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25)
- 2023(16198)
- 2022(13526)
- 2021(12108)
- 2020(10419)
- 2019(23545)
- 2018(23170)
- 2017(44174)
- 2016(24257)
- 2015(26782)
- 2014(26469)
- 2013(26472)
- 2012(24377)
- 2011(21974)
- 2010(22112)
- 2009(20900)
- 2008(21118)
- 2007(19401)
- 2006(17183)
- 2005(15303)
- 学科
- 济(105220)
- 经济(105102)
- 业(98325)
- 企(80417)
- 企业(80417)
- 管理(79114)
- 农(47900)
- 方法(46743)
- 数学(37891)
- 数学方法(37513)
- 业经(33157)
- 农业(31640)
- 财(30992)
- 中国(25260)
- 务(22037)
- 财务(21999)
- 财务管理(21965)
- 制(20884)
- 企业财务(20821)
- 贸(20055)
- 贸易(20049)
- 技术(19872)
- 易(19518)
- 地方(19469)
- 学(19243)
- 和(17487)
- 理论(17367)
- 策(17285)
- 划(16918)
- 环境(16020)
- 机构
- 学院(358509)
- 大学(351224)
- 济(149325)
- 经济(146485)
- 管理(140662)
- 理学(122071)
- 理学院(120815)
- 管理学(118863)
- 管理学院(118234)
- 研究(116998)
- 中国(90878)
- 农(82235)
- 科学(74476)
- 京(72530)
- 财(66172)
- 农业(64330)
- 业大(62401)
- 所(61004)
- 研究所(55519)
- 江(55212)
- 中心(54874)
- 财经(53138)
- 经(48236)
- 经济学(44724)
- 北京(44460)
- 州(43055)
- 范(42461)
- 师范(41892)
- 经济学院(40792)
- 院(40677)
- 基金
- 项目(240118)
- 科学(188810)
- 基金(174505)
- 研究(170054)
- 家(154183)
- 国家(152751)
- 科学基金(130851)
- 社会(109737)
- 社会科(103829)
- 社会科学(103790)
- 省(97461)
- 基金项目(93218)
- 自然(86017)
- 自然科(84113)
- 自然科学(84082)
- 自然科学基金(82638)
- 划(80243)
- 教育(76545)
- 资助(69663)
- 编号(67880)
- 重点(53997)
- 发(52953)
- 创(52951)
- 成果(52741)
- 部(52198)
- 业(50923)
- 创新(48927)
- 科研(46517)
- 课题(46196)
- 计划(45470)
- 期刊
- 济(169153)
- 经济(169153)
- 研究(95488)
- 农(80983)
- 中国(68009)
- 学报(61838)
- 科学(55762)
- 农业(54511)
- 财(52995)
- 管理(51904)
- 大学(46131)
- 学学(44455)
- 业经(33985)
- 融(32554)
- 金融(32554)
- 技术(31304)
- 业(29490)
- 教育(28949)
- 财经(25932)
- 经济研究(25321)
- 问题(23011)
- 经(22337)
- 技术经济(20226)
- 版(19696)
- 商业(17536)
- 科技(17494)
- 世界(17398)
- 业大(16747)
- 贸(16510)
- 统计(16483)
共检索到523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玉鸣
文章采用灰色关联与协调分析法 ,对中国 1 985 - 2 0 0 2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总产值 )及其影响因素 :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机总动力、收购价格、受灾面积、灌溉面积、农业劳动力、农业技术人员、财政农业支出、农业生产投入、科研费用、役畜、农村用电量等 1 3个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得出一些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益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影响因素 关联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白云涛 林巧文
文章首先对河北省农业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其次对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3类因素10个指标,同时选取2004~2014年上述10个指标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与粮食总产量高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大;其它影响因素按照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列为: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业从业人员、农村用电量、人均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它们都与粮食产量中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较大。最后提出充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亮
当前,我国农村水利建设欠账较多而农业综合生产力却持续提高,农村水利建设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否有显著影响?本文在分析农村水利建设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撑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灰色关联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撑测度模型,并以四川为例,测算出农村水利对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支撑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水利建设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模式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水利建设 农业综合生产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海峰 王姣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条主要途径。而准确把握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又是制定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措施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文将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依据各个影响因素的生产弹性和贡献率来分析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 ,最后得出结论及政策含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燕枝 郭静利 王秀东
粮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核心。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不同时期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有所变化。本文通过对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的对应分析,得出了四个不同阶段,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的不同主导因素。
关键词:
粮食 综合生产能力 因素 对应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志红 谢东辉
文章根据投入产出分析的相关理论,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影响气候旱区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业从业人数、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及受灾面积、财政对粮食直接补贴资金额、年均降水量等。通过选取2000~2013年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这些因素与气候旱区粮食总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财政对粮食直接补贴资金额、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玉米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及受灾面积与粮食产量高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较大;小麦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颜齐 郭翔宇
文章从研究农户行为入手,结合农户经济行为理论和现代经济学中的经纪人假设,提出了对农户综合生产能力的理解,以此为基础,提出农户综合生产能力的具体衡量指标,同时从微观层次找出影响农户综合生产能力的若干因素,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我国1990~200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模型测定,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和非农化水平是影响农户综合生产能力的最主要因素,农用机器数量过多会影响农户的综合收益能力。
关键词:
农户综合生产能力 农户行为 典型相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侯锐 李海鹏
本文以系统学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解为四个因子。通过主成分回归发现,水资源禀赋等自然生产力因子是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因素;机械化率等技术生产力因子和耕作制度等管理生产力因子是主要促进因素;政策生产力因子影响不太显著,却是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因素。在目前生产条件下,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改善基础条件,提高技术投入,选择良性生产模式,改革耕作制度,发展多熟制的间作套种,是今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方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姣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条主要途径,而准确把握影响全国及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对制定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一、模型的建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能够相对稳定地达到一定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松颖 刘颖 金雅
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维护粮食安全战略意义重大。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1998—201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粮食生产发展,并结合粮食生产现实状况研究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及其变迁。研究表明:耕地、劳动力、农业机械、有效灌溉率和抗灾能力等因素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不利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发展;粮食财政支出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促进了粮食产量迅速增加,但是最低收购价政策市场扭曲效应日趋明显。为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发展,应重视对耕地数量与质量的保护;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培养职业农民,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建立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有效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粮食生产资源的基础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慧秋
本文主要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通过对影响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六个主要因素与粮食实际产量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及定性分析,实证考察了各个因子不同时期对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关联度 因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新建县物价局联合课题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园 章辉
本文利用1978年-2003年的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指出我国目前所采取的财政支农措施不能达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而只是一种被动性的临时政策举措,并没有建立起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粮食稳定增产和粮食安全的财政支农长效机制。作者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无效的原因所在,并相应提出了如何实现财政支农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琛 吴敬学 钟鑫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生产发展,粮食产量实现了历史突破性的"十连增",但由于受到了资源禀赋限制和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影响,未来中国粮食产业增产潜力并不容乐观。选取水土资源、劳动力资源作为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而打破约束实现粮食持续增产的唯一手段是必须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来支撑农业发展。通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受到生物化学型技术和机械型技术的干扰型影响,在目前资源禀赋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未来依然能够实现粮食可持续的增产可行路径是增加两类技术的要素投入,其中生物化学型技术投入在粮食生产中起主要影响作用,应作为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以及近几年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尤其是以农业生物技术为代表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九杰 崔卫杰 朱信凯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受耕地保护能力、政策保障能力和自然灾害抵御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着重讨论了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对粮食生产能力培育、降低粮食不安全性的作用。认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自然灾害风险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