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29)
- 2023(17734)
- 2022(14320)
- 2021(13082)
- 2020(11219)
- 2019(25456)
- 2018(25160)
- 2017(48694)
- 2016(26256)
- 2015(29518)
- 2014(29539)
- 2013(29095)
- 2012(26231)
- 2011(23233)
- 2010(23293)
- 2009(21923)
- 2008(21784)
- 2007(19873)
- 2006(17282)
- 2005(15401)
- 学科
- 济(113298)
- 经济(113157)
- 业(101953)
- 管理(85171)
- 企(83610)
- 企业(83610)
- 方法(51604)
- 农(48949)
- 数学(42471)
- 数学方法(41999)
- 业经(34448)
- 财(34425)
- 农业(32335)
- 中国(30965)
- 务(23896)
- 财务(23844)
- 财务管理(23804)
- 企业财务(22582)
- 制(22559)
- 地方(21277)
- 技术(20262)
- 贸(20245)
- 贸易(20232)
- 易(19701)
- 理论(18550)
- 和(18479)
- 学(18225)
- 策(18118)
- 划(17269)
- 体(16691)
- 机构
- 学院(379640)
- 大学(372784)
- 济(159653)
- 经济(156557)
- 管理(153369)
- 理学(132707)
- 理学院(131438)
- 管理学(129336)
- 管理学院(128642)
- 研究(118446)
- 中国(92907)
- 京(76561)
- 农(72850)
- 财(72734)
- 科学(70920)
- 所(58828)
- 江(58398)
- 财经(58350)
- 业大(58195)
- 中心(57383)
- 农业(56128)
- 研究所(53000)
- 经(52995)
- 经济学(48519)
- 北京(46930)
- 范(46401)
- 师范(45958)
- 州(45620)
- 经济学院(44060)
- 财经大学(42791)
- 基金
- 项目(253394)
- 科学(201862)
- 研究(186795)
- 基金(185666)
- 家(160073)
- 国家(158607)
- 科学基金(138843)
- 社会(121520)
- 社会科(115020)
- 社会科学(114989)
- 省(100783)
- 基金项目(98812)
- 自然(88968)
- 自然科(86987)
- 自然科学(86965)
- 教育(85449)
- 自然科学基金(85429)
- 划(82640)
- 编号(76552)
- 资助(74395)
- 成果(60267)
- 部(56391)
- 重点(56113)
- 发(55210)
- 创(54656)
- 课题(51144)
- 创新(50491)
- 国家社会(50464)
- 业(48946)
- 教育部(48713)
- 期刊
- 济(179066)
- 经济(179066)
- 研究(105269)
- 农(71993)
- 中国(71417)
- 财(59117)
- 管理(56981)
- 学报(54220)
- 科学(53216)
- 农业(48532)
- 大学(42610)
- 学学(40663)
- 业经(35562)
- 技术(35178)
- 融(34918)
- 金融(34918)
- 教育(34172)
- 财经(28596)
- 经济研究(26865)
- 业(26022)
- 问题(24719)
- 经(24625)
- 技术经济(20789)
- 版(18985)
- 统计(18484)
- 商业(18364)
- 世界(18066)
- 现代(17855)
- 财会(17501)
- 策(17458)
共检索到553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向丽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就业质量为研究视角,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比分析了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代际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就业质量对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且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代际差异,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受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相对明显。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更容易受到工作时长、工资收入水平、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更注重其职业发展机会和社会保险健全程度。城市住房成本、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关系网络也是两代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关注的重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向丽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就业质量为研究视角,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比分析了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代际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就业质量对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且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代际差异,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受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相对明显。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更容易受到工作时长、工资收入水平、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更注重其职业发展机会和社会保险健全程度。城市住房成本、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关系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鹏 向丽
基于对中西部地区15个省份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城市融入为切入点,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代际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较强烈,但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个人特征因素中进城务工年限对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城市融入度对两代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显著,两代农业转移人口均注重工资待遇水平、居住条件、物价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及城市归属感的实现,但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受职业技能水平、社会关系网络及户籍状况满意度影响较大,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更强调职业升迁机会、工作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秀丽 冯蛟 李鸣骥
基于西部地区甘、宁、青回族聚居区的调查样本,以农业转移人口的生计转型为切入点,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个体响应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个体响应程度较高,其中,反映生计转型相关特征的商贸业类型、商贸业收入水平、从事商贸业原因、从事商贸业意愿等,均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个体响应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城镇优势认知度与城镇购房与否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个体响应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淑平 程业炳 张德化
[目的]通过湖北、安徽、河南3省的实证调研,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进行了分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过去的行为4个层面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结果]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过去的行为对市民化意愿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632、0.451、0.322、0.364(P值均小于0.001)。其中,农业转移人口对市民化的态度更多来源于工具层面的认知,主观规范中更注重参考家人和亲戚朋友的意见,知觉行为控制中个体素质和社会资本影响较大,但也应充分关注老人的照顾问题,过去的行为中是否有务工经验对个体影响较大。[结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过去的行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淑平 程业炳 张德化
[目的]通过湖北、安徽、河南3省的实证调研,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进行了分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过去的行为4个层面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结果]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过去的行为对市民化意愿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632、0.451、0.322、0.364(P值均小于0.001)。其中,农业转移人口对市民化的态度更多来源于工具层面的认知,主观规范中更注重参考家人和亲戚朋友的意见,知觉行为控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洁 夏显力
本文基于2015年陕西省的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个体响应,采用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从个体及家庭、认知与行为反应、农地流转与财产处置、政策需求4个维度研究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个体响应程度较高,对就近城镇化持支持、无所谓和反对态度的分别占81.8%、14.5%和3.7%。这种个体响应差异主要是职业、文化程度、生活满意程度、城镇化发展受益程度和转入耕地情况等因素导致的。基于以上发现,结合国家就近城镇化的战略目标,本文提出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方面政策的认知度、加大农业转移人口技能培训继而增强个体就近进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闯 郑旭刚 许文立
县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空间,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的关键。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试点的准自然实验,使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交错双重差分方法考察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县域新型城镇化试点显著提升了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试点通过增强公共服务可及性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外部“赋能”,通过增强身份认同感使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内部“增能”,最终提升了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试点在财政压力较小的县实现了更强的就业质量提升,并且更能提升新生代和高中以上学历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质量。本文研究结论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实施提供了微观证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闯 郑旭刚 许文立
县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空间,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的关键。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试点的准自然实验,使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交错双重差分方法考察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县域新型城镇化试点显著提升了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试点通过增强公共服务可及性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外部“赋能”,通过增强身份认同感使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内部“增能”,最终提升了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试点在财政压力较小的县实现了更强的就业质量提升,并且更能提升新生代和高中以上学历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质量。本文研究结论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实施提供了微观证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儒婷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核心任务,对于推动城镇化高质量的运行进而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障碍机制分析及战略意义的全面阐述,认为应从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来合理有序的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曾鹏 向丽
基于对中西部地区15个省市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社会认同度为研究视角,构建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的受教育程度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特征差异性对中西部地区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中西部地区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认同度与其就近城镇化意愿显著正相关,且社会认同度对中西部地区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最显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受社会认同度的影响最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焦晓云
文章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和历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官方数据以及个人社会调查实际,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半城镇化现象进行了研究,认为半城镇化就是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但又不能融入城市的不彻底的城镇化状态,随着体制机制创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备、生存环境优化以及人力资本积累增加,半城镇化现象终将得到解决。文章阐述了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难以实现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和文化融入的半城镇化现象,通过文献研究和调研分析,认为破解半城镇化难题需要健全居住证制度,推行"渐进赋权"模式的户籍制度改革;消除歧视政策和歧视行为,营造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良好环境;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建设新型社区,推进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
关键词:
半城镇化 渐进赋权 城市融入 就近城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静
安阳市作为河南省重要工业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其农民转型问题发展走在河南省各市县的前列,但与其他省市相比,发展进程稍显缓慢。本课题从市民化的实质入手,以城镇化角度,结合产业集聚的发展,探讨两个问题:一是影响安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阻滞因素,二是推进安阳市民化的措施。
关键词:
城镇化 市民化 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超 周艳波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第一代与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对持有土地的认知、人力资本特征、外出务工目的、务农经验及年限、家庭情况、收入情况这六个影响因素来分析比较代际差异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的农地流出倾向。结果表明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将农地流出的概率要高于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代际差异 农地流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良兵 马晓蕾 云振宇
随着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城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未来一段时间内,县城将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将承担承载我国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任务。鉴于此,本文对县城在承接农业转移人口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县城在承接农业转移人口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提升县城承接农业转移人口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县城 城镇化 农业转移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