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0)
- 2023(13292)
- 2022(10917)
- 2021(10090)
- 2020(8790)
- 2019(20371)
- 2018(20338)
- 2017(39853)
- 2016(21547)
- 2015(24632)
- 2014(24605)
- 2013(24690)
- 2012(22627)
- 2011(20485)
- 2010(21056)
- 2009(20208)
- 2008(20426)
- 2007(18912)
- 2006(16675)
- 2005(14952)
- 学科
- 济(99019)
- 经济(98913)
- 业(94018)
- 企(76325)
- 企业(76325)
- 管理(73884)
- 农(47339)
- 方法(46773)
- 数学(38284)
- 数学方法(37685)
- 农业(31314)
- 业经(31050)
- 财(28382)
- 中国(22362)
- 务(20517)
- 财务(20469)
- 财务管理(20435)
- 制(19712)
- 企业财务(19286)
- 技术(18669)
- 和(17993)
- 理论(17304)
- 贸(17208)
- 贸易(17200)
- 策(16786)
- 易(16726)
- 地方(16590)
- 学(16336)
- 划(15477)
- 体(14562)
- 机构
- 学院(326459)
- 大学(318548)
- 济(136129)
- 经济(133369)
- 管理(132835)
- 理学(114456)
- 理学院(113377)
- 管理学(111423)
- 管理学院(110852)
- 研究(101739)
- 中国(81848)
- 农(68726)
- 京(66877)
- 科学(63193)
- 财(61123)
- 农业(53138)
- 业大(52864)
- 所(52537)
- 江(51392)
- 中心(48841)
- 财经(48748)
- 研究所(47411)
- 经(44046)
- 北京(41607)
- 州(40304)
- 经济学(40072)
- 范(38872)
- 师范(38521)
- 经济管理(37607)
- 经济学院(36446)
- 基金
- 项目(211665)
- 科学(167175)
- 研究(154554)
- 基金(153486)
- 家(132898)
- 国家(131684)
- 科学基金(114329)
- 社会(98417)
- 社会科(93043)
- 社会科学(93011)
- 省(85523)
- 基金项目(81186)
- 自然(74492)
- 自然科(72682)
- 自然科学(72661)
- 自然科学基金(71391)
- 教育(70068)
- 划(69697)
- 编号(64721)
- 资助(63160)
- 成果(50386)
- 重点(46944)
- 部(46860)
- 创(46117)
- 发(46101)
- 业(44129)
- 课题(42711)
- 创新(42440)
- 科研(40481)
- 国家社会(40173)
- 期刊
- 济(157030)
- 经济(157030)
- 研究(87329)
- 农(68671)
- 中国(62831)
- 财(49941)
- 管理(49216)
- 学报(48509)
- 科学(47007)
- 农业(46341)
- 大学(36819)
- 学学(35015)
- 业经(32394)
- 技术(31091)
- 融(29786)
- 金融(29786)
- 教育(27322)
- 业(25133)
- 财经(23860)
- 经济研究(22674)
- 问题(21434)
- 经(20515)
- 技术经济(19574)
- 统计(17420)
- 资源(16739)
- 版(16672)
- 策(16368)
- 商业(16066)
- 世界(16000)
- 现代(15344)
共检索到482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爱民 封志明 李飞
目前我国农业仍然属于资源高耗低效型农业,而农业自然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为此必须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从中观区域尺度上研究了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及不同利用模式间的转换,通过案例分析认为,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处于不断演替过程中,其演替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在演替过程中,物化资源投入水平不断增加,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与农业资源利用模式相适应的农业资源利用技术体系也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关键词:
农业资源,利用模式,演替,多样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小萍,陈百明
如何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依然是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本文选择冀中南平原为研究区域,以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与地域单元的耦合为切入点界定了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的概念与内涵,并通过分析模式5要素,即农业自然资源特征、农业主导产业(品)、农业产业链(产-加-销)、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的作用过程,构建了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的三级层次结构体系。在此方法框架的指导下,本文选取冀中南平原的曲周、藁城、馆陶三个典型县,具体剖析了第三级模式的基本运作状况,总结了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农业资源 可持续利用 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孝丽 徐向阳
"稻-鱼"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有积极的效果。从中国南方稻区的实践来看,这种模式使稻谷和水产品生产的生态足迹下降、生态容量扩大,从而生态盈余相应得到增加。这表明循环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因而缓解了中国人多地少,特别是农业生产土地资源稀缺的生态压力。
关键词:
循环农业 水稻生产 土地利用 生态足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小云 李素英 刘永功 李鸥 黄青禾
农业资源利用及资源报酬分析──四县(市)的案例调查北京农业大学综合农业发展中心李小云,李素英,刘永功,李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黄青禾一、四县(市)基本情况简介(一)龙岩市龙岩市地处福建西南部,九龙江上游,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间有山间盆地。全市山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道亮 丁娟娟 傅泽田 封志明 刘爱民
基于对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概念和特点的认识并考虑资料的来源和计算的可行性,建立了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以河北省奕城县为例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了初步结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海华 冯佰利 杨慧霞
依托杨凌示范区丰富的农业教育、科技资源优势,构建杨凌多元化农业推广教育模式,培养农业推广复合型、实用性人才;搭建农博会大舞台,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训农业技术应用能手,使他们成为技术应用的先行者、推广者。
关键词:
农业推广教育 资源 模式 杨凌示范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小萍,陈百明,周常萍
依据农业资源利用的行为主体、目标任务、利用方式等的时空秩序性,系统综合农业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空间尺度、系统要素及可持续目标,构建了区域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结构,设置了农业资源利用模式的分类系统,最后探讨了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方法,为实现我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提供操作性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农业资源 可持续利用模式 评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琪 张佳乐
立体农业是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农业,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将自然资源如光热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将不同的农作物组合起来投入到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去,并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撑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序发展的一种模式。立体农业不仅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还有利于增加经济效益,是高产高效的农业模式。“香稻嘉鱼”模式是典型的立体农业模式,文章通过分析“香稻嘉鱼”立体农业模式的优势,找出“香稻嘉鱼”立体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立体农业 “香稻嘉鱼” 生态农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冬梅 郑林凤 林赛男 余茜 张社梅 王芳
农业特色小镇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发动机,是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进程中形成的新格局。目前国内外有关农业特色小镇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本文以组织种群生态学理论为依据,从界定农业特色小镇的科学内涵入手,深入探讨了农业特色小镇的形成机理,并结合成都实践对当前农业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深度剖析,最后提出了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钢
农业既是基础产业,又是弱质产业。农业投资不足的现状已经显示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完善我国农业投资的基本模式,了解农业投资基本模式,旨在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从而加快农业发展。
关键词:
农业投资 模式 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清华
目前,我国企业的物流水平不能满足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激烈竞争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要求,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发展。集中体现为:经济规模小;对现代综合物流的意义和作用缺乏足够认识,受企业规模以及传统物流体制、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照忠 刘仁忠
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优化选择是实现农业经营方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企业和农户间利益联结紧密程度看,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依次出现了"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股份合作社+农户"三类主要模式。本文以图示模型为工具,将三类模式进行了分类归纳描述,并论述了"农户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的区别与联系。基于农业规模经营的视角,通过对三类农业产业化模式经营主体间在交易环节和加工环节进行博弈分析,最终得出农户通过股份合作经营可以获得农产品经营的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和加工的剩余价值最大化。剩余规模越大,合作主体间的利益越大,双方的合作也越稳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合作社 博弈 最优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远 张越杰
[目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制度载体,考察企业控制型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初期的合作问题,为助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畜牧业生产加工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多案例研究法,构建“交易特性—交易关系—治理机制”分析框架,探讨不同交易特性的农业企业与其他经营主体的交易关系与治理机制。[结果]不同交易特性的农业企业与其他经营主体形成了不同联结程度的交易关系;在交易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匹配的治理机制也有所改变,大多为复合治理机制且关系治理机制存在于多种交易关系中;准纵向一体化模式中要素契约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有利于锁定双边的专用性资产投资,构建多元经营主体的长效利益联结机制。[结论]政府需要不断优化农产品交易关系的制度环境、大力扶持与农户存在“乡土”关联的农业企业、加强农户自身能力建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倩
中国农业企业进入非洲投资开发,从起始阶段到合作共赢再到多元合作,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分享经济发展的过程。鉴于此,本文以4个典型案例,分析了中国农业企业在非洲农业援助及投资过程中分享经济发展的过程变迁,探讨了这4种模式的发展逻辑以及各自的效果与风险。进而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分享经济4个模式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农业企业在非洲投资的外部、内部及战略适应性的方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米艳华 陆琳 陈艺齐 张德 段曰汤 杨顺林 朱红业
在云南省元谋县干热河谷区灌溉型坡地上,调查研究了6种不同种植模式的光能、热量和水分利用率,从中优选干热河谷坡耕地高效种植模式。分析研究表明,玉米—番茄和水稻—番茄模式对光能的利用率以及热量接纳系数相对较高,玉米—菜豆模式相对较差。玉米—番茄模式水分利用率最高,水稻—洋葱模式最低,仅为7.546 kg/mm.hm2。番茄因收获期最长,产量最高,市场价格稳中有升的趋势,使玉米或水稻—番茄模式深受农民欢迎,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