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4)
2023(6652)
2022(5387)
2021(5318)
2020(4527)
2019(10586)
2018(10742)
2017(21878)
2016(11651)
2015(13302)
2014(13247)
2013(13107)
2012(11735)
2011(10775)
2010(11153)
2009(10332)
2008(10284)
2007(9403)
2006(8518)
2005(7607)
作者
(32516)
(27760)
(27173)
(25903)
(17188)
(13196)
(12235)
(10790)
(10283)
(9661)
(9391)
(9186)
(8710)
(8498)
(8342)
(8318)
(8076)
(7962)
(7881)
(7739)
(6966)
(6933)
(6820)
(6552)
(6251)
(6187)
(6118)
(6032)
(5580)
(5388)
学科
(56841)
经济(56805)
(44914)
(44074)
农业(29853)
管理(28493)
(24296)
企业(24296)
方法(23998)
数学(22073)
数学方法(21578)
业经(16197)
中国(12977)
(11419)
(10203)
农业经济(9957)
地方(9904)
(9885)
(9022)
农村(9016)
(8975)
(8469)
(8391)
贸易(8386)
(8254)
银行(8250)
(8156)
理论(8017)
技术(7926)
(7906)
机构
学院(170440)
大学(163575)
(74611)
经济(73237)
管理(69818)
理学(60861)
理学院(60399)
管理学(59176)
管理学院(58918)
研究(53149)
(46900)
中国(43506)
农业(35414)
(33096)
业大(31494)
科学(31256)
(30287)
(26485)
中心(25860)
(25705)
财经(24129)
研究所(23918)
经济管理(22119)
(21942)
农业大学(21821)
经济学(21201)
北京(20342)
(20177)
(19949)
师范(19790)
基金
项目(111713)
科学(88759)
研究(84226)
基金(81085)
(69643)
国家(68981)
科学基金(60051)
社会(54101)
社会科(50913)
社会科学(50899)
(45563)
基金项目(42659)
教育(38519)
自然(38049)
自然科(37195)
自然科学(37191)
自然科学基金(36535)
编号(36359)
(36318)
资助(33939)
成果(28242)
(28124)
(25247)
(24630)
重点(24463)
课题(23794)
(23420)
国家社会(21947)
创新(21742)
人文(21564)
期刊
(87901)
经济(87901)
(52728)
研究(45669)
农业(35490)
中国(34283)
科学(23977)
学报(23665)
管理(22344)
业经(21660)
(21581)
大学(19789)
(19575)
金融(19575)
学学(19097)
技术(17023)
(16293)
教育(16084)
农村(13739)
(13739)
农业经济(13618)
问题(12806)
财经(11613)
经济研究(11260)
世界(10430)
(9894)
技术经济(9890)
经济问题(9870)
(9858)
统计(9855)
共检索到251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税尚楠  
本文从现代工业化集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的角度,提出对小农户问题的再认识,并通过比较分析国内一些变革小农户经营模式的实例,探讨中国经济现状下的农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在当前现实下,中国农业发展模式选择应当同时包容农业生产的"合作"与"资本"模式,为成功合作与资本经营创造前提条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洋  
当前,中国农户的农地经营规模偏小,劳动生产率低下,从而致使其资本积累十分有限。有限的资本积累导致了农户无力承担资本替代劳动所需要的资本额,只能使用不计成本的劳动替代资本方式,追求单产的增加,以获得较高的农产品销售收入。由此,能否降低农地经营中资本的稀缺性,对于中国农业走出困境关系重大。本文认为,中国农业的经济组织变革,必须实现对资本要素稀缺性的弥补,必须发展农地经营的多样化分工,即采取内部合作经营模式、外部合作经营模式、混合型经营模式三种农地制度变革方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滨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韩伟  
对山东省滨州市圣东土地合作模式的考察研究表明,在自愿的基础上,将分散的农地单产方式转换为集体所有、企业参与经营的新型农村土地合作制,耦合了政治、经济要素及社会多方诉求,可以提高土地的边际产出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付飞翔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1978年开始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也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是,目前这种小而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就显得十分急迫。本文首先对家庭农场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对其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围绕如何发展好家庭农场提出了建议。笔者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为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淑琼  强俊宏  
农业合作经营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解决小农生产和大市场矛盾,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制约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和壮大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农民收益偏低、权益保障不足、利益分配机制不能有效调动经济增长。本文从我国农业合作经营模式的现状出发,兼顾经济效率和权益保障,深入研究了合作经营管理模式下农民权益的保障问题,力图改变过去"能人带头"模式所带来的问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桂华  
推进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是当前我国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的政策目标。不同经营方式的差异源于在公有土地上达成的地权合约差异,农业劳动监督难题是影响农业经营效率的关键因素,任何一种合约形式都是基于具体约束条件的权宜性选择。比较国有农场与农村的经营状况发现,分散化的家庭经营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最理想的经营形式,解决"一家一户办不好和不好办"的公共生产环节问题,是改善家庭经营的关键。农业劳动监督成本可通过技术改进和特定合约安排来降低,成功建立起经营组织内部激励机制之后,组织化经营方式也可以作为备选项。土地公有制为不同地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桂华  
推进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是当前我国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的政策目标。不同经营方式的差异源于在公有土地上达成的地权合约差异,农业劳动监督难题是影响农业经营效率的关键因素,任何一种合约形式都是基于具体约束条件的权宜性选择。比较国有农场与农村的经营状况发现,分散化的家庭经营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最理想的经营形式,解决"一家一户办不好和不好办"的公共生产环节问题,是改善家庭经营的关键。农业劳动监督成本可通过技术改进和特定合约安排来降低,成功建立起经营组织内部激励机制之后,组织化经营方式也可以作为备选项。土地公有制为不同地权合约安排提供制度空间,可调整的土地产权制度,为我国农业经营方式朝着更高效率的方向演进提供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翠萍  高云飞  
推广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模式有其适用的条件,即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以及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农业政策。因此,家庭农场模式应当是有步骤、有阶段的在中国农村逐步推广,对于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亦需要保持一定的历史耐心。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家庭农场模式,应当立足本地区资源禀赋和优势,推动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释放政策红利、加强村级组织对生产经营必要的行政监督、发挥村级经济合作社和专业服务机构的组织优势投入技术力量以及优化农场主自我提升的发展渠道并向职业化方向转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段禄峰  魏明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土地经营模式正发生着根本性变革。以提高农业土地经营效益为目的,采用文献统计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西方资本主义雇佣型大农场的衰落历程及原因,提出在我国当前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实施家庭承包经营、雇佣型大农场以及家庭农场并行的土地经营模式,最终实现家庭农场主导经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耕者有其田的家庭农场模式可以促进更多就业,避免马尔萨斯-李嘉图危机,有利于财富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稳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段禄峰  魏明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土地经营模式正发生着根本性变革。以提高农业土地经营效益为目的,采用文献统计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西方资本主义雇佣型大农场的衰落历程及原因,提出在我国当前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实施家庭承包经营、雇佣型大农场以及家庭农场并行的土地经营模式,最终实现家庭农场主导经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耕者有其田的家庭农场模式可以促进更多就业,避免马尔萨斯-李嘉图危机,有利于财富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稳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滢  
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创新。本文诠释了"家庭农场+合作社"的定义和特征,运用制度创新理论,刻画出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变迁的独特路径,剖析了"家庭农场+合作社"的生成机制和制度效益。认为制度非均衡是这一新型模式产生的根源,其存在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它能产生外部经济内部化、规模经济和提高农户市场竞争力的制度效益。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锐  闵桂林  
近百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家庭农场一直存在诸多争议,其中有家庭农场为"舶来品"与"过渡"论。本文认为:从秦汉至19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田庄""庄园""农庄""庄田"和"大户",就是中国家庭农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称谓;进入20世纪之后,它作为传统中国农业的经营模式,则在向西方经济学习大潮中,因与西方的家庭农场同型、同质而合流于家庭农场,并在探索大规模公司农业的实践中,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回归优选经营模式;跨入共和国时代,它虽一度在"一大二公"改造下强制"绝种",却又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改革中重获得新生,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四大经营主体之一。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家庭农场虽是近代中国的"外来词",但却是传统中国农业经济反复历练的内生优选经营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学新  
本文主要探讨苏南地区的农业如何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问题。笔者认为,苏南农业应该积极进行家庭经营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走出传统的家庭承包经营方式,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本文明确提出发展中小家庭农场是目前苏南农业经营的主要取向,并就如何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延林  
湖南省滨湖地区(含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地区)国营农场总人口41.6万,耕地90.0万亩。农业基本形成粮食、棉花、麻类,甘蔗、生猪、水产、养殖七大生产基地,工业基本形成制糖,、纸、纺织、食品饮料、建材、饲料六大支柱。 农场人口和耕地面积仅占滨湖地区的2.9%和5.6%,但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地区经济中占重要的地位。益阳地区财政收入的80%来自农垦。大通湖农场土地面积相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夏梦  何忠伟  刘芳  白燕飞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2013年中央1号文件中正式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信息科技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经营形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的良好进步需要依靠经济的优质发展。本文通过对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借鉴管理经验,促进中国家庭农场的进一步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