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0)
- 2023(11619)
- 2022(9820)
- 2021(9187)
- 2020(7646)
- 2019(17037)
- 2018(16984)
- 2017(32139)
- 2016(17491)
- 2015(19300)
- 2014(18686)
- 2013(18224)
- 2012(16867)
- 2011(15521)
- 2010(16044)
- 2009(15306)
- 2008(15541)
- 2007(14208)
- 2006(12996)
- 2005(11699)
- 学科
- 济(70329)
- 经济(70223)
- 业(66144)
- 管理(55576)
- 企(46530)
- 企业(46530)
- 农(46489)
- 农业(30942)
- 方法(24146)
- 业经(23401)
- 制(20474)
- 数学(19342)
- 中国(19329)
- 财(19120)
- 数学方法(19074)
- 技术(18460)
- 体(14647)
- 学(14646)
- 银(13568)
- 银行(13543)
- 地方(13346)
- 行(13017)
- 策(12983)
- 理论(12706)
- 技术管理(12283)
- 融(12161)
- 金融(12158)
- 发(11471)
- 贸(11455)
- 贸易(11447)
- 机构
- 学院(252667)
- 大学(250044)
- 济(107466)
- 经济(105351)
- 管理(98960)
- 研究(85883)
- 理学(85149)
- 理学院(84241)
- 管理学(82980)
- 管理学院(82494)
- 中国(67448)
- 农(57892)
- 京(51961)
- 财(50645)
- 科学(50563)
- 农业(44002)
- 所(43154)
- 业大(41297)
- 江(40464)
- 中心(39485)
- 财经(38822)
- 研究所(38650)
- 经(35183)
- 范(32553)
- 师范(32273)
- 北京(32087)
- 经济学(31886)
- 州(31213)
- 院(30144)
- 经济管理(28717)
- 基金
- 项目(164959)
- 科学(132214)
- 研究(125097)
- 基金(120243)
- 家(104322)
- 国家(103296)
- 科学基金(89252)
- 社会(81751)
- 社会科(77094)
- 社会科学(77074)
- 省(66487)
- 基金项目(63935)
- 教育(56330)
- 自然(55299)
- 划(54280)
- 自然科(54013)
- 自然科学(53996)
- 自然科学基金(53098)
- 编号(50761)
- 资助(46285)
- 成果(41646)
- 创(39912)
- 重点(37404)
- 部(37209)
- 制(37170)
- 发(36539)
- 创新(36425)
- 课题(35224)
- 国家社会(33964)
- 业(33238)
- 期刊
- 济(130906)
- 经济(130906)
- 研究(76502)
- 农(61673)
- 中国(58042)
- 农业(41130)
- 财(39328)
- 学报(37903)
- 科学(37817)
- 管理(37415)
- 大学(30250)
- 学学(28673)
- 教育(28595)
- 融(27943)
- 金融(27943)
- 业经(26526)
- 技术(21883)
- 业(20313)
- 财经(19749)
- 问题(17681)
- 经济研究(17478)
- 经(17003)
- 农村(15089)
- 村(15089)
- 版(14379)
- 科技(14183)
- 农业经济(14145)
- 世界(13856)
- 技术经济(13638)
- 经济问题(12248)
共检索到392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必良
对农业经营制度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辨识,特别是围绕农业的规模经营、分工经济、家庭经营性质,以及新近的创新试验等进行的讨论表明,单纯地推进土地流转集中来改善农业规模经营,存在重大的政策缺陷;将家庭经营卷入分工活动,农业的规模经营将从土地规模经济转向服务规模经济;在产权分割与农事活动分离的前提下,家庭经营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实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四川省崇州市所探索的"农业共营制",可能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的重要方向。
[期刊] 改革
[作者]
国鲁来
对我国现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双层经营体制的确立和发展进行梳理,并根据条件的变化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实践经验分析表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根据外部环境和社员个人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合作社的组织制度;对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予以重新认识和定位,实现功能的重组和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生产与市场的有效衔接;推进农村社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大才
[期刊] 改革
[作者]
曾宪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地制度经历了三次重大变迁: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到农民土地所有制,再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制度,最后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每一次农地制度变迁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博弈。第一次变迁所形成的农民土地所有制既促进了效率也体现了公平。第二次变迁所形成的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制度表面上看公平有余效率不足,实则是既缺乏效率也不公平。第三次变迁所形成的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制是公平诱因与效率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农地分配、农地调整、农地流转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本质上都是公平与效率的博弈。我国农地制度进一步变迁的方向是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变迁 公平与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陶志远 周艺歌 徐若霖 金彦平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也是核心制度。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经历了数次波折之后方才建立的。本文通过梳理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轨迹,解读其内在机理与深层次原因。同时,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进行评介并比较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以期为农村土地制度的下一步改革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土地制度改革 社会保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严建苗 申加华
浙江省出口贸易的增长,一直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这与利用外资的相对落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出口结构以劳动密集型轻工产品为主,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外贸经营主体日益转向以民营企业为主。本文从分析浙江外贸增长的独特轨迹出发,探寻其背后的制度原因,并就入世与浙江外经贸的制度创新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白静 罗重谱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三螺旋理论等对创新中心建设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从全国、国家中心城市关于各类创新中心建设的相关政策表述中,可得到强化创新中心建设的相关启示。世界创新中心以及我国的北京、上海建设科技中心的经验,对重庆建设西部创新中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重庆建设西部创新中心,应坚持十大战略取向,用好比较优势,强化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明晰并持续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地。
[期刊] 改革
[作者]
卢嘉
选择合约理论这一新的视角,旨在解释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过程,为深化改革提供依据。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是改革开放程度、中央与地方关系、城镇化进程和产权制度四个关键局限约束下合约演进的过程;住房合约是国家合约的组成条款,它以适应国家合约的形式出现,以辅助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住房制度的未来选择,也将取决于局限的走向,可以通过判断关键局限的转变,来判断住房制度的发展。
关键词:
城镇住房制度 住房合约 房地产业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文 许月明 刘倩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私有私营"到"公有公营"再到"公有私营"几个历史时期,每一时期的土地改革始终围绕所有权及其派生的经营权、收益权的归属问题展开;从产权角度,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轨迹可以分为"产权各项权能统一"时期、"两权分离"时期和"两权分离基础上权利进一步分解"时期。不同时期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权利重新界定和相关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对不同时期土地产权结构及绩效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对当前农村土地产权新的结构演进"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家庭承包责任制 土地流转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闵继胜 孔祥智
为突破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约束和传统经营模式的困境,必须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实施差异化、品牌化、集约化和多功能战略,走特色农业、品牌农业、高效农业和绿色农业之路,但在此过程中,仍存在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和保险制度等体制机制障碍。因此,应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等方面,助推新型经营主体的模式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谭智心 周振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经历了从以价格干预为主的间接补贴阶段到以"四补贴"为主的直接补贴阶段的转变。对现行农业直补制度对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的研究表明:农业直补制度促进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发挥,但当前的农业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促进作用小于种粮成本上升带来的抑制作用。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应从顶层设计、建立农业补贴资金稳定增长长效机制、创新和完善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补贴政策、充分运用市场和价格支持手段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农业补贴 种粮积极性 制度变迁 作用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超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必良 李尚蒲
农村改革40年来的农业经营制度变革,一直是在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的基础上,努力追求农业的规模经济性。尽管已有研究对如何改造传统小农尚未达成共识,但推进农地的规模经营已经成为我国主流的政策导向。规模经济的本质在于分工,如果将家庭经营卷入分工活动,那么农业规模经济性既可以表达为土地规模经济,也可以表达为服务规模经济。家庭经营卷入分工,关键在于开放和盘活农地经营权。盘活经营权依赖于产权的可分性,产权细分为多元经营主体进入农业提供了可能,从而构成了劳动分工的前提条件;劳动分工会导致交易费用的增加,而生产组织与交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必良 李玉勤
本文基于"农村家庭经营制度研讨会"所形成的共识,对目前农经界关于我国农业经营制度的一些重大理论分歧进行了辨识,特别是围绕农业的规模经营、分工经济、家庭经营的性质以及新近的创新试验等进行了讨论,阐明了作者的学术主张。文章认为:(1)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坚持制度目标与制度底线;(2)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但单纯地推进土地的流转集中与规模经营存在重大的政策缺陷;(3)将家庭经营卷入分工活动,农业规模经济性的获得就可以从土地规模经济转向农业的服务规模经济;(4)家庭经营与经营规模无关,在产权细分与农事活动可分离的前提下家庭经营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实现形式可以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东立 谢凤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发展曲折前行。本文梳理农业保险制度演进历程,从农业保险产品、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政府补贴、大灾风险分散等方面解释了农业保险制度的演进逻辑,发现政府引导及面向农户需求是我国农业保险成功的关键。提出作为农业保护制度的重要工具——农业保险的下一步改革方向:建立健全以农业保险为核心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体系、目标精准的保险补贴体系、有序竞争的农险经营体系、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以及农业保险数据库。
关键词:
农业保险制度 改革 演进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