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0)
2023(12000)
2022(9714)
2021(8883)
2020(7245)
2019(16270)
2018(15967)
2017(30421)
2016(16229)
2015(17924)
2014(17377)
2013(17422)
2012(15910)
2011(14081)
2010(14247)
2009(13520)
2008(13463)
2007(12386)
2006(11258)
2005(9985)
作者
(45824)
(38865)
(38368)
(36184)
(24213)
(18544)
(17254)
(15012)
(14604)
(13739)
(13131)
(13009)
(12127)
(12069)
(11696)
(11591)
(11508)
(11158)
(11084)
(11019)
(9720)
(9361)
(9279)
(9028)
(8756)
(8680)
(8674)
(8375)
(7724)
(7666)
学科
(83681)
(70824)
经济(70737)
(65499)
企业(65499)
管理(58137)
(50244)
农业(33837)
业经(30930)
方法(24898)
(22307)
数学(17511)
数学方法(17384)
地方(17334)
中国(16677)
(16661)
财务(16657)
财务管理(16645)
(16111)
技术(15932)
企业财务(15672)
(14439)
(14173)
环境(13592)
(13321)
农业经济(12569)
(12480)
(12253)
(11964)
贸易(11957)
机构
学院(234898)
大学(221548)
(97907)
管理(96913)
经济(95838)
理学(83150)
理学院(82362)
管理学(81375)
管理学院(80958)
研究(73128)
中国(59799)
(56427)
(45670)
科学(44014)
(42875)
农业(42533)
业大(40098)
(38803)
中心(36157)
(35916)
财经(33576)
研究所(32170)
(30502)
(30271)
经济管理(29075)
(29003)
师范(28815)
(28261)
北京(27415)
经济学(27343)
基金
项目(155968)
科学(124420)
研究(119329)
基金(111987)
(95774)
国家(94691)
科学基金(83328)
社会(77992)
社会科(73417)
社会科学(73396)
(66525)
基金项目(61050)
自然(51605)
(51440)
教育(50960)
编号(50449)
自然科(50284)
自然科学(50270)
自然科学基金(49382)
资助(42123)
成果(38110)
(36669)
(36241)
(35504)
重点(34009)
(33270)
课题(32993)
创新(32276)
(32169)
(32029)
期刊
(125682)
经济(125682)
研究(62837)
(61483)
中国(48342)
农业(41734)
管理(34953)
(34914)
科学(33388)
学报(32268)
业经(29952)
大学(25839)
学学(25005)
(23614)
金融(23614)
(21194)
技术(20895)
教育(17987)
问题(17064)
经济研究(15641)
财经(15479)
农业经济(15185)
农村(15125)
(15125)
(13609)
(13426)
资源(13404)
技术经济(13361)
现代(12651)
世界(12581)
共检索到354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娜娜  付伟  
在农业转型过程中,种植特色农作物的小农户由于种植结构和经营方式的改变,往往较其他农户面临更严峻的生态制约:土壤质量下降、病虫害风险加大。但受限于小农经营的局限性,小农户在应对上述生态问题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只治病、不治土”,即只施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而对土壤等深层次问题置之不理。农业经营不得不踏上农药施用的“跑步机”,最终导致小农户陷入农药依赖和生态制约的困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娜娜  付伟  
在农业转型过程中,种植特色农作物的小农户由于种植结构和经营方式的改变,往往较其他农户面临更严峻的生态制约:土壤质量下降、病虫害风险加大。但受限于小农经营的局限性,小农户在应对上述生态问题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只治病、不治土”,即只施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而对土壤等深层次问题置之不理。农业经营不得不踏上农药施用的“跑步机”,最终导致小农户陷入农药依赖和生态制约的困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田云  张俊飚  何可  丰军辉  
本文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以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为例,通过应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了影响农户农业低碳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农户在这两方面农业低碳生产行为上的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在化肥施用上,有5.68%和66.15%的农户分别选择低于标准和按标准施用;而在农药使用上,这两个比例分别为3.36%和59.69%。影响农户这两方面农业低碳生产行为的因素同中有异:从共同因素来看,耕地面积小、务农年限长、户主为男性的农户,倾向于选择低于标准或按标准施用化肥和使用农药。从差异性因素来看,年龄更小、对低碳农业的认知程度更高、具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身份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低于标准或按标准施用化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燕媛   蔡荣  
为探究农业保险对农户农药过量施用的影响及其原因,基于2020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采用改进的损害控制生产函数对水稻种植户农药施用边际生产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采用工具变量模型判断农业保险对农户农药过量施用程度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农药施用的风险特征及风险来源视角揭示影响背后的深层原因。结果表明:1)从经济学角度看,样本地区绝大多数农户在农药施用中存在过量行为;2)农业保险不仅未带来农药减量效应,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户农药过量施用;3)这一影响与样本地区农药施用主要呈现出的风险增强效应有关,原因在于作物生长期遭遇的气象风险要超过病虫害风险。政府应考虑将农业保险补贴额度与农业生产技术选择相对接,积极引导、鼓励农户采用农药减量生产技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诗嫚  祝浩  卢新海  张超正  赵景辉  孟圣翔  
[目的]揭示不同模式土地整治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效应,探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健康的新路径。[方法]构建“土地整治—农地细碎化—农户生态生产行为”逻辑框架,基于湖北省天门市、潜江市、咸丰县、宣恩县483份农户调查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不同模式土地整治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差异。[结果](1)土地整治通过治理农地细碎化,推动农业规模经营与机械发展,有效降低农户亩均化肥、农药的投入,有助于塑造农户生态生产行为。(2)与政府主导模式相比,新农主导模式以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农户的主体作用,强化土地整治与农地流转的耦合关联,更有利于改善农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促进效果也更为明显。[结论]应将农地细碎化治理作为土地整治的核心内容,在巩固和完善政府主导模式的同时,加大新农主导模式的支持力度,增强农户生态保护与社会责任分担意识,不断推进土地整治模式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土地整治在塑造农户生态生产行为、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淑娴  陈美球  邝佛缘  
论文以农药化肥施用为例,基于江西省的2 068份农户问卷调查,运用Ordered-Probit模型,分析了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生态耕种行为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随着经营规模的增加,选择价格低廉农药的农户减少,认为能够长期改良土壤而施用农家肥的农户增多;(2)各规模农户凭借以往经验施用农药化肥的比例最大,中规模农户参考使用说明书和技术人员指导的比例最小;(3)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影响因素差异大,水污染认知显著影响小规模和中规模农户,文化程度、务农年限和外出务工比显著影响中规模和大规模农户。最后,提出促进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差别化激励措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庆龄  
立足小农经济的家庭经营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大市场的有机衔接,是中国农业经营的重要问题。土地托管作为一种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发轫之初立足家庭经营需要,旨在通过重塑统分结构来构建农业服务供给侧和需求侧主体的双重组织,进而实现农业服务的规模供给。但具体实践中,托管组织主体私人利益凸显、差异化小农对接成本高、地方规范与国家政策的冲突,均使托管与小农户经营的供需衔接困境重重。在市场和行政力量的联合推动下,土地托管改变农地经营关系,转向与规模土地流转结合,种植大户取代小农散户成为农地经营主体,托管性质由为农民服务异变成为资本和大户服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利京  王颖  
意愿是行为的拙劣"预言家",探析二者悖离的原因对促进农户生物农药施用意愿向行为的转化至关重要。运用深度访谈法,研究了农户生物农药施用意愿与行为冲突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第一,农业生产中,农户生物农药施用意愿与行为存在明显的冲突,63.06%的农户"说一套,做一套";第二,生物农药施用意愿与行为的悖离,不仅由农户自身的个人因素决定,而且还受不由农户控制的现实情境因素影响;第三,影响农户生物农药施用的个人因素、现实情境因素分别为自我行为效能、生产目的、施用习惯、质疑心理与认知不足和销售环境、社会风气、经济因素与即时情景。最后,提出公共部门及农药经销企业应加大生物农药研发投入,降低生产成本,重视示范基地和零售终端建设,增强生物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效果和环境优势的可视性等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昊  银敏华  马彦麟  康燕霞  贾琼  齐广平  汪精海  
研究目的:探索种植规模对小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以及耕地细碎化如何调节种植规模对小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以期在“大国小农”的现实语境下为中国耕地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与经验参考。研究方法:贝叶斯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基于遗传算法的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斜率分析。研究结果:(1)种植规模扩大促进了小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2)耕地细碎化程度的提高不利于小农户保护耕地质量;(3)种植规模扩大对小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促进作用,因耕地细碎化的存在而弱化。研究结论:合理推进农村土地互换、有序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降低耕地细碎化程度,在实现小农户进城与返乡“进可攻、退可守”的同时,促进其耕地质量保护行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柯雨   罗必良  
农地规模经营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连片规模作为农地规模的一种特殊形式,能否带动农户进行农业绿色生产,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重要话题。利用2017-2019年广东省阳山县的农户追踪数据分析水稻连片种植对农业绿色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农户开展连片种植能够显著促进化肥与农药投入的减量,即连片种植显著促进了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经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发现,连片种植农户通过增加机械服务外包环节和提升机械服务外包契约化程度等路径,实现绿色生产。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小经营规模农户和小地块规模农户开展连片种植后,更能够促进其进行农业绿色生产。第四,情景分析表明,在承包地完成了农地确权和村庄内拥有高信任水平的情景下,连片种植会强化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由此提出,鼓励农户开展连片种植,发育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市场,有助于将小农户卷入农业绿色化发展进程之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柯雨   罗必良  
农地规模经营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连片规模作为农地规模的一种特殊形式,能否带动农户进行农业绿色生产,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重要话题。利用2017-2019年广东省阳山县的农户追踪数据分析水稻连片种植对农业绿色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农户开展连片种植能够显著促进化肥与农药投入的减量,即连片种植显著促进了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经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发现,连片种植农户通过增加机械服务外包环节和提升机械服务外包契约化程度等路径,实现绿色生产。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小经营规模农户和小地块规模农户开展连片种植后,更能够促进其进行农业绿色生产。第四,情景分析表明,在承包地完成了农地确权和村庄内拥有高信任水平的情景下,连片种植会强化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由此提出,鼓励农户开展连片种植,发育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市场,有助于将小农户卷入农业绿色化发展进程之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驰  吕开宇  程晓宇  
为探究农业保险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采用2015年黑龙江、河南、浙江、四川4省1 039户粮农调研数据,以地块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农户参保行为对农药施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参保地块的农药施用次数显著低于未参保地块。利用工具变量(IV)及倾向得分匹配(PSM)控制内生性后结果不变。表明,参保行为抑制了农户施用农药。但就估计系数来看,参保地块农药施用次数减少约0.25~0.75次。说明我国现行的"低保障、广覆盖"粮食作物保险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药的施用,但抑制作用有限。长远看,伴随粮食保险保障水平提高,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会进一步彰显。这意味着农业保险除能实现分散农业风险的政策目标外,还对减少农药施用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荣  韩洪云  
为缓解农药过量施用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诱导农户合理施用农药,利用山东省苹果种植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步估计模型实证分析了合作社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苹果专业合作社、户主性别、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年纯收入、种植规模和农药危害性认知等因素对农户农药施用具有显著性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参与苹果专业合作社能够使农户减少农药施用水平约2 235元/hm2,其原因在于合作社实施了农药残留检测、农药施用控制、浮动定价制度和生产过程监督等选择性激励措施;户主性别和种植规模对农户农药施用的影响显著为正,而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年纯收入和农药危害性认知等因素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重庆  张慧鹏  
小农长期被污名化,然而中国的现实国情农情决定了小农仍将长期存在。现代小农户已经不是传统自给自足的兼业小农,而是专业化的商品生产者。在高度社会化的农业产业分工体系中,各类资本主体占据优势地位,控制着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小农户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实际上从属和依附于资本,有关农业产业政策也排挤小农户的生存空间。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重新认识小农户的功能,提高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使之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麻丽平  霍学喜  
以苹果种植户为案例,从农药认知和施药行为两个维度,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及源自甘肃、陕西、山东、河南4省1 086位苹果种植户数据,考察、分析农户农药施用行为及状况。结果表明:苹果种植户农药认知与农药选择、农药施用及废弃物处置之间存在偏差。针对苹果种植户在农药认知、农药施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围绕促进中国苹果产业升级、要素市场规制、农产品市场环境优化,建议政府应该切实注重发挥优质优价的导向效应,强化果农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引导苹果种植户合理施用农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