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61)
- 2023(15991)
- 2022(13357)
- 2021(12110)
- 2020(10501)
- 2019(23502)
- 2018(23227)
- 2017(45590)
- 2016(24488)
- 2015(27571)
- 2014(27485)
- 2013(27816)
- 2012(26312)
- 2011(24056)
- 2010(24709)
- 2009(23722)
- 2008(23674)
- 2007(21620)
- 2006(19808)
- 2005(18021)
- 学科
- 济(130820)
- 经济(130648)
- 业(96854)
- 管理(79953)
- 企(78208)
- 企业(78208)
- 方法(52120)
- 农(48229)
- 数学(43105)
- 数学方法(42786)
- 业经(34263)
- 财(33944)
- 农业(31940)
- 中国(31332)
- 制(25901)
- 地方(25610)
- 学(22905)
- 务(21958)
- 财务(21938)
- 财务管理(21900)
- 贸(21160)
- 贸易(21146)
- 企业财务(20786)
- 易(20442)
- 体(19379)
- 技术(19280)
- 策(19077)
- 和(18594)
- 银(18334)
- 银行(18294)
- 机构
- 学院(377345)
- 大学(374500)
- 济(171597)
- 经济(168487)
- 管理(145364)
- 研究(130054)
- 理学(124623)
- 理学院(123240)
- 管理学(121288)
- 管理学院(120598)
- 中国(103565)
- 财(80700)
- 京(78372)
- 科学(76349)
- 农(72698)
- 所(67078)
- 财经(63661)
- 研究所(60177)
- 江(58924)
- 中心(58864)
- 经(57647)
- 农业(55922)
- 业大(55643)
- 经济学(53905)
- 北京(49322)
- 经济学院(48602)
- 财经大学(46538)
- 范(46330)
- 院(45951)
- 师范(45928)
- 基金
- 项目(239155)
- 科学(190592)
- 基金(177949)
- 研究(173335)
- 家(154830)
- 国家(153444)
- 科学基金(132070)
- 社会(115745)
- 社会科(109547)
- 社会科学(109522)
- 基金项目(94254)
- 省(91606)
- 自然(83800)
- 自然科(81889)
- 自然科学(81868)
- 自然科学基金(80466)
- 教育(77057)
- 划(76465)
- 资助(72524)
- 编号(67991)
- 成果(55005)
- 部(54534)
- 重点(53750)
- 发(52566)
- 创(50824)
- 国家社会(48842)
- 创新(47037)
- 业(46729)
- 教育部(46707)
- 课题(46217)
- 期刊
- 济(204334)
- 经济(204334)
- 研究(116936)
- 中国(71392)
- 农(71109)
- 财(63028)
- 学报(56590)
- 管理(56479)
- 科学(55274)
- 农业(47638)
- 大学(43830)
- 学学(42080)
- 融(41097)
- 金融(41097)
- 业经(35435)
- 财经(33471)
- 经济研究(32444)
- 技术(30921)
- 经(28830)
- 问题(27577)
- 教育(26026)
- 业(25154)
- 技术经济(22175)
- 贸(21045)
- 世界(20851)
- 统计(19617)
- 商业(18747)
- 现代(18356)
- 国际(17904)
- 版(17797)
共检索到582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兴梅 李平
本研究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等指标分析了我国农业集聚度时空变动态势,实证检验了农业集聚度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985—2011年我国农业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呈现波浪型上升趋势,说明我国主要农作物整体的集聚度呈现波浪型上升变化,表明以市场为导向的主要农作物专业化程度在提升。但不同农作物之间的空间集聚变动存在明显差异;农作物空间集聚度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农业产业集聚的提高带来了区域农业经济的增长,农业产业集群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巨大的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竞文
[目的]考察中国农业集聚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分析农业集聚重心与农民收入重心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文章利用了19852015年相关农业产量统计数据,运用了重心分析方法。[结果]1985年以来我国农业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南下西进特征,但不同农作物的表现有所不同。谷物19852015年整体呈现向东偏北特征,豆类整体呈现向西偏南特征。谷物等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豆类等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而从农民收入重心看,农民收入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北上东进特征,2009年后,呈现南上西进特征。农业集聚重心与农民收入重心存在长期协整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修杰 钟钰
[目的]通过计算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指数,分析广东省主要农作物集聚度时空变动情况,并实证检验农业集聚度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根据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的计算公式,计算2005、2008、2011、2014年广东省水稻、薯类、蔬菜、柑橘、香蕉、菠萝、荔枝、龙眼、茶叶9类农作物的集聚程度。建立农业GDP与空间基尼系数、农业GDP与区位熵之间的相关模型,分析农业集聚程度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以市场化、效益驱动为导向的市场引领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全省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瓜果茶叶类经济作物布局更是依靠市场驱动来发挥优势;农业产业集聚度与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之间互相促进、强化,存在正相关关系。提出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优势布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牵引作用和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与融合等建议。[结论]农业产业集聚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修杰 钟钰
[目的]通过计算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指数,分析广东省主要农作物集聚度时空变动情况,并实证检验农业集聚度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根据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的计算公式,计算2005、2008、2011、2014年广东省水稻、薯类、蔬菜、柑橘、香蕉、菠萝、荔枝、龙眼、茶叶9类农作物的集聚程度。建立农业GDP与空间基尼系数、农业GDP与区位熵之间的相关模型,分析农业集聚程度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以市场化、效益驱动为导向的市场引领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全省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瓜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鲍洪杰 刘德光 陈岩
文章在分析了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机械化及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利用面板单位根、协整检验方法和面板误差纠正模型,根据西北典型地区甘肃省份1978-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西部甘肃地区存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机耕面积、农机投入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最后,对构建西部地区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增长良性促进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梁平 梁彭勇
文章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刻画了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而且其长期的响应作用程度更显著、更稳定。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根本路径选择和重要途径。在采用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上,应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孟子恒 朱海燕 刘学忠
[目的]苹果是我国第一大水果,苹果产业对主产区的农业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研究苹果产业集聚对苹果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各生产要素对苹果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这对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方法]以我国7大主产区的苹果产业为研究对象,以产业集聚理论为支撑,基于7大产区2001~2018年的面板数据,用C-D生产函数构建了主产区的苹果产业经济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了主产区的苹果产业集聚对苹果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1)区位熵对苹果产值的弹性为0.396,表明苹果产业集聚对苹果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2)各种生产要素中资本投入对苹果产值的弹性最大,达到0.827,体现了苹果产业的高投入特点;(3)技术溢出对苹果产值的弹性最小,为0.336,表明技术对苹果生产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4)劳动力对苹果产值的弹性为负值,表明随着产业的发展,果农逐渐用资本等要素替代劳动力。[结论]苹果产业集聚增加了集聚地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促进了集聚地种植业生产结构的升级和苹果生产技术的传播推广,推动了集聚地苹果产业的经济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跃群 孙小玥 张卫国
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保持农业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本文利用PIA法,测算了省际农业资本投入及其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1978~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三大经济区农业资本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农业资本均经历了显著上升过程,省际农业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农作物播种面积次之,而农业劳动力投入在西部地区作用显著。此外,农业资本投入"中部塌陷"的推论也值得重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宁波 巴雪真 刘家富
文章基于2004—2019年粮食主产区面板数据,运用清单分析法核算了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从农业技术水平和非农就业两个维度对13个粮食主产区进行门槛回归分组,在有效化解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异质性”问题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同组别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门槛回归分组能有效化解EKC“异质性”问题,以农业技术水平和非农就业为分组变量可将粮食主产区划分为“低-中”“低-高”“中-中”“高-中”农业技术水平和非农就业组;不同组别粮食主产区的农业面源污染EKC形状和拐点显著不同,“低-高”和“中-中”组为“倒U”型,“高-中”组为“倒N”型;不同组别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EKC所处发展阶段具有趋同性,多数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仍处于随农业经济增长而上升的阶段。由此,提出强化农业污染防治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建立健全农业污染防治社会化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农业环境规制政策等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健兵 张宽 刘胜
论文构建了一系列的农村金融发展指标和农业经济增长指标,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考察金融变量与经济变量之间的当期结构冲击关系。关于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Granger检验结果更加支持"供给主导"假说。脉冲响应分析发现,农村金融信贷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具有明显的滞后期,农业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效率指标的冲击反应较为迅速。从方差分解的结果来看,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的影响,农村金融对农业具体行业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村信贷更加偏好牧业和渔业。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黄英君 蒲玥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但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且受各种自然灾害和动植物病虫害影响较深。农业保险作为传统的农业风险管理工具,在农业风险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1986~2013年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的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检验方法,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农业保险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数据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农业保险的发展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然。基于以上研究分析,为有效发挥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包括:重视产品创...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业经济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健 张征 张正河
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以县域为空间单元,刻画了1999年、2007年和2010年山东省农业总产出及五大类主要农产品产出的空间分布模式,并对山东省农业产出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农业总产出的空间分布基本呈"核心-边缘"模式,空间相关性和区域布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粮食、棉花和油料作物的生产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和经济外溢性,肉类生产的上述效应相对较弱。最后提出:在开放经济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制定考虑空间影响的农业政策,才能真正合理引导各区域农业协调生产,最终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农业布局 空间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涛 梁晶
文章采用1986—2017年我国农信社支农贷款和农业GDP数据,利用ADF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约翰森协整检验等进行处理,运用VEC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模拟分析了农村合作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合作金融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信社支农贷款对农业GDP有正向的冲击且持续时间较长。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扶持引导,农信社要秉承服务"三农"的宗旨,双方积极配合共建我国合作金融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尚杰 石锐 张滨
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不当使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为实现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本文选取黑龙江省1990~2016年农业统计数据,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探讨化肥、农药、地膜的施用强度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类型与阶段特征,在矢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刻画其相互作用机理与动态冲击效果。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与农业经济增长分别呈倒"U"型曲线关系,地膜施用密度与农业经济增长呈直线递增关系;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表明,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果有正向促进作用,反之则存在负向抑制作用,地膜施用密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相互动态冲击效果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方差分解表明,三种投入要素施用强度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平均解释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地膜施用密度、农药施用强度和化肥施用强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沛沛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加快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VAR模型分析等方法,针对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存在协整关系和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带动农业经济增长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