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88)
2023(20607)
2022(17245)
2021(16012)
2020(13173)
2019(29953)
2018(29707)
2017(56736)
2016(30539)
2015(34174)
2014(33986)
2013(33943)
2012(31587)
2011(28534)
2010(28899)
2009(27038)
2008(26503)
2007(23793)
2006(21603)
2005(19575)
作者
(88963)
(74485)
(73895)
(70293)
(47552)
(35675)
(33500)
(29047)
(28423)
(26802)
(25379)
(25218)
(23851)
(23833)
(22925)
(22658)
(21822)
(21635)
(21409)
(21397)
(18704)
(18529)
(17997)
(17290)
(16745)
(16716)
(16588)
(16428)
(15137)
(14735)
学科
(144767)
经济(144616)
(105210)
管理(93521)
(85539)
企业(85539)
方法(53497)
(51080)
数学(43203)
数学方法(42781)
业经(38374)
中国(38153)
地方(34448)
(34419)
农业(34272)
(27520)
(26194)
技术(22942)
(22912)
贸易(22892)
(22693)
财务(22620)
(22602)
财务管理(22589)
理论(22260)
(22109)
企业财务(21359)
环境(21216)
(19983)
(19968)
机构
学院(441592)
大学(436733)
(186526)
经济(182682)
管理(173640)
研究(152936)
理学(148222)
理学院(146568)
管理学(144393)
管理学院(143575)
中国(117585)
(94436)
科学(92228)
(83647)
(80700)
(77182)
(70832)
研究所(69622)
中心(69573)
业大(66512)
财经(65742)
农业(61881)
北京(59680)
(59593)
(58368)
师范(57856)
经济学(55338)
(55262)
(55110)
经济学院(49568)
基金
项目(290623)
科学(229071)
研究(216432)
基金(209138)
(180894)
国家(179233)
科学基金(154520)
社会(138155)
社会科(130621)
社会科学(130585)
(115307)
基金项目(110989)
自然(97814)
教育(97423)
自然科(95488)
自然科学(95467)
(95043)
自然科学基金(93747)
编号(89482)
资助(84573)
成果(72016)
(65956)
重点(64671)
(63542)
(61443)
课题(61416)
创新(56871)
国家社会(56643)
科研(54280)
教育部(54258)
期刊
(224376)
经济(224376)
研究(134840)
中国(92498)
(78237)
管理(67219)
学报(66021)
(64752)
科学(63051)
农业(52822)
大学(50778)
教育(48092)
学学(48033)
(43576)
金融(43576)
技术(40608)
业经(39548)
经济研究(33899)
财经(32544)
问题(29437)
(28060)
(27678)
技术经济(24255)
现代(21539)
世界(21464)
图书(21057)
科技(20728)
(20611)
资源(20545)
商业(20319)
共检索到683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俊杰  刘学舟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利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模型测度了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四个层面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探究了各城市在不同指标层面的发展优势和短板。研究表明:(1)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平均水平较全国低,部分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2)广东4市农业绿色发展平均水平高于广西7市,其中广州、佛山在资源节约、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指标的发展上处于领先地位,其发展模式值得借鉴,而广西7市在环境友好指标的发展上具有相对优势;(3)经济带内两广各城市间农业绿色发展差异较大,但各有优劣,具有较大互补、提升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俊杰  刘学舟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利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模型测度了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四个层面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探究了各城市在不同指标层面的发展优势和短板。研究表明:(1)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平均水平较全国低,部分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2)广东4市农业绿色发展平均水平高于广西7市,其中广州、佛山在资源节约、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指标的发展上处于领先地位,其发展模式值得借鉴,而广西7市在环境友好指标的发展上具有相对优势;(3)经济带内两广各城市间农业绿色发展差异较大,但各有优劣,具有较大互补、提升空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红贵  赵路  
以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为研究视角,从产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4个方面构建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7—2016年长江经带11省(市)面板数据,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根据所得数据从空间尺度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在-0.4~0.37之间。其中,上海最优,四川最差,产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从下游地区到中游地区再到上游地区呈逐渐递减趋势。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Moran’s指数显著为正并呈现空间正相关特征。因此,提升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必须发挥下游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下游地区和中、上游地区间的交流合作,构建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绿色承接产业转型模式,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蔡绍洪  谷城  张再杰  
文章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借助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空间自相关模型、地理探测器等计量模型,测算2008—2018年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数的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变化趋势呈现出稳定上升—平稳过渡—稳定上升三个阶段,具体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的空间格局;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之间存在显著的产业梯度和要素禀赋差异,产业能级沿长江流向呈递增趋势,要素丰裕度则沿长江流向递减;地区间绿色发展水平存在着正向的空间相关性,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各地区呈现出"大连片、小散落"的集聚类型,但是这种空间相关性正在逐渐减弱;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高级化、环境规制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高作用力影响因子,驱动要素实现了双因子增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鹏洲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产业,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分析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一是长江经济带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流通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从依靠规模扩张转变为依靠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创新、对外开放程度等要素;二是长江经济带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呈现不平衡不充分的格局,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水平较高,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且随着时间跨度的延伸,两地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最后本文从加强流通业技术创新应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燕  
本文从流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流通渠道数字化、流通产业数字金融化3个维度,选取9项指标构建了流通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并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开展测度评价,进一步研究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在空间上是否存在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第一,长江经济带流通业数字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呈现“东强西弱”的发展格局,随着时间演进,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第二,由空间效应分析可知,长江经济带地区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但这种空间溢出效应是单向的,即长三角城市群向中西部地区单向溢出。最后从加强流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东西部流通互建机制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仁杰  董会忠  
文章选取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相关数据,从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生态建设、制度供给四个维度构建绿色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考察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空间特征。结果显示:(1)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但下游>中游>上游的空间格局持续存在。(2)绿色发展关联主轴线等级悬殊,除长三角城市群内部达到一、二级轴线外,其他城市均以三级轴线为主,且均呈现以某个城市为核心的“点轴式”垂直关联结构,并未形成完整、高效的主轴线关联体系。(3)绿色发展关联网络密度有所提升,城市节点连接偏好表现为异配性,但网络层级性特征显著,导致网络脆弱性较强,且呈现“核心-边缘”特征。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顺顺  
在梳理绿色发展理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基础上,构建包含绿色增长度、绿色承载力和绿色保障力3项一级指标,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开放协调、水资源利用、水生态治理、绿色投入和绿色生活7项二级指标,36项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GRAP联合评价技术,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表明:2011-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总指数由49.39逐步增长至56.35;长江经济带中部和西部区域未来分别应在绿色承载力和绿色增长度方面进行重点提升;创新驱动和绿色投入指数提升较慢是当前长江经济带各区域板块面临的共同问题;11省(市)按总指数可分为三个梯队,且各省(市)特色鲜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回  尹传斌  李志萌  
文章从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政府绿色支持度三个维度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动态评价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绿化度整体水平较低且存在协同型聚类、闭环型聚类和独立型聚类三种聚类关系;资源环境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约束显著;政府绿色支持度空间分布不均衡,但区域间整体差距收窄;(2)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适中,空间格局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阶梯状分布,时间序列存在蓄能期、活跃期和平稳期,绿色发展实现了整体大于局部之和;(3)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源动力来自区域的聚类关系和绿色发展子系统的协同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文捷  闫孝茹  
论文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对珠江—西江经济带跨区域城市旅游系统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其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进而计算得出区域内各市的旅游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并根据测评结果将区域内各城市旅游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分别与区域内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通过宽度和重叠度数值的高低分布把区域内的城市划分为4类,第一类为重叠度及宽度都较高的南宁和柳州,第二类为重叠度高且宽度较低的梧州、肇庆和来宾,第三类为重叠度较低且宽度也较低的百色、崇左、云浮和贵港,第四类为重叠度低且宽度高的广州和佛山,并根据旅游生态位扩充、分离等理论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发展策略,旨在推动整个区域旅游系统向更高级不断进化,为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的旅游业提供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策略,进而更好地促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燕   王倩   张桐  
采用2013—2021年中国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面板数据,基于新发展理念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研究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对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与空间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中游地区和上游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总体差异持续减小,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之间农业高质量发展差异最为明显,地区间差异是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差异的主要来源;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各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基于研究结论,今后需加强顶层设计、增强农业产业联动,畅通要素流通渠道,以此而全面提升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传清  黄磊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内河经济带与协调发展带,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线主轴,历经三十年发展最终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成为新时期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撑带战略"之一。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对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但仍面临着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严重、产业结构重化工化、协同发展机制不健全、沿江港口岸线开发无序、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不完善,绿色政绩考评体系乏力等难题。为进一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进程,必须加快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发展壮大绿色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建民  仇定三  蒋倩颖  张敏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7—2016年11省市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动静分析;并结合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模型分析影响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别显著;技术进步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高的贡献率高,提升潜力大;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等因素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工业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则具有抑制作用。最后提出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发展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静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1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经济增长四个方面构建包括12个具体指标的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考察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总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其中,长江中上游省(市)农业绿色发展速度最快,贵州、江西、湖北、重庆、云南、安徽年均增长率超过长江经济带的平均水平。文中提出由于长江经济带区域差异较大,应注重因地制宜,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与本土化,凸显农业的多功能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忠  刘峥延  金田林  
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条件好、发展水平较高,但是农业发展面临着农业资源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增加、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严重等问题。推动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上中下游通力合作,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生态涵养区,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