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90)
- 2023(10942)
- 2022(8955)
- 2021(8216)
- 2020(7007)
- 2019(15381)
- 2018(15281)
- 2017(29585)
- 2016(16037)
- 2015(17778)
- 2014(17712)
- 2013(17611)
- 2012(15978)
- 2011(14319)
- 2010(14640)
- 2009(14315)
- 2008(14417)
- 2007(13319)
- 2006(12105)
- 2005(11137)
- 学科
- 业(88394)
- 企(71391)
- 企业(71391)
- 济(69298)
- 经济(69166)
- 管理(64488)
- 农(46452)
- 农业(30557)
- 业经(29219)
- 财(27367)
- 方法(26542)
- 制(20716)
- 务(19685)
- 财务(19666)
- 财务管理(19643)
- 数学(18953)
- 数学方法(18794)
- 企业财务(18622)
- 中国(16848)
- 技术(16331)
- 体(16073)
- 策(15541)
- 划(13921)
- 体制(12945)
- 和(12500)
- 理论(11877)
- 贸(11864)
- 贸易(11856)
- 易(11573)
- 企业经济(11135)
- 机构
- 学院(238186)
- 大学(229164)
- 济(104803)
- 经济(102915)
- 管理(98540)
- 理学(84576)
- 理学院(83868)
- 管理学(82922)
- 管理学院(82499)
- 研究(73788)
- 中国(61953)
- 农(54398)
- 财(51224)
- 京(46828)
- 科学(41358)
- 农业(41309)
- 财经(39310)
- 业大(38515)
- 江(38408)
- 所(36467)
- 经(35519)
- 中心(35281)
- 研究所(32124)
- 经济学(30328)
- 经济管理(29281)
- 州(29227)
- 北京(28582)
- 财经大学(28323)
- 经济学院(27340)
- 商学(27178)
- 基金
- 项目(151625)
- 科学(122058)
- 研究(115174)
- 基金(112327)
- 家(95917)
- 国家(94887)
- 科学基金(83658)
- 社会(76841)
- 社会科(72538)
- 社会科学(72521)
- 省(60924)
- 基金项目(60064)
- 自然(52083)
- 自然科(50873)
- 自然科学(50862)
- 教育(50372)
- 自然科学基金(50032)
- 划(48527)
- 编号(47367)
- 资助(43657)
- 业(37066)
- 成果(37056)
- 制(35805)
- 创(34738)
- 部(34403)
- 发(33092)
- 重点(33088)
- 国家社会(31922)
- 创新(31632)
- 课题(30990)
- 期刊
- 济(129823)
- 经济(129823)
- 研究(68955)
- 农(58716)
- 中国(50270)
- 财(43438)
- 农业(39442)
- 管理(38918)
- 科学(32776)
- 学报(31632)
- 业经(28461)
- 大学(26192)
- 融(26112)
- 金融(26112)
- 学学(25381)
- 技术(21262)
- 业(20313)
- 财经(19920)
- 问题(17566)
- 经济研究(17552)
- 经(17108)
- 教育(17037)
- 农村(15000)
- 村(15000)
- 农业经济(14450)
- 技术经济(14002)
- 世界(13942)
- 版(12875)
- 现代(12608)
- 财会(12488)
共检索到366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谭智心 周振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经历了从以价格干预为主的间接补贴阶段到以"四补贴"为主的直接补贴阶段的转变。对现行农业直补制度对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的研究表明:农业直补制度促进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发挥,但当前的农业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促进作用小于种粮成本上升带来的抑制作用。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应从顶层设计、建立农业补贴资金稳定增长长效机制、创新和完善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补贴政策、充分运用市场和价格支持手段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农业补贴 种粮积极性 制度变迁 作用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关振国 丁怡宏 胡尊让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在全面梳整相关文献并对农民种粮积极性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农业生产风险高收入低、农村缺少良好生活环境、农民种粮缺少稳定生存保障、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基层政府缺乏有效精准服务”是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因素。因此,立足“三农”实际,建构推动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加速农村繁荣的推进性制度、促进农民稳定的保障性制度、激励政府发力的考评监督制度——“四维协进”的系列化制度体系,对激发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顺国
粮食安全始终是人类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粮食产量,而稳定粮食产量的手段除政策、机制和气候等因素外,主要是持续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生产有何影响?影响农民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彬文
我国粮食连续几年当年产量低于消费量 ,且缺口不断扩大 ,已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受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减少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 ,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粮食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尤其在农业发展新阶段 ,要认真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确保粮食丰产、农民增收 ,继续把国家粮食安全系数稳定在较高水平上。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 种粮积极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方蕊 安毅 刘文超
中国农产品供给长期偏紧,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波动呈加剧趋势。"保险+期货"试点是中国农业风险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本文采用Logit回归模型,应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方法,深入探讨了"保险+期货"试点对保护农户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保险+期货"试点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发挥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农户未来参与试点意愿是参加试点与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的中介变量,其间接影响占比为27.693%;政府补贴满意度在中介变量作用于农户种粮积极性的路径中具有调节效应,农户对政府补贴越满意,未来参与试点意愿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正向影响越强。可以认为,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与"保险+期货"试点具有相互补充促进的关系,未来中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需注重"保险+期货"试点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本文认为,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主要是没有建立起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的稳定增长机制。因此,保护和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就必须从制度和机制层面着手,通过建立对主产区和种粮农民利益保护的长效机制,使主产区政府有抓好粮食生产的利益驱动、种粮农民能够取得比较稳定的收益或增加收入。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民增收 增长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潘淑娟
农业金融与保护调动农民积极性的研究潘淑娟一、我国农业信贷投入的历史和现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农业投入有机构成的信贷投入,在改善农业生产的弱质性,促进农村资源开发,推动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引导资金流向,扩大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奇峰 周宁 孙翠清 吴颍宣
为了验证粮农综合补贴政策能否影响农户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粮食生产。本文对内蒙古太仆寺旗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选取在维持目前粮农综合补贴标准和发放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农户对3年后种植粮食作物表达出的意愿和态度这一微观视角进行研究。Ordinal回归模型拟合结果及相关统计分析表明,由于补贴占收入比重较小,以种粮为主农户的收入远低于外出打工和兼业农户的收入水平,因此,补贴对未来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增加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反而是目前获得补贴较高的被调研农户,未来不愿意种粮的倾向性更高,长期发展我国种粮的有效劳动力可能更加缺乏。为此,本文提出在稳定现有补贴政策的基础上,鼓励规模化种粮,提高种粮农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阳 张礼祥
农民种粮积极性在维护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粮食直补政策是国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抓手。当前,粮食直补政策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中的效能发挥较为有限,表现为粮食直补政策更多激发了靠地型农民群体种粮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半靠地型农民群体和非靠地型农民群体种粮积极性,而靠地型农民群体受年龄结构偏大因素影响,即便具有种粮积极性,也难以在村庄所有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以致土地抛荒或者闲置现象屡见不鲜。粮食直补政策效能的形成可从政策设计、政策执行和政策配套维度展开审视,主要受激励理念设计不科学,激励标准认定缺吸引力,激励方式使用相对简单,激励政策执行存偏差和激励政策配套体系滞后等因素影响。促进粮食直补政策效能提质增效需要引导单向型粮食直补政策向复合型粮食直补政策变革,重塑粮食直补政策激励理念,提高粮食直补政策激励标准,调整粮食直补政策激励方式,增强粮食直补政策执行准度,完善粮食直补政策配套体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振 谭智心 钟真
通过农户模型进行分析,理论推导的结论表明:在国内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粮食补贴依然有效;运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使用面板Tobit模型以及面板数据分位数估计的方法证实了理论推导的结论。研究进一步表明,与粮食种植面积相挂钩的补贴方式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激励作用要明显大于脱钩的补贴方式;此外,种粮成本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抑制作用要远大于粮食直补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粮食直补 种粮积极性 种粮成本 种粮面积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宁
农户是粮食生产决策的主体,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在13个粮食主产区4 958个农户的调查资料,对农户的种粮积极性、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各地农户种粮积极性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建立Logit模型分析了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种粮积极性强弱的影响,发现粮食补贴政策对种粮积极性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此外,耕地规模、纯收入水平和农业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都与种粮积极性正相关。因此,应该继续推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并加大补贴力度,提倡规模化经营模式,发展粮食生产专业户,不断提高粮农收入;针对地区种粮积极性的差异,还应该推行差异化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蒲明
本文基于1993—2017年中国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面板数据,在比较两个区域农民收入及其结构变化的基础上,使用面板矫正标准误(PCSE)和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实证研究并比较主产区和主销区农民收入结构变化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对于主产区而言,工资性收入和政策变量对粮播比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对其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财产性收入对其影响不显著。对于主销区而言,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对粮播比的影响方向与主产区相同,但是工资性收入对其影响与主产区不同,有显著正向影响,政策变量的影响不显著。在长期,工资性收入对主产区和主销区粮播比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加,经营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对主产区的影响更大,而转移性收入对主销区的影响更大。因此,在粮食播种面积连续3年下降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优化农业补贴政策,转变粮食生产方式,鼓励主销区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制度创新是调动农民水利建设积极性的关键——山东费县小型农田水利家庭经营责任制的调查国务院研究室调查组十几年前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这主要体现在化肥、农药、良种等短期投入增加了,田间管理更精心了,劳动效率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江西粮食生产情况专题调查组
江西省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近年来江西粮食产量稳步提高,粮食库存较为充裕,对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近年来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种粮的比较收益在不断下降。很多农民选择弃农外出务工,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撂荒或粮食复种指数下降的现象,给粮食总产量的稳定增长增加了难度,同时也会造成粮价上涨。为此,政府应加快保障制度的建设,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推进规模化、产业化,严控农资价格上涨,切实保障农民的利润空间,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
关键词:
农民 粮食生产 农资价格 种粮积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