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7)
- 2023(13567)
- 2022(11239)
- 2021(10546)
- 2020(9054)
- 2019(20419)
- 2018(20391)
- 2017(39871)
- 2016(21094)
- 2015(23491)
- 2014(23109)
- 2013(22644)
- 2012(20215)
- 2011(17855)
- 2010(17955)
- 2009(16667)
- 2008(16252)
- 2007(14499)
- 2006(12552)
- 2005(10948)
- 学科
- 业(94470)
- 济(91981)
- 经济(91879)
- 企(76977)
- 企业(76977)
- 管理(72189)
- 农(46867)
- 方法(45181)
- 数学(37181)
- 数学方法(36561)
- 农业(31180)
- 业经(31009)
- 财(27788)
- 中国(20678)
- 务(20539)
- 财务(20485)
- 财务管理(20454)
- 企业财务(19347)
- 技术(18628)
- 制(17909)
- 策(16358)
- 理论(16109)
- 贸(15659)
- 贸易(15649)
- 划(15383)
- 易(15287)
- 和(15132)
- 地方(14205)
- 体(14169)
- 环境(12574)
- 机构
- 学院(299601)
- 大学(289577)
- 管理(127045)
- 济(127019)
- 经济(124783)
- 理学(110824)
- 理学院(109904)
- 管理学(108010)
- 管理学院(107467)
- 研究(87256)
- 中国(70624)
- 农(60284)
- 京(58159)
- 财(56166)
- 科学(52672)
- 业大(47781)
- 农业(46179)
- 财经(45363)
- 江(45315)
- 中心(43060)
- 所(42021)
- 经(41357)
- 研究所(38075)
- 经济学(37730)
- 经济管理(36163)
- 州(34990)
- 北京(34856)
- 经济学院(34322)
- 商学(33975)
- 商学院(33671)
- 基金
- 项目(205680)
- 科学(164868)
- 基金(152051)
- 研究(150971)
- 家(130931)
- 国家(129715)
- 科学基金(115082)
- 社会(98724)
- 社会科(93523)
- 社会科学(93500)
- 省(82660)
- 基金项目(80620)
- 自然(74812)
- 自然科(73216)
- 自然科学(73199)
- 自然科学基金(71921)
- 教育(68654)
- 划(66818)
- 资助(62045)
- 编号(61553)
- 成果(46115)
- 创(45712)
- 部(45542)
- 重点(44996)
- 发(44317)
- 业(43116)
- 创新(42015)
- 国家社会(41122)
- 课题(40098)
- 科研(39701)
共检索到427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安林丽 王素霞 金春
农业规模养殖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生猪养殖产业在农业规模养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所带来的面源污染已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借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经济释义,就猪粪排放所带来的面源污染与生猪养殖规模之间所存在的机理进行了探析,并以中国大陆31个省份从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来拟合猪粪排污所形成的全氮盈余与生猪养殖规模之间的EKC。结果发现:全氮盈余与生猪养殖规模之间呈现出经典的倒"U"型曲线,倒"U"型曲线的拐点大约为67.03%,即要求我国500头生猪以上的养殖场生猪年出栏量占全
关键词:
规模养殖 面源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宁波 巴雪真 刘家富
文章基于2004—2019年粮食主产区面板数据,运用清单分析法核算了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从农业技术水平和非农就业两个维度对13个粮食主产区进行门槛回归分组,在有效化解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异质性”问题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同组别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门槛回归分组能有效化解EKC“异质性”问题,以农业技术水平和非农就业为分组变量可将粮食主产区划分为“低-中”“低-高”“中-中”“高-中”农业技术水平和非农就业组;不同组别粮食主产区的农业面源污染EKC形状和拐点显著不同,“低-高”和“中-中”组为“倒U”型,“高-中”组为“倒N”型;不同组别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EKC所处发展阶段具有趋同性,多数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仍处于随农业经济增长而上升的阶段。由此,提出强化农业污染防治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建立健全农业污染防治社会化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农业环境规制政策等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孔令英 王云
基于农户分化的视角,以2002—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支撑,采用EKC模型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探究了山东省农业化肥面源污染与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结构、技术进步、种植面积等因素的关系,以期在农民收入结构不断改善的背景下找到破解化肥面源污染的途径。实证结果表明:山东省的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结构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均存在倒"U"型的EKC曲线关系,即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结构越过拐点之后,农民会自发减少化肥投入量。因此,农户分化背景下,有效缓解化肥面源污染,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非农就业收入,改善农民的收入结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孟阳 姚顺波
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组的基础上,对不同组别的化肥面源污染排放强度与人均农业产出之间的EKC关系进行再检验,并分析不同组别EKC未来演变的时间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基于门槛效应分组的化肥面源污染排放EKC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多数EKC曲线为"倒U"型的省份已跨过拐点,而多数EKC为"N"型的省份均跨过第一个拐点,但跨过第二个拐点的时间至少为9年;虽然不同分组的EKC检验的形状及拐点存在差异,但多数省份化肥面源污染排放当前处在随着农业经济增长而下降的发展阶段。政府部门应能够着眼于服务"两型农业"的可持续增长目标,因地制宜地做出全局部署,追求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合理控制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的过快增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金书秦 武岩
农业面源污染物已经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基于淮河流域的监测数据,利用降水的中介作用(携带污染物与稀释污染)来识别农业面源污染物对水体污染的影响。经验分析结果显示,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中度污染的区域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在轻度和无污染区域,降水携带农业面源污染物进入水体会提高水体污染物浓度,但由于该影响强度非常小,这些区域水质状况总体良好;在中度污染区域,施肥季的降水对水体污染物浓度上升产生了十分显著的正向影响;在重度污染区域,降水对水体污染物浓度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实现工业和城镇污染的达标排放是改善流域整体水环境质量的首要任务,防止农业污...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降水 水体污染 淮河流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智奎 肖新成
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考察了三峡库区重庆段1992-2009年经济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经济增长是影响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且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生活三大类污染源排放量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都具有协整关系;②短期内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引起三类农业污染源排放量的同方向变动,长期来看,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面源污染有减缓作用,这与传统的环境—经济增长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所揭示的一般规律相同;③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种植业、养殖业的污染排放量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但是经济发展是农村生活污染排放量增长的原因,农村生活污染排放量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它们之间是单...
关键词:
经济发展 面源污染 协整检验 三峡库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素妍 郑微微 周力
根据2003-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文章测算了中国畜禽养殖业的碳排放总量,并建立了收入水平与碳排放强度关系的非线性计量模型,利用分地区数据进行了EKC检验。笔者认为,清洁技术是影响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基于此,本文将碳排放强度进行技术分解,在引入其他控制变量的条件下,重点研究了清洁技术的EKC特征。结论显示:两次EKC检验的结果方向一致,东部地区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中、西部地区则存在显著的"正U型"关系,这与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和清洁技术的采纳密切相关;东、中、西部地区清洁技术下的碳排放拐点分别为7 942.63元、2 751.77元和2 670.44元,中部地区拐点收入水平基本不变,东、西...
关键词:
EKC 清洁技术 碳排放 畜禽养殖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廖卫东 刘淼
基于2000—2017年中国西部地区12省份的面板数据,测度了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揭示了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的时序演变和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进而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农业碳排放的EKC假说进行检验,并着重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和第三产业占比等经济变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2000—2017年中国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呈现出"快速上升—急剧下降—缓慢上升—快速下降"的4阶段特征;中农业碳排放区和低农业碳排放区的空间格局基本稳定;高农业碳排放区和偏高农业碳排放区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演变趋势;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的EKC假说不成立,农业碳排放与农村居民收入呈正U形关系;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存在明显的惯序性,与第三产业占比的关系呈现倒U形。得到启示,持续推进西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模式,甚至绿色化、智能化模式转型发展,以及增加农村居民非农就业收入,是实现西部农业碳减排,推进大开发下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基本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杰 李新 邓雁云
选取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地膜施用强度以及畜禽粪便排泄密度作为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的评测指标,对人均农业总产值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进行关系验证。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中,化肥、农药、地膜和畜禽粪便均与人均农业总产值之间存在EKC关系,且形状上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农药施用强度与人均农业总产值呈倒"U"型;化肥施用强度和畜禽粪便排泄密度与人均农业总产值呈"N"型;地膜施用强度与人均农业总产值呈倒"N"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黑龙江省面源污染治理提出相关对策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杰 李新 邓雁云
选取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地膜施用强度以及畜禽粪便排泄密度作为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的评测指标,对人均农业总产值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进行关系验证。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中,化肥、农药、地膜和畜禽粪便均与人均农业总产值之间存在EKC关系,且形状上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农药施用强度与人均农业总产值呈倒"U"型;化肥施用强度和畜禽粪便排泄密度与人均农业总产值呈"N"型;地膜施用强度与人均农业总产值呈倒"N"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黑龙江省面源污染治理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欧阳婉桦 涂良军
运用多项式模型对长江上游地区工业三废污染进行EKC检验,并借助Logistic模型分析EKC拐点的时间路径,同时对污染的影响因素作面板数据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污染指标的选取不同,工业污染与人均GDP的关系也不同,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三废综合值与人均GDP分别是倒N型、倒N型、直线型、倒N型的曲线关系;不同曲线拐点对应的人均GDP、到达时间各不相同;长江上游地区三废减排难度也不等同。因此,政府应因地制宜,针对性地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长江上游地区 工业污染 EKC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计志英 毛杰 赖小锋
文章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关于环境污染与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和产出水平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99~201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选择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水平的代理变量,通过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全国及分区域外商直接投资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环境污染呈"倒U"型关系,即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规制对污染排放的治理没有促进效应,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支出与环境污染排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这反映了当前地方政府缺乏治理环境污染的积极性和前瞻性,各地正面临环境越污染越治理的困境。
关键词:
环境污染 FDI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桂梅 陈丽珍
以非线性科学基本原理及研究假设为基础,基于2002~2013年统计数据,对工业污染排放状况及程度进行度量,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污染排放的EKC曲线特征,进一步展开环境规制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静 彭飞
文章通过构建污染健康损害指数,考察空气污染浓度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检验中国城市空气污染与收入间关系的EKC特征。基于2000~2010年1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健康损害指数的Tobit随机效应回归结果与利用污染物浓度的估计结果基本具有相同的变化形态,三类污染物与人均GDP间关系均呈N型特征,即倒U型的翘尾态势。表明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的健康损害在经历了有效地控制之后,又出现了反弹的迹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占华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议题,传统研究大多关注人均收入的环境效应,而忽略了收入分配有可能发挥的影响。此外,既有收入差距环境效应研究在模型构建及内生性考虑上尚存在拓展空间。为此,本文利用1997-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重新研究了引入收入差距因素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适用性,并考察了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收入分配影响后,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倒U"型特征依旧显著。同时,中国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存在非线性影响,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对污染减排不利。在地域差异上,中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及收入差距较小地区两者关系的非线性特征明显,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而言,收入差距扩大将增加污染排放。进一步分析可发现,人均收入水平和环境管制是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影响的有效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