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9)
- 2023(14760)
- 2022(12120)
- 2021(11648)
- 2020(9303)
- 2019(21611)
- 2018(21359)
- 2017(41373)
- 2016(21819)
- 2015(24502)
- 2014(23986)
- 2013(23186)
- 2012(20821)
- 2011(18482)
- 2010(18227)
- 2009(16555)
- 2008(15785)
- 2007(13624)
- 2006(11871)
- 2005(9934)
- 学科
- 济(91907)
- 经济(91827)
- 业(66004)
- 管理(56868)
- 农(51113)
- 企(44643)
- 企业(44643)
- 方法(39688)
- 数学(35615)
- 数学方法(34955)
- 农业(34148)
- 业经(25519)
- 中国(22650)
- 地方(21248)
- 财(19771)
- 制(16775)
- 贸(15246)
- 贸易(15240)
- 易(14787)
- 学(14613)
- 理论(13879)
- 技术(13855)
- 发(13770)
- 策(13135)
- 环境(12974)
- 农业经济(12687)
- 银(12146)
- 银行(12140)
- 体(12036)
- 和(11922)
- 机构
- 学院(298178)
- 大学(289741)
- 济(120560)
- 管理(119844)
- 经济(118134)
- 理学(104988)
- 理学院(103934)
- 管理学(101930)
- 管理学院(101390)
- 研究(91355)
- 中国(71074)
- 农(60268)
- 京(58954)
- 科学(55692)
- 财(51997)
- 江(47686)
- 业大(47603)
- 农业(45718)
- 中心(45563)
- 所(42852)
- 财经(42045)
- 范(39509)
- 研究所(39162)
- 师范(39152)
- 经(38485)
- 经济学(35761)
- 州(35090)
- 北京(34970)
- 经济管理(34058)
- 院(33337)
- 基金
- 项目(210486)
- 科学(167938)
- 研究(158931)
- 基金(152625)
- 家(131261)
- 国家(130064)
- 科学基金(114064)
- 社会(101998)
- 社会科(96324)
- 社会科学(96299)
- 省(84864)
- 基金项目(81381)
- 教育(73309)
- 自然(72437)
- 自然科(70740)
- 自然科学(70728)
- 自然科学基金(69418)
- 划(69225)
- 编号(66735)
- 资助(60695)
- 成果(51649)
- 重点(46883)
- 发(46665)
- 部(46523)
- 课题(44834)
- 创(44712)
- 国家社会(41893)
- 创新(41606)
- 人文(40253)
- 教育部(40190)
- 期刊
- 济(133769)
- 经济(133769)
- 研究(79540)
- 农(63092)
- 中国(56138)
- 农业(42996)
- 学报(41241)
- 科学(40625)
- 管理(40599)
- 财(39420)
- 大学(33687)
- 教育(32305)
- 学学(31982)
- 业经(30380)
- 技术(28967)
- 融(27275)
- 金融(27275)
- 业(20199)
- 财经(19426)
- 问题(18997)
- 经济研究(18614)
- 经(16666)
- 版(15814)
- 资源(15389)
- 农村(15187)
- 村(15187)
- 农业经济(15111)
- 技术经济(14554)
- 统计(13748)
- 科技(13629)
共检索到423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庆龄
探讨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地区的农业经营模式,是基层治理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调研发现,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和青年人口的大量外流,村庄边界打开,形成富有弹性的流动性社会结构。农民据其家庭对土地依赖程度的差异,表现出抛弃型、悲观型、资源型、补充型和生计型的多元土地诉求观。基于此,农民按照伦理血缘关系建构出自发的土地流转秩序,形成了以"新三代家庭"为载体的"大户农业/兼业小农+老人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这一农业经营模式较土地规模流转形成的市场化农地经营,更为符合乡村实际和农民利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思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探索一种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企业统一向分散农户供给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交易成本过高、管理风险较大等困境,而且标准化服务也难以回应农户个体化需求与激励雇佣人员。在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下,企业主动退出统一服务供给模式,其后由基层组织和村集体统筹服务,转变服务供给方式,在兼顾农民个体化需求的同时低成本供给服务。研究表明,发挥基层组织的统筹功能,调动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服务,回应农户个体化服务需求,能够走出一条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这一路径有助于增强基层组织的治理和服务能力,实现以小农户为基础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思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探索一种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企业统一向分散农户供给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交易成本过高、管理风险较大等困境,而且标准化服务也难以回应农户个体化需求与激励雇佣人员。在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下,企业主动退出统一服务供给模式,其后由基层组织和村集体统筹服务,转变服务供给方式,在兼顾农民个体化需求的同时低成本供给服务。研究表明,发挥基层组织的统筹功能,调动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服务,回应农户个体化服务需求,能够走出一条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这一路径有助于增强基层组织的治理和服务能力,实现以小农户为基础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伯华 刘传明 曾菊新
本文应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调查了湖北省石首市农户对获得安全饮水的支付意愿,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农村饮水安全的支付意愿较高,71.5%的农户表示愿意支付,平均支付金额为121.94元。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有户主年龄、家庭人口数量和户主文化程度。根据农村饮水的公共物品特征,本文认为,必须明确农户的支付领域,而政府的介入是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的关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合林 张旻薇 王雨晨 徐颖 代东刚
【目的】针对江汉平原地区乡村普遍收缩的问题,研究村庄收缩的成因差异,基于成因差异识别收缩村庄类型,探讨基于类型的规划响应策略。【方法】以位于江汉平原的仙桃市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建立606个村庄的村情数据库,从人口和空间两个维度综合识别乡村收缩,识别具有相似收缩特征的典型区,构建“定量+定性”的分析框架,归纳收缩典型区的成因类型。【结果】仙桃市的乡村收缩现象普遍,人口与空间收缩值分别为-48.48%和-13.37%;影响人口收缩的最主要因素表现为因乡村空心化而造成的老龄人口占比趋高;影响空间收缩的最主要因素表现为因地理邻近而形成的大城市虹吸作用。收缩村庄主要包括老龄衰退型、交通滞后型和虹吸萎缩型3种。【结论】江汉平原地区的乡村收缩现象普遍,但不同的收缩村庄的成因存在明显差异。老龄衰退型村庄的规划策略重点在弹性适配公共服务设施;交通滞后型村庄的规划策略重点在弹性改善交通条件;虹吸萎缩型村庄的规划策略重点在弹性提升产业基础和盘活闲置空间。基于成因差异划分收缩村庄类型有助于分类施策、明确各类型村庄弹性规划的重点和具体策略、增强在地性与可行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聂鑫 汪晗 张安录
研究目的:研究农地城市流转过程中失地农民福利的公平补偿价值,缓解由于征地以及不公平补偿带来的各种问题。研究方法:在对4城市失地农民以及相关主体调查的基础上,运用SPSS 15.0中的Cronbachs’a系数测试样本可靠度,并运用还原法、替代法和CVM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计算。研究结果:基于公平思想的水田、旱地、菜地的总福利补偿价值分别为3414447元/hm2、3426994.5元/hm2和5158972.5元/hm2。研究结论:在征地补偿时应重视流转中正的社会福利效应,公平地对农民损失进行补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宇振荣 谷卫彬 胡敦孝
通过野外调查、航片解译和农户调查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对不同时期 ( 1 95 5、1 977、1 984、1 993)亚热带江汉平原农业景观格局变化以及与社会经济变革和农作系统多样性的相互关系、不同类型景观单元的生物多样性 ,进行了案例研究。指出 ,景观格局变化受大尺度因素和小尺度因素相互作用影响 ;庭院中树篱和林地以及农田边界可能是保持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景观单元 ,稳定这些景观单元可能是景观生态及农作系统持续性管理最重的组成部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克毅
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农业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著名的农业综合商品基地。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该市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据统计,全市共融聚资金41.5亿元投入农业产业化,盘活资产存量32亿元,新建、改造重点龙头企业6...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嫚嫚 刘颖 陈实
本文基于江汉平原354个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分别从产出水平、产出利润以及生产成本3个方面研究了水稻的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土地细碎化和耕地地力的影响后,目前生产模式下江汉平原水稻生产规模报酬不变,且不存在规模经济现象,但经营规模大的农户"理性经济人"特征表现更明显。江汉平原现阶段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与传统农业生产存在差异,其中劳动力生产要素对水稻生产的重要性相对凸显,资本投入则过剩,土地产出弹性则变化不大,但土地细碎化会减少粮食产量,提高单位面积成本,而耕地地力对产出和利润均存在正向影响。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嫚嫚 刘颖 陈实
本文基于江汉平原354个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分别从产出水平、产出利润以及生产成本3个方面研究了水稻的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土地细碎化和耕地地力的影响后,目前生产模式下江汉平原水稻生产规模报酬不变,且不存在规模经济现象,但经营规模大的农户"理性经济人"特征表现更明显。江汉平原现阶段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与传统农业生产存在差异,其中劳动力生产要素对水稻生产的重要性相对凸显,资本投入则过剩,土地产出弹性则变化不大,但土地细碎化会减少粮食产量,提高单位面积成本,而耕地地力对产出和利润均存在正向影响。因此应适当扩大水稻规模经营,不断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在实现现代农业生产的同时,注重耕地整理和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鹏
由于农作参差期、土地细碎化和农作环节的关联性,小农生产关系呈现出强烈的社会性。社会性小农是小农经济运行的真实主体,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以不同的方式合理配置资源和有效安排生产,从而尽可能克服小农家庭生产的局限性。社会性小农的弹性意味着不仅可以降低村社生产体系的治理成本,而且可以有效对接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为资本、技术等要素与土地的结合创造条件。社会性小农奠定了小农经济持续发展和适应性变迁的基础,维持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关键词:
社会性小农 小农经济 发展 适应性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鹏
由于农作参差期、土地细碎化和农作环节的关联性,小农生产关系呈现出强烈的社会性。社会性小农是小农经济运行的真实主体,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以不同的方式合理配置资源和有效安排生产,从而尽可能克服小农家庭生产的局限性。社会性小农的弹性意味着不仅可以降低村社生产体系的治理成本,而且可以有效对接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为资本、技术等要素与土地的结合创造条件。社会性小农奠定了小农经济持续发展和适应性变迁的基础,维持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关键词:
社会性小农 小农经济 发展 适应性变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玲 申恒胜
目前,乡村水利普遍出现困境,它经历了集体时期的开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维持,以及在农业税费改革之后陷入困境的过程。其中,国家、基层政府和农民等多方参与主体的行动困境是水利困局形成的重要机制。公司涉入水利的"以林养渠,林水结合"的模式,以及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水利困局的突破,但它们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多方合作治理是扭转水利困局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
农村水利 以林养渠 合作治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颜梅艳 余斌 郭新伟 卓蓉蓉
乡村人居环境是农户日常生产生活据以展开的设施及条件,基于主客观比较视角的乡村人居环境适配性评价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论文立足江汉平原公安县乡村抽样调查和访谈数据,以乡村生活空间可及性解析环境供给水平,以居民生活条件满意度解译农户需求意愿,以乡村人居环境适配性解构供需差异,据此提出乡村人居环境优化方向及路径。结果显示:2017年案例区乡村生活空间可及性聚集分布最大值为44.75%,隶属"中类",以就业空间与休闲空间可及性最为薄弱;乡村居民生活条件满意度聚集分布最大值为0.467,隶属"中类",其中农村自然环境与经济运行环境的满意度评价最低。主观需求与客观供给适配性在县域尺度和农户个体尺度均呈"中—中"类型适配模式,但在不同尺度的不同维度表现出差异性。研究结果可为案例地区及相似地域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与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