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0)
2023(14060)
2022(11545)
2021(10691)
2020(9127)
2019(20530)
2018(20126)
2017(39179)
2016(20968)
2015(23069)
2014(22480)
2013(22222)
2012(20052)
2011(17616)
2010(17451)
2009(16176)
2008(15609)
2007(13893)
2006(12224)
2005(10491)
作者
(57202)
(48469)
(47815)
(45355)
(30313)
(23149)
(21477)
(18875)
(18319)
(16978)
(16466)
(16324)
(15084)
(14943)
(14707)
(14614)
(14027)
(14016)
(13932)
(13903)
(11861)
(11721)
(11617)
(11301)
(10821)
(10794)
(10510)
(10459)
(9641)
(9569)
学科
(92056)
(91838)
经济(91740)
(73998)
企业(73998)
管理(69347)
(48304)
方法(41426)
数学(33575)
数学方法(33199)
农业(31943)
业经(31417)
(27483)
中国(21650)
(19814)
财务(19781)
地方(19770)
财务管理(19759)
企业财务(18713)
技术(18288)
(17081)
(15579)
(15198)
贸易(15190)
(15053)
(14965)
(14789)
(13677)
理论(13501)
(13452)
机构
学院(292413)
大学(280641)
(126463)
经济(124277)
管理(123542)
理学(107328)
理学院(106394)
管理学(104853)
管理学院(104325)
研究(89133)
中国(71874)
(62273)
(56838)
(54690)
科学(54271)
业大(48578)
(47940)
农业(47282)
中心(44188)
财经(44001)
(43317)
(40160)
研究所(39418)
经济学(37335)
经济管理(36409)
(34918)
经济学院(34009)
北京(33597)
(33410)
师范(33079)
基金
项目(204481)
科学(163919)
研究(150957)
基金(150419)
(130223)
国家(128992)
科学基金(113632)
社会(99164)
社会科(93882)
社会科学(93858)
(83951)
基金项目(80697)
自然(73214)
自然科(71548)
自然科学(71532)
自然科学基金(70267)
(66411)
教育(66289)
编号(61220)
资助(59630)
(45272)
重点(45264)
成果(45217)
(45199)
(44775)
(42751)
创新(41564)
国家社会(41278)
课题(39788)
科研(39510)
期刊
(143121)
经济(143121)
研究(75233)
(63166)
中国(52742)
管理(46197)
(44037)
农业(43156)
科学(41297)
学报(40990)
大学(33107)
业经(32442)
学学(32090)
技术(28034)
(25868)
金融(25868)
(22835)
财经(21055)
问题(20039)
经济研究(19593)
教育(19187)
(18182)
技术经济(16846)
资源(15700)
农村(15047)
(15047)
世界(15019)
农业经济(14762)
(14597)
经济问题(14372)
共检索到423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新业  胡向东  
为了深入分析国家农业补贴和农民非农就业对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本文利用黑龙江、吉林、河南和山东等四省的调研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和分位数回归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补贴和外出务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随着粮食生产规模的扩大由积极影响转变为消极影响,而本地务工则相反,农业补贴在不同规模条件下的影响较务工更大;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本地工资和自营工商收入以及土地流入对农户粮食生产在不同规模下的影响基本一致,家庭农业劳动力和土地流入对粮食生产具有正向作用,本地工资性收入和自营收入则基本为负影响。建议国家粮食补贴应针对生产规模分层次、分标准实施,惠农政策多向小规模农户倾斜;积极出台鼓励本地务工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新业  胡向东  
为了深入分析国家农业补贴和农民非农就业对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本文利用黑龙江、吉林、河南和山东等四省的调研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和分位数回归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补贴和外出务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随着粮食生产规模的扩大由积极影响转变为消极影响,而本地务工则相反,农业补贴在不同规模条件下的影响较务工更大;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本地工资和自营工商收入以及土地流入对农户粮食生产在不同规模下的影响基本一致,家庭农业劳动力和土地流入对粮食生产具有正向作用,本地工资性收入和自营收入则基本为负影响。建议国家粮食补贴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慧琴  吕杰  
研究农户粮食生产补贴政策认知与种粮行为变动影响有助于政府明确政策实施效果,调整政策措施,缓解粮食生产供给侧结构改革压力。以黑龙江省为例,在调查农户对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的认知与规模变动反应基础上,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粮农种粮规模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农户种粮行为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认知度和满意度都很高,达80%以上。农户粮食生产收入增加会促使其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农户认知的粮食补贴对其粮食生产越起作用,农户越倾向于多种粮;农业生产资料投入量越多且价格越合理,农户扩大种粮的积极性越高。农户在当地找非农工作越难,越倾向于扩大种粮面积;农户家庭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和承包耕地面积的多少对其种粮规模变动不显著。研究表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农户种粮积极性,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粮食补贴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因此,未来主产区粮食生产补贴政策调整中,政府需要构建粮食价格与补贴的融合机制,要分层次分类别对农户进行重点补贴,要加大对农户生产投入产出的补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慧琴  吕杰  
研究农户粮食生产补贴政策认知与种粮行为变动影响有助于政府明确政策实施效果,调整政策措施,缓解粮食生产供给侧结构改革压力。以黑龙江省为例,在调查农户对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的认知与规模变动反应基础上,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粮农种粮规模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农户种粮行为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认知度和满意度都很高,达80%以上。农户粮食生产收入增加会促使其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农户认知的粮食补贴对其粮食生产越起作用,农户越倾向于多种粮;农业生产资料投入量越多且价格越合理,农户扩大种粮的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丁国光  吴孔凡  易赟  
2007年,吉林省是中央财政支持的6个农业保险试点省份之一;黑龙江省虽然没有列入全国试点,但省政府决定自行开展农业保险试点。两省分别依托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华公司)和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以下简称阳光公司)开展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晓燕  胡志全  程广燕  刘正瑶  
本文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农业生产大县农村劳动力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农业生产及农村劳动力从业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调研结果表明:在农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大的地区,青壮年仍旧是劳动力的主体,机械化的普及减轻了劳动强度,当地采取的场县共建和农民合作等方式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仍旧存在农民就业不充分,生产规模较小和组织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在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大补贴力度、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充分利用隐性失业资源和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等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蔺涛  谢云  刘刚  陈德亮  段兴武  
收集1986~2000年黑龙江省79个县市农业生产资料和30个气象台站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方法将粮食产量分解为气候产量和经济产量,然后用EOF方法分析了粮食产量、气候影响程度指数、≥10℃积温、生长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5年间全省粮食产量稳步增加,气候变暖趋势明显但降水变化不显著,变暖对粮食生产有利,降水的变化未对粮食产量产生实质影响。15年间气候影响程度总体增大,但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具有时空差异性:1986~1993年北部和西南部积温增加明显,粮食产量增加大于东北部和东南部;1993~2000年东北部和东南部积温增加明显,粮食产量增加超过北部和西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德华  周慧秋  娄厦  
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中国粮食总产"八连增"的过程中,黑龙江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在这一波增产浪潮中,黑龙江省粮食生产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存在的重迎茬、政策差异以及成本上涨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管理学和经济学角度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利益、体制、流动性、市场以及组织化原因进行探讨。提出了构建换茬补贴、实施农业政策平等对接、健全信息透明农资市场体系、控制货币流动性、提高组织化化程度以及科技兴农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欧  杨进  
本文利用2011年和2012年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数据分析了农业补贴对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补贴对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和资本投入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当前中国农业"四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补贴对粮食生产的正向影响在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相对于非贫困地区而言,农业补贴对贫困地区粮食生产的正向影响更大,尤其是在资本投入方面。这表明,农业补贴可以缓解贫困地区农户的资本短缺,使其改善生产条件,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玲  王秀鹃  周玉玺  
[目的]农户作为微观经营主体,其节水技术的采用将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达到节约水资源与保证粮食生产的双重目的。通过分析农户粮食生产用水行为,探讨水资源短缺约束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采用的诱致效应。[方法]本文基于山东省728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以农户行为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统计分析、Logit模型等方法,对农业用水非农化约束下农户的粮食生产用水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在农业用水非农化态势下,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户倾向于采用节水技术,以保证粮食生产。农户年龄、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灌溉水源与灌溉方式对其节水技术的采用影响显著为负,农业年收入、小麦及玉米种植面积对农户节水技术的采纳行为影响显著为正。[结论] 规模化经营是大型节水设施应用的基本条件,应当加快农地流转,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粮食灌溉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同时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改革制度,促进农民节约农业用水,以此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与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的双重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和楠  蒋炳蔚  赵炜涛  
文章构建2005—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财政土地治理项目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发现:三项补贴政策对我国粮食生产均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财政土地治理项目的粮食增产效应强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同时,相比2005年,三项补贴政策的粮食增产效应并未随时间而发生递减。由此可得到如下政策启示:一是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应审慎渐进地推进,短期应继续坚持,长期应逐步向目标价格政策转型;二是应更加重视财政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推进"藏粮于地"战略的深入实施;三是应注重多元补贴支粮政策的协同配合,强化政策效应的动态评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畅  董雪  
通过DEA模型测算了黑龙江省不同粮食生产主体种植玉米、大豆和水稻的生产效率,分析了玉米、大豆和水稻生产在成本投入上的差异。测算了各个主体生产不同粮食时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显示由于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组织化和规模化较强,所以平均综合效率相对较高。由于土地细碎化和机械化无法充分利用发挥,使得种粮大户的总体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较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德华  娄厦  刘慧萍  
黑龙江省是全国著名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极为卓越的贡献。本文从分析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地位出发,明确了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商品粮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位居全国首位;探讨了粮食生产所引发的农民持续增收动力不足、局部水资源短缺和土地质量下降;提出了积极构建产粮大省利益补偿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调整种植结构,促进节约用水和恢复黑龙江省土地质量的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立青  程叶青  
采用空间自相关、聚类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等方法,论文探讨了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时空动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大豆播种面积及其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均经历了"上升—下降"的波动过程,玉米和水稻播种面积不断扩大,但其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分别在2009和2011年超过大豆;2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具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大豆空间集聚最显著,玉米次之,水稻最不明显;3粮食生产区域化和专门化态势增强,松嫩平原北部及大小兴安岭地区、松嫩平原东南部和三江平原北部分别形成了以大豆、玉米和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类型区;4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农业投入、经济环境、技术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