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32)
2023(11005)
2022(9059)
2021(8292)
2020(7114)
2019(15430)
2018(15378)
2017(29662)
2016(15682)
2015(17192)
2014(16531)
2013(16590)
2012(15114)
2011(13367)
2010(13845)
2009(13272)
2008(13450)
2007(12512)
2006(11227)
2005(10200)
作者
(43947)
(37314)
(36921)
(34694)
(23365)
(17730)
(16397)
(14338)
(13955)
(13254)
(12589)
(12387)
(11991)
(11754)
(11297)
(11117)
(10967)
(10731)
(10697)
(10557)
(9282)
(9191)
(9009)
(8614)
(8418)
(8229)
(8216)
(8142)
(7479)
(7358)
学科
(88574)
(72021)
企业(72021)
(70735)
经济(70655)
管理(59994)
(44831)
农业(29930)
业经(29359)
方法(28021)
(23250)
技术(22389)
数学(20140)
数学方法(20011)
中国(18158)
(17689)
财务(17679)
财务管理(17665)
(16863)
企业财务(16746)
(14992)
技术管理(14163)
(13677)
理论(13062)
(12984)
(12194)
贸易(12184)
地方(12121)
(12087)
(11882)
机构
学院(230926)
大学(220437)
(103632)
经济(101896)
管理(97794)
理学(84219)
理学院(83523)
管理学(82625)
管理学院(82194)
研究(71262)
中国(58695)
(50965)
(45151)
(45057)
科学(40634)
农业(38502)
(37199)
业大(37162)
财经(35459)
(35009)
中心(33634)
(32113)
研究所(31208)
经济学(30105)
经济管理(29165)
(28576)
北京(27649)
经济学院(27268)
商学(27077)
商学院(26864)
基金
项目(149047)
科学(120673)
研究(113770)
基金(109292)
(93286)
国家(92285)
科学基金(82075)
社会(76092)
社会科(71991)
社会科学(71973)
(61762)
基金项目(58581)
自然(50582)
教育(49583)
自然科(49528)
自然科学(49519)
自然科学基金(48757)
(48295)
编号(46065)
资助(41995)
(38261)
(37481)
成果(34768)
创新(34712)
(34051)
(33139)
重点(32678)
国家社会(31620)
(31131)
课题(30444)
期刊
(125732)
经济(125732)
研究(65751)
(54748)
中国(48527)
管理(40471)
(37390)
农业(36810)
科学(32217)
学报(29756)
业经(28011)
技术(24622)
大学(24618)
学学(23831)
(23601)
金融(23601)
(19548)
教育(18875)
经济研究(17946)
财经(17888)
问题(16637)
技术经济(16368)
(15626)
农村(14043)
(14043)
科技(13758)
农业经济(13641)
世界(13312)
现代(12293)
商业(12198)
共检索到351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家凤  
分析了现行农业技术创新轨道难以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存在着不能对增长结构中的技术障碍作出灵活反应的缺陷和矛盾。提出了农业技术创新轨道的重建需坚持多主体参与、利益制约、市场主导和政府协调的原则以及相应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容  
本文从诱导创新理论出发 ,分析了在农业结构调整条件下农业技术创新所面对的不均衡条件及其制度安排。认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本身必须进行创新 ,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袁铖  
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善需要农地制度的创新。农地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设计必须兼顾社会保障与效率两重功能,国有制、个人所有制、土地股份制都不符合这一原则。作者的产权分析框架认为,产权效率取决于权利的界定及实施。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前提,通过农地权利的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决策制度的创新,进一步理顺乡镇政府、村集体组织与农民的关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开华  
一、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在21世纪,一项产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很大程度上就看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前景。事实上,技术创新成为现代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20世纪上半期,在发达国家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农业的增长由主要来自扩大面积转变为主要来自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的基础已从自然资源转变为科技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发达的现代农业已从资源为基础转变为以科技为基础。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文川  赵威威  
农业技术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解决区域"三农"问题的关键。区域内(农户与合作社)和区域外(农户、合作社与顾客、竞争对手、加工企业和政府、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网络、信任、规范与合作等社会资本能通过农业技术获取、知识与信息共享和农业技术扩散对农产品的开发速度、创新成功率等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农业组织可以利用区域内外社会资本来改善农产品的创新绩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卢东宁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是指从农业技术创新链的某一基本构成环节出发,顺次经过其他基本环节,最后回复到起始环节的过程,它包括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三个等级。其循环机理是:同一农业技术创新链中每一环节的反应循环,推动同一或不同农业技术创新链中同一或同类环节之间的催化循环,再由催化循环推动同一或不同农业技术创新链中各环节之间的超循环。农业技术发明和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的超循环,使二者耦合成共生的结合体;通过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和农业技术扩散的超循环,完成农业技术创新链的一次循环;通过农业技术扩散和农业技术发明的超循环,使整个农业技术创新链在新的需求起点上开始循环,如此循环往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梅建明  靖玉新  
在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中 ,农业技术创新存在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农技推广缓慢及农民对新技术反应迟缓等障碍 ,这些障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农业的进步与发展。本文在详细分析这些障碍因素的基础上 ,相应提出了如何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的几点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白硕  刘剑飞  吴江  
论文从农业技术创新的内涵与特点入手 ,分析了加入WTO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在WTO框架下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恩君  顾焕章  
构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夏恩君,顾焕章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其贡献份额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而技术进步的核心是技术创新的形成,只有不断地产生技术创新才能促进技术进步速率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一般来讲...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春香  闫国庆  
本文在界定农业技术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效和存在问题作系统分析发现,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整体水平偏低,具体表现在农业技术研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农业集约化程度和单产水平较低,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比较落后。促进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包括探索农业科技发展道路,正确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技术类型;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做大做强现代种业;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创新合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容  
本文从农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失效出发,认为农业技术创新的收益内部化不可能以市场方式进行,而只能通过建立公共农业研究制度加以实现。因此,对农业技术创新进行激励的关键便是进行制度创新,以实现公共研究机构、农户、消费者对创新成本的合理分摊和对创新利益的共同分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东宁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是发挥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各类主体技术创新动力生成机制的基础上,剖析了各类主体以价格机制为基本保障机制,通过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信用机制、协同机制、激励机制等相互作用的技术创新动力强化机制,设定了各类主体技术创新动力强化机制生成的价格支撑条件,并为政府强化各类主体的农业技术创新动力应该采取的措施提供了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娟莉  朱玉春  
采用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分别对西部12个省市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西部除四川省和陕西省外的各省份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均不足,且区域差距很大;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且差距较大;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西部应增强区域经济总体实力,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研服务水平,以全面提升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杨  杨锦秀  傅新红  
本文通过选取11个原始指标构建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类,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特殊现象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提升区域农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