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2)
- 2023(9647)
- 2022(7816)
- 2021(7290)
- 2020(6142)
- 2019(13416)
- 2018(13480)
- 2017(25591)
- 2016(14003)
- 2015(15185)
- 2014(15257)
- 2013(15182)
- 2012(13689)
- 2011(12239)
- 2010(12707)
- 2009(12302)
- 2008(12646)
- 2007(11467)
- 2006(10589)
- 2005(9634)
- 学科
- 业(80473)
- 济(64902)
- 经济(64807)
- 企(64235)
- 企业(64235)
- 管理(53566)
- 农(44559)
- 农业(29710)
- 业经(27496)
- 方法(25172)
- 财(22299)
- 数学(17815)
- 数学方法(17679)
- 制(17602)
- 务(16387)
- 财务(16377)
- 财务管理(16355)
- 企业财务(15463)
- 中国(15195)
- 技术(15157)
- 体(14763)
- 策(14558)
- 划(12269)
- 理论(11891)
- 体制(11650)
- 和(11381)
- 企业经济(10881)
- 经营(10354)
- 农业经济(9931)
- 贸(9872)
- 机构
- 学院(205302)
- 大学(195882)
- 济(93804)
- 经济(92261)
- 管理(85760)
- 理学(73401)
- 理学院(72816)
- 管理学(71935)
- 管理学院(71560)
- 研究(65134)
- 中国(55118)
- 农(48288)
- 财(43727)
- 京(40399)
- 农业(36379)
- 科学(35924)
- 财经(33481)
- 江(33199)
- 业大(32817)
- 所(32564)
- 中心(30669)
- 经(30304)
- 研究所(28788)
- 经济学(27136)
- 经济管理(26375)
- 州(25247)
- 北京(25066)
- 经济学院(24495)
- 财经大学(23924)
- 商学(23361)
- 基金
- 项目(127093)
- 科学(102267)
- 研究(98713)
- 基金(93113)
- 家(79084)
- 国家(78154)
- 科学基金(69042)
- 社会(65673)
- 社会科(61889)
- 社会科学(61873)
- 省(51585)
- 基金项目(49130)
- 教育(43087)
- 自然(42014)
- 自然科(41062)
- 自然科学(41054)
- 编号(40869)
- 划(40446)
- 自然科学基金(40376)
- 资助(36819)
- 业(33593)
- 成果(31800)
- 创(29815)
- 部(29063)
- 发(28619)
- 农(28354)
- 制(27563)
- 重点(27461)
- 国家社会(27187)
- 创新(26928)
- 期刊
- 济(118315)
- 经济(118315)
- 研究(63798)
- 农(52515)
- 中国(43513)
- 财(36393)
- 农业(35266)
- 管理(35167)
- 科学(26773)
- 业经(26432)
- 学报(24827)
- 融(22865)
- 金融(22865)
- 大学(20991)
- 学学(20092)
- 技术(19710)
- 业(18585)
- 教育(17818)
- 财经(16870)
- 经济研究(16590)
- 问题(15377)
- 经(14707)
- 农村(14186)
- 村(14186)
- 农业经济(13685)
- 技术经济(13557)
- 世界(12839)
- 经济问题(11037)
- 现代(10935)
- 版(10422)
共检索到321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巴斯·范鲁 张紫鹏
农业发展是历史研究,或者更确切地说,经济史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譬如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被视为推升英格兰工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前近代社会由于经济规模较小,农业在其福利和税收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几个世纪以来,许多所谓传统学派的学者试图对农业总产出进行量化。随着城市化的兴起,出现了另一种学派,着重研究农业变动的社会和文化涵义。不过,传统学派的重要地位一直延续至今。在中国,农业的定量研究同样是许多大讨论的基础。譬如最近兴起的大分流讨论,即针对18至19世纪中国相对于西欧的经济地位,其中农业部门增长或衰退的争论便是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史志宏研究员在其《清代农业生产指标的估计》一文中,对...
关键词:
农业 中国 英格兰 清代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史志宏
本文对1644—1911年间的中国耕地面积、粮食亩产量和总产量、粮食产值以及包括经济作物生产在内的整个种植业的产值和包括林牧渔业在内的农业总产值等多项农业生产指标做出量化估计,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清代农业在中国传统农业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中国传统社会近代化转型的影响等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柳文
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其中九亿人在农村,在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当今世界,任何资本都不可能无视中国农村这个人口总和比欧美总人口还要多的尚有待开发的巨大市场,而我们自己更应该首先充分开发利用好我国的农村大市场。2001年,占我国总人口近七成的农村人口只创造了GDP总额的15%,农村人均收入仅为2300余元,与此同时占总人口三成的城镇人口则创造出GDP总额的85%。显然,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农民收入水平的徘徊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鸣
本文使用新技术窗口DEA中的Window Malmquist指数模型,使用1978-2013年的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估算了传统农业生产率和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率变化情况,并分阶段、分区域比较分析了传统农业生产率和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率的差异,以期回答我国农业生产率是否被低估。实证分析后发现:(1) 1978-2013年,有60%年份的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率小于传统农业生产率,即传统农业生产率在大部分年份是被高估的。气候变化下的农业生产率更为稳定,表明气候因素对稳定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作用。(2)日照时数、降水量的增加有利于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率的提升,西部地区也是受益于气候变化最明显的地区。1978-2013年,气候因素限制了中国中部地区的传统农业大省的农业生产率,尽管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率有了提升。(3)技术效率的累积变化和技术进步是推动气候变化下的农业生产率提升的主要贡献因素。(4)在不同政策时期内,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差异较大。对此,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祥州 朱满德
本文应用生产者支持估计(PSE)方法及有关指标分析南非农业政策的支持水平、结构特征和市场效应。结果表明:2006年以来南非农业补贴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农业支持政策结构单一,价格支持主要由关税措施实现,挂钩直接补贴由农业投入品补贴和灾害性补偿构成,不挂钩的直接补贴措施尚未实施;农业补贴对农产品市场的扭曲效应显著减少。
关键词:
南非 农业政策 支持水平 结构特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彭凯翔
本文以史志宏对清代农业产出的测算为主,比较了关于历史时期亩产量、人均占有粮食等指标的各种估计,并将其与近现代的统计数据相对照,认为通过大量亩产事例估计的历史时期单作物亩产量是相对可靠的,但对人均占有粮食等指标的估计则受复种指数、要素投入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仍有存疑之处。特别是,清中期以后人均占有粮食的下降程度可能是高估的,而且其下降未必能直接解释为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的衰退,它可能是手工业效率提高、要素投入调整的结果。
关键词:
亩产量 人均占有粮食 糊口经济 斯密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庆 张慧铭 李波
文章根据中国农业1978~2013年的投入产出数据,首先把建立了农业增加值的对数ARIMA(1,1,0)时序模型。构造农业增加值关于劳动投入、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之间的Cobb-Douglas函数(即多元对数线性回归),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农业增加值与劳动投入负相关与化肥施用量的正相关,回归方程表明了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和人力因素的次要性。然后,利用2013年31地区农业生产要素,提取出农业人力财政投入因子和非人力财政投入因子进行定量综合评价。最后,由非参检验中的位置检验、中位数检验得到2013年我国西部与东部农业产出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结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鸣 周发明
本文以湖南省2012年88个县域数据为样本,应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各县域剔除环境因素、随机误差影响前后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发现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扩张与政府财政补贴金额的增加加剧了投入冗余程度,不利于农业效率的改进,而农村金融支持与人力资本投资能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在剥离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人力资本水平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差异等外部因素影响后,绝大多数的县域规模效率值降低,而纯技术效率值提高且普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因此,规模扩张仍然是湖南各县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瓶颈,湖南应根据各地区效率差异而采取不同导向政策。
关键词:
湖南 县域 农业生产效率 三阶段DEA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天生
农业问题、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作为农业省,贵州必须树立信心,坚决打好农业翻身仗,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粮食生产,充分利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成果,主攻粮油肉单产水平提高,增加总量,达到粮油总量供求平衡的目标。
关键词: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粮食 贵州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方卫
资本存量是指在一定时点上所积存的实物资本,反映在一定时点上人们所实际掌握物质生产手段。本文介绍了通常采用的估计资本存量的方法,即永续盘存法。并以我国1981—1997 年农业投资额为实例,计算了我国1980—1997 年的农业资本存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向东
当前,全球性的新农业革命正在形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未来农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之上。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然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润华 张兴无
1985年以来中国农业在粮食产量增长滞后的表象背后,经历了一场革命。中国农业的大变化,主要表现为食品消费结构的转变以及农业结构的转变。转变背后的动力主要不是农业自身,而是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尤其是非农业部门收入的提高,收入提高带来了食品消费需求的变化,进而导致了农业(供给)结构转变。1990年代以后新增劳动力的递减,快速的每年约1%的城镇化以及大规模的非农就业,使得农业从业人口自2003年开始扭转了上升趋势开始下降。中国农业有可能在未来的二三十年中迈向充分就业的适度规模、多种经营的农业,从而改善农村隐性失业,提高务农人员收入,缓解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过剩和低收入的问题。
关键词:
隐性农业革命 小规模农业 农业经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正刚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屡遭战乱,造成人口大量下降,社会经济处于瘫痪之中,史称“蜀省荐罹惨劫之后,民无遗类,地尽抛荒”。清末和民国年间编修的四川各地方志书在《户口卷》内,绝大部分均有“靡有孑遗”之记录。这虽属夸张之辞,但至少反映了清初四川土旷人稀之事实。面对四川“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的凋零状况,统治者及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垦荒措施,积极鼓励各省人民入川落籍垦荒,于是出现了清前期近百年的“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运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谷成
论文在采用单元调查评估法对分省农业污染排放量进行核算的基础上,应用考虑非合意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SBM方向性距离函数表述的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对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农业绿色生产率增长进行核算,考察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统筹兼顾关系,阐释绿色生产率增长背后的制度原因。论文认为,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仍是一个发展问题,农业增长要处理好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通过实现绿色生产率革命来推动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