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95)
2023(18061)
2022(15052)
2021(13890)
2020(11807)
2019(26642)
2018(26739)
2017(51811)
2016(28233)
2015(31835)
2014(31898)
2013(31730)
2012(28606)
2011(25583)
2010(25780)
2009(24341)
2008(24239)
2007(21926)
2006(19751)
2005(17854)
作者
(80842)
(67335)
(67012)
(63582)
(42948)
(32182)
(30362)
(26245)
(25642)
(24256)
(22893)
(22823)
(21482)
(21370)
(20827)
(20458)
(20039)
(19939)
(19332)
(19262)
(16797)
(16645)
(16223)
(15501)
(15263)
(15059)
(15046)
(15002)
(13614)
(13369)
学科
(114603)
经济(114424)
(108017)
管理(95439)
(89127)
企业(89127)
(49297)
方法(48308)
数学(38326)
数学方法(37949)
(37590)
业经(36068)
农业(32796)
中国(32395)
(28365)
(25166)
财务(25089)
财务管理(25048)
企业财务(23658)
地方(21934)
(21362)
技术(21143)
理论(20560)
(20365)
贸易(20352)
(20334)
(20092)
(19791)
(19109)
(18881)
机构
学院(405465)
大学(403368)
(165332)
管理(164981)
经济(161694)
理学(141635)
理学院(140209)
管理学(138162)
管理学院(137414)
研究(131286)
中国(102307)
(86155)
(79494)
科学(78369)
(74470)
(65387)
(62421)
财经(62081)
业大(61581)
中心(60767)
研究所(58625)
农业(56986)
(56314)
北京(54100)
(50834)
师范(50431)
(49943)
经济学(48596)
(46645)
财经大学(45546)
基金
项目(267931)
科学(211977)
研究(200991)
基金(194968)
(167708)
国家(166159)
科学基金(144391)
社会(128440)
社会科(121413)
社会科学(121380)
(104976)
基金项目(103632)
自然(91645)
教育(90388)
自然科(89485)
自然科学(89467)
自然科学基金(87903)
(86441)
编号(83867)
资助(78592)
成果(68360)
(59365)
重点(58667)
(57037)
(56877)
课题(55956)
(53060)
国家社会(52753)
创新(52561)
教育部(51194)
期刊
(192895)
经济(192895)
研究(121173)
中国(82262)
(73567)
(64067)
管理(62269)
学报(60090)
科学(57100)
农业(49487)
大学(47098)
学学(44264)
教育(41387)
(39041)
金融(39041)
业经(35940)
技术(35437)
财经(30643)
经济研究(28198)
(26169)
问题(25879)
(25618)
图书(23102)
技术经济(20796)
(20036)
现代(19613)
理论(19478)
科技(18720)
商业(18349)
世界(18337)
共检索到612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志章  韩佳丽  
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而成本分摊机制的构建则是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从随迁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其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城市公共成本六个方面,计算出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所需增加的人均支出额约为3.2万元。由于我国农民工总量多、基数大,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庞大的资金,全部由财政负担并不现实。因此,本文在分析当前市民化公共服务成本的分摊机制现状的基础上,从农业转移人口、企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成本分摊机制入手,提出了创新成本分摊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西  刘维刚  
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构建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则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通过深入分析吉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现状,以实际支出水平为依据,建立由经常性成本和一次性成本构成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指标体系,针对不同层级区域探讨采取差异化的鼓励落户政策和细分的成本分担机制,进而提出应建立政府、企业、个人"三位一体"的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北平  
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城市的二元结构以及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较为突出。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市二元结构一元化,首先需要测算农民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明确政府、个人、企业各自承担的成本,建立合理的分担机制,促进政府对市政设施与社会服务的投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华初  罗光容  刘胜蓝  
研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为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提供决策依据。外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包括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以及市政设施六个方面。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广州在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要把2013年广州所有外来农业转移人口全部市民化,政府需要投入6000多亿元,平均每个人13.3万元,占广州每年投入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23%以上。为此,从眼前看,国家应该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从长远看,要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使各级政府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光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的有效分担是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基于对江浙沪2014~2016年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测算,发现各样本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并且已超出各地公共财政的合理承受区间。当前,各细分成本指标对流入地财政负担的影响程度并不均衡,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成本的当期约束十分明显,保障性住房成本和社会保障成本预期将成为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要素。建议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新社会保障供给制度、健全住房供应保障体系等层面进一步优化农民工市民化公共成本分担机制,通过消解财政支出压力带来的政策推行阻力,逐步破解外来人口机械增长与市民化融入程度偏低的"两难困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欣炜  宁越敏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政府成本、企业成本、个人成本三个角度,提出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测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山东省淄博市外来务工人员、城中村以及城边村原有居民三类不同人员的市民化目标,分别测算了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市民化行为主体的成本,并探讨了各级政府、企业以及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与主要责任。最后提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政府与市场的双向互动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姚毅  明亮  
农民工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其根本问题在于使农民工能享有与城镇户籍人口均等的公共服务待遇。基于此,本文对四川、重庆、成都、乐山四省(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并在成本测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如何在分税制体制下构建政府、个人和企业为主体的多元成本分担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云新  吴智灵  
身份转换、权利均等、社会融入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三个维度。其中,社会融入程度深刻影响着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作为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场域,城市社区通过资源支持、情感认同、社会资本重构和规范秩序供给,能够实现社区支持与社会融入的有效联结,支持农业转移人口由社区融入向城市融入的过渡。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在社区层面的融入状况并不乐观,必须进一步创造农业转移人口社区融入的有利条件,多方面构建社区支持机制。具体而言,要通过行政建构以强化政策实施能力与效力,借助社会建构吸纳社会资本以拓展路径,创新实施机制建构以破解社区互动难题,进而高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徐爱东  吴国锋  
借鉴成本收益理论,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和经济理性的微观视角,构建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微观决策机制理论模型,并根据在重庆进行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创业收入及其社会网络、文化程度以及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村建房成本与转户迁移人数正相关,而城市劳动力素质、城市住房价格、城市日常生活开支与转户迁移人数负相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稳定就业后,根据转户迁移的收益与成本评估进行市民化决策,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才进行转户迁移;否则会继续"流而不迁"或返回农村。因此,仅仅拆除城乡户籍制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冬梅  
加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城市具有归属感的"市民"身份认同与其享有的城市获得公共服务权益有重要关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公共服务权益包括基本公共服务权益与差异性城市公共服务权益,皆呈现在国家经济实力与财政能力约束下的差序格局;为创新农业转移人口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过程中的标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安排与市民化阶段中的差异性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安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高立  肖金成  邹伟  
公共服务供给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重要依据,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是促进公共服务供给和助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效方式。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省会城市(含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将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供给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构建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产业发展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第三产业规模、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生产效率与公共服务供给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但这种双向互动是非对称的,公共服务供给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程度更强。(2)不同产业发展类型与公共服务供给的联动关系存在差异,其中第三产业生产效率与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不仅在不同产业发展类型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中最高,同时也在公共服务供给对不同类型产业发展的影响中最高。(3)第三产业规模的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第三产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可以通过公共服务供给的传导效应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其中公共服务供给所发挥的间接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9.6%、8.4%和16.4%。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云开  
本文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研究做了一个综述,主要是围绕市民化成本包含哪些内容、成本测算方法与计算结果、成本分担机制构建等方面展开。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并客观评价其存在的不足与欠缺之处,指出未来研究有待完善改进的地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眭海霞  陈俊江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是构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农民工个人三方共同参与承担的成本分担机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主要分为保障住房成本、教育培训成本、社会保障成本、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成本、私人增加的生活成本等5个部分,对其进行分类加总测算的结果显示,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总成本为285760.84元。其中,政府需要承担的部分超过总成本的一半,而企业和农民工个人分别需要承担的部分均少于成本总额的1/4。为进一步构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应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中的各级政府分担机制、开拓和创新多样化的成都市财政筹资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文钧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及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文章在讨论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成本与收益构成的基础上,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收益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通过净现值法对教育成本和收益进行了分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瑞林  陈万明  张丽丽  
在农业转移人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经济人"假设下,农业转移人口依据主动市民化与被动市民化的预期收益之差选择市民化类型;引入社会民生函数,构建了农业转移人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三方优化博弈收益矩阵,得出并分析了6种三方博弈均衡。在此基础上,提出摒弃单纯经济指标,引进人文发展指标考核;保证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得利益,强调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匹配;实现地区差异化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三点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