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6)
2023(15887)
2022(13094)
2021(12072)
2020(9887)
2019(22326)
2018(22182)
2017(42442)
2016(22860)
2015(25709)
2014(25754)
2013(25522)
2012(23964)
2011(21931)
2010(22849)
2009(21530)
2008(21376)
2007(19628)
2006(17910)
2005(16638)
作者
(68030)
(57292)
(57066)
(53933)
(36571)
(27265)
(25651)
(22101)
(21780)
(20674)
(19762)
(19096)
(18631)
(18567)
(17879)
(17323)
(16777)
(16507)
(16446)
(16431)
(14540)
(14267)
(14068)
(13493)
(12879)
(12865)
(12740)
(12666)
(11687)
(11445)
学科
(123458)
经济(123330)
(92591)
(74017)
企业(74017)
管理(73196)
(48262)
方法(44219)
数学(35415)
数学方法(34854)
业经(34692)
农业(32417)
中国(31235)
地方(28680)
(27578)
(21942)
(20130)
技术(19952)
(18759)
财务(18712)
财务管理(18686)
理论(18630)
(18550)
贸易(18534)
(18366)
(18015)
(17901)
企业财务(17632)
(16674)
金融(16672)
机构
学院(346503)
大学(338027)
(154998)
经济(152104)
管理(134202)
研究(120204)
理学(114229)
理学院(113015)
管理学(111112)
管理学院(110484)
中国(94560)
(71724)
科学(70684)
(68120)
(68076)
(61678)
(55579)
研究所(55349)
中心(54405)
财经(53208)
农业(51937)
业大(51807)
(48018)
经济学(46927)
北京(45515)
(44260)
师范(43868)
(43596)
(42134)
经济学院(41909)
基金
项目(218260)
科学(173252)
研究(162784)
基金(157639)
(136141)
国家(134820)
科学基金(116540)
社会(106226)
社会科(100452)
社会科学(100425)
(88192)
基金项目(82293)
教育(73423)
自然(72575)
(71707)
自然科(70943)
自然科学(70925)
自然科学基金(69681)
编号(66433)
资助(64332)
成果(53304)
(52679)
重点(49136)
(48002)
(47548)
课题(46295)
(43962)
国家社会(43890)
创新(43763)
发展(43033)
期刊
(191737)
经济(191737)
研究(105375)
中国(74011)
(68939)
管理(54229)
(53406)
科学(49389)
学报(49029)
农业(46329)
大学(38612)
学学(36874)
(36509)
金融(36509)
业经(35041)
教育(34725)
技术(34115)
经济研究(29167)
财经(27184)
问题(24777)
(24429)
(23627)
技术经济(21385)
世界(19610)
统计(18280)
(17467)
商业(17144)
现代(16823)
(16822)
(16785)
共检索到544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彬  
本文试就我国农业规模经济现状及其发展逻辑进行系统论述。笔者认为,提高土地生产率是我国农业规模经济发展的基础。首先在对当前我国农业规模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予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规模经济的实现条件,进而对我国农业规模经济的型式及其发展逻辑与进行了探讨;对加快我国农业规模经济发展步伐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及结构调整课题组  迟树功  詹小洪  黄少安  杨渤海  谭少杰  孙日谦  刘双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勇  
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农业全面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分析法对四川省农业资源的情况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四川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3种发展模式。挖掘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存在的农业自然资源制约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循环经济技术水平薄弱、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成本较高、农村劳动力匮乏等瓶颈问题。并提出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努力提高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水平,建立健全农业循环经济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治污理念等加快四川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四川省及其他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国梁  余建坤  沈钦霖  
本文论述了从国内外市场考察看当今农业发展趋势:产品市场化、农业企业化、品种优质化、生产规模化、技术高新化,分析了今后农业发展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特别是“复关”后如何与功际市场接轨;指出发展特色规模经济,走立体农业与优高农业相结合的路子,是促进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农村经济向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阐明了特色规模经济的发展途径及关键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发展规模经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安丘市共有32个乡镇,1440个行政村,10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4万人。近年来,特别是199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按产业化要求组织发展农业以来,我们立足优势,因地制宜,确立了“发展规模经济,建好产业龙头,带动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邓启明  黄祖辉  刘荣章  黄跃东  
海峡两岸农业资源的差异性与互补性明显,农业发展与农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互补优势与合作潜力。文章首先简述了世界循环经济及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内涵,着重探讨了大陆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初步分析、比较了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及两岸协同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认为海峡两岸在循环型(永续)农业发展、研发与管理过程中,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又呈现出互补的态势,建议两岸加强携手合作,既促进循环型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优化与共享,又为共同迎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挑战,开创新的契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国松  
发展规模经济之研究于国松规模经济也称规模的经济性,指的是因生产规模的变动而引起的收益的变动,它反映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单位成本有下降的趋势。促使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由生产专业化而引起的产品生产规模的经济性。当某种产品的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萍辉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笔者试图通过对目前农业循环经济实施的现状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与根源,并从不同层面提出有效推进农业循环经济思路与方法,对我国基层农村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司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小农家庭生产经营形式,但小农家庭经营分散且不成规模,生产效益低。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挑战显而易见。梳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政策逻辑,政府从扩大生产规模和培育经营组织着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典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发展逻辑是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和生产服务社会化的多元发展路径;农业生产经营一体化组织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组织形式变革的方向。不断创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逐渐转变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形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雷艳红  游宇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行动主要是为了获得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资本积累。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高度倚重土地财政收入,并将其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资金;同时,中央和地方均高度重视通过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然而,政府的财政行动却导致中国经济陷入未来增长的不确定和发展环境不公的困境。作为应对,政府应在财政公共化的框架下逐步完成省以下分税分级财政体制的构建、规范土地出让金用途,以及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光辉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意味着超越原有经济增长模式,也意蕴着良善政治价值,彰显对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怀。基于中国自身发展逻辑,无论是超越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蕴的良善政治价值,都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及社会道德体系支撑。因此,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内涵不应囿于经济系统,还应着眼于政治系统等更宽广的视域,从而找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进而构建一个美好社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鲁保林  邬嘉晟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意识形态与错综复杂的改革发展进程相互作用,塑造了中国国家经济治理的高度自觉性。党和政府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为主体,自上而下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引导、组织协调,以自觉治理促进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充分激发和释放了生产力发展的潜能。自觉治理的主要方式体现在三个层面:党总揽全局,为经济发展掌舵领航;中央政府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以规划的引领性、前瞻性预防和矫正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地方政府积极介入辖区经济发展事务。自觉治理的动力激励包括精神动力、强大的组织力、纵向考核压力、横向竞争压力,以及财政激励与财政压力。自觉治理生动体现了人的自觉能动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后发国家赶超先发国家的强力助推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定祥  胡建  李伶俐  胡小英  
作为国民经济新增部门,数字经济以其提供的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深刻地变革着实体经济和社会生活,正重塑着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新格局。而政府与市场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失灵现象。因此,需要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在发挥好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基础上,积极发挥政府作用,构建“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机耦合的长效发展机制,才能促进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张晓晶  
本文首先基于长周期视角,对全球范围内旧、新常态及其更替逻辑进行鸟瞰式研究,然后讨论了结构性减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新矛盾与新挑战。接下来指出,新常态所展示的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迈上经济发展新台阶的美好愿景亟须正确的引领,这包括打造创新驱动引擎、在调结构中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构筑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向生态环境改善中求增长以及实现包容性增长。文章最后通过对2014年我国经济呈现出的新常态的分析,实证印证了本文的基本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永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内核,以对经济发展方式的"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等基本问题的新认识为出发点,以重视发挥政府、国有经济作用为特色,不断探索"为什么要转"、"转什么"、"如何转"等基本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答案于一体的有机架构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就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