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9)
- 2023(8361)
- 2022(6768)
- 2021(6018)
- 2020(5219)
- 2019(11351)
- 2018(11372)
- 2017(22948)
- 2016(11995)
- 2015(13158)
- 2014(12969)
- 2013(13092)
- 2012(11838)
- 2011(10414)
- 2010(10792)
- 2009(10418)
- 2008(10521)
- 2007(9902)
- 2006(8876)
- 2005(7943)
- 学科
- 业(80549)
- 企(64123)
- 企业(64123)
- 济(61949)
- 经济(61876)
- 管理(47423)
- 农(44323)
- 农业(29663)
- 业经(29314)
- 方法(23424)
- 财(19151)
- 技术(16990)
- 数学(15925)
- 数学方法(15872)
- 务(15415)
- 财务(15412)
- 财务管理(15403)
- 企业财务(14543)
- 策(13341)
- 中国(13034)
- 制(13005)
- 产业(12126)
- 划(11397)
- 体(11292)
- 地方(11227)
- 企业经济(10858)
- 和(10836)
- 贸(10660)
- 贸易(10656)
- 易(10387)
- 机构
- 学院(182681)
- 大学(169349)
- 济(86801)
- 经济(85602)
- 管理(80719)
- 理学(69910)
- 理学院(69443)
- 管理学(68857)
- 管理学院(68544)
- 研究(52093)
- 中国(44419)
- 农(44190)
- 财(36154)
- 京(33570)
- 农业(33227)
- 业大(30422)
- 江(29121)
- 财经(28881)
- 科学(28299)
- 经(25987)
- 经济管理(25829)
- 中心(25361)
- 所(25021)
- 经济学(24877)
- 经济学院(22737)
- 商学(22644)
- 商学院(22470)
- 州(22225)
- 研究所(22194)
- 财经大学(20415)
- 基金
- 项目(116981)
- 科学(95378)
- 研究(90794)
- 基金(86418)
- 家(72204)
- 国家(71359)
- 科学基金(64540)
- 社会(62267)
- 社会科(58895)
- 社会科学(58882)
- 省(49490)
- 基金项目(47004)
- 自然(38888)
- 自然科(38019)
- 自然科学(38013)
- 编号(37638)
- 教育(37428)
- 自然科学基金(37426)
- 划(37224)
- 业(32998)
- 资助(32796)
- 创(28825)
- 发(28257)
- 农(26896)
- 成果(26876)
- 创新(25867)
- 部(25746)
- 制(25684)
- 国家社会(25683)
- 重点(24774)
- 期刊
- 济(108020)
- 经济(108020)
- 农(49805)
- 研究(48470)
- 农业(33663)
- 中国(33156)
- 管理(31929)
- 财(29767)
- 业经(27281)
- 科学(23581)
- 学报(20038)
- 融(18396)
- 金融(18396)
- 技术(17795)
- 大学(17367)
- 学学(17289)
- 业(17119)
- 问题(14934)
- 经济研究(14613)
- 财经(14261)
- 农业经济(13742)
- 农村(13543)
- 村(13543)
- 技术经济(13148)
- 经(12506)
- 世界(11674)
- 商业(11257)
- 经济问题(11007)
- 现代(10567)
- 版(9150)
共检索到269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山 奉公
在风险规避机制、政策推动机制、优势整合机制、技术创新机制、企业家精神机制的带动下,相关组织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组建了以界面管理为主要管理模式的开放性联盟组织:农业虚拟产业集群。农业虚拟产业集群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链的运行效率,促进农业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优化农业产业农业产业链结构,提高农业产业链的组织水平,为农业产业链融合提供了新的平台。该文通过分析,建议:从组织文化建设、目标选择、模式定位、技术保障以及运作基础等方面推动农业虚拟产业集群的构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山 奉公
当前,产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农业互联网有助于农业产业链的现代化转型,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扩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以及提高农村金融的社会化服务。以农业互联网为基础的农业虚拟产业集群对农业产业链进行了优化。因此,应科学地把握农业互联网和农业虚拟产业集群的精神内涵,积极推动互联网与农业产业的对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月书 笪钰婕 于莹
本文以大北农生猪产业链为例,在分析"互联网+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探究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模式缓解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机理。通过分析发现,"互联网+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建立数字信用体系,并利用大数据有效控制农业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为农户提供低成本、无抵押、快速便捷的信贷资金,有效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同时,该模式为产业链上各经营主体提供贷款、结算、理财、保险等金融服务,提高了整个产业链的资金使用效率。此外,在"互联网+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下,小农户能与产业链上的其他主体处于同等市场地位,契合"去中心化"的思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韩江波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融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和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有效途径,而且是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要支撑。农业产业融合的产业链涉及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市场流通以及农业服务业等上下游产业体系。农业产业融合产业链运作模式可分为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中介组织带动型模式、专业市场带动型模式、科技带动型模式等。这四种模式均注重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相联结的整体性,强调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的有效联结、相互协作来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和效益。其价值链的运作应通过组织、共享、参与的"多环管理"和组织链、物流链、信息链的"多链管理"和横向、纵向、空间的"多层管理"发挥功能,并将延链、补链、强链视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点,进而逐步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利益链不断升级。
关键词:
产业链 价值链 现代农业 农业产业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启龙
"互联网+现代农业"通过产业链融合,改变了现代农业的技术供给和资源配置,形成了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链融合的机理,接着探讨了"互联网+现代农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和全产业链融合中的实践模式,最后指出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链融合创新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 现代农业 产业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启龙
"互联网+现代农业"通过产业链融合,改变了现代农业的技术供给和资源配置,形成了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链融合的机理,接着探讨了"互联网+现代农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和全产业链融合中的实践模式,最后指出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链融合创新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 现代农业 产业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玉超
构建培育“互联网+”农业产业链模式有助于打造销售服务平台,促进产销有效衔接,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创新模式主要有电子商务平台模式、信息化服务创新模式、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等。本文基于“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实践堵点,提出针对性的消解策略,以激发农业全产业链活力,促进乡村振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满明俊
本文在对重庆市金融机构开展农业产业链融资调查的基础上,将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归纳为园区主导型产业链融资、政府主导型产业连融资、核心企业主导型产业链融资三类。结合案例分析,认为三种融资类型分别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对应。农业产业链融资的成效主要包括降低信贷风险和成本,促进金融资本与农业长期结合,为农业担保创造条件;但也存在金融机构操作风险高、产业链结构性缺陷、土地流转不规范、抵押替代物估值难等制度障碍。最后,研究得出促进农业产业链融资进一步发展的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敬波 吕彦泽
农业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融资困难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集群组团融资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模式包含准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融资方式,在内外融资和风险控制机制的运作下发挥效用。集群组团融资模式提高了融资效率,促进了资金循环,从整体上推动了农业虚拟产业集群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虚拟产业集群 组团融资 融资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寇光涛 卢凤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有效结合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转型升级。综合资料梳理和实际调研,归纳总结出当前我国"互联网+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合作社主导模式、龙头企业主导模式、产业联盟主导模式和电商平台主导模式。从上述相关经营主体的彼此需求与未来发展趋势入手,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未来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创新路径,即"核心企业+全产业链增值"的创新路径,及"平台生态圈+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路径。最后从加强顶层设计、增加现代服务业投入力度、培育新型农业人才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宇 杨敬
针对农产品企业传统一体化模式的产业链条经营问题,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出发,构建了面向开放式创新的新型产业链整合模式,并选择正大集团和中粮集团为双案例研究对象,对采取产业融合方式的过程和侧重点进行比较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新型的产业链整合模式既改变了传统产业链封闭性的弊端又不断带来新的创造力。通过产业融合的渗透、交叉和重组方式将产业链整合和开放式创新相联系,深化和拓展了农产品企业开放式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形成具有高度融合性及动态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实现农业企业的产业链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国英
在"互联网+"战略的影响下,我国农业产业变革的主题从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迅速聚焦到农业信息化和互联网领域,后期还会进一步扩展到农村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对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的解构正在发生,将成为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性手段。未来互联网将显著改造传统农业产业链,同时,产业资本跨界进入农业互联网领域,启动农村扩张战略,布局农产品电商、农村消费品电商以及互联网金融,现代农业产业与互联网加速融合后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福成
随着我国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我国商贸流通和物流产业都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从而有效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不但能使商贸流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且能使物流产业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然而,商贸流通和物流产业的发展也伴随着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随着美丽中国的建设,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基于虚拟物流角度对其内涵与产业链的整合进行详细介绍,提出基于虚拟物流的产业链整合策略,构建相应的产业链整合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可行性仿真分析,为我国物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我国加快推动"中国制造2025"提质增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福成
随着我国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我国商贸流通和物流产业都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从而有效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不但能使商贸流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且能使物流产业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然而,商贸流通和物流产业的发展也伴随着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随着美丽中国的建设,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基于虚拟物流角度对其内涵与产业链的整合进行详细介绍,提出基于虚拟物流的产业链整合策略,构建相应的产业链整合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可行性仿真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