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6)
- 2023(16406)
- 2022(13982)
- 2021(12849)
- 2020(10913)
- 2019(24518)
- 2018(24333)
- 2017(46923)
- 2016(25692)
- 2015(28459)
- 2014(28086)
- 2013(28156)
- 2012(25594)
- 2011(22955)
- 2010(22852)
- 2009(21318)
- 2008(21132)
- 2007(18867)
- 2006(16779)
- 2005(14551)
- 学科
- 济(105376)
- 经济(105245)
- 业(100648)
- 企(82630)
- 企业(82630)
- 管理(82097)
- 农(48180)
- 方法(47902)
- 数学(38557)
- 数学方法(38198)
- 业经(33722)
- 农业(32044)
- 财(30670)
- 中国(25195)
- 务(22072)
- 财务(22013)
- 财务管理(21990)
- 企业财务(20841)
- 学(20708)
- 制(20483)
- 技术(20404)
- 贸(19468)
- 贸易(19461)
- 地方(19129)
- 易(18936)
- 理论(18283)
- 和(18125)
- 策(17256)
- 划(17003)
- 环境(15752)
- 机构
- 学院(372440)
- 大学(367373)
- 管理(151368)
- 济(149172)
- 经济(146240)
- 理学(131790)
- 理学院(130432)
- 管理学(128368)
- 管理学院(127721)
- 研究(120334)
- 中国(91292)
- 农(81586)
- 科学(77607)
- 京(77325)
- 业大(65222)
- 财(65161)
- 农业(63484)
- 所(61398)
- 研究所(56213)
- 中心(55201)
- 江(55073)
- 财经(52967)
- 经(48322)
- 北京(47663)
- 范(45197)
- 师范(44676)
- 州(43902)
- 经济学(43215)
- 院(42670)
- 经济管理(41624)
- 基金
- 项目(257527)
- 科学(201949)
- 基金(187024)
- 研究(184283)
- 家(164686)
- 国家(163177)
- 科学基金(140083)
- 社会(116832)
- 社会科(110447)
- 社会科学(110413)
- 省(102709)
- 基金项目(100510)
- 自然(92827)
- 自然科(90689)
- 自然科学(90662)
- 自然科学基金(89087)
- 划(85061)
- 教育(82311)
- 资助(75514)
- 编号(75025)
- 成果(58419)
- 重点(57046)
- 部(55743)
- 创(55520)
- 发(55442)
- 创新(51277)
- 业(51251)
- 课题(50059)
- 科研(49417)
- 国家社会(47661)
- 期刊
- 济(167451)
- 经济(167451)
- 研究(101797)
- 农(80318)
- 中国(66702)
- 学报(64925)
- 科学(58296)
- 管理(55039)
- 农业(54419)
- 财(50197)
- 大学(48742)
- 学学(46764)
- 业经(34066)
- 教育(32681)
- 融(31487)
- 金融(31487)
- 技术(30880)
- 业(27991)
- 财经(25398)
- 经济研究(24516)
- 问题(22720)
- 经(21716)
- 版(19874)
- 技术经济(19668)
- 科技(19465)
- 业大(18347)
- 现代(17584)
- 商业(17499)
- 理论(16743)
- 世界(16372)
共检索到533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韵非 姜文来 刘聪
[目的]农村劳动力性别结构发生变化,使妇女承担起了包括农业灌溉在内更多的农业生产劳动。妇女农业节水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文献梳理的视角,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归纳法,类列出现有研究中妇女对农业节水影响的定性,界定妇女赋权的概念,提出利用微观调研数据定量分析不同因子对妇女农业节水的影响及其单个因子的贡献率。[结果](1)农业女性化是工业与农业竞争发展博弈的结果,尽管该趋势延续与否、对农业生产发展利弊的判定尚不明确,但是农村劳动力性别结构发生变化确定无疑,妇女更深程度地参与了农业生产多个环节,农业劳动也相应更多地落在了妇女肩上。(2)妇女成为农业灌溉的主要力量,却因受限于教育程度相对偏低、劳动压力大、社会地位边缘化等原因影响了在农业节水中表现。(3)赋予妇女权能,使其能在承担了灌溉劳动的同时有机会参与水资源的管理,激发妇女在农业节水中的积极作用。[结论]妇女对农业节水影响的研究较少,已有文献多以定性研究为主,且对妇女农业节水与否说法不一。采用微观调研数据分析妇女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节水意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家庭总收入、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干旱情况、土壤水形态和种植结构作为驱动因子对妇女农业节水的影响,定量每个因子对妇女农业节水的贡献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韵非 姜文来 刘聪
[目的]农村劳动力性别结构发生变化,使妇女承担起了包括农业灌溉在内更多的农业生产劳动。妇女农业节水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文献梳理的视角,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归纳法,类列出现有研究对妇女对农业节水影响的定性,界定妇女赋权的概念,提出利用微观调研数据定量分析不同因子对妇女节水的影响及其单个因子的贡献率。[结果](1)农业女性化是工业与农业竞争发展博弈的结果,尽管该趋势延续与否、对农业生产发展利弊的判定尚不明确,但是农村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化确定无疑,妇女更深程度地参与了农业生产多个环节,农业劳动也相应更多的落在了妇女肩上。(2)妇女成为农业灌溉的主要力量,却因受限于教育程度相对偏低、劳动压力大、社会地位边缘化等原因影响了在农业节水中表现。(3)赋予妇女权能,使其能在承担了灌溉劳动的同时有机会参与水资源的管理,激发妇女在农业节水中的积极作用。[结论]妇女对农业节水的研究较少,已有文献多以定性研究为主,且对妇女农业节水与否说法不一。采用对微观调研数据分析妇女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节水意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家庭总收入、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干旱情况、土壤水形态、种植结构作为驱动因子对妇女农业节水的影响,定量每个因子对妇女农业节水的贡献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洪松 Yinshan Tang 霍学喜
留守妇女,也称留守妻子,指丈夫外出后单独或与其他家庭成员居住在户籍地的妇女。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口的流动性不断提高。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外出劳动力的主体是男性,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在户籍地,于是农村出现了留守妇女群体。留守妇女是中国式留守的又一典型代表。鉴于留守妇女在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作者以2012年中国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幸福感调查为研究基础,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与西方女性的幸福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条件、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是否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何可 张俊飚 丰军辉
在农业从业人员以女性为主的现实背景下(特殊背景),本文探讨了自我雇佣型农村妇女(特殊群体)对农业废弃物基质化产业技术(特殊技术)的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自我雇佣型农村妇女对各类农业废弃物基质化产业技术的需求意愿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对增产型技术、劳动节约型技术、现代管理技术有需求的自我雇佣型农村妇女所占比例分别为60.2%、56.7%、38.4%。影响自我雇佣型农村妇女对各类农业废弃物基质化产业技术需求意愿的因素同中有异:从共同因素来看,受教育水平、合作社成员身份、技术关注频率、农教推广员的服务得分对其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意愿、增产型技术需求意愿、现代管理技术需求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晓静
本文采用Tobit模型,基于2008年河南省农村254个60岁以下已婚妇女的调查数据,对妇女农业劳动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地经济发展是否以第一产业为主、农村经济是否以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业为主、人均耕地、块均耕地、妇女年龄以及家庭财富都对妇女农业劳动时间有显著影响;妇女受教育程度对妇女农业劳动时间有负向影响,但统计上并不显著;家庭赡养系数对妇女农业劳动供给有正向影响,但统计上并不十分显著。
关键词:
农村已婚妇女 劳动供给 耕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传新
采用西部地区24个行政村千余名农村妇女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农村妇女参与农业生产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描述分析发现,西部农村妇女日益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在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主体性作用,对农业新技术或新品种感兴趣,但她们同时也面临着农业生产压力大、农业生产支持网络单薄、农业生产知识有待提高等问题。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大的、文化程度偏低的、家庭比较贫困、丈夫目前外出打工的、掌握较多农业生产知识的、对农业新技术感兴趣的农村妇女成为家庭中农业生产主要承担者的可能性相对要大一些。有过外出经历、购买了农村养老
关键词:
西部农村 妇女 农业生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良媛 李琴 林相森
本文采用2005年针对珠三角地区农村失地妇女就业情况的调查数据,基于Mad-dala处理效果模型,分析了影响失地妇女就业以及是否参加培训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发现,教育和培训都可以提高失地女性的就业水平。二者之中,培训对提高就业率的贡献程度最大,远高于教育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贡献;家庭收入不能显著改变失地女性的就业状况,增加或减少家庭收入对她们是否参加工作影响很小。因此,整体而言,失地女性的失业问题不是她们不想工作,也不是家庭在市场力量作用下自主分工的结果,而很可能是城镇化政策的"副产品"之一,是在原本城镇失业现象就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农村女性从土地上退出,却无法成功地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所致。所以,...
关键词:
城镇化 失地妇女 就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秋鸾 王林萍
把握农村妇女贷款需求满足程度的关键决定因素,是优化和创新农村妇女贷款扶持政策的前提条件。论文基于福建省农村妇女的问卷数据,利用IV-Probit模型探讨社会资本强度的内生性问题,识别农村妇女贷款需求满足程度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是否参与农业产业化组织、个人年收入、是否拥有技能、家庭劳动力数量、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行为态度强度、家庭资产充裕度对农村妇女贷款申请获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与最近金融机构的距离对农村妇女贷款申请获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政策启示为:加大扶持"涉农企业+农户"的贷款担保模式;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体系,贷款扶持与创业就业能力培训相结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新然 方子节 普雁翔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琴 孙良媛
本文采用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失地妇女2005年就业情况的调查数据,首先运用赫克曼两阶段法(Heckman Twoste)修正样本选择偏差,分析了在城市化过程中失去土地的妇女在成为城市居民后就业和收入的决定因素,然后利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失地妇女选择不同就业方式的决定因素。结论表明,年龄、教育和培训以及家庭背景分别是影响失地妇女通过自主创业、在劳务市场找到工作、亲戚朋友或妇联找到工作最显著的变量之一。对此,本文提出了提高失地妇女就业率的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失地妇女 就业 备择无关假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丁 田思钰
未婚先孕和婚前流产不仅反映中国青年婚姻和性相关的观念、实践的变化,也意味着潜在的健康威胁与公共服务需求。文章针对既有研究的数据偏差和理论不足提出改进的数据采集方案与解释框架,利用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生育史信息,对流动人口未婚先孕水平和模式进行探索,并采用竞争性风险事件史模型验证了婚前流动对未婚先孕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流动妇女中有20%25%会经历以生育结束的未婚先孕,加上以流产结束的部分,未婚先孕发生率会更高;婚前流动会显著提高未婚先孕几率;初次外出时年龄越小,流出时间越长,未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流动 未婚先孕 未婚同居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志刚
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有关老年妇女数据的分析,当前在中国占主要地位的是主干家庭模式,核心家庭模式仍然居于次要地位。有无存活子女以及存活子女数量对于老年人口的户居安排起重要影响作用。一些无子女老年人通过过继、领养等方式取得子女,得以生活在传统家庭养老环境中。同时,存活子女的性别也对于老年人口的户居类型起着重要影响,将儿子留在身边是更为普遍的情况。此外,多元分析表明,老年人口的户居安排不仅要受到其存活子女的数量和性别的影响,也受到婚姻状况、年龄、城乡地区、文化水平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丁 田思钰
未婚先孕和婚前流产不仅反映中国青年婚姻和性相关的观念、实践的变化,也意味着潜在的健康威胁与公共服务需求。文章针对既有研究的数据偏差和理论不足提出改进的数据采集方案与解释框架,利用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生育史信息,对流动人口未婚先孕水平和模式进行探索,并采用竞争性风险事件史模型验证了婚前流动对未婚先孕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流动妇女中有20%~25%会经历以生育结束的未婚先孕,加上以流产结束的部分,未婚先孕发生率会更高;婚前流动会显著提高未婚先孕几率;初次外出时年龄越小,流出时间越长,未婚先孕几率越高;婚前流动经历对农业户籍、教育水平较低的流动妇女发生未婚先孕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流动 未婚先孕 未婚同居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葛学凤,叶文振,夏怡然
本文利用“厦门市开元区流动儿童健康与教育状况调研课题”的抽查结果 ,描述流动妇女的孕期保健状况 ,并对流入厦门的流动妇女以及常住妇女的孕期保健水平进行比较 ,在此基础上提出影响流动妇女孕期保健水平的理论假设。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流动妇女或配偶的文化程度、流出地的城乡类型、家庭收入水平以及已生育的孩子数量是决定流动妇女孕期保健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文章还结合分析结果提出改善流动妇女孕期保健状况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流动妇女 孕期保健 产前检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虎锋 王海静 何广文
本文利用Logit模型对于在妇联组织妇女小额信贷三种运作模式下,影响获得妇联组织妇女小额信贷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影响获得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主要因素有家庭收入、大棚面积、社会资本和授信额度;影响获得妇女项目资金贷款的主要因素有女主人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家庭收入和是否种养大户;影响获得昭乌达妇女发展协会小额信贷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和是否了解协会的贷款条件;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和项目资金贷款存在偏离目标客户群体的可能。
关键词:
妇联 妇女 小额信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