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5)
- 2023(10881)
- 2022(8422)
- 2021(7639)
- 2020(6450)
- 2019(14198)
- 2018(14471)
- 2017(28487)
- 2016(15267)
- 2015(17069)
- 2014(17027)
- 2013(17056)
- 2012(15140)
- 2011(13243)
- 2010(13603)
- 2009(13010)
- 2008(13178)
- 2007(12134)
- 2006(11000)
- 2005(10143)
- 学科
- 业(83794)
- 济(67479)
- 经济(67371)
- 企(66429)
- 企业(66429)
- 管理(56912)
- 农(45169)
- 农业(30158)
- 业经(29089)
- 方法(25438)
- 财(23976)
- 中国(20157)
- 数学(17790)
- 数学方法(17704)
- 务(17094)
- 财务(17073)
- 财务管理(17057)
- 制(16981)
- 企业财务(16135)
- 技术(15536)
- 策(14740)
- 体(13008)
- 划(12441)
- 贸(12423)
- 贸易(12415)
- 地方(12144)
- 易(12105)
- 和(12092)
- 理论(11713)
- 发(11231)
- 机构
- 学院(222517)
- 大学(214127)
- 济(98138)
- 经济(96284)
- 管理(94610)
- 理学(81041)
- 理学院(80394)
- 管理学(79537)
- 管理学院(79119)
- 研究(67490)
- 中国(56523)
- 农(49709)
- 财(44836)
- 京(43809)
- 科学(37582)
- 农业(37296)
- 江(36146)
- 业大(35069)
- 财经(34849)
- 所(33450)
- 中心(32719)
- 经(31561)
- 研究所(29519)
- 经济学(28475)
- 州(28236)
- 经济管理(27509)
- 北京(26875)
- 经济学院(25799)
- 商学(25356)
- 商学院(25138)
- 基金
- 项目(142290)
- 科学(114314)
- 研究(109966)
- 基金(104475)
- 家(88325)
- 国家(87332)
- 科学基金(77544)
- 社会(73934)
- 社会科(69653)
- 社会科学(69633)
- 省(57459)
- 基金项目(55896)
- 编号(47029)
- 教育(46936)
- 自然(46783)
- 自然科(45758)
- 自然科学(45750)
- 自然科学基金(45009)
- 划(44826)
- 资助(39919)
- 成果(36920)
- 业(34821)
- 创(32386)
- 发(32103)
- 部(31448)
- 国家社会(30746)
- 重点(30153)
- 制(30011)
- 创新(29332)
- 课题(29308)
- 期刊
- 济(121715)
- 经济(121715)
- 研究(63400)
- 农(53903)
- 中国(46328)
- 财(37209)
- 农业(36125)
- 管理(36044)
- 科学(29772)
- 学报(27848)
- 业经(27666)
- 融(23473)
- 金融(23473)
- 大学(23065)
- 学学(21961)
- 技术(20526)
- 业(18837)
- 财经(17301)
- 问题(16878)
- 经济研究(16778)
- 教育(15375)
- 经(14983)
- 农村(14308)
- 村(14308)
- 农业经济(13942)
- 技术经济(13629)
- 世界(13127)
- 图书(12678)
- 商业(11939)
- 现代(11910)
共检索到343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冬梅
加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城市具有归属感的"市民"身份认同与其享有的城市获得公共服务权益有重要关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公共服务权益包括基本公共服务权益与差异性城市公共服务权益,皆呈现在国家经济实力与财政能力约束下的差序格局;为创新农业转移人口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过程中的标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安排与市民化阶段中的差异性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安排。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公共服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高立 肖金成 邹伟
公共服务供给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重要依据,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是促进公共服务供给和助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效方式。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省会城市(含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将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供给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构建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产业发展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第三产业规模、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生产效率与公共服务供给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但这种双向互动是非对称的,公共服务供给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程度更强。(2)不同产业发展类型与公共服务供给的联动关系存在差异,其中第三产业生产效率与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不仅在不同产业发展类型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中最高,同时也在公共服务供给对不同类型产业发展的影响中最高。(3)第三产业规模的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第三产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可以通过公共服务供给的传导效应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其中公共服务供给所发挥的间接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9.6%、8.4%和16.4%。
关键词:
产业发展 公共服务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瑞林 陈万明 朱广华
在城市偏向惯性思维影响下,巨额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成为政府的负担。但结合土地制度改革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考虑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和利益分配问题,强化农用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公共利益"的属性,由此有必要区分主动市民化和被动市民化两种情形思考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担。在主动市民化情形下,应该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为辅、农民参与的多主体成本分担机制;但在被动市民化情形下,实证研究表明政府是土地增值最大的受益者,且获利水平远高于市民化产生的公共成本,而农民的整体利益受到了剥夺。因此,被动市民化产生的公共成本不是政府的包袱,而是政府获利后对失地农民的反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志章 韩佳丽
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而成本分摊机制的构建则是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从随迁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其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城市公共成本六个方面,计算出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所需增加的人均支出额约为3.2万元。由于我国农民工总量多、基数大,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庞大的资金,全部由财政负担并不现实。因此,本文在分析当前市民化公共服务成本的分摊机制现状的基础上,从农业转移人口、企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成本分摊机制入手,提出了创新成本分摊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智 郑循刚
文章从资本禀赋的视角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结果表明,市民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的整体水平仅为62.63%,其中除物质资本表现尚可外,权利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权益保障水平均存在过低的现象。必须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步革除土地、户籍与收入分配等制度中存在的弊端,逐步提高物质资本、还赋权利资本、增加社会资本、培植人力资本,方能从根本上提高市民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的综合水平。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权益保障 水平测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辉振
1.主体平等机制。农民和市民、输入地政府和输出地政府等社会主体都有平等的利益表达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较为公平的利益博弈机制。一是信息获取机制。要求有关方面遵循信息公开的原则,对相关信息主动发布或经申请发布,保证农民、市民等社会主体都有平等的知情权。二是利益凝聚机制。一个社会要能够有效地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必须得有一个利益要求凝聚和提炼的机制。三是诉求表达机制。农民、市民、输入地政府和输出地政府都能够进行有效的利益表达,就要在相关制度设计上增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文钧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及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文章在讨论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成本与收益构成的基础上,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收益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通过净现值法对教育成本和收益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琛
文章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试图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解析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难题。在对国内外劳动力流动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分析和借鉴之后,文章首先分析了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和优势,然后建立了这几个主体的数学函数模型,进一步证明这几个利益主体的相关性,明确了影响这几个利益相关者的因素,通过数学模型和理论分析,表明农业转移人口的迁移不管是对转移者本身,还是其家庭来说,都是福利的改进,进一步支撑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思路。数学函数又为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过程,寻求协同区间,给政策、制度的制定提供成功的可资借鉴的数据。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利益相关者 城镇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北平
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城市的二元结构以及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较为突出。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市二元结构一元化,首先需要测算农民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明确政府、个人、企业各自承担的成本,建立合理的分担机制,促进政府对市政设施与社会服务的投入。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成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宝玉 霍梦婷
利用2016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动态人口监测数据,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考察了流动特征和政府服务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省内流动、流入本地时间越长、流入城市等级越高以及与家庭成员一起流动能显著增强其长期居住意愿与落户意愿,由政府提供住房、缴纳住房公积金、在公有制性质单位就业也均能显著增强农业转移人口长期居住意愿和落户意愿。由政府提供就业信息只能增强其长期居住意愿,却不能增强其落户意愿。社会保险还存在着缴纳和受益领取的异地接续困难,缴纳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会显著降低农业转移人口的长期居住意愿和落户意愿。由此,政府应根据农业转移人口流动特征和需求,提供精准性公共服务,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技能培训,并帮助其随迁子女以及其他家庭成员更快融入城市,消除城乡在住房、就业等公共服务和福利的户籍差异,建构全国统一、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政策体系。政府还应大力打造省域中心、副中心城市,并以乡村振兴助力城市化发展,吸引并留住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农业转移人口,使他们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人口红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华初 罗光容 刘胜蓝
研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为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提供决策依据。外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包括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以及市政设施六个方面。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广州在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要把2013年广州所有外来农业转移人口全部市民化,政府需要投入6000多亿元,平均每个人13.3万元,占广州每年投入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23%以上。为此,从眼前看,国家应该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从长远看,要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使各级政府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滨 赵蕾
本文在考察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供需两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运用2007-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化进程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得出结果,城镇化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虽统计上显著,但程度微乎其微。最后指出,传统城镇化模式已成为阻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因素,必须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本文为新型城镇化推动城镇内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了必要的政策参考。
关键词:
城镇化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冬梅 韩亚辉
在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物流业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在物流业从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确保物流业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物流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冬梅 韩亚辉
在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物流业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在物流业从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确保物流业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物流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丙辰
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认真贯彻党中央城镇化工作部署,努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当前城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三农工作的重头戏。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城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