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67)
- 2023(15436)
- 2022(13091)
- 2021(12032)
- 2020(10246)
- 2019(23169)
- 2018(23038)
- 2017(44891)
- 2016(24198)
- 2015(27126)
- 2014(26816)
- 2013(26943)
- 2012(24516)
- 2011(21804)
- 2010(21886)
- 2009(20546)
- 2008(20438)
- 2007(18296)
- 2006(16317)
- 2005(14373)
- 学科
- 济(102683)
- 经济(102559)
- 业(100318)
- 企(82467)
- 企业(82467)
- 管理(80988)
- 农(48014)
- 方法(45815)
- 数学(36496)
- 数学方法(36158)
- 业经(33111)
- 农业(32041)
- 财(30990)
- 中国(25036)
- 务(22775)
- 财务(22717)
- 财务管理(22690)
- 企业财务(21550)
- 制(20537)
- 技术(19723)
- 学(19235)
- 地方(18874)
- 理论(18225)
- 和(18080)
- 策(17247)
- 贸(17156)
- 贸易(17145)
- 划(16672)
- 易(16644)
- 体(15531)
- 机构
- 学院(352039)
- 大学(347147)
- 管理(146963)
- 济(143990)
- 经济(141085)
- 理学(127213)
- 理学院(125966)
- 管理学(124145)
- 管理学院(123531)
- 研究(111809)
- 中国(87399)
- 京(73145)
- 农(69555)
- 科学(69158)
- 财(65138)
- 业大(56455)
- 所(55806)
- 农业(53281)
- 江(52752)
- 财经(52292)
- 中心(51814)
- 研究所(50677)
- 经(47596)
- 北京(45472)
- 范(43461)
- 师范(43126)
- 州(41961)
- 经济学(41561)
- 经济管理(40089)
- 院(40067)
- 基金
- 项目(239108)
- 科学(189814)
- 研究(176520)
- 基金(175199)
- 家(151491)
- 国家(150110)
- 科学基金(130871)
- 社会(112842)
- 社会科(106648)
- 社会科学(106619)
- 省(94260)
- 基金项目(94158)
- 自然(85007)
- 自然科(83046)
- 自然科学(83030)
- 自然科学基金(81587)
- 教育(78345)
- 划(77381)
- 编号(72842)
- 资助(70432)
- 成果(57186)
- 部(52583)
- 重点(52459)
- 创(51444)
- 发(51401)
- 课题(48091)
- 创新(47388)
- 业(46593)
- 国家社会(46115)
- 科研(45474)
- 期刊
- 济(165404)
- 经济(165404)
- 研究(100617)
- 农(69131)
- 中国(64192)
- 管理(54089)
- 学报(52791)
- 科学(51286)
- 财(50792)
- 农业(46908)
- 大学(40928)
- 学学(39072)
- 业经(32955)
- 融(31739)
- 金融(31739)
- 教育(31319)
- 技术(30486)
- 财经(25103)
- 业(24293)
- 经济研究(23590)
- 问题(22056)
- 经(21405)
- 技术经济(19453)
- 现代(17395)
- 版(17293)
- 科技(17107)
- 理论(16419)
- 资源(16348)
- 商业(16328)
- 世界(15945)
共检索到513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柏培文
文章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业部门人力资本演变特征,并与非农业部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的平均人力资本比值有随时间下降的趋势,但具有收敛性,农业部门人力资本占比总体下降,其中农业劳动力比重变化呈负效应,人力资本比值变化效应较为复杂。农业部门人力资本生产率一般为非农业部门的0.2~0.4,比值总体处于一个平稳下降状态,其中静态劳动生产率比值效应和人力资本比值效应是主要影响因素。农业人力资本收益呈增加态势,但总体低于非农业部门,表明农业部门的从业人员人力资本长期得不到公平合理的回报。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国家应当从制度上、政策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纠正。
关键词:
农业部门 人力资本 生产率 收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柏培文
本文探讨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业部门人力资本及其效率问题,并与非农业部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人力资本总量均呈增加趋势,但农业部门人力资本占比持续下降;农业部门的人力资本生产率低于非农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在1990年前与非农业部门相近,但此后开始逐渐低于非农业部门,并且差距有不断扩大趋势。前者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本的资本配置比的贡献不同,后者主要是因为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效应不同;进一步考察人力资本重新配置,发现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虽然提高了整体效率,但也导致农业部门的发展萎缩。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部门 人力资本 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宏 银路
农业部门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经济效益的关系研究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工程系陈宏,银路一、引言农业是人类社会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其兴衰成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的全局。农业部门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一方面直接提供人民生活所必需的粮食和食物,一方面为各部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浩然 刘悦 刘合光
文章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农业总产出增长贡献率作为衡量指标,比较了中美两国农业部门在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的发展水平。分析发现,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农业总产出增长贡献率低于美国,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贡献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取代要素投入数量的增长,成为农业部门产出增长的主要动力。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转型阶段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两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之间的差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红梅
2000~2010年间,中美两国农业部门各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比例增长迅速。其中,农产品总体产业内贸易比例最高,且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林业产品总体产业内贸易比例居第二位,且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鱼和新鲜、冷藏或冷冻及其他海产品的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居第三位,且水平产业内贸易比例与垂直产业内贸易比例相当;牲畜和畜产品的总体产业内贸易比例最低,且以水平产业内贸易为主。
关键词:
中美 农业部门 产业内贸易 比较 变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传豹
笔者把农业部门内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的生产结构变迁分解为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构建了关于新时期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增长和农业生产周期的模型,并对我国农业"结构红利"的存在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快"增长效应方面,不管是农业部门内部的短期调整还是农业生产外延的长期扩张,均有利于农业增长潜力的释放;而在"稳"增长方面,农业结构的扭曲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形成对农产品市场的平稳预期,如果不对农业结构扭曲做深度的调整,有理由预期未来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周期震荡仍将持续甚至加剧;而农业结构的高级化有利于农业生产的
关键词:
结构红利 农业增长 农业周期 转型农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传豹
笔者把农业部门内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的生产结构变迁分解为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构建了关于新时期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增长和农业生产周期的模型,并对我国农业"结构红利"的存在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快"增长效应方面,不管是农业部门内部的短期调整还是农业生产外延的长期扩张,均有利于农业增长潜力的释放;而在"稳"增长方面,农业结构的扭曲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形成对农产品市场的平稳预期,如果不对农业结构扭曲做深度的调整,有理由预期未来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周期震荡仍将持续甚至加剧;而农业结构的高级化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这主要是由于高级化的过程内生于农产品市场的日益成熟和法律法规的完善,农业结构高级化的本质就是以市场来抗衡市场。因此,政府在制定农业发展战略时,应在强调农业各部门结构合理化的同时,推进农业结构的高级化,充分发挥农业结构红利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作用。
关键词:
结构红利 农业增长 农业周期 转型农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越
农业部门的剩余转移是城乡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许多国家工业化初始阶段,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投入有相当大的部分来自于农业部门的剩余转移。在一些已经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国家,高效率的城市非农业部门并不依靠农业部门来提供积累,而是将其自身的一部分产出转化为资本投入。那么在中国40多年来的工业化过程中,是否从衣业部门始终不断地转移出了大量的剩余用于城市非农业部门扩张所需要的资本的投入呢?对于这一问题,似乎并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因为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肯定的观点。但事实上,这一问题是复杂的,仍需要进一步的讨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亦文 胡宗义
本文利用动态CGE模型——MCHUGE模型仿真分析了在农业部门生产环节开征碳税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农业部门生产环节开征碳税对降低单位GDP能耗,减少CO2排放能起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但对宏观经济和农业各个产业部门资本收益率、产出水平及就业水平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冲击。除家畜肉类(猪肉除外)加工业之外,农业温室气体开征碳税对农业各产业资本收益率的影响均呈负向偏离,不利于农户增收和资本积累;除了家畜肉类(猪肉除外)加工业、服装业和皮革制品业等部门产出水平呈正向偏离外,其他产业产出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负向偏离。受资本收益率和产业产出下降影响,农业部门就业水平也出现相应的负向偏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秦长城
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将很快会启动。在自贸区具体谈判过程中敏感部门往往是主要障碍。在克服农业等敏感部门的困难后,中日韩自贸区一旦建成,依据理论各方将获益。本文结合相关数据对未来自贸区谈成后中国农业部门一些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中国农业部门在未来的自贸区内将获得贸易创造效应即出口的增加、竞争效应即区域内竞争力增加等效益,但能否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不太明确,还应取决于三国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面的合作。通过分析证实,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将有利于中日韩三国在农业领域的区域化分工与合作,相互投资、优势互补,形成集约型农业企业、增加各国的福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钱雪亚 张小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劼 朱朝枝
利用目前农业碳排放研究领域甚少使用的WIOD数据库数据,基于1995—2011年32个国家的农业部门的面板数据,引入ML方法和面板Probit模型,测度样本国家的农业部门的碳排放效率并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总体上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的碳排放效率多为无效率状态,这与以往学者的传统认知不尽一致,即发达国家并非学术界所认为的高效率;(2)市场规模、人力资本和机械化程度三个变量对样本国家的农业部门的碳排放效率带来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庆元
运用2000—2013年的数据,借助于索罗余值法测算2001—2013年我国农业部门和整体经济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农业部门和整体经济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04年,农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带动整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下降阶段。第二阶段为2005—2007年,整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带动农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上升阶段。第三阶段为2008—2013年,我国整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都处于上升水平,两者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有缩小趋势,从两者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整体经济带动农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或下降的过程。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农业 经济 对比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文兵 仲笑林
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它所反映的深层次问题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方法很多,但始终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人均占有资源过少,农产品商品化需求不足而限制农民收入的增长。很多研究认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此带动农产品商品需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非农就业和农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同时,目前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很多,但对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缘何存在的一些理论性问题的研究却一直没有较大的进展和突破。因此,综合分析研究国内外学者们研究总结的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理论,从理论上明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石景云
目前,有些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二元经济的情况。所谓二元经济是指,一国在推行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过程中,工业等部门已逐步地基本地转到运用现代机器劳动工具进行生产的基础上,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例逐步增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