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33)
2023(15810)
2022(13165)
2021(11966)
2020(10386)
2019(23340)
2018(22990)
2017(44184)
2016(24160)
2015(26749)
2014(26486)
2013(26511)
2012(24510)
2011(21968)
2010(22250)
2009(21186)
2008(21591)
2007(19670)
2006(17459)
2005(15593)
作者
(73219)
(61497)
(61354)
(58079)
(38855)
(29761)
(27982)
(24186)
(23100)
(21876)
(20949)
(20470)
(19558)
(19401)
(19348)
(18987)
(18840)
(18102)
(17751)
(17616)
(15591)
(15203)
(14857)
(14139)
(13966)
(13859)
(13785)
(13613)
(12506)
(12410)
学科
(103420)
经济(103294)
(99792)
(80110)
企业(80110)
管理(78313)
(48325)
方法(47387)
数学(38534)
数学方法(38190)
业经(32918)
农业(31708)
(31383)
中国(26189)
(22657)
(22433)
财务(22397)
财务管理(22361)
企业财务(21188)
(20205)
贸易(20199)
(19693)
技术(19443)
(18458)
地方(17576)
(17442)
(17318)
银行(17262)
(17247)
理论(17103)
机构
学院(358178)
大学(351219)
(150423)
经济(147586)
管理(141669)
理学(122166)
理学院(120933)
管理学(119027)
管理学院(118393)
研究(116239)
中国(94325)
(82076)
科学(73159)
(72851)
(68879)
农业(64131)
业大(61409)
(60575)
(55238)
中心(55157)
研究所(55004)
财经(54989)
(49984)
经济学(45252)
北京(45044)
(43075)
经济学院(41292)
(41184)
师范(40629)
(40461)
基金
项目(237186)
科学(186294)
基金(173030)
研究(167928)
(152764)
国家(151332)
科学基金(129487)
社会(108452)
社会科(102533)
社会科学(102499)
(95077)
基金项目(92293)
自然(85525)
自然科(83442)
自然科学(83410)
自然科学基金(81993)
(78594)
教育(74964)
资助(69737)
编号(67018)
重点(53119)
(51995)
(51959)
成果(51852)
(51421)
(50645)
创新(48001)
科研(46258)
课题(45118)
国家社会(44991)
期刊
(170639)
经济(170639)
研究(98208)
(80843)
中国(67371)
学报(60483)
科学(55241)
(55125)
农业(54279)
管理(51842)
大学(45237)
学学(43776)
(37735)
金融(37735)
业经(34116)
技术(30580)
(29392)
财经(26939)
教育(25884)
经济研究(25381)
问题(23161)
(23092)
技术经济(20245)
(19581)
世界(17820)
商业(17426)
科技(16768)
统计(16531)
现代(16529)
(16439)
共检索到526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九杰  崔卫杰  朱信凯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受耕地保护能力、政策保障能力和自然灾害抵御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着重讨论了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对粮食生产能力培育、降低粮食不安全性的作用。认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策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琛  吴敬学  钟鑫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生产发展,粮食产量实现了历史突破性的"十连增",但由于受到了资源禀赋限制和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影响,未来中国粮食产业增产潜力并不容乐观。选取水土资源、劳动力资源作为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而打破约束实现粮食持续增产的唯一手段是必须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来支撑农业发展。通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受到生物化学型技术和机械型技术的干扰型影响,在目前资源禀赋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未来依然能够实现粮食可持续的增产可行路径是增加两类技术的要素投入,其中生物化学型技术投入在粮食生产中起主要影响作用,应作为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以及近几年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尤其是以农业生物技术为代表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海峰  王姣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条主要途径。而准确把握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又是制定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措施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文将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依据各个影响因素的生产弹性和贡献率来分析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 ,最后得出结论及政策含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燕枝  郭静利  王秀东  
粮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核心。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不同时期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有所变化。本文通过对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的对应分析,得出了四个不同阶段,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的不同主导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白云涛  林巧文  
文章首先对河北省农业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其次对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3类因素10个指标,同时选取2004~2014年上述10个指标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与粮食总产量高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大;其它影响因素按照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列为: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业从业人员、农村用电量、人均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它们都与粮食产量中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较大。最后提出充分...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晓丽  许锐  郝玲  
自然灾害对吉林省粮食生产年均造成60亿元的损失,自然灾害已成为阻碍吉林省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农业自然灾害的预测水平,增强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关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侯锐  李海鹏  
本文以系统学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解为四个因子。通过主成分回归发现,水资源禀赋等自然生产力因子是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因素;机械化率等技术生产力因子和耕作制度等管理生产力因子是主要促进因素;政策生产力因子影响不太显著,却是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因素。在目前生产条件下,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改善基础条件,提高技术投入,选择良性生产模式,改革耕作制度,发展多熟制的间作套种,是今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方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姣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条主要途径,而准确把握影响全国及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对制定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一、模型的建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能够相对稳定地达到一定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松颖  刘颖  金雅  
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维护粮食安全战略意义重大。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1998—201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粮食生产发展,并结合粮食生产现实状况研究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及其变迁。研究表明:耕地、劳动力、农业机械、有效灌溉率和抗灾能力等因素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不利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发展;粮食财政支出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促进了粮食产量迅速增加,但是最低收购价政策市场扭曲效应日趋明显。为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发展,应重视对耕地数量与质量的保护;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培养职业农民,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建立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有效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粮食生产资源的基础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慧秋  
本文主要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通过对影响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六个主要因素与粮食实际产量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及定性分析,实证考察了各个因子不同时期对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予新  李文琦  
本文以"四化"同步发展的角度入手,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相关影响要素为基础,着重分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主要内涵对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作用机制,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中伟  王宇露  
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中,科技具有基础性效应,优质增产效应,节约效应和产业化效应,未来需从健全多元投入机制;明晰研发目标和方向,突出研发重点;完善推广体系和增强农民科技采用意识四方面促进科技支持效应发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史培军  王静爱  谢云  王平  周武光  
本文分析了最近15a来中国气候变化在最近50a来的比较特征,并着重分析与讨论了这一期间气候变化、农业自然灾害与粮食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变化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温度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因气候变化影响粮食产量的变化幅度一般为3%~5%,个别年份可达10%左右;因农业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幅度一般在5%~10%,个别可达10%左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侯东德  宋修卫  
对农业自然灾害综合治理模式经济属性的分析表明,我国建设农业自然灾害综合治理模式不仅需要公共产品的供给,还需要私人产品的供给。因此,建立农业自然灾害综合治理模式必须正确定位政府、社会组织、农民等利益主体的角色、合理分散风险、公平分摊成本,才能最终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和社会组织等利益主体积极参与的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段小红  王化俊  
根据1978~2008年甘肃省粮食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和人均产量等粮食生产的相关资料,对粮食生产情况进行了阶段分析;选用农膜使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动力、受灾面积、价格指数等指标,建立了C-D生产函数,分析了不同阶段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变动的原因。结果表明:物质投入、科技投入和政策因素是影响甘肃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三个主要因素。提示甘肃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仍然偏低,但增产潜力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