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50)
- 2023(11795)
- 2022(9738)
- 2021(9043)
- 2020(7817)
- 2019(17634)
- 2018(17638)
- 2017(34482)
- 2016(18783)
- 2015(20981)
- 2014(20739)
- 2013(20726)
- 2012(18935)
- 2011(16871)
- 2010(17426)
- 2009(16657)
- 2008(16690)
- 2007(15105)
- 2006(13453)
- 2005(12195)
- 学科
- 业(89885)
- 济(83090)
- 经济(82973)
- 企(72524)
- 企业(72524)
- 管理(63571)
- 农(46248)
- 方法(38315)
- 农业(30825)
- 数学(30539)
- 数学方法(30006)
- 业经(29830)
- 财(29073)
- 中国(19115)
- 务(19114)
- 财务(19079)
- 财务管理(19053)
- 制(18259)
- 企业财务(18005)
- 技术(17149)
- 策(16287)
- 理论(14839)
- 贸(14192)
- 贸易(14183)
- 体(14115)
- 划(14086)
- 易(13827)
- 和(13657)
- 收入(12290)
- 经营(12023)
- 机构
- 学院(274696)
- 大学(267971)
- 济(118942)
- 经济(116853)
- 管理(111903)
- 理学(96517)
- 理学院(95657)
- 管理学(94093)
- 管理学院(93616)
- 研究(87691)
- 中国(71284)
- 农(60810)
- 京(55987)
- 财(54268)
- 科学(51602)
- 农业(46680)
- 业大(44709)
- 所(44591)
- 江(43159)
- 财经(42600)
- 中心(40871)
- 研究所(40018)
- 经(38745)
- 经济学(35432)
- 北京(34945)
- 州(33244)
- 经济管理(32245)
- 经济学院(32116)
- 范(31853)
- 师范(31503)
- 基金
- 项目(178124)
- 科学(141916)
- 基金(131218)
- 研究(131120)
- 家(113707)
- 国家(112588)
- 科学基金(98156)
- 社会(85405)
- 社会科(80704)
- 社会科学(80678)
- 省(71030)
- 基金项目(68406)
- 自然(63300)
- 自然科(61928)
- 自然科学(61910)
- 自然科学基金(60893)
- 教育(59347)
- 划(57881)
- 资助(54587)
- 编号(53451)
- 成果(42260)
- 业(40282)
- 部(40183)
- 创(39846)
- 重点(39391)
- 发(38702)
- 创新(36471)
- 课题(35619)
- 国家社会(35319)
- 制(34638)
- 期刊
- 济(139915)
- 经济(139915)
- 研究(79009)
- 农(63322)
- 中国(54335)
- 管理(44115)
- 财(43939)
- 农业(42629)
- 学报(39869)
- 科学(39460)
- 大学(32220)
- 学学(30763)
- 业经(29517)
- 融(28795)
- 金融(28795)
- 技术(25646)
- 教育(24553)
- 业(22624)
- 财经(21217)
- 经济研究(20629)
- 问题(18347)
- 经(18346)
- 技术经济(16273)
- 世界(16090)
- 农村(14765)
- 村(14765)
- 版(14097)
- 农业经济(14064)
- 统计(13706)
- 现代(13470)
共检索到415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锦洪 蒲实
以土地私有和农场规模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美国现代农业,一方面其农业的真实产值呈水平分布,表现出基础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农业的真实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日益降低,农业的发展不能增加个人收入。农场经营净剩余的实际值逐年降低,90%以上的农场不能获得美国家庭收入平均水平,需要政府对其进行补贴。土地私有制和农业规模经营不能增加农民收入,不能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应该实施农业支持政策。
关键词:
基础地位收入效应 规模经营 政府补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靖 冯小
农户家庭经营仍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导形式,通过农业服务的规模化来创造适度规模经营形式,是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提高规模经营程度的可行路径。国有农场在20世纪80年代也进行了"统分结合"的改革,但保留了较强的农场统筹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农场的统筹经营功能为农业服务的规模化提供了落实机制,农场组织在职工家庭分散经营条件下"办不好和不好办"的公共生产环节发挥作用,通过对职工家庭生产服务需求的统筹,促进了职工家庭经营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效对接,分散的职工家庭经营也因此满足了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强化统筹经营能力,实现"统"与"分"的有机结合,为当前农业服务规模化在农村的推行提供了借鉴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段禄峰 魏明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土地经营模式正发生着根本性变革。以提高农业土地经营效益为目的,采用文献统计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西方资本主义雇佣型大农场的衰落历程及原因,提出在我国当前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实施家庭承包经营、雇佣型大农场以及家庭农场并行的土地经营模式,最终实现家庭农场主导经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耕者有其田的家庭农场模式可以促进更多就业,避免马尔萨斯-李嘉图危机,有利于财富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稳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段禄峰 魏明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土地经营模式正发生着根本性变革。以提高农业土地经营效益为目的,采用文献统计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西方资本主义雇佣型大农场的衰落历程及原因,提出在我国当前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实施家庭承包经营、雇佣型大农场以及家庭农场并行的土地经营模式,最终实现家庭农场主导经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耕者有其田的家庭农场模式可以促进更多就业,避免马尔萨斯-李嘉图危机,有利于财富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稳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益国 宫春生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既是工业化产物,也是规模经济的要求,是解决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种田效益低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切入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农业经营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其结果是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而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规模经营乃至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二者之间具有耦合机制。从美国农业规模化与农民职业化发展历史进程看,要实现二者之间互动发展,政府的政策支持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少东
顺义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进展及启示孙少东顺义县是首都东北郊的一个平原县,耕地总面积85万亩,其中,粮田面积60万亩。县辖21个乡镇,430个行政村,总人口54.8万,其中,农村人口46.1万。改革开放以来,顺义县委、县政府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建坤 周振兴 张耀钢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不断推进,一种新型的经营性农技服务形式——站办农场在江苏省的广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建设站办农场不但实现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了显著的规模效益,而且在深化农技推广服务,增强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效应,发展农场化良种繁育,实现品种纯良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发展很快。至1995年底,江苏全省有660多个乡镇农技站建有站办农场,占全省乡镇农技站数的1/3,办场760多个,经营面积近8700公顷,比1994年增加两倍多。农技站办农场发展势头迅猛,迫切需要我们对各地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引导与管理,使站办农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吕亚荣 刘炳辰 潘韵 邱东璇
农场是美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是美国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适应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美国农场在规模和结构上不断调整变化。通过对美国农场规模变化、土地结构和生产效率变迁的分析发现,较小土地规模、低销售额的小农场仍然是美国农场的主体,但纵向上看,美国农场呈现出农地不断向大规模农场集聚的趋势,并且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加强。中国农业发展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优先培育和发展中等规模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地流转、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利用政策措施影响农业经营者行为和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
关键词:
美国农场 农场规模 农场结构 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士云 江激宇 栾敬东 兰星天 方迪
本文运用1900—2010年美国数据和1930—2010年日本的数据,分析了美国、日本的农场数量、农户数量、耕地规模和农业政策的变化过程。美国、日本的农场/农户数量都经历了从快速减少到缓慢减少并趋于稳定的过程,两国几乎都用了3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了农场数量的快速减少及其规模化过程。两国农业最主要的经营组织形式分别是家庭农场和农户,而在日本兼业农户占农户数量的主体地位。在农业规模化进程中,美国和日本政府运用农业立法来保障和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并采取了信贷支持、价格补贴、土地流转等促进政策,鼓励和诱导家庭农场规模适度扩大。中国农业快速规模化的进程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及政府积极政策影响下可能只需要20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玲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既是有效解决我国"三农"发展实际困境的现实所需,也是我国农业紧跟世界发展形势、提升农业综合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农业规模化经营,并以此作为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打造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具有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实现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必须要从我国实际出发,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文章以美国和日本农业规模化经营管理为例,全面探讨了对我国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玲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既是有效解决我国"三农"发展实际困境的现实所需,也是我国农业紧跟世界发展形势、提升农业综合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农业规模化经营,并以此作为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打造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具有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实现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必须要从我国实际出发,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文章以美国和日本农业规模化经营管理为例,全面探讨了对我国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蔺全录 包惠玲 王馨雅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在美国、德国和日本已发展成熟,其成功经验被世界各国所效仿。家庭农场起步晚、发展慢,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借鉴美国、德国和日本发展家庭农场的成功经验,推动中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美国、德国和日本家庭农场的概念及特点,着重探讨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适合中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启示,以期为实现中国家庭农场的优质、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外 家庭农场 组织形式 发展经验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颖文 吕火明 李晓
[目的]日本与中国同属于东亚小农社会,土地细碎化问题突出。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而其中诸多举措对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方法]以大量数据材料作为支撑,分析日本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现实背景,总结其为应对食物自给率走低、农业人口大量流失、农户兼业化程度加剧、耕地大面积撂荒、务农劳动力高龄化等农业发展难题所采取的主要应对举措及其成效。[结果]日本政府持续创新改进农地制度,推动土地向农业法人经营体集聚;高度重视适用于山丘区和农村留守劳动力的中小型农机发展,有效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缓解了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积极培育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组织经营模式创新;全方位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实现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多层次开展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化解农业接班人危机。[结论]中国正处于农地细碎化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充分借鉴日本成功经验,通过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大力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运营效率,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等举措,促进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标。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杜吟棠
我国农业的“四低一高”,即农业商品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面临的交易成本高,是制约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提高农业商品化程度、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农产品加工程度,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此,政府应当加大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力度。
关键词:
农民收入 产业化经营 组织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