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3)
- 2023(10051)
- 2022(8256)
- 2021(7588)
- 2020(6612)
- 2019(14784)
- 2018(14644)
- 2017(27547)
- 2016(15549)
- 2015(17678)
- 2014(17729)
- 2013(16968)
- 2012(15295)
- 2011(13563)
- 2010(14144)
- 2009(13077)
- 2008(13286)
- 2007(12209)
- 2006(10806)
- 2005(9736)
- 学科
- 业(81930)
- 济(66766)
- 经济(66691)
- 企(65501)
- 企业(65501)
- 管理(54884)
- 农(44395)
- 方法(31473)
- 农业(29566)
- 业经(27190)
- 数学(24194)
- 数学方法(23740)
- 财(20692)
- 技术(16776)
- 务(16600)
- 财务(16575)
- 财务管理(16563)
- 理论(16280)
- 企业财务(15613)
- 中国(15334)
- 策(14228)
- 制(13680)
- 划(12177)
- 体(11547)
- 和(11414)
- 经营(10742)
- 企业经济(10578)
- 贸(10424)
- 贸易(10419)
- 易(10157)
- 机构
- 学院(226433)
- 大学(209674)
- 济(91544)
- 管理(91534)
- 经济(89816)
- 理学(79191)
- 理学院(78528)
- 管理学(77014)
- 管理学院(76620)
- 研究(64922)
- 农(52444)
- 中国(52244)
- 京(43161)
- 农业(39861)
- 财(39816)
- 科学(38964)
- 业大(38040)
- 江(36573)
- 所(32358)
- 财经(31695)
- 中心(31304)
- 研究所(28981)
- 州(28689)
- 经(28636)
- 技术(28065)
- 经济管理(27440)
- 北京(26323)
- 范(26081)
- 师范(25844)
- 经济学(25797)
- 基金
- 项目(145286)
- 科学(115498)
- 研究(111947)
- 基金(102398)
- 家(87170)
- 国家(86152)
- 科学基金(76369)
- 社会(69621)
- 社会科(65511)
- 社会科学(65494)
- 省(63368)
- 基金项目(54164)
- 教育(54056)
- 划(49214)
- 编号(49083)
- 自然(48758)
- 自然科(47754)
- 自然科学(47745)
- 自然科学基金(46900)
- 资助(42041)
- 成果(36859)
- 业(35349)
- 创(33683)
- 课题(33626)
- 重点(32317)
- 发(32199)
- 部(31806)
- 创新(30493)
- 农(29786)
- 制(29135)
- 期刊
- 济(109549)
- 经济(109549)
- 研究(59266)
- 农(56449)
- 中国(48681)
- 农业(38195)
- 管理(35696)
- 财(33142)
- 教育(30655)
- 学报(30200)
- 科学(29739)
- 技术(27856)
- 业经(25960)
- 大学(24775)
- 学学(23732)
- 融(19989)
- 金融(19989)
- 业(19965)
- 财经(15318)
- 经济研究(14674)
- 问题(14564)
- 技术经济(14389)
- 农村(13666)
- 村(13666)
- 农业经济(13441)
- 经(13240)
- 职业(13147)
- 统计(11952)
- 世界(11745)
- 版(11734)
共检索到335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海江 杨胜波
农业院校专业外语人才培养定位应是培养出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即基础、能力和专业三方面的复合,这也是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的要求。文章以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定义和特点为基础,分析了农业院校外语人才现状,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建立具有特色的农业院校专业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雪莲 赵桂龙 高泽斌 郭俊先 韩长杰 张绢
以新疆农业大学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要求为依据,以构建能力本位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转型、提升"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为着眼点,从培养模式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分析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改进的对策,探索实现的路径,确定了能力本位的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构建了基于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培养新机制,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和模式探索更好的途径打下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应用型转型 能力本位 应用型人才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侯加林 李天华 傅臣家 王震 张军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山东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类专业充分发挥农机农艺相结合的优势,紧紧围绕大众化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把握好专业发展方向。按照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彰显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和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教育培养的基本原则,对农业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保障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专业配套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使农业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成效。
关键词:
农业工程 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小芳 靳亚开
本文以DBI会议精神为指导,分析了"专业+英语"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探讨了培养这类人才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培养"专业+英语"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专业+英语 复合型 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梅春才
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是当今共同关注的课题。高师外语专业作为培养外语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培养人才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从本专业实际出发,大胆探索,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充分重视第二课堂活动才能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师 外语专业 复合型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红艳
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如师资团队的科研服务能力不强,师资力量和结构亟需加强和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和模式不明确等。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应用、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建立以教学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教学评价作为高校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或缺的环节,既可以对教学效果做出判断和反馈,又可以验证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红艳
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如师资团队的科研服务能力不强,师资力量和结构亟需加强和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和模式不明确等。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应用、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建立以教学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教学评价作为高校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或缺的环节,既可以对教学效果做出判断和反馈,又可以验证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辉
近年,我国高师特殊教育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已经暴露出很多问题,无法适应社会及相关的特殊教育机构的需要。为此,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开展了探索,根据社会需要,运用现代教育理念研究构建“复合性+应用型”特殊教育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三年的实践,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及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措施保障等方面形成了新的特点。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戴青华 丁永前 陈卫 姚雪霞 薛金林
农业院校工程类专业应借势新工科建设与新农科建设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研究分析了农业院校工程类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动因,归纳了农业院校工程类跨学科人才培养存在"五化一失"六方面制约因素,指明了农业院校工程类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基本遵循与关键举措,提出了农业院校工程类跨学科人才培养路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已任,构建"工农融合"的跨学科育人体系;以"三农"问题与现代农业需求为导向,创新"工农融合"的跨学科培养模式;以管理机制为抓手,培养"工农融合"的跨学科思维意识与能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玉磊 王升星 宋贺 宋有洪
随着新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学专业培养模式亟须改革以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在新农科背景下,为了探讨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农学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方法,提出了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性项目和创新能力培养等策略,并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展示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跨学科融合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交叉,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双语教学改革在提高学生对农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效果。实践性项目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了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这些改革措施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体系,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国际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农科的发展趋势。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朱江 戎林海
文章以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常州工学院为例,从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时代内涵和特征出发,基于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讨研究地方性本科院校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复合应用型 外语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韩晓燕 吕杰
复合应用型人才是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试点模式之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农业经济学"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模块化进入专业基础课和理论课所应遵循的原则和依据;以不同观点下课程体系差异比较为基础,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形成多元化的课程线索;以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说明课程模块构建,提出教学设计的要求,为改革农经专业不同类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案例。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黄金光 李凌绪 赵川德 王彩霞
2014年青岛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获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复合应用型改革试点项目,以此项目建设为契机,明确了植保专业建设思路和目标,确立了"12345"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分类培养,即1个理念(IPM)、2个类型(学术型、应用型)、3个环节(理论课、实践、双创)、4种能力(学习、思维、实践、创新)和5个保障(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质控体系、配套制度)。通过这些系列改革措施,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慧敏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高职院校专注"大而全"的规模扩张效益,"应用型"育人成为口号,而单纯依靠"一技之长"传统式的"应用"被市场选择的范围和成功率也凸显不足。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由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构成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利于学生创新创业,也利于现代职业教育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汤凌霄 黄谨 张友农
理工院校金融专业须根据学校优势、学生特点以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需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上因素考察,可以将其培养目标确定为"专业基础好、实践能力强、科学素养高的金融领域应用型人才"。与此相应,需构建"三个知识平台+一个应用平台"的课程体系,同时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
理工院校 金融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