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29)
- 2023(17070)
- 2022(14055)
- 2021(13211)
- 2020(10968)
- 2019(24990)
- 2018(25223)
- 2017(47745)
- 2016(26761)
- 2015(30206)
- 2014(30463)
- 2013(29667)
- 2012(26801)
- 2011(23888)
- 2010(24118)
- 2009(22305)
- 2008(22212)
- 2007(20095)
- 2006(17968)
- 2005(16095)
- 学科
- 济(105212)
- 经济(105075)
- 业(101397)
- 管理(83883)
- 企(83379)
- 企业(83379)
- 农(48328)
- 方法(45646)
- 数学(36095)
- 数学方法(35721)
- 业经(34075)
- 中国(33221)
- 农业(32253)
- 财(32217)
- 教育(23045)
- 务(22913)
- 财务(22843)
- 财务管理(22814)
- 理论(22019)
- 企业财务(21501)
- 技术(21366)
- 制(21348)
- 学(21018)
- 地方(20019)
- 和(18526)
- 策(18016)
- 贸(17803)
- 贸易(17794)
- 易(17283)
- 划(16922)
- 机构
- 学院(377692)
- 大学(376399)
- 管理(151419)
- 济(148916)
- 经济(145655)
- 理学(130692)
- 理学院(129323)
- 管理学(127314)
- 管理学院(126609)
- 研究(123518)
- 中国(90989)
- 京(81221)
- 科学(74419)
- 农(70270)
- 财(67564)
- 所(61603)
- 江(57987)
- 业大(57873)
- 中心(56120)
- 研究所(55684)
- 范(55173)
- 师范(54814)
- 财经(53991)
- 农业(53652)
- 北京(51455)
- 经(49084)
- 州(46172)
- 师范大学(44135)
- 院(43706)
- 经济学(43093)
- 基金
- 项目(250487)
- 科学(199410)
- 研究(191558)
- 基金(180221)
- 家(154572)
- 国家(153020)
- 科学基金(132847)
- 社会(120645)
- 社会科(113809)
- 社会科学(113779)
- 省(99670)
- 基金项目(95781)
- 教育(91448)
- 自然(84135)
- 划(83178)
- 自然科(82180)
- 自然科学(82163)
- 编号(81421)
- 自然科学基金(80715)
- 资助(72306)
- 成果(66891)
- 部(56529)
- 课题(56351)
- 重点(55732)
- 发(54765)
- 创(53430)
- 创新(49177)
- 教育部(49028)
- 项目编号(48811)
- 国家社会(48347)
- 期刊
- 济(172030)
- 经济(172030)
- 研究(117490)
- 中国(78738)
- 农(70120)
- 教育(62406)
- 管理(56184)
- 学报(54736)
- 财(53601)
- 科学(52971)
- 农业(47612)
- 大学(43576)
- 学学(40062)
- 技术(36626)
- 业经(33807)
- 融(32550)
- 金融(32550)
- 财经(26201)
- 业(24698)
- 经济研究(24635)
- 问题(23149)
- 经(22420)
- 技术经济(19833)
- 版(18283)
- 现代(17788)
- 图书(17622)
- 科技(17324)
- 理论(16947)
- 商业(16828)
- 世界(16585)
共检索到565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文钧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及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文章在讨论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成本与收益构成的基础上,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收益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通过净现值法对教育成本和收益进行了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北平
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城市的二元结构以及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较为突出。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市二元结构一元化,首先需要测算农民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明确政府、个人、企业各自承担的成本,建立合理的分担机制,促进政府对市政设施与社会服务的投入。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成本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瑞林 陈万明 张丽丽
在农业转移人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经济人"假设下,农业转移人口依据主动市民化与被动市民化的预期收益之差选择市民化类型;引入社会民生函数,构建了农业转移人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三方优化博弈收益矩阵,得出并分析了6种三方博弈均衡。在此基础上,提出摒弃单纯经济指标,引进人文发展指标考核;保证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得利益,强调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匹配;实现地区差异化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三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社会成本 城镇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瑞林 陈万明 朱广华
在城市偏向惯性思维影响下,巨额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成为政府的负担。但结合土地制度改革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考虑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和利益分配问题,强化农用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公共利益"的属性,由此有必要区分主动市民化和被动市民化两种情形思考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担。在主动市民化情形下,应该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为辅、农民参与的多主体成本分担机制;但在被动市民化情形下,实证研究表明政府是土地增值最大的受益者,且获利水平远高于市民化产生的公共成本,而农民的整体利益受到了剥夺。因此,被动市民化产生的公共成本不是政府的包袱,而是政府获利后对失地农民的反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立刚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非经济成本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用人单位、城镇居民、农业转移人口等都需要承担相应的非经济成本,并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产生一定影响。调控非经济成本应从统筹经济成本与非经济成本关系、激发承担主体意识、降低非经济成本风险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非经济成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傅帅雄 胡拥军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要求,到2020年将完成1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任务,如此大量的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需要多少成本,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市民化过程中新增成本角度测算了该项任务完成所需要的包括义务教育成本、社会保险成本、住房保障成本和技能培训成本在内的各项公共服务成本,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政府工作需要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公共服务成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志章 韩佳丽
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而成本分摊机制的构建则是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从随迁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其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城市公共成本六个方面,计算出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所需增加的人均支出额约为3.2万元。由于我国农民工总量多、基数大,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庞大的资金,全部由财政负担并不现实。因此,本文在分析当前市民化公共服务成本的分摊机制现状的基础上,从农业转移人口、企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成本分摊机制入手,提出了创新成本分摊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魏义方 顾严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本文通过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测算,结果表明,忽视农民工落户城镇带来的收益,成本测算存高估误区,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不足等,是当前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破除市民化成本分担的误区并完善相关机制,深化研究与宣传、协调居住证改革与落户、明晰中央和省级奖励、优化督查和评估,切实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积极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魏义方 顾严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本文通过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测算,结果表明,忽视农民工落户城镇带来的收益,成本测算存高估误区,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不足等,是当前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破除市民化成本分担的误区并完善相关机制,深化研究与宣传、协调居住证改革与落户、明晰中央和省级奖励、优化督查和评估,切实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积极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辉振
1.主体平等机制。农民和市民、输入地政府和输出地政府等社会主体都有平等的利益表达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较为公平的利益博弈机制。一是信息获取机制。要求有关方面遵循信息公开的原则,对相关信息主动发布或经申请发布,保证农民、市民等社会主体都有平等的知情权。二是利益凝聚机制。一个社会要能够有效地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必须得有一个利益要求凝聚和提炼的机制。三是诉求表达机制。农民、市民、输入地政府和输出地政府都能够进行有效的利益表达,就要在相关制度设计上增加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冬梅
加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城市具有归属感的"市民"身份认同与其享有的城市获得公共服务权益有重要关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公共服务权益包括基本公共服务权益与差异性城市公共服务权益,皆呈现在国家经济实力与财政能力约束下的差序格局;为创新农业转移人口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过程中的标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安排与市民化阶段中的差异性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安排。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公共服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琛
文章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试图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解析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难题。在对国内外劳动力流动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分析和借鉴之后,文章首先分析了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和优势,然后建立了这几个主体的数学函数模型,进一步证明这几个利益主体的相关性,明确了影响这几个利益相关者的因素,通过数学模型和理论分析,表明农业转移人口的迁移不管是对转移者本身,还是其家庭来说,都是福利的改进,进一步支撑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思路。数学函数又为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过程,寻求协同区间,给政策、制度的制定提供成功的可资借鉴的数据。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利益相关者 城镇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余小英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是制约市民化的重要因素,政府一直在市民化成本分担中扮演主导角色,政府角色的定位决定政府在市民化中成本分担的方式和实际效果。本文对市民化各项成本初步测算,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总量大,承担了绝大部分成本的政府面临实际财政支出的制约,这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际效果。因此,政府需要在成本约束和市民化效果指导下进行角色定位,借助市场进行成本有效分担,单列财政专项支出,多元成本分担主体协调并进,从而构建良性的成本分担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焦嫚 李博群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本文采集我国相关数据测算历年人均市民化成本,利用等维递补灰色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动态把握2025年人均市民化成本。最后,比较2025年与2014年的市民化成本及各类型成本未来的变化趋势。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如果市民化进程推迟十年,一个农业转移人口将会多出约1.7万元的市民化成本;城镇基础设施成本与住房成本增长相对较快。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成本 灰色预测 比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西 刘维刚
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构建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则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通过深入分析吉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现状,以实际支出水平为依据,建立由经常性成本和一次性成本构成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指标体系,针对不同层级区域探讨采取差异化的鼓励落户政策和细分的成本分担机制,进而提出应建立政府、企业、个人"三位一体"的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成本 成本分担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