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26)
- 2023(15266)
- 2022(12906)
- 2021(12102)
- 2020(10128)
- 2019(23032)
- 2018(22803)
- 2017(44100)
- 2016(23714)
- 2015(26519)
- 2014(26313)
- 2013(26331)
- 2012(23981)
- 2011(21434)
- 2010(21581)
- 2009(20303)
- 2008(20312)
- 2007(18146)
- 2006(16355)
- 2005(14475)
- 学科
- 济(100253)
- 业(100128)
- 经济(100113)
- 企(80391)
- 企业(80391)
- 管理(79371)
- 农(52395)
- 方法(42955)
- 农业(35385)
- 业经(34499)
- 数学(33661)
- 数学方法(33265)
- 财(30346)
- 中国(24952)
- 务(21683)
- 财务(21618)
- 财务管理(21588)
- 制(20918)
- 企业财务(20427)
- 技术(19623)
- 地方(19160)
- 和(18010)
- 理论(17857)
- 学(17818)
- 贸(17372)
- 贸易(17365)
- 策(17312)
- 易(16888)
- 划(16496)
- 体(15658)
- 机构
- 学院(345825)
- 大学(339608)
- 管理(144110)
- 济(140108)
- 经济(137154)
- 理学(124170)
- 理学院(122952)
- 管理学(121161)
- 管理学院(120545)
- 研究(109198)
- 中国(86163)
- 京(71929)
- 农(68170)
- 科学(66527)
- 财(63912)
- 业大(54880)
- 所(54201)
- 江(52331)
- 农业(51776)
- 中心(51082)
- 财经(50740)
- 研究所(48772)
- 经(45990)
- 北京(45078)
- 范(43555)
- 师范(43262)
- 州(42278)
- 经济学(39847)
- 经济管理(39351)
- 院(39004)
- 基金
- 项目(230671)
- 科学(182624)
- 研究(173750)
- 基金(167468)
- 家(143757)
- 国家(142342)
- 科学基金(124067)
- 社会(110569)
- 社会科(104337)
- 社会科学(104307)
- 省(91603)
- 基金项目(89607)
- 自然(79224)
- 自然科(77239)
- 自然科学(77221)
- 教育(77196)
- 自然科学基金(75867)
- 划(74530)
- 编号(72991)
- 资助(67198)
- 成果(58141)
- 部(50515)
- 重点(50144)
- 发(49854)
- 创(49688)
- 课题(48160)
- 创新(45685)
- 业(44904)
- 国家社会(44853)
- 制(44151)
- 期刊
- 济(165451)
- 经济(165451)
- 研究(100184)
- 农(70154)
- 中国(65073)
- 管理(53408)
- 学报(50994)
- 财(50363)
- 科学(49660)
- 农业(47493)
- 大学(40063)
- 学学(38109)
- 教育(33827)
- 业经(33743)
- 融(32182)
- 金融(32182)
- 技术(30191)
- 财经(24405)
- 业(23398)
- 经济研究(22864)
- 问题(22399)
- 经(20828)
- 技术经济(18829)
- 版(17974)
- 现代(17180)
- 科技(16814)
- 理论(16626)
- 世界(15868)
- 商业(15854)
- 图书(15771)
共检索到512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国敏
自然灾害总是与贫困相伴随,且呈正相关关系。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破坏作用日益加重,从而导致一部分农村人口处在贫困线上,或使一部分已经脱贫的人们重新返贫,使得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更加艰巨。本文从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现状及特征分析入手,阐述了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提出了减灾与扶贫相结合;国家财政投入和农业保险相结合;“教育扶贫”和“移民扶贫”相结合;脱贫与巩固温饱相结合的现阶段农村扶贫新思路。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农村贫困 扶贫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巩前文 张俊飚
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农业生产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经济落后的不发达地区由于本身的抗灾救灾能力弱,受到的自然灾害影响也更加严重,甚至会导致贫困的发生。目前虽然已经有学者定性地研究过农业自然灾害对农村贫困的影响,但是缺乏定量的分析。本文旨在弥补以前定量研究的空白,选择安徽省的59个县(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农业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与农村贫困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不同。文章的最后,依据实证结果对正确认识农业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构建农村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增强贫困地区农民的抗灾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自然灾害 贫困发生率 农村贫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天慧 张海霞 杨锦秀
由于自然灾害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增收和反贫困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在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灾害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利用67个少数民族村的调研数据,进行了自然灾害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影响的路径分析。分析结果说明:自然灾害加大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的弱质性;灾害所造成的大量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使低收入农户极易陷入贫困;救灾减灾机制的不完善,农户抵御灾害的能力弱,又使大量脱贫人口返贫。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少数民族地区 农业的弱质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聂峰
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年来,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在1000亿元以上。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严重。但与国际上大灾风险主要通过保险机制来分担化解的做法不同,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救助工作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援助和生产自救进行,有关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保险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因此,必需改革目前的保险体制,探索建立巨灾保险救助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非传统风险转移方式分散农业巨灾风险的新途径,有效地提升保险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农业 自然灾害 保险 巨灾救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年红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农业大国,探索农业自然灾害的规律,研究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影响,加强农业保险,对于扭转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地位,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解除农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对于加速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我国农业...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林强 刘煌 许俊鑫 林晓刚 周永务
农业自然灾害是影响我国众多小农户收入的重要因素,而农业保险是应对自然灾害的有效手段。本文运用条件风险估值(Conditional Value-at-Risk, CVaR)风险度量准则刻画农户的风险规避特性,构建风险规避农户和风险中性保险公司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产量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机制下农户和保险公司的最优决策行为以及双方的险种选择。研究发现:(1)产量保险会抑制农户生产投入的努力水平,气象指数保险却能激励农户提升努力水平进而增加市场中农产品的供应量,但是气象指数保险下农户的效用并不一定优于产量保险。(2)农户的风险规避程度是影响其是否参保的关键因素——风险规避程度较高的农户才会选择投保农业自然灾害保险,而且随着农户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加其最优险种选择将由产量保险转为气象指数保险。数值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才志 董璐
在对水贫困相关理论理解的基础上,以灾害风险管理作为研究切入点,构建中国农村水贫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经济、社会、生态和资源4个子系统共44个指标组成。对2000-2011年我国31个省(市)地区农村水贫困风险进行测算的情况下,将各省份4个子系统风险得分与农村水贫困风险得分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不同地区子系统发展状况,为降低水贫困风险状况,实现子系统的适应性发展寻找方向。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水贫困风险的空间分布状况,利用有序聚类,对31个地区进行分类,将农村水贫困状况分为3类:高度风险水贫困、中度风险水贫困、低度风险水贫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水贫困状况呈现出从东南向西北地区不断加剧的发展趋...
关键词:
农村水贫困 灾害风险指数 主客观赋权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林 郭宇畅 郭赞
本文针对我国灾害管理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了从政府救灾的单一管理体制,到农业保险参与灾害管理并形成科学化全面化的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根据农业保险在灾害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参与的多层次、多主体的现代农业自然灾害管理思路与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宽斌 熊雪 聂凤英
[目的]研究影响贫困地区农户应对自然灾害风险,减少经济损失的因素,并分析农户采取应对损失的措施。[方法]利用2015年云南、贵州和陕西3省6县经历过自然灾害的819农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模型研究影响贫困地区农户有效规避自然灾害风险的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农户在遭受自然灾害后采取的响应策略。[结果]研究表明农户户主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与外界市场接触越紧密,则农户规避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越强;农户收入中农业收入比重高、家庭贫穷、家庭收入来源过于集中均不利于农户规避自然灾害风险。通过分析农户应对自然灾害损失的策略发现,农户在自然灾害冲击下,较多采用被动的应对策略,不善于拓展新的收入来源。采用降低生活质量、减少生活必要支出、寻找新的收入来源、金融手段和出售生产生活资料这5种应对策略的农户分别占整体受灾农户的16.36%、6.47%、14.65%、5.37%、4.03%和11.35%。[结论]为了增强贫困地区农户规避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首先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其次,增加贫困地区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渠道,可以在偏远地区多修公路等;最后,应当积极引导农户拓展农业生产以外的收入来源,将收入来源多样化,降低农户农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有效增强贫困地区农户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峭 王克
利用基于灾情数据的评估方法对全国及31个省份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估,根据农作物灾害风险的概率密度和累积分布函数计算其年均损失率,并据此进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6个省份平均每年的农业因灾损失率都在10%以上,全国农业因灾年均损失率为12.9%;(2)干旱和洪涝是导致我国农业损失的两个主要险种,分别占到总损失的51%和27%;(3)我国自然灾害各险种的高风险区均相对集中,建议政府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区域灾损风险。
关键词:
农业风险 自然灾害 风险评估 风险区划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启亮 谢家智 张明
农业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的提出,为传统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应对提供创新思路,因此,其可测性及测度机理必是问题重点。在整合灾害周期性理论、自然灾害链前提下,借鉴PAR(压力—释放理论)将社会脆弱性引入农业自然灾害应对过程,并基于管理模式构建农业客体、农业环境、农业主体三维子系统指标体系并作综合评价。利用因子分析及熵权法对宏观涉农数据进行实证处理,测算出农业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研究发现,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呈逐年递减,且各子系统趋势相对平稳且一致。此项研究为农业承灾系统及子系统的相互传导提供部分有效理论依据和政策导向。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涛
利用DEA方法对1978-2010年无灾害投入和灾害投入的中国农业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自然灾害变量的引入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效率,导致农业平均技术效率下降、有效单元数及农业规模收益递增的年份增多;尽管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趋于下降以及影响农业技术效率变动的动因趋于分散,但是自然灾害仍是30多年来我国农业技术效率不高的主要动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乃云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王国敏教授等撰写的《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一书,是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管理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佳
本文首先探讨了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和危害,进而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控制和补偿的现实情况,最后作者就如何提高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控制水平,如何增强受灾农民抵御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建议。
关键词:
农业自然灾害 风险控制 补偿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