能够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支撑。“十三五”期间,Y市H区共青团鼓励各界青年广泛地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动。但受到团组织工作机制僵化的牵制,实际取得的参与效果未及设想,共青团在青年群体中的感召力也有所下降。H区共青团只有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才能完成自我革新,更好地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做好青年的领路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