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2)
2023(9008)
2022(7342)
2021(6828)
2020(5912)
2019(13270)
2018(13443)
2017(26724)
2016(14202)
2015(15937)
2014(15805)
2013(15637)
2012(13944)
2011(12315)
2010(12883)
2009(12428)
2008(12538)
2007(11522)
2006(10235)
2005(9281)
作者
(39499)
(33233)
(33064)
(31176)
(21064)
(15913)
(14863)
(12979)
(12456)
(11981)
(11166)
(11152)
(10728)
(10423)
(10076)
(9926)
(9763)
(9680)
(9564)
(9464)
(8296)
(8191)
(8122)
(7875)
(7506)
(7486)
(7412)
(7357)
(6631)
(6574)
学科
(83971)
(68567)
经济(68485)
(67562)
企业(67562)
管理(54546)
(44698)
方法(32037)
农业(29805)
业经(27898)
数学(24803)
数学方法(24332)
(21290)
(16920)
财务(16889)
财务管理(16877)
企业财务(15900)
技术(15796)
(14916)
(14877)
中国(14217)
理论(12794)
(12608)
(11998)
(11603)
经营(11443)
(11351)
贸易(11344)
(11059)
企业经济(10844)
机构
学院(212641)
大学(200562)
(94029)
管理(93154)
经济(92481)
理学(80766)
理学院(80190)
管理学(78936)
管理学院(78584)
研究(58913)
中国(51007)
(47807)
(40924)
(40359)
农业(36012)
业大(34741)
科学(33665)
(33417)
财经(32624)
(29476)
中心(29029)
(28604)
经济管理(28137)
经济学(26677)
(25888)
研究所(25443)
商学(25173)
商学院(24956)
北京(24512)
经济学院(24229)
基金
项目(136236)
科学(110085)
研究(102895)
基金(100561)
(84908)
国家(84008)
科学基金(75698)
社会(68207)
社会科(64477)
社会科学(64458)
(56472)
基金项目(53319)
自然(48186)
自然科(47180)
自然科学(47172)
自然科学基金(46393)
教育(45726)
(43654)
编号(43316)
资助(40872)
(34154)
成果(31926)
(31685)
(30176)
(29818)
重点(29198)
创新(28651)
(28207)
(27898)
国家社会(27768)
期刊
(113139)
经济(113139)
研究(56249)
(52246)
中国(39432)
管理(36634)
农业(35002)
(33993)
科学(27796)
业经(27322)
学报(24993)
技术(22118)
(21789)
金融(21789)
大学(21214)
学学(20767)
(18161)
财经(15991)
经济研究(15511)
问题(15206)
技术经济(14437)
教育(14181)
农村(13969)
(13969)
(13763)
农业经济(13660)
世界(12018)
商业(11778)
统计(11687)
(11350)
共检索到312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爱军  肖丹丹  
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耕作规模过小。小规模传统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户融资能力差,进而导致机械化程度低和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率低,使我国主要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农村推行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相应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在农产品需求刚性扩张、农业资源约束不断趋紧、国际农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靠先进的科技、装备、理念、人才和发达的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能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切实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苏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本世纪70年代末,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发端的中国农村改革,扭转了陷于困境的农村经济形势,促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作为这一改革的产物——数以亿计的超小型农业经营单位,在中国乡村普遍生成。土地经营细小化与农业生产现代化的矛盾,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 正当全国大部地区农户小块土地经营持续显示其效能的同时,沿海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农业却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福生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转变的必然;适度规模经营适应了农业发展的要求表现在:劳动生产率高、农业商品率高,农产品供给稳定性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要三大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中观发育机制、宏观导向机制的发育和形成。各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对于正处于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我国农村经济来说,不失时机地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显得特别重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海亮,吴楚材  
江苏、浙江两省发达地区出现的农业规模经营是在农村劳动力一定程度地转移之后发生的一种现象。这种农业集约经营方式、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它明显地不同于原来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集体耕作的经营方式。从经营主体经济收入与非农业劳动力年均收入应当均衡的角度来看.耕地集约经营的适度规模取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程度、人均非农业纯收入水平、农业经营总投入.农业经营总产出、国家农业扶持政策因素、土地所有者与经营方所订协议条件和上地经营的机械化程度。影响农业适度规模的因素还有许多不确定的条件。关于耕地集约经营的适度规模的定量分析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康芳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现状,深入分析农村土地确权对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影响,发现通过土地确权,农户的土地变成农户的资本,可以在市场上顺利进行流通以促进土地流转,可以作为资本进行抵押贷款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可以减少因为权限不清、责任不明引起的土地转让纠纷和矛盾,可以让土地流转受到法律保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柳晓倩  王长安  伍骏骞  
[目的]经济学中经常出现这一现象,在生产要素替代关系相对微弱的情况下,经济总量水平与资源配置效果并非由最优的要素资源所决定,而是取决于最劣的要素资源。为揭示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是否存在"木桶效应",[方法]利用1990—2014年国有农场相关数据,通过对CES生产函数的拓展与改良,分析了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的要素资源配置问题。[结果]"木桶效应"存在于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土地和劳动力成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短板"要素;[结论]虽然新型农业生产要素对粮食增量产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然而土地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其他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存在边界,使得农业适度规模中的资源配置效果最终由土地和劳动力决定;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并非是追求单一生产要素的扩张,而是实现土地、劳动力、农业资本、农业机械、农资、农业科技等全要素的高效组合。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以收入指标为主、效率指标为辅。还应深化制度改革,规范主体行为,优化内在结构,完善激励机制,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福生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是一个土地相对集中的过程,要达到土地流转与相对集中的目的,关键在于调整与改革现行的农地制度。农地所有制已无多大文章可做,农地使用制的改革则大有可为。文章提出了由“两田制”到自由租赁制的渐进式农地使用制度变革模式并详细论述了操作过程及过渡过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良龙  
分析瑞安市农业规模经营现状,探讨机械化农业规模经营发展道路是农机产业化。在市场经济中农机产业化的逐步形成将促使农机化的稳步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庆  杨青  章元  
为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和顺应WTO规则,2014—2017年间中国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和玉米、大豆临时收储政策改革,并将补贴重点向生产者尤其是规模经营农户倾斜。本文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14年与2017年两期农户面板数据考察了农业补贴改革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结果发现: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整体上提高了规模农户的补贴获得,促进了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但这一效果更多体现于粮食主产的东北和内蒙地区;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改革不仅明显增加了农户进行玉米适度规模经营的概率,还显著促进了规模农户进一步扩大玉米的经营规模;大豆临时收储政策改革的明显效果主要来自大豆主产的黑龙江。本研究的结论为今后在WTO框架下进行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促进农户扩大并持续进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政策启示,即向生产者补贴转变的同时向粮食主产区倾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策群  
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周策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这一“规律”不论社会进步到何种程度都不会改变,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用占世界七分之一的耕地养活占世界百分之二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兴成  
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客观必然性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的深入改革,促进了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生产向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商品生产的特点就是在分工分业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化、基地化、社会化、现代化的生产。这就要求逐步改变“小而全”的传统生产状况。家庭承包制是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它的局限性在于规模过小,经营分散,在资金、技术、土地、信息等方面,都不适应商品经济的扩大再生产的要求。农村要进一步发展,就要从“小而全”到“小而专”,又从“小而专”到“大而专”的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的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振方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方略,来源于邓小平提出的我国农业长期改革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已成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缘由回顾、国内实践、理论争论等的梳理,试图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行拓展概念场域、建构实现机制、优化实现路径、窥探发展前景,以利于其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