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08)
2023(13939)
2022(11606)
2021(10805)
2020(9258)
2019(20994)
2018(20690)
2017(40170)
2016(21302)
2015(23645)
2014(23351)
2013(23039)
2012(20790)
2011(18253)
2010(18300)
2009(16920)
2008(16488)
2007(14944)
2006(12935)
2005(11122)
作者
(59393)
(50188)
(49855)
(46878)
(31256)
(24060)
(22485)
(19766)
(18952)
(17670)
(16850)
(16837)
(15607)
(15586)
(15081)
(15074)
(14833)
(14645)
(14367)
(14262)
(12271)
(12168)
(12092)
(11648)
(11327)
(11182)
(11009)
(10933)
(10060)
(10029)
学科
(95610)
(91589)
经济(91489)
(78075)
企业(78075)
管理(73636)
(47301)
方法(42365)
数学(34302)
数学方法(33869)
农业(31529)
业经(31020)
(28409)
(21047)
财务(21008)
财务管理(20978)
中国(20385)
企业财务(19881)
技术(19017)
(18691)
地方(17089)
(16886)
(16086)
(15838)
贸易(15830)
(15817)
(15441)
理论(14507)
(14253)
环境(13244)
机构
学院(301097)
大学(291108)
管理(128720)
(127104)
经济(124747)
理学(111446)
理学院(110445)
管理学(108867)
管理学院(108307)
研究(91020)
中国(73690)
(61867)
(59577)
(56245)
科学(55203)
业大(48666)
农业(47223)
(45774)
中心(45187)
财经(45169)
(44254)
(41123)
研究所(40135)
经济学(36836)
经济管理(36336)
北京(36038)
(35887)
(34517)
师范(34219)
商学(33848)
基金
项目(208590)
科学(166906)
研究(153531)
基金(153343)
(132874)
国家(131632)
科学基金(115768)
社会(99873)
社会科(94490)
社会科学(94463)
(83194)
基金项目(82344)
自然(75268)
自然科(73566)
自然科学(73544)
自然科学基金(72235)
教育(68500)
(68223)
编号(62514)
资助(60910)
成果(46842)
(46338)
(46168)
重点(46100)
(45544)
(43352)
创新(42493)
国家社会(41400)
课题(41021)
(40129)
期刊
(144782)
经济(144782)
研究(78565)
(62726)
中国(55298)
管理(47972)
(46470)
农业(42575)
科学(42346)
学报(41271)
大学(32881)
学学(31800)
业经(31034)
技术(29167)
(27421)
金融(27421)
(22927)
教育(22068)
财经(21565)
经济研究(19798)
问题(19491)
(18588)
技术经济(17667)
资源(15694)
(14794)
财会(14765)
农村(14690)
(14690)
现代(14682)
世界(14480)
共检索到435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兵  张宁  张轶凡  
本文基于对江苏省GEF项目区的调研,采用倍差法(D ifference inD ifference)对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估。研究表明,GEF项目中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绩效集中体现在粮食产量上,适应性措施的实施显著地提高了项目区粮食单产水平,尤其是水稻的单产水平;适应性措施对水稻单产的净效应为42.41公斤/亩,对小麦单产的净效应为5.96公斤/亩。GEF项目的适应性措施体系可以为全国未来适应气候变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提供参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亮  魏彦强  周强  刘峰贵  陈琼  杨登兴  赵佩  侯志瑞  
全球变化背景下,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农户是农村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单位,通过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评价及其限制因子的诊断研究,可以提高农户适应行为的有效性,增强适应能力。本研究借鉴可持续生计框架和适应能力评估框架,以青藏高原典型农业区,湟水中下游14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基于入户问卷调查数据,构建该区域的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适应能力指数模型,进行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定量评价,并通过障碍度模型,诊断分析主要限制性因子。结果表明:1)湟水中下游地区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较为准确;2)农户适应能力的高低用适应能力指数(ACI)表示,研究区农户适应能力处于较高状态,以适应能力0.280≤ACI <0.320的农户为主体。研究区自东向西随着海拔的升高,样本村农户适应能力总体呈现下降趋势;3)维度层表明,自然能力和经济能力对农户适应能力的影响较大。指标层表明,耕地质量、经济收入多元性、获得现金帮助的途径、家庭年收入、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农作物需水量紧缺度为主要限制性因子;4)湟水中下游地区农户适应能力高低的核心因子为农户家庭年收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钱凤魁  王文涛  刘燕华  
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领域之一,任何程度的气候变化都会给农业生产及其相关过程带来潜在的或显著的影响,而提高适应能力是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对策。气候变化对农业领域的主要影响包括:气候变暖使我国年平均气温上升,农业生产所需的热量资源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延长了气候生长季,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产生影响;气候变化使我国的种植制度和农业布局发生改变,导致种植区和种植制度分界线北移;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气候变化还对农业旱涝及病虫害等气候灾害及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贸易产生影响。中国幅员辽阔,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农业领域区域差异特征显著,开展适应措施与对策研究已成为农业领域科学应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臻  史兴民  
厘清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行为类型以及农户属性、气候变化感知对适应行为的影响机制,对于制定合适的适应政策至关重要。论文将适应行为分为技术性行为、经济性行为和迁移性行为3类,并构建了以气候变化感知为中介变量的"属性-感知-适应"多变量路径分析模型,在对农户属性对适应行为的影响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变量间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①农户适应气候变化会优先选择技术性行为,其次是经济性行为,选择迁移性行为的农户最少;②农户属性对适应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③根据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将多变量路径分析模型分解为3类:完全中介模型、部分中介模型和无中介模型。通过分析以上3种模型可以发现,农户属性对适应行为既有通过中介变量产生的间接影响,也有不通过中介变量产生的直接影响,说明适应行为的选择并不仅仅依赖于气候变化感知,农户属性对于适应行为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直接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提高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翁辰  何勇  张兵  
农民排灌协会是农村面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兴事物,江苏省农民排灌协会成立后,通过对排灌工程的修建和维护,显著提高了农田排灌效率,降低了农民生产成本。本文基于对江苏省农民排灌协会项目区农户的调查,采用倍差法对农民排灌协会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排灌协会的成立对项目区水稻单产的净效应影响为238.59kg/hm2,且这一影响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但对项目区小麦单产的净效应影响并不显著。当引入其他控制变量时,增加农药投入和减少灌溉次数对水稻单产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增加化肥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则对小麦单产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得出的政策启示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红根  周曙东  
利用江西省36县346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气候变化感知及其适应行为决策的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文化程度、与村民交流频率、来往亲戚数、赶集频率、看电视频率、距离市场远近及气象信息服务等因素能显著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而户主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可借款人数、来往亲戚数、赶集频率、看电视频率及气象信息服务等因素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行为决策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农户采用气候变化适应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晓龙  刘明月  霍学喜  陈宗兴  
本文通过构建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对农业产出与产出风险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陕西省8个苹果基地县660个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评估了农户的农业产出风险,并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对农业产出与产出风险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38.03%的样本农户采用覆膜、人工种草、铺秸秆、灌溉等措施适应气候变化;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能够增加农业产出,降低农业产出风险。基于反事实假设,采用适应措施的农户若未采用相应的适应措施,其亩均产出将下降3.72%,产出风险将增加107%;未采用适应措施的农户若采用相应的适应措施,其亩均产出将增加5.54%,产出风险将下降19.64%。降水量增加、户主受教育年限、参加合作组织及村庄提供适应措施信息服务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有正向影响,而果树树龄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有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晓龙  刘明月  霍学喜  陈宗兴  
本文通过构建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对农业产出与产出风险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陕西省8个苹果基地县660个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评估了农户的农业产出风险,并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对农业产出与产出风险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38.03%的样本农户采用覆膜、人工种草、铺秸秆、灌溉等措施适应气候变化;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能够增加农业产出,降低农业产出风险。基于反事实假设,采用适应措施的农户若未采用相应的适应措施,其亩均产出将下降3.72%,产出风险将增加107%;未采用适应措施的农户若采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红莉  张俊飚  张露  罗斯炫  
[目的]气候变化适应是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重要内涵,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方法]文章通过构建农户“气候变化认知—适应性行为”决策分析框架,并利用湖北省“十县百组千户”的调查数据与结构方程模型,以探究农户气候变化认知(自然环境认知、经济需求认知、自我效能认知)对其(主动型、被动型)适应性耕作行为的影响。[结果](1)农户气候变化认知水平提高能促进其采取适应性耕作行为;其中,气候变化认知水平提高促进其采取主动型适应性耕作行为的作用更大。(2)从影响路径来看,自然环境认知、自我效能认知通过影响情感态度、问题应对策略,经济需求认知通过影响情感态度,以促进农户采取适应性耕作行为。(3)多群组分析还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农业收入占比越大、种植规模越大的农户,其气候变化认知水平越高,则越倾向于采取主动型适应性耕作行为。[结论]政府应及时发布气候变化的新闻资讯、加大气候变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适应性耕作技术的相关培训、完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以强化农户自然环境认知、提高经济需求认知和自我效能认知,进而引导其采取适应性耕作行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段伟  温亚利  
气候变化对农业人口的福利与生计产生多重压力,尤其是保护区周边以自然资源为生计基础的贫困人口,因此更好地理解保护区周边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适应机制对于政府制定有效的政策非常重要。文章利用广东省4个保护区周边社区抽样调查的234份有效农户问卷,运用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气候变化感知及其适应行为决策的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农田面积以及是否拥有电脑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但是,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因素与影响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的因素存在一定差异性,参与保护区培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希辰  鲁传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会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比较研究,系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部门可能造成的影响,分区域梳理了不同地区面临的主要气候风险和可以采取的适应措施,并识别了各项适应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提出相关对策和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春雅  刘菲菲  
本文采用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规模实地调查数据,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稻农洪涝适应性工程措施采用行为,利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大部分稻农会采取适应性工程措施应对洪涝灾害,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农机排涝和开沟清渠。影响稻农洪涝适应性工程措施采用行为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水平、气候变化感知、家庭兼业程度、亲戚数量等稻农自身因素,还包括地形、土壤、水稻类型及村经济水平、水利设施状况、信息获取及政府政策的支持等外部环境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晓龙  霍学喜  陈宗兴  
利用陕西省苹果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与Double-hurdle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对苹果种植户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中仅27.90%农户采用果园覆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且户均采用强度为1.51亩;气温变化、降水量是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选择的主要因素,而气温是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用强度的主要因素;适应能力是影响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中农业劳动力数量、参加技术培训次数,物资资本中生产性工具及社会资本中合作组织参与对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有显著的诱导作用;自然资本中人均耕地面积、人均苹果种植面积,金融资本中家庭总现金收入,物资资本中生产性工具及社会资本中通讯费用对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用强度有积极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晓龙  霍学喜  陈宗兴  
利用陕西省苹果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与Double-hurdle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对苹果种植户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中仅27.90%农户采用果园覆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且户均采用强度为1.51亩;气温变化、降水量是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选择的主要因素,而气温是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用强度的主要因素;适应能力是影响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中农业劳动力数量、参加技术培训次数,物资资本中生产性工具及社会资本中合作组织参与对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有显著的诱导作用;自然资本中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根丽  魏凤  
基于陕西和甘肃地区597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户主及家庭特征、农业生产、信息可获性、气候变化认知和地区特征等方面选取相关变量,分析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79.7%的农户面对气候变化都会采取适应性行为,且以投资较少的短期行为为主,被动适应性行为所占比重略高于主动适应性行为。耕地面积、对干旱的认知、地区地貌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仅选择被动适应性行为;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程度、上网频率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仅选择主动适应性行为;农业收入占比等大多数因素都显著影响农户同时选择两种适应性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