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56)
2023(19433)
2022(16097)
2021(15001)
2020(12199)
2019(27647)
2018(27115)
2017(52636)
2016(27924)
2015(30961)
2014(30508)
2013(29939)
2012(27586)
2011(24895)
2010(25144)
2009(23398)
2008(22890)
2007(20563)
2006(18528)
2005(16584)
作者
(77737)
(65264)
(64809)
(61303)
(41293)
(31158)
(29295)
(25308)
(24787)
(23244)
(22191)
(21842)
(20543)
(20407)
(20128)
(19716)
(19218)
(18956)
(18744)
(18702)
(16074)
(16009)
(15824)
(15104)
(14641)
(14569)
(14363)
(14334)
(13062)
(12890)
学科
(121272)
经济(121145)
(104214)
管理(92303)
(84748)
企业(84748)
(50412)
方法(47650)
数学(38391)
数学方法(37898)
业经(36038)
中国(34477)
(33882)
农业(33691)
地方(27869)
(24863)
(22764)
财务(22708)
财务管理(22671)
技术(21893)
环境(21772)
(21747)
贸易(21727)
(21529)
企业财务(21490)
(21152)
(21118)
理论(19961)
(19747)
(19461)
机构
学院(396739)
大学(387460)
(169295)
经济(165919)
管理(160495)
理学(137275)
理学院(135950)
管理学(134008)
管理学院(133259)
研究(130012)
中国(103305)
(80948)
(78379)
科学(75720)
(70807)
(63565)
(62270)
中心(61991)
财经(61357)
业大(57344)
研究所(56994)
(55769)
农业(53881)
(50744)
北京(50466)
师范(50328)
经济学(50198)
(49237)
(47013)
经济学院(45217)
基金
项目(262220)
科学(209558)
研究(198437)
基金(190679)
(163754)
国家(162204)
科学基金(142013)
社会(128987)
社会科(122131)
社会科学(122100)
(104296)
基金项目(100275)
教育(89663)
自然(88947)
自然科(86838)
自然科学(86818)
(85598)
自然科学基金(85264)
编号(82126)
资助(76476)
成果(65289)
(60891)
(58144)
重点(58133)
(56851)
课题(55397)
国家社会(53420)
创新(52484)
(50960)
教育部(50329)
期刊
(197960)
经济(197960)
研究(115216)
中国(81934)
(70140)
管理(62376)
(61588)
科学(53589)
学报(53066)
农业(47230)
(42423)
金融(42423)
大学(42267)
教育(41015)
学学(40001)
业经(38043)
技术(37101)
财经(29925)
经济研究(29330)
问题(26383)
(25904)
(25118)
技术经济(21108)
世界(19255)
现代(19008)
(18877)
资源(18860)
商业(18563)
(18305)
科技(17929)
共检索到606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法稳  郑玉雨  林珊  王广梁  
农业生产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基于全国10省(区)3821户农户问卷数据,分析耕地利用与保护、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和农户对农业废弃物利用认知的现状,识别农业生产环境面临的问题。结果表明:首先,轮作休耕类型呈明显多样化,但试点范围依然偏小,休耕周期以4~6个月为主,近六成实施耕地轮作休耕的农户没有得到政府补贴;其次,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多样,以“粉碎作肥料”为主,但依然存在农作物秸秆随意丢弃现象;最后,农药包装物污染问题得到重视,但处理方式仍面临阻力。40%以上的农户认为农药包装物“污染了环境”,并以“回收至固定点”的处理方式为主,但依然难以实现有效的回收及资源化利用。基于此,本文提出科学扩大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试点范围,创新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集成及循环模式,多措并举完善农药包装物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机制等改善路径及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沈兴兴  
[目的]不能让小农户成为农业绿色发展这场革命的“旁观者”和“落伍者”,促进小农户绿色发展转型,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 [方法] 为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小农户步入农业绿色发展轨道的可行路径,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论述了小农户绿色发展的天然优势和劣势,其次基于江苏、浙江、黑龙江、湖北等地小农户与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绿色生产的实地调研,全面评估当前小农户从事绿色生产的意愿、能力、利益诉求,并分别评价了各类利益联结机制对小农户绿色生产的激励作用,明确了小农户当前实现绿色发展的能力瓶颈和外部需求。[结果]最后从自身能力提升、强化外部支撑两方面,综合提出小农户步入农业绿色发展轨道的具体可行路径。[结论]提出通过自我学习与公共宣传教育、成立小农户自发组织、发起互助保险等提升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完善绿色导向的公共政策体系、专业化社会服务体系和优化各类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小农户绿色发展的外部服务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秀川  吴朋雁  
为探究绿色农业发展机制的演进,基于前景理论构建了不完全理性的政府、农户和消费者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数值仿真三方的策略选择及演化过程,结合制度和偏好演化理论探讨了最优演化稳定状态的达成条件。研究发现:为达到有利于绿色农业发展的均衡,需要打破原有制度演化,构建与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相适应的制度环境。该过程的实现需要政府作为"创新者"率先偏离既定规则并带动其他博弈方取得更高收益。政府可从物质、信念、价值和心智模式角度改变农户和消费者的偏好演进,以最大化绿色农业发展的效益,具体包括:1)制定补贴政策和奖励机制;2)扶持绿色生产龙头企业、生产示范区等典型范例;3)制定有效的农业生态净化措施及检测标准;4)制定有公信力的绿色农产品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有力的甄别信号;5)通过知识宣讲、自然教育、农旅文化等手段提高公众对绿色农业的整体认知,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文明风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石志恒  慕宏杰  孙艳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和生产方式的一场深刻革命,而农户是参与农业绿色发展的直接主体之一,因此研究农户参与农业绿色发展行为对破解中国农业农村资源环境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利用甘肃省农户调查数据,分别利用因子分析法和有序Logistic模型,测度农户农业绿色发展的参与强度,分析农业补贴对农户参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农业绿色发展的整体参与强度不高,农户参与农业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农业补贴对农户农业绿色发展的参与强度既有正向影响也有负向影响,其中农业保险补贴和其他(现金)补贴与农户农业绿色发展的参与强度显著正相关,农资补贴(农药、化肥和地膜)与农户农业绿色发展的参与强度显著负相关,现有的农业补贴可能会加剧农业面源污染而不利于农业绿色发展。除农业补贴外,雇佣劳动力、与相关技术单位合作、家庭成员有无村干部、土地离硬化道路远近等因素也对农户参与农业绿色发展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永生   张德元   汪侠  
[目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被视为考量绿色发展的重要表征。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的经验性路径和政策性选择,对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助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投入产出纬度法、技术优化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别测算了样本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深入探究了微观场域下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路径,以及农户要素禀赋在其间可能的作用,并通过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1)研究发现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行为的重塑能力,会随着服务水平的持续提高,引起农业经营活动的空间高效集聚与农业要素的空间优化配置,呈现出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规模化、资本化与技术化特征,消除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隐形壁垒”,打破农业技术辐射扩散的“玻璃幕墙”,呈现出双轮驱动的提升模式,共同实现了农户层绿色农业技术效率、绿色农业技术变化的提高。(2)这种影响呈现非线性特点,促进作用大于抑制作用,最终表现为社会化服务的线性正向效果,共同驱动了农户层面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3)农户的要素禀赋与社会化服务存在互补作用,强化了社会化服务绿色效应的路径依赖,且这种调节影响也存在门槛。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农户要素禀赋的调节作用,降低了其跨越门槛值的难度,为之后的社会化服务借助绿色农业技术效率、绿色农业技术变化两条路径,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提供了现实保障和长效机制。[结论]研究为更好地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提升绿色发展方面的作用,而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未来需要继续深入实施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由甲  
农业绿色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应有之意。在发展绿色农业的过程中,我们还面临着缺乏绿色农业发展意识、缺乏绿色农业发展的配套制度、缺乏先进技术的支撑、缺乏发展绿色农业的资金等问题。发展绿色农业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消费意识,建立健全绿色农业发展的体系与制度,强化绿色农业法治的科技支撑,加大绿色农业法治的资金投入。
[期刊] 改革  [作者] 金书秦  牛坤玉  韩冬梅  
随着农业资源环境问题的凸显,绿色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基于对农业绿色发展关键要素的界定,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三个阶段:去污,即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提质,实现产地绿色化和产品优质化;增效,绿色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近年来,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政策分散、数据基础不牢、农业补贴制度改革进展缓慢、行政执法"一刀切"等问题。"十四五"时期,应以绿色发展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抓落实提高政策实效;注重摸清家底,摒弃部分无数据支撑的量化目标;加强对执法和行政的督察巡查,对政策执行过失加大问责力度;不断深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向绿色生态方向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芳芳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任务艰巨,必须以系统和发展的观念来综合把握。本文在分析农业绿色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理念认知、从业素质、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和体制机制等五个方面来剖析农业绿色发展所面临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笔者提出相对应六个强化的新路径,即强化战略思维、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强化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强化品牌效应、强化科学技术创新、强化体制机制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于法稳  郑玉雨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特别是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迫切需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发展阶段农业发展最根本的目标之一。农业绿色发展表现出多维的时代价值,但也面临着突出的环境问题,如耕地资源压力过大,化肥农药使用强度依然居高不下,农产品质量依然不容乐观等。在此背景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对新发展阶段农业的战略地位重新思考,创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问题,依靠科技创新,改善提升农业生产环境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环境系统的健康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龚勋  
绿色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绿色农业发展途径进行探析,能有效的转变农业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绿色农业发展的集约化。因此必须创新绿色农业发展科技,增强绿色农业发展科技支撑;完善和创新绿色农业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对绿色农业有效调节作用;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增强绿色农产品附加值;发挥政府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职能,弥补绿色农业市场发展缺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由甲  
农业绿色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应有之意。在发展绿色农业的过程中,我们还面临着缺乏绿色农业发展意识、缺乏绿色农业发展的配套制度、缺乏先进技术的支撑、缺乏发展绿色农业的资金等问题。发展绿色农业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消费意识,建立健全绿色农业发展的体系与制度,强化绿色农业法治的科技支撑,加大绿色农业法治的资金投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德智  
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是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新发展阶段,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实现农业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发展成本高、风险系数大和农业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应探讨货币政策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机理,解决农业绿色发展的金融供需矛盾,进而提升农业绿色发展的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农业绿色发展的产业化水平和构建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强化对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中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信贷力度,推动农业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健全农业绿色发展的金融风险转移和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曾德鹏  苏向辉  马瑛  李婷  赵和萍  杨宏伟  
[目的]通过对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的农户行为响应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政策,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方法]基于新疆X县305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农户行为响应研究的理论框架,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政策与农户行为之间的运行机理,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构建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结果]结果表明:(1)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均显著影响农户农业绿色发展的行为意愿,且“行为态度”对农户农业绿色发展行为意愿的影响最大,主观规范的影响最小,行为控制居于二者之间;(2)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对农户进行农业绿色发展行为响应的影响比其对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大。通过对比路径系数的大小,证实了行为意愿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中介作用;(3)农户农业绿色发展行为中,农户对约束类行为的响应程度比激励类行为高。[结论]提出: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增强农户农业绿色发展的行为意愿;“激励”与“约束”并用,提高农户行为响应程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永生  张德元  汪侠  
[目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被视为考量绿色发展的重要表征。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的经验性路径和政策性选择,对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助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投入产出纬度法、技术优化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别测算了样本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深入探究了微观场域下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路径,以及农户要素禀赋在其间可能的作用,并通过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研究发现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行为的重塑能力,会随着服务水平的持续提高,引起农业经营活动的空间高效集聚与农业要素的空间优化配置,呈现出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规模化、资本化与技术化特征,消除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隐形壁垒”,打破农业技术辐射扩散的“玻璃幕墙”,呈现出双轮驱动的提升模式,共同实现了农户层绿色农业技术效率、绿色农业技术变化的提高。同时,这种影响呈现非线性特点,促进作用大于抑制作用,最终表现为社会化服务的线性正向效果,共同驱动了农户层面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其中,农户的要素禀赋与社会化服务存在互补作用,强化了社会化服务绿色效应的路径依赖,且这种调节影响也存在门槛。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农户要素禀赋的调节作用,降低了其跨越门槛值的难度,为之后的社会化服务借助绿色农业技术效率、绿色农业技术变化两条路径,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提供了现实保障和长效机制。[结论]研究为更好地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提升绿色发展方面的作用,而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未来需要继续深入实施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法稳  
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一方面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任重道远,优质安全农产品供应不充分;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市场日益旺盛。与此同时,因质量导致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也相对不足。因此,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及关键是水土资源的保护,特别是水土资源质量的保护,这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但中国水土资源在数量上的不足,以及源自工业、农业污染导致的水土资源质量的下降,都严重影响着中国农业的绿色发展。为此,应深刻理解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意义,采取有效对策,确保水土资源的数量安全,提升水土资源质量,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农产品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