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99)
2023(17055)
2022(14094)
2021(13051)
2020(11002)
2019(24885)
2018(25025)
2017(48091)
2016(26388)
2015(29685)
2014(29889)
2013(29416)
2012(26704)
2011(23776)
2010(23860)
2009(22347)
2008(22071)
2007(19930)
2006(17769)
2005(15823)
作者
(77001)
(64171)
(63793)
(60517)
(40731)
(30711)
(28859)
(25303)
(24420)
(22988)
(21708)
(21626)
(20500)
(20420)
(19883)
(19514)
(19043)
(18995)
(18454)
(18330)
(16117)
(15946)
(15593)
(14876)
(14462)
(14426)
(14322)
(14183)
(13000)
(12982)
学科
(107216)
经济(107067)
(100787)
管理(84529)
(82591)
企业(82591)
(48550)
方法(45521)
数学(35877)
数学方法(35508)
业经(34441)
农业(32355)
(31953)
中国(30135)
(23394)
(22057)
财务(21980)
财务管理(21953)
(21710)
企业财务(20789)
地方(20718)
技术(20460)
理论(20129)
(19206)
(18589)
(18241)
(17953)
贸易(17944)
(17427)
(17308)
机构
学院(378734)
大学(374408)
管理(152744)
(151365)
经济(148142)
理学(131556)
理学院(130201)
管理学(128144)
管理学院(127470)
研究(124875)
中国(95822)
(80198)
科学(77504)
(76463)
(68984)
(63296)
业大(61451)
农业(58984)
(58005)
研究所(57399)
中心(57084)
财经(54830)
北京(50008)
(49787)
(48189)
师范(47710)
(46310)
(44695)
经济学(43777)
经济管理(41131)
基金
项目(255062)
科学(200777)
研究(188797)
基金(184131)
(160108)
国家(158602)
科学基金(136768)
社会(118904)
社会科(112227)
社会科学(112197)
(101600)
基金项目(98067)
自然(88252)
自然科(86203)
自然科学(86180)
教育(85094)
自然科学基金(84646)
(83614)
编号(78658)
资助(74390)
成果(63308)
重点(56135)
(55669)
(55024)
(54409)
课题(53152)
创新(50214)
(48915)
国家社会(48428)
科研(48077)
期刊
(175743)
经济(175743)
研究(110543)
(75630)
中国(75251)
学报(60753)
管理(57600)
科学(56810)
(54109)
农业(51027)
大学(46444)
学学(44026)
教育(40342)
业经(34545)
(34325)
金融(34325)
技术(33646)
财经(26517)
(26315)
经济研究(25779)
问题(23695)
(22684)
技术经济(19677)
(19553)
科技(18560)
现代(18189)
图书(18015)
理论(17366)
商业(17339)
世界(17060)
共检索到563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辛宝英  
文章在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内涵梳理的基础之上,运用AHP方法构建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测评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变量进行了权重赋值。文章科学评估了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总体市民化程度,考察了不同教育结构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程度,分析了不同结构的教育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动作用。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为46.98%,市民化程度还很低。教育程度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教育程度越高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也越高,而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促进最有效率的教育类型则为职业教育。文章最后提出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北平  
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城市的二元结构以及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较为突出。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市二元结构一元化,首先需要测算农民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明确政府、个人、企业各自承担的成本,建立合理的分担机制,促进政府对市政设施与社会服务的投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冬梅  韩亚辉  
在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物流业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在物流业从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确保物流业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冬梅  韩亚辉  
在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物流业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在物流业从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确保物流业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名望  乔茜  潘烜  
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依旧停留在"候鸟式"迁移阶段,没有真正实现市民化。测度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基于上海市1 184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综合指标体系法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指标体系,测算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探讨上海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总体处在半市民化状态,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略高于老一代农民工,其市民化程度分别为52.38和51.40。极低市民化状态农民工占比较低,仅为0.08%;较高市民化状态农民工占比较高,达5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名望  乔茜  潘烜  
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依旧停留在"候鸟式"迁移阶段,没有真正实现市民化。测度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基于上海市1 184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综合指标体系法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指标体系,测算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探讨上海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总体处在半市民化状态,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略高于老一代农民工,其市民化程度分别为52.38和51.40。极低市民化状态农民工占比较低,仅为0.08%;较高市民化状态农民工占比较高,达54.48%;完全市民化状态的比例偏低,为1.69%。经济状况和基本素质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可能,心理认知和社会接纳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障碍因素。基于此,提出了提升农民工基本素质、消除就业歧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冬梅  袁欣  
"农业转移人口"这一称谓出现已有相当长的时间,而真正为人们所认知的却是中共"十八大"中所提出的"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虽然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研究开始不久,其时代的特性却已经使之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对当前学术界对于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对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和社会实践有所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运红  
作为"有形之手",中国政府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的地位不容忽视。自改革开放至今,政府在农业转移人口社会管理中先后扮演着管控者、徘徊者、推动者的不同角色,政府的不同角色都有其历史合理性。但是在人口迁移和流动常态化的背景下,政府的角色定位、内涵和模式必须转型,以应对政府角色的时代困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阳  宋周  
本文从农业人口转移实施主体的角度,以农业转移人口身份认同作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结果指标,应用Logit回归模型全面系统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口统计特征、工作情况、生活质量、思想观念等因素对身份认同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在达到0.05显著性水平的各因素中,相关性由强到弱,已在城里买房、没有务农经验、有丰富的娱乐活动等12个方面的农业转移人口更倾向于城市人的身份认同。基于此,本文提出制定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需求,既要着重解决农业转移人口面临的住房、户籍以及就业等问题,更要转变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积极推动农村与城市融合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友然  凌亢  张新岭  白先春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农业转移人口的称谓演变、市民化发展阶段进行了梳理。通过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测度、市民化障碍以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建议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的瓶颈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希望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云新  吴智灵  
身份转换、权利均等、社会融入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三个维度。其中,社会融入程度深刻影响着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作为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场域,城市社区通过资源支持、情感认同、社会资本重构和规范秩序供给,能够实现社区支持与社会融入的有效联结,支持农业转移人口由社区融入向城市融入的过渡。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在社区层面的融入状况并不乐观,必须进一步创造农业转移人口社区融入的有利条件,多方面构建社区支持机制。具体而言,要通过行政建构以强化政策实施能力与效力,借助社会建构吸纳社会资本以拓展路径,创新实施机制建构以破解社区互动难题,进而高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琳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实现方式和成熟标志,中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的攻坚期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起步期。本文旨在梳理发达国家、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典型模式,对其发展路径、政策措施、发展特点进行分析,试图为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经验和借鉴。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徐爱东  吴国锋  
借鉴成本收益理论,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和经济理性的微观视角,构建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微观决策机制理论模型,并根据在重庆进行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创业收入及其社会网络、文化程度以及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村建房成本与转户迁移人数正相关,而城市劳动力素质、城市住房价格、城市日常生活开支与转户迁移人数负相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稳定就业后,根据转户迁移的收益与成本评估进行市民化决策,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才进行转户迁移;否则会继续"流而不迁"或返回农村。因此,仅仅拆除城乡户籍制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宁光杰  刘丽丽  
文章运用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社会融合数据,采用OLS、PSM、标准logit模型等方法估计市民化意愿(转户意愿和长期居住意愿)对农业转移人口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有转户意愿和长期居住意愿分别使消费水平显著提升,长期居住意愿对消费水平的影响高于转户意愿。政府应适当提供政策支持,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结合"户籍化市民化",重点推进"常住化市民化",以推动消费需求增长。在消费结构方面,有市民化意愿者会显著降低食品支出占比,明显增加在住房和请客送礼方面的消费比重以促进融入城市。有转户意愿者还会显著提高教育支出比例,而有长期居住意愿者还将大幅增加医疗消费份额。因此,政府应尽力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融入城市的条件,致力于完善住房、教育和医疗等制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文钧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及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文章在讨论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成本与收益构成的基础上,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收益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通过净现值法对教育成本和收益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