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51)
2023(18420)
2022(15312)
2021(14265)
2020(11918)
2019(26564)
2018(26089)
2017(50528)
2016(27306)
2015(30266)
2014(29758)
2013(29377)
2012(26946)
2011(23999)
2010(24289)
2009(22575)
2008(22403)
2007(19955)
2006(17619)
2005(15866)
作者
(75650)
(63435)
(63117)
(59974)
(40426)
(30590)
(28600)
(24568)
(24057)
(22493)
(21547)
(21472)
(20186)
(19856)
(19562)
(19403)
(18626)
(18577)
(18347)
(18150)
(15708)
(15529)
(15469)
(14758)
(14316)
(14291)
(14159)
(13968)
(12827)
(12641)
学科
(119556)
经济(119421)
(103913)
管理(88417)
(85457)
企业(85457)
方法(54524)
(49334)
数学(45213)
数学方法(44703)
(35683)
业经(34594)
农业(32744)
中国(29557)
(25139)
(24504)
财务(24461)
财务管理(24422)
地方(24073)
企业财务(23236)
(21648)
贸易(21635)
(21074)
技术(20974)
理论(19095)
(18974)
(18923)
(18920)
(18699)
金融(18696)
机构
学院(387488)
大学(380938)
(164776)
经济(161648)
管理(155741)
理学(134634)
理学院(133351)
管理学(131334)
管理学院(130593)
研究(122898)
中国(98017)
(77631)
(77506)
科学(71921)
(70782)
财经(61654)
(59797)
(59526)
中心(59214)
业大(57075)
(56136)
农业(54243)
研究所(53802)
经济学(50227)
北京(47605)
(46939)
(46880)
师范(46448)
经济学院(45540)
财经大学(45495)
基金
项目(259429)
科学(207629)
研究(192421)
基金(191126)
(164928)
国家(163423)
科学基金(142989)
社会(126109)
社会科(119460)
社会科学(119432)
(102228)
基金项目(100347)
自然(90931)
自然科(88876)
自然科学(88857)
教育(88129)
自然科学基金(87318)
(84479)
资助(77558)
编号(77363)
成果(61730)
(58389)
重点(57917)
(56638)
(56115)
课题(52753)
国家社会(52682)
创新(51913)
教育部(50627)
人文(49987)
期刊
(184422)
经济(184422)
研究(110279)
中国(72813)
(70058)
(62078)
管理(59222)
学报(55329)
科学(53705)
农业(47136)
大学(44188)
学学(42110)
(41270)
金融(41270)
教育(36214)
业经(35209)
技术(34774)
财经(30596)
经济研究(27615)
(26312)
问题(25141)
(24566)
技术经济(20208)
(19578)
(19227)
世界(18809)
统计(18639)
商业(18086)
(17641)
现代(17600)
共检索到576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詹国辉  刘邦凡  张瑾  
随着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不断被解构,农业面源污染已然成为当下生态治理与农业发展的内生性结构障碍。命令型、市场型及公众参与型是发达国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主要实践模式。基于白洋淀水域农业面源生态治理的实证考察发现,基层法律体系的不健全、部门合作协调机制的缺失、公众参与作用的弱化、治理模式的单一化、主体行为利益博弈等治理限度,进一步制约了白洋淀水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质量的提升。为此,需要通过健全污染治理的法律体系、建立高效的整体性协调机制、建构广泛的公众参与治理机制、创设主体合作的适应性治理平台、协调多方利益关系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孟晶  王军  
构建有农民参与的政府主导型农村环境治理机制,是符合当前农村现状的政策选择。文章揭示了农民参与治理白洋淀淀区污染程度低的原因并进行了经济分析,据此提出促进农民参与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新峰  
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区域公共管理作为新型的治理形态应运而生,并且成为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领域。探究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问题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推进制度创新。区域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学章  董文君  黄强  杨超  池明茹  张赶年  
湿地生态水权是分配给湿地生态系统使用水资源的权利。明确湿地生态水权对于建立湿地补水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进行湿地生态水权分析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基本生活用水保障原则;②生产与生态、上游与下游统筹协调原则;③尊重现状用水原则;④合理用水原则。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湿地生态水权的计算方法,并选取白洋淀湿地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显示,白洋淀湿地50%保证率的年生态水权量为13130×104m3,大于湿地适宜生态需水量;75%保证率的年生态水权量为8585×104m3,大于湿地最小生态需水量;而95%保证率的年生态水权量只有3891×104m3,远小于其最小生态需水量。在50%和75%保证率下,用白洋淀湿地自...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学瑶  李楚浩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影响技工院校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融合程度的关键变量。借助2019年对全国65所技工院校371名被试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一是技工院校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的意愿强烈,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但其信息化教学能力尚有较大发展空间。二是信息化教学具体能力指标在性别、教龄、学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提升技工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健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保障机制,提高企业参与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成效,注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参与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为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彦春  王晗  龙笛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平原湖泊,具有缓洪滞沥、蓄水兴利、保护生态平衡等诸多生态功能。近几十年来,气候向暖干方向发展,流域气温逐年升高,降水和径流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上游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下游水质恶化、湿地锐减。尤其是下游的白洋淀,正面临水体污染,湖面萎缩,湿地锐减,干淀频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分析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白洋淀流域水文条件的变化情况,讨论了白洋淀流域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指出提高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统筹分配流域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立节水型社会是白洋淀流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茂峰  高彦春  甘国靖  
本文以白洋淀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流域内8个典型水文站点近50年的年径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Hurst指数法分析年径流变化趋势在未来的可持续性。利用Pettitt突变检测法分析各水文站点年径流发生突变的年份,比较突变前和突变后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选取流域内和附近6个气象站点1957年-2006年近50年间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资料,对比其在突变年份前后的变化情况,分析气象要素对流域径流量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洋淀流域各站点年径流量呈下降趋势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且流域上游年径流下降趋势更为显著,而流域下游年径流下降值β高于上游;1979年是...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郭虹扬  史明昌  杨建英  陈春阳  
【目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作为白洋淀大清河流域上游山区主要造林树种,研究其精准适宜性空间分布对流域内水源涵养林的建设与提升具有生产指导作用。【方法】依据植物生态学、植物地理学原理,采用空间限制性因子叠加及最大熵模型(MaxEnt),以白洋淀大清河流域油松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190个样方数据,结合24个地理环境变量(高程、坡度、坡向、气象、岩石类型、土壤类型等),其中气象因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克里金插值方法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Kriging, MLRK)得到,对白洋淀大清河流域油松的适宜性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油松适宜性预测模型效果达到准确水平(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值为0.869),积温、年均最大日降水量、高程、年均气温标准差为流域油松适宜性主导地理环境变量,油松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灵丘县、涞源县、涞水县、易县、房山区等。【结论】白洋淀大清河流域油松的适宜性条件为:积温2 800~3 800℃、海拔500~1 200 m、年均日最大降水量70~110 mm、年均气温标准差0.31~0.42℃,按照该适宜性条件进行油松林营造,可充分发挥其有益机能。图8表2参3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海璇  张亦涛  李文超  马文奇  翟丽梅  居学海  陈涵婷  康锐  孙志梅  习斌  刘宏斌  
【目的】农牧系统过量投入产生的未利用氮素是地表水体中污染负荷的重要来源之一,量化农业未利用氮素的空间分异特征,为氮素的分区管理,实现流域农业源氮素有效管理提供基础。【方法】以白洋淀流域核心区保定市范围内的农牧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氮素输入、输出量,分析2016年保定市各县(区)种植业、畜牧业以及农牧系统的未利用氮素空间分布情况。种植业的未利用氮量为各输入项(化肥、有机肥、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种子、非共生固氮和秸秆还田)与输出项(作物籽粒和秸秆)的差值;畜牧业未利用氮量为养殖粪污产生量与施用量的差值;农牧系统未利用氮量为种植业与畜牧业未利用氮量之和。【结果】(1)保定市各县(区)种植业氮未利用强度在90.27—581.73 kg·hm~(-2)之间,其中定兴县氮未利用强度最小,满城区的氮未利用强度最大;种植业中蔬菜生产是未利用氮贡献最多的产业,占种植业未利用氮量的31.3%,其次是果树(29.0%)、小麦(27.8%)和玉米(11.9%);化肥是种植业未利用氮的主要输入源(占61.8%),其次是有机肥(16.8%)、秸秆还田(8.9%)、大气沉降(5.2%)、灌溉(3.4%)、非共生固氮(3.0%)和种子(0.9%)。(2)各县(区)畜牧业未利用氮水平在0.06万—2.48万t之间,其中徐水区的未利用氮量最大,莲池区的最小。畜牧业中肉牛是未利用氮贡献最多的养殖种类,占未利用氮量的71.0%。(3)农牧系统未利用氮水平在0.43万—4.97万t之间,其中,徐水区的未利用氮量最高。农牧系统中,种植业是未利用氮的主要贡献产业,占农牧系统未利用氮的55.8%。【结论】白洋淀流域核心区保定市各县(区)未利用氮量空间分异显著,其中,徐水区的未利用氮量最高,是竞秀区未利用氮量的10.4倍;对农牧系统未利用氮量贡献最大的是种植业,其中,蔬菜生产是贡献最多的产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秀梅,唐以剑,章申  
研究长期利用城市污水浇灌的农田土壤——植物系统中污染物的含量及其行为与归宿,不仅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1],同时,还可以为合理发展污灌,实现污水资源化,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本文调查了华北白洋淀地区典型污灌农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及其在土壤——植物系统中分布和累积状况。结果表明,污灌区土壤中某些重金属含量有一定的累积趋势。目前,这些重金属对农田作物无明显危害,大部分累积在根部。加强科学管理和污灌指导,利用农田作为土地处理系统来消纳污水中耗氧有机物,是本地区近期可行的污水资源化途径之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序  张艳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农药、化肥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占比逐渐增加以及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多,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三河三湖"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严重威胁人民的饮水安全,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讨论了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成因及存在问题,并总结了欧盟、美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政策、技术措施及其成效,最后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建设3个方面提出中国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马九杰  杨晨  崔恒瑜  王雪  
本文以化肥面源污染为例,探究了农业保险的环境效应。首先构造了农业保险对化肥面源污染影响的"规模-结构-技术"的分析框架;其次,基于2001-2018年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计算出氮污染、磷污染和等标污染等化肥面源污染的排放强度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别对农险的环境效应及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业保险发展有助于减少化肥面源污染的排放强度,即农业保险具有环境保护效应;农业保险对化肥面源污染强度的削减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虽然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都显著存在,但东部更为显著;农业保险发展有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作物结构调整,进而减轻化肥面源污染强度;农业保险发展虽然能够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但对环境保护没有体现出明显中介效应;量化分解结果显示规模化经营和作物结构调整对总体环境影响效应的贡献不同,其中,规模化经营效应占总效应的19.85%~20.20%,结构效应占10.49%~17.77%。据此认为,应将农业保险作为促进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继续大力推广农业保险,特别是加快针对粮食主产区、适度规模经营农户的高保障型农业保险试点、推广,同时开发与绿色、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挂钩的绿色农业保险产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韦宁卫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现行财税政策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应利用财税政策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才能从源头上改善我国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韦宁卫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文章针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现行财税政策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不足,提出国家应利用财税政策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从源头上改善我国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国安  
在农业领域,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导致的污染,因其污染源广泛分散、没有明确位置,而被称为农业面源污染。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在一些农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出现了农作物减产,质量下降,甚至传统农作物无法继续种植的现象。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的发展模式有着直接的联系,石油农业把依靠太阳能的农业转变为依靠矿物能的农业,从而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但是,石油农业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它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生态农业首先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农业生产,着力恢复农业的自然生态系统,这对挽救中国目前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