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61)
- 2023(20910)
- 2022(18027)
- 2021(16576)
- 2020(14011)
- 2019(31965)
- 2018(31283)
- 2017(59289)
- 2016(32379)
- 2015(36174)
- 2014(35645)
- 2013(35350)
- 2012(32688)
- 2011(29316)
- 2010(29323)
- 2009(27086)
- 2008(26695)
- 2007(23381)
- 2006(20722)
- 2005(18092)
- 学科
- 济(131585)
- 经济(131424)
- 业(110393)
- 管理(99139)
- 企(91276)
- 企业(91276)
- 方法(59960)
- 农(50224)
- 数学(49443)
- 数学方法(48806)
- 财(37810)
- 业经(36992)
- 中国(34042)
- 农业(33305)
- 学(27617)
- 贸(25546)
- 贸易(25535)
- 务(25356)
- 财务(25286)
- 财务管理(25243)
- 制(25140)
- 易(24880)
- 企业财务(23927)
- 地方(23914)
- 技术(23005)
- 理论(22541)
- 和(22405)
- 环境(21429)
- 划(20476)
- 策(19912)
- 机构
- 学院(460053)
- 大学(458119)
- 济(186480)
- 经济(182836)
- 管理(182199)
- 理学(157815)
- 理学院(156120)
- 研究(154708)
- 管理学(153307)
- 管理学院(152494)
- 中国(118022)
- 科学(97547)
- 京(96899)
- 农(92542)
- 财(84203)
- 所(78512)
- 业大(76057)
- 农业(72038)
- 研究所(71760)
- 中心(71493)
- 江(67862)
- 财经(67448)
- 经(61637)
- 北京(60176)
- 范(57723)
- 师范(57042)
- 院(55510)
- 经济学(55345)
- 州(54218)
- 经济学院(50076)
- 基金
- 项目(317171)
- 科学(248641)
- 基金(230788)
- 研究(226496)
- 家(204018)
- 国家(202132)
- 科学基金(172698)
- 社会(143441)
- 社会科(135801)
- 社会科学(135757)
- 省(124530)
- 基金项目(122334)
- 自然(114124)
- 自然科(111533)
- 自然科学(111500)
- 自然科学基金(109502)
- 划(104716)
- 教育(102596)
- 资助(94578)
- 编号(91197)
- 成果(72398)
- 重点(71198)
- 部(69012)
- 发(67853)
- 创(67071)
- 创新(62353)
- 课题(61938)
- 科研(61417)
- 国家社会(59385)
- 计划(58689)
- 期刊
- 济(205707)
- 经济(205707)
- 研究(130251)
- 农(88474)
- 中国(86591)
- 学报(79888)
- 科学(71304)
- 管理(67273)
- 财(65574)
- 大学(60374)
- 农业(60000)
- 学学(57364)
- 教育(44118)
- 融(41137)
- 金融(41137)
- 技术(39424)
- 业经(37940)
- 财经(32440)
- 业(31764)
- 经济研究(31564)
- 经(27960)
- 问题(27379)
- 版(24056)
- 科技(23115)
- 技术经济(23077)
- 图书(21726)
- 业大(21453)
- 世界(21261)
- 贸(21171)
- 理论(20743)
共检索到678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劼 朱朝枝
利用目前农业碳排放研究领域甚少使用的WIOD数据库数据,基于1995—2011年32个国家的农业部门的面板数据,引入ML方法和面板Probit模型,测度样本国家的农业部门的碳排放效率并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总体上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的碳排放效率多为无效率状态,这与以往学者的传统认知不尽一致,即发达国家并非学术界所认为的高效率;(2)市场规模、人力资本和机械化程度三个变量对样本国家的农业部门的碳排放效率带来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柏培文
本文探讨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业部门人力资本及其效率问题,并与非农业部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人力资本总量均呈增加趋势,但农业部门人力资本占比持续下降;农业部门的人力资本生产率低于非农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在1990年前与非农业部门相近,但此后开始逐渐低于非农业部门,并且差距有不断扩大趋势。前者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本的资本配置比的贡献不同,后者主要是因为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效应不同;进一步考察人力资本重新配置,发现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虽然提高了整体效率,但也导致农业部门的发展萎缩。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部门 人力资本 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亦文 胡宗义
本文利用动态CGE模型——MCHUGE模型仿真分析了在农业部门生产环节开征碳税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农业部门生产环节开征碳税对降低单位GDP能耗,减少CO2排放能起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但对宏观经济和农业各个产业部门资本收益率、产出水平及就业水平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冲击。除家畜肉类(猪肉除外)加工业之外,农业温室气体开征碳税对农业各产业资本收益率的影响均呈负向偏离,不利于农户增收和资本积累;除了家畜肉类(猪肉除外)加工业、服装业和皮革制品业等部门产出水平呈正向偏离外,其他产业产出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负向偏离。受资本收益率和产业产出下降影响,农业部门就业水平也出现相应的负向偏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传豹
笔者把农业部门内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的生产结构变迁分解为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构建了关于新时期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增长和农业生产周期的模型,并对我国农业"结构红利"的存在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快"增长效应方面,不管是农业部门内部的短期调整还是农业生产外延的长期扩张,均有利于农业增长潜力的释放;而在"稳"增长方面,农业结构的扭曲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形成对农产品市场的平稳预期,如果不对农业结构扭曲做深度的调整,有理由预期未来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周期震荡仍将持续甚至加剧;而农业结构的高级化有利于农业生产的
关键词:
结构红利 农业增长 农业周期 转型农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传豹
笔者把农业部门内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的生产结构变迁分解为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构建了关于新时期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增长和农业生产周期的模型,并对我国农业"结构红利"的存在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快"增长效应方面,不管是农业部门内部的短期调整还是农业生产外延的长期扩张,均有利于农业增长潜力的释放;而在"稳"增长方面,农业结构的扭曲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形成对农产品市场的平稳预期,如果不对农业结构扭曲做深度的调整,有理由预期未来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周期震荡仍将持续甚至加剧;而农业结构的高级化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这主要是由于高级化的过程内生于农产品市场的日益成熟和法律法规的完善,农业结构高级化的本质就是以市场来抗衡市场。因此,政府在制定农业发展战略时,应在强调农业各部门结构合理化的同时,推进农业结构的高级化,充分发挥农业结构红利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作用。
关键词:
结构红利 农业增长 农业周期 转型农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浩然 刘悦 刘合光
文章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农业总产出增长贡献率作为衡量指标,比较了中美两国农业部门在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的发展水平。分析发现,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农业总产出增长贡献率低于美国,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贡献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取代要素投入数量的增长,成为农业部门产出增长的主要动力。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转型阶段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两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之间的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宏 银路
农业部门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经济效益的关系研究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工程系陈宏,银路一、引言农业是人类社会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其兴衰成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的全局。农业部门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一方面直接提供人民生活所必需的粮食和食物,一方面为各部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庆元
运用2000—2013年的数据,借助于索罗余值法测算2001—2013年我国农业部门和整体经济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农业部门和整体经济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04年,农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带动整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下降阶段。第二阶段为2005—2007年,整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带动农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上升阶段。第三阶段为2008—2013年,我国整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都处于上升水平,两者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有缩小趋势,从两者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整体经济带动农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或下降的过程。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农业 经济 对比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柏培文
文章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业部门人力资本演变特征,并与非农业部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的平均人力资本比值有随时间下降的趋势,但具有收敛性,农业部门人力资本占比总体下降,其中农业劳动力比重变化呈负效应,人力资本比值变化效应较为复杂。农业部门人力资本生产率一般为非农业部门的0.2~0.4,比值总体处于一个平稳下降状态,其中静态劳动生产率比值效应和人力资本比值效应是主要影响因素。农业人力资本收益呈增加态势,但总体低于非农业部门,表明农业部门的从业人员人力资本长期得不到公平合理的回报。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国家应当从制度上、政策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纠正。
关键词:
农业部门 人力资本 生产率 收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静怡 张玉梅 陈志钢
为研究汇率浮动与中国农产品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采用全球农产品市场局部均衡模型,设定5种货币贬值和升值的情景方案,通过静态模拟方法,评估不同货币的汇率变化对中国农业产业的影响。结果显示,人民币贬值时,进口商品变的更加昂贵,进口减少,国内产品的需求增加,刺激国内产出增加。从具体产品来看,人民币贬值对稻谷、小麦、玉米、牛肉、猪肉和奶粉产量的影响较大。当人民币升值,中国农业受到的影响与贬值情况相反。主要农业贸易伙伴国货币汇率变动则首先影响该国产品的进出口量,进而影响产品的世界价格,再通过进出口将价格传导到中国,最终引起中国相关产品的生产、消费和贸易量的变动。中国受到较大影响的是从这些国家进口份额较大的产品,其中欧元、澳元、新西兰元和巴西雷亚尔汇率变动将主要引起中国牛肉、猪肉、奶粉、小麦和大豆进口量和产量的变化。
关键词:
汇率 农业 局部均衡模型 情景模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丽霞 李谷成 蔡根女 冯中朝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优势发挥殆尽后,到底是什么因素支撑了中国农村经济的长期增长?这是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命题。本文在利用全国和湖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所形成的村域微观数据的基础上,试图来回答这一问题,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本文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中国农村所进行的工业化、非农化选择了一条建立小规模、劳动密集型、本地化企业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了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所带来的农村就业结构转换和产业结构调整支撑了中国农村经济的长期增长;增长的关键是劳动力从农业到非农部门的再配置与自由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农村工业化 劳动力转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封福育
本文应用非线性平滑转换模型对中国农业部门1978-2005年间的生产效率进行了重新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部门生产效率存在明显的非线性调整特征,且生产效率由高机制到低机制之间的非线性平滑转换可由指数转换函数模型描述。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中国农业部门的生产效率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其波动幅度在88%~100%之间,估计得到的平均生产效率约为理想状态时的93.8%。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要求政府继续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加强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并提高农业部门劳动者素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颖 王琴
当前,我国正在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型,却遭遇入境旅游增长停滞的尴尬,与大幅上升的出境游形成了鲜明对比,旅游界在积极地寻找改善的对策。目前对入境旅游产业发展效率的相关研究处于空白状态,影响因素分析也未开展。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通过对47个国家2007~2011年的入境旅游投入、产出数据进行DEA测算,得出了各国入境旅游的生产效率水平,并引入了国家传统旅游资源禀赋、宏观经济、国家制度水平和国家技术创新水平等控制变量,分析各国旅游业生产效率的差异,得出制度因素较显著影响入境旅游业的生产效率,而传统旅游资源禀赋、技术创新两个因素并不显著与旅游业的生产效率相关。
关键词:
旅游 增长效率 制度 技术创新 资源禀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红梅
2000~2010年间,中美两国农业部门各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比例增长迅速。其中,农产品总体产业内贸易比例最高,且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林业产品总体产业内贸易比例居第二位,且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鱼和新鲜、冷藏或冷冻及其他海产品的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居第三位,且水平产业内贸易比例与垂直产业内贸易比例相当;牲畜和畜产品的总体产业内贸易比例最低,且以水平产业内贸易为主。
关键词:
中美 农业部门 产业内贸易 比较 变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劼 朱朝枝
基于32个国家2000—2014年的数据,文章引入LMDI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识别了样本国家农业碳排放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明确了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结果显示:第一,多数发达国家农业碳排放总量呈下降态势,发展中国家则多呈现增长态势;第二,碳源结构变化对农业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几乎为零,生产规模扩张是农业部门碳排放增长的促进因素,碳排放强度降低则是抑制因素;第三,发达国家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类型以具有正面意义的弱脱钩、强脱钩、衰退脱钩为主,中国等7个发展中国家也以具有正面意义的弱脱钩和强脱钩为主,而保加利亚等6个发展中国家以负面意义的强负脱钩、弱负脱钩为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论英国、法国工业化期间农业部门就业与产值比重的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2000~2011年中国以及30个省域的灰色关联分析
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测算、效率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与Tobit模型运用
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省际差异和影响因素——基于19962015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
基于GWR模型的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时空分异研究
中国农业碳排放分布动态与趋势演进——基于31个省(市、区)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
甘肃省农业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碳排放约束下中国省际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39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监测数据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环境的时空演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11-2021年省际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