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58)
2023(13243)
2022(10641)
2021(9671)
2020(8396)
2019(18925)
2018(18829)
2017(36996)
2016(20279)
2015(22866)
2014(23165)
2013(23176)
2012(21203)
2011(19010)
2010(19569)
2009(18886)
2008(19372)
2007(18306)
2006(16137)
2005(14823)
作者
(59719)
(50298)
(50132)
(47615)
(31977)
(24066)
(22818)
(19598)
(18900)
(18098)
(17075)
(16736)
(16241)
(15937)
(15607)
(15481)
(15190)
(14714)
(14674)
(14520)
(12645)
(12547)
(12374)
(11680)
(11402)
(11402)
(11398)
(11206)
(10235)
(10136)
学科
(92955)
经济(92836)
(90829)
(73162)
企业(73162)
管理(68649)
(46960)
方法(39467)
业经(31430)
农业(30980)
数学(30656)
数学方法(30446)
(29104)
中国(24444)
(20409)
(20401)
财务(20372)
财务管理(20336)
企业财务(19223)
技术(17828)
地方(16807)
(16692)
贸易(16685)
(16431)
理论(16227)
(16197)
(16143)
(15585)
(15363)
(14554)
机构
学院(308394)
大学(302516)
(132024)
经济(129463)
管理(120711)
理学(102904)
理学院(101897)
管理学(100476)
管理学院(99899)
研究(98395)
中国(79144)
(64810)
(62859)
(61896)
科学(58566)
(50631)
农业(49776)
(49764)
财经(48662)
业大(47675)
中心(46550)
研究所(45315)
(43892)
经济学(40048)
北京(39107)
(39075)
(38621)
师范(38302)
经济学院(36361)
财经大学(35158)
基金
项目(192350)
科学(152239)
研究(144489)
基金(139409)
(119374)
国家(118162)
科学基金(102305)
社会(93773)
社会科(88496)
社会科学(88470)
(77385)
基金项目(74236)
教育(64895)
自然(63543)
(62788)
自然科(62065)
自然科学(62048)
自然科学基金(60996)
编号(60278)
资助(55369)
成果(48707)
(43137)
(42878)
重点(42540)
(42261)
(41867)
课题(40227)
创新(38767)
国家社会(38495)
(37476)
期刊
(158441)
经济(158441)
研究(90647)
(66397)
中国(59635)
(52047)
学报(45941)
管理(44861)
农业(44214)
科学(43669)
大学(35682)
学学(33897)
(32652)
金融(32652)
业经(31863)
教育(27873)
技术(27471)
财经(25653)
(23573)
经济研究(22998)
问题(22238)
(22136)
技术经济(18161)
世界(16682)
(16602)
农村(15532)
(15532)
商业(15523)
(15284)
现代(15132)
共检索到468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任旭峰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金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采取一系列惠农重农政策背景下,农业资金流动仍出现了明显的非农化流动倾向。本文试图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历史和农业生产现实的内、外部条件对这种资金流动倾向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行探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彭熠  姚耀军  邵桂荣  
农业发展不足和投入不足的现实成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取向的最大产业背景因素。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成因主要可以归纳为理论层面成因和一般性原因。本研究运用农业比较利益理论、外部性理论以及羊群行为理论,形成对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成因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对其非农化经营的一般性成因做了分析。研究认为,政府应当为农业上市公司改善经营绩效创造外部条件,才可能真正引导农业上市公司"专心务农";政府扶持政策应当逐步实现市场化导向;农业上市公司目前主要应当实施农业专业化经营战略,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实施农业主业相关多元化战略,现阶段应尽量避免非相关多元化经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芷江县农业资金呈“非农化”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怀化分行调查组芷江县是湖南西部的一个农业中等县。据调查,该县1994年农业基础设施和种种生产费用共需投入资金1.6亿元。农民自身投入、财政支农和金融机构贷款为6千万元,资金缺口1亿元。引起农业生产资金短缺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志强  孙中栋  
随着我国非农化进程的加快,农户非农收入迅速增长,非农收入对于农户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农业,农户的农业投资可能会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劳动力减少,继续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可以分享更多的农业收入,非农业的发展本身也会带动农业发展,从而促使农户增加农业投资。本文分析了影响农户农业投资的因素,以我国1978-2004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Vector Autoregression模型对农户个人农业投资进行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我国非农化对于促使农户增加农业投资有积极的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聪群  王玉钏  
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政治性的问题。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 ,不仅要排近忧 ,更要解远虑 ,大量劳动力滞留于农业领域是制约我国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症结。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 ,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 ,积极稳妥地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 ,是实现我国农业劳动力非农化和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银兴  
农村的非农化及其与农业发展的协调洪银兴发展中国家步入现代经济增长阶段伴随着工业化(扩大地说是非农化)和城市化两大结构转换过程。中国早在"一五"计划时期就发动了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其成果便是在城市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工业产值的相对份额超过农业产值的相对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彭熠  黄祖辉  邵桂荣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现象甚为严重,这一现象对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主要可以归纳为产业层次和企业管理层次这两方面成因。农业发展不足的现实成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取向的最大产业背景因素。文章运用农业比较利益理论、外部性理论以及多元化经营理论,形成对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成因和非农化经营对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非农化经营从整体上减损了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认为,政府应该着力在改善农业投资经营环境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才可能真正引导农业上市公司专注于农业上来;同时认为,目前农业上市公司主要应当实施农业专业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崔迎科  
通过对40家农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资料数据的梳理,笔者首次提出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呈倒"U"型趋势的观点,即非农化程度逐渐扩大到一定时期后开始降低并归核化。同时建立了国家与农业上市公司之间的3阶段博弈模型,对倒"U"型趋势进行理论解释。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坚  葛晓巍  刘克春  
文章分析表明:非农化进程中农民从事某一工作的时间和从事非农工作的总时间较长,并且转换工作次数较少,由此可知我国从事非农职业农民的流动性并不强。农民工作稳定在非农化进程中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进一步关注如何使这些农民真正转换身份成为市民并向高声望职业流动。除了改革相关制度为他们创造好的就业环境外,让他们具有向上流动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德坤  朱道林  王霞  
农地除了具有生产功能外,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同时还具有生态的、社会的功能,而在土地市场上的土地价格中仅仅反映了前者,后者却没有得以有效的体现,而土地产权制度也无法提供一种农地有效保护的激励。因此对于农地保护而言,斯密所称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无法有效地配置土地以达到社会最优。从农地保护、农地转用和土地征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外部性对农地非农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洪潜  郭晓鸣  沈茂英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步入新的高潮,农用土地的非农化过程出现了全面加速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如何合理调整土地管理体制和政策,既有效保护十分宝贵的耕地资源,又充分满足经济高速增长对土地的客观需求已经现实地成为一个亟待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到四川省绵阳市对当前农用土地非农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性调查,现提出若干初步的分析和思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孔令安  
中国农村改革十年,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人们普遍确信,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政策,是启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而诱发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根本动力。但自1984年以来,农村经济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尤以农业的波动最为显著。关于农业波动的动因,通常归结为三种因素:政策、农产品市场价格和自然灾害。事实上,这三种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荣南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非农经济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程度,定量揭示了经济非农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动态联系,并对我国城镇化水平、动力结构、测度指标进行了简要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永林  
泛农化→非农化→二、三产业高程度化→集(城)镇化是推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建立于优势或特色资源综合利用、深加工基础之上的龙头企业形成与发展,是促进人口积聚、交通与其他设施发展、导致生产力集中并促成集(城)镇化的关键与契机,也是实现泛农化、非农化,二、三产业高度化的基础。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泛农化、非农化或二、三产业高度化需要创造合适的环境和各方面的积极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