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56)
- 2023(18778)
- 2022(15284)
- 2021(14129)
- 2020(11726)
- 2019(26465)
- 2018(26316)
- 2017(51219)
- 2016(27163)
- 2015(30105)
- 2014(30065)
- 2013(29243)
- 2012(26395)
- 2011(23560)
- 2010(23939)
- 2009(22490)
- 2008(21953)
- 2007(19515)
- 2006(17812)
- 2005(15978)
- 学科
- 济(131936)
- 经济(131789)
- 业(100930)
- 管理(87760)
- 企(82591)
- 企业(82591)
- 方法(49576)
- 农(49286)
- 数学(40602)
- 数学方法(40141)
- 业经(36478)
- 财(34902)
- 中国(33970)
- 农业(32737)
- 地方(27933)
- 制(26631)
- 务(22173)
- 财务(22117)
- 财务管理(22081)
- 策(21667)
- 企业财务(20912)
- 技术(20398)
- 贸(20395)
- 贸易(20382)
- 体(20319)
- 易(19807)
- 理论(19569)
- 和(19511)
- 学(19116)
- 银(18346)
- 机构
- 学院(385680)
- 大学(377932)
- 济(176822)
- 经济(173621)
- 管理(155636)
- 理学(133420)
- 理学院(132202)
- 管理学(130341)
- 管理学院(129596)
- 研究(126453)
- 中国(100194)
- 财(81375)
- 京(76762)
- 科学(69333)
- 农(64259)
- 财经(63386)
- 所(61082)
- 江(59529)
- 中心(59321)
- 经(57566)
- 研究所(54423)
- 经济学(54423)
- 业大(52334)
- 经济学院(48682)
- 农业(48528)
- 北京(47831)
- 范(47582)
- 师范(47238)
- 财经大学(46339)
- 州(46109)
- 基金
- 项目(249112)
- 科学(200342)
- 研究(190522)
- 基金(183374)
- 家(155730)
- 国家(154253)
- 科学基金(136247)
- 社会(126672)
- 社会科(119957)
- 社会科学(119928)
- 省(97438)
- 基金项目(96234)
- 教育(86608)
- 自然(83357)
- 自然科(81517)
- 自然科学(81502)
- 自然科学基金(80086)
- 划(79397)
- 编号(77863)
- 资助(73082)
- 成果(62604)
- 部(56170)
- 发(55606)
- 重点(54886)
- 创(53880)
- 国家社会(53073)
- 课题(52505)
- 创新(49778)
- 教育部(49563)
- 制(49528)
- 期刊
- 济(209222)
- 经济(209222)
- 研究(120151)
- 中国(75982)
- 财(64635)
- 农(64311)
- 管理(62178)
- 科学(49289)
- 学报(46551)
- 农业(43057)
- 融(41547)
- 金融(41547)
- 大学(38837)
- 业经(37277)
- 技术(37130)
- 教育(37109)
- 学学(36930)
- 经济研究(32896)
- 财经(32277)
- 经(28038)
- 问题(27366)
- 业(22501)
- 技术经济(22182)
- 世界(20703)
- 贸(19447)
- 现代(19026)
- 商业(18507)
- 统计(18483)
- 经济问题(17987)
- 策(17413)
共检索到592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伟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已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变革的核心内容,其背后的民生、经济、改革逻辑值得我们关注与深思。本文针对市民化政策背后"均等化、一体化、市民化"的民生逻辑,"老龄化、城镇化、市民化"的经济逻辑,以及"限制、允许、分治、融合"的改革逻辑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论证。通过对市民化政策逻辑的分析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问题归结点和改革突破口。市民化战略不仅仅是一项人口管理政策的局部变革,而且是一项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制度变革,将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历史性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政策逻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定菊 吴建荣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我国开展城镇化建设工作中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本文简述了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遇到的困难,提出各种制度创新措施,并阐述了促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逻辑。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制度创新 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定菊 吴建荣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我国开展城镇化建设工作中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本文简述了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遇到的困难,提出各种制度创新措施,并阐述了促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逻辑。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制度创新 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司翼 高飞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除了需要进行相关制度创新,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二元体制障碍外,还需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共成本和社会成本问题,需要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政府要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基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谯薇 云霞 宋金兰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融入城市,在职业、身份、价值观等方面向城市居民靠拢、成为城市居民的过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界定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论述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必要性,总结了美国和日本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完善就业培训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健全相关法规和搭建融合平台等。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国际经验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晓河 胡拥军
(一)完善一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担机制。1.抓好公共服务的优先项。参照公办学校补贴标准并适度上浮,加强对民办中小学校的财政支持,加快对公办中小学校的扩建、改建、新建。引入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支持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随迁家属参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鼓励有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参保城镇职工保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亚丽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已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提升城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美国、日本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面因地制宜,积累了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运作与管理经验。本文在总结、分析美国、日本两个国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矛盾,提出了完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健全相关法规等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立刚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非经济成本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用人单位、城镇居民、农业转移人口等都需要承担相应的非经济成本,并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产生一定影响。调控非经济成本应从统筹经济成本与非经济成本关系、激发承担主体意识、降低非经济成本风险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非经济成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顾岳汶 吕萍 赵祯
为剖析农村宅基地闲置与城镇住房保障无法有效落实的资源错配问题,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为切入点,基于行为经济学分析框架,从心理账户、禀赋效应以及参照依赖三个维度分析农村住房价值和务工地住房条件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并利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务工地住房消费边际倾向高于老一代,务工地住房条件对于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更大;农村住房价值对新生代市民化意愿没有影响,对于老一代是负向影响;老一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农村住房效用的损失要大于务工地住房效用的增加,而新生代则更加在意务工地住房效用的提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元青 刘珺 胡民
二元经济结构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也是目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社会矛盾的重要表现之一。本文基于二元经济发展理论与我国二元经济转换实践,探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动力。本文认为,二元经济转换的发展过程也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变迁进程;工业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市民化的宏观动力;比较利益的改变构成转移主体的直接经济动因;市民化的有序推进需要提供机会均等、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动力。面对目前的困境,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创新驱动,形成市民化的整体发展动力。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二元经济转换 市民化 动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彦坤 赵继伦 刘晓静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心,政府相关政策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支撑。基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层次及政策力度3个方面构建分析框架,以2015—2019年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涉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效用,得出如下结论:政府对环境类工具依赖过重,但需求类工具缺失,供给类工具不足;政府重视身份权利的市民化,却忽视行为意识的市民化;政策力度强而波动性较大。为此,应当优化并调整政策;加强政策互动,形成目标集合体;强化政策系统性,完善责任监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凡文 都一丹 宫园园 徐玉梅
我国现行征地制度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既有推进作用,也有不利影响。本文从征地范围、征地补偿标准、征地补偿安置方式以及相关农村土地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征地制度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系,提出了改革完善现行征地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北平
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城市的二元结构以及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较为突出。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市二元结构一元化,首先需要测算农民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明确政府、个人、企业各自承担的成本,建立合理的分担机制,促进政府对市政设施与社会服务的投入。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成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段梦 黄德林
[目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通过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我国宏观经济和农业部门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政策的顶层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中国农业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农业转移人口不断转变为城镇居民,促使城镇化率每年提高0. 87个百分点对中国宏观经济和农业部门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结果]农业转移人口不断转变为城镇居民,拉动了投资的增长,促使土地租金、真实GDP、实际工资、家庭可支配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家庭消费和政府消费的增加。同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也使得CPI、GDP价格指数、出口价格指数出现不同程度地降低。[结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整体上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要继续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协调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推进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中,要不断完善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沫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市民化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仍面临着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地方政府市民化的财政支持和激励效应不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不足和城市融入水平较低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市民化过程中仍存在地方政府市民化事权与财权不匹配、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权益改革不协同、农村人力资本增长速度滞后于城市产业升级速度、城乡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和冲突四个方面的主要矛盾。为有效解决当前市民化面临的现实问题和主要矛盾,需要坚持“目标确立、分类施策、逐步推进、城乡联动”的基本思路,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供给,提高地方政府财力保障水平,完善农村权益流转与退出机制,重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与技能培训,增加城市的包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