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7)
2023(8535)
2022(6918)
2021(6268)
2020(5510)
2019(11843)
2018(11882)
2017(23091)
2016(12252)
2015(13643)
2014(13644)
2013(13708)
2012(12440)
2011(10927)
2010(11395)
2009(11140)
2008(11466)
2007(10669)
2006(9663)
2005(8771)
作者
(35219)
(30076)
(29642)
(27780)
(18816)
(14300)
(13319)
(11665)
(11141)
(10736)
(10032)
(10021)
(9589)
(9345)
(9229)
(8858)
(8720)
(8617)
(8557)
(8438)
(7514)
(7251)
(7233)
(6953)
(6831)
(6753)
(6593)
(6580)
(5944)
(5892)
学科
(82574)
(66673)
企业(66673)
(58241)
经济(58166)
管理(53561)
(43978)
农业(29304)
业经(26716)
方法(23164)
(23030)
(19079)
财务(19065)
财务管理(19047)
企业财务(18090)
数学(15859)
数学方法(15756)
技术(14892)
(14688)
(14253)
中国(12572)
(12005)
(11913)
企业经济(10654)
经营(10559)
(10519)
理论(10318)
农业经济(9752)
技术管理(9714)
体制(9186)
机构
学院(187649)
大学(176851)
(83027)
经济(81604)
管理(80799)
理学(69383)
理学院(68895)
管理学(68119)
管理学院(67811)
研究(54388)
中国(48392)
(46383)
(38209)
(36438)
农业(35064)
业大(32110)
科学(30787)
(30265)
财经(29911)
中心(27230)
(27025)
(26687)
经济管理(24913)
研究所(23564)
(23377)
经济学(23247)
商学(22476)
商学院(22301)
北京(22120)
农业大学(21428)
基金
项目(118629)
科学(95962)
研究(89705)
基金(88107)
(74691)
国家(73815)
科学基金(66224)
社会(60217)
社会科(56740)
社会科学(56726)
(48979)
基金项目(47507)
自然(41956)
自然科(41038)
自然科学(41031)
自然科学基金(40371)
教育(38517)
(37727)
编号(37173)
资助(34462)
(32546)
(27953)
成果(27814)
(27208)
(26499)
(26149)
(25561)
重点(25344)
创新(25142)
国家社会(24640)
期刊
(104418)
经济(104418)
(51190)
研究(50754)
中国(36493)
农业(34449)
(33664)
管理(32414)
科学(25408)
业经(25105)
学报(24001)
(21205)
金融(21205)
大学(20096)
学学(19707)
技术(18274)
(17634)
财经(14862)
经济研究(14029)
问题(13934)
农村(13609)
(13609)
农业经济(13414)
(12824)
技术经济(12354)
世界(11429)
财会(11138)
(10422)
现代(10252)
经济问题(10162)
共检索到284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陶骏昌  
我国农业几十年的功绩在于运用政治动员、行政手段,靠几亿农民的艰苦奋斗,终于初步解决了吃饭问题,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曾引起世人的瞩目。也就是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靠特殊的手段、靠经验管理,能在低水平的标准下解决粮食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大致平衡。但是,同时也要看到,这个总量平衡是在付出极其高昂代价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在高成本、高浪费、牺牲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取得的,也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不得已采取的办法。这种状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面对国民经济对农业提出越来越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海发  
农业宏观调控目标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对农业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是一个关系到农业发展成败的重大问题。农业宏观调控体系包括宏观目标、宏观调控手段和宏观调控政策,其中宏观调控目标是最为重要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晓鸣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作为“当代财经文库”之一推出的《农业宏观调控论》一书,是青年经济学博士、四川大学对外经济贸易系副教授赵昌文同志潜心研究中国农业宏观调控问题的心得之作。作者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农业宏观调控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万明  
农业由于其特殊的产业特性和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得到了各国政府的特别保护和普遍干预。对各国农业宏观调控的动因和目标,农业调控的政策揖施进行了比较性探讨。强调指出,农业的产业特性是我们选择政策调控目标体系的基本依据,特定的经济背景是我们选择具体调控目标的参照标准,而且任何一种或一套农业政府都具有阶段性的适应和不适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迁  赵凯  
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宏观调控既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产业化顺利实现的基本条件。政府宏观调控农业产业化应遵循间接调控原则、效率原则、协调原则和法制原则。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应明确政府定位和职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维  
美国财政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崔维农业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经济独立的大国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所以,无论是把农业作为经济起飞的美国早期政府首脑,还是迫于解决农业生产过剩危机并把粮食出口作为推行其全球战略的一种辅助手段的美国战后历届总统,都把加强对农业的调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方军  
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是一种政府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经济活动的行为。它的基本目标是合理、有效地进行社会资源配置,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结构的基本平衡,保持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并不断握高宏观经济效益。新型的农业宏观调控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昌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体制转轨时期,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加强和完善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既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探讨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意义很强的实践问题。本文联系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及市场发育的现状,对农业宏观调控的内涵、农业宏观调控与农业宏观经济管理的关系、如何根据农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经济改革的趋向来确定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及内容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金明  曾福生  
本文在论述了农业省级调控基本依据的基础上;阐述了农业省级调控的目标模式;分析了农业省级调控的内容;指出了农业省级调控的合理区域与界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文斌  
农业宏观调控的实施途径对农业加强宏观调控,首先要弄清一个问题,即调节机制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的调节机制由三个层次组成,即政府调节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和农户(企业)自我调节机制。三者的关系是政府用宏观调控措施作用于市场,市场通过农产品交易和农业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维佳  
本文认为 ,可将近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农业政策称之为新农业政策。本文分析了新农业政策的基本框架和取得的初步成效 ,并提出了新农业政策的走向趋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继连  
农业具有“外部效益”特性,政府应对农业的“外部效益”给予补贴;农业还具有弱质特性,政府应对农业进行扶助和保护;农业也具有不稳定特性,政府应实施宏观平准调控;农业又具有“供给一收益”负相关特性,政府应采取措施予以校正。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启明  
农户行为分析与农业宏观调控政策张启明现阶段农户行为特征分析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确立了农户独立经济主体的地位,决定了农户的行为目标是利益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但农户能否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目标,则取决于外部社会经济环境所提供的现实条件。因为农户只能是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昌文  
对市场经济下各种农业宏观调控模式的典型比较,将有助于我们在体制转轨过程中,通过借鉴和创造,选择一种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宏观调控模式。 由于各国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不同,实施农业宏观调控的内容、手段也不完全相同,故本文将按照基本相近的原则,对几种主要的模式加以考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