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3)
2023(10491)
2022(8998)
2021(8313)
2020(7278)
2019(16691)
2018(16750)
2017(32378)
2016(18212)
2015(20787)
2014(21155)
2013(20981)
2012(19844)
2011(18118)
2010(18644)
2009(17612)
2008(17981)
2007(16756)
2006(14732)
2005(13236)
作者
(55790)
(47352)
(46864)
(44650)
(29701)
(22596)
(21399)
(18571)
(17733)
(16952)
(16208)
(15814)
(15040)
(14995)
(14915)
(14496)
(14435)
(13668)
(13640)
(13568)
(12014)
(12004)
(11582)
(11004)
(10678)
(10662)
(10631)
(10488)
(9864)
(9656)
学科
(78127)
经济(78030)
(56026)
(47176)
管理(46259)
(35442)
企业(35442)
方法(32454)
农业(31032)
数学(28182)
数学方法(27893)
业经(20644)
中国(19440)
(19339)
(17905)
(17788)
地方(15681)
(13886)
贸易(13885)
(13456)
(13253)
(12918)
银行(12873)
(12270)
理论(12158)
(11856)
(11725)
金融(11716)
(11676)
(11351)
机构
学院(272505)
大学(269121)
(109708)
经济(107247)
管理(100170)
研究(94725)
理学(85683)
理学院(84715)
管理学(83109)
管理学院(82623)
中国(72857)
(70129)
科学(60585)
(57808)
农业(54368)
(50737)
(50003)
业大(49150)
研究所(46079)
中心(44352)
(44317)
财经(39091)
(36868)
师范(36469)
北京(35864)
(35271)
(34189)
农业大学(33579)
经济学(32514)
(32508)
基金
项目(175885)
科学(136140)
研究(128965)
基金(124724)
(109553)
国家(108530)
科学基金(90527)
社会(79517)
社会科(74692)
社会科学(74662)
(71033)
基金项目(66278)
(59056)
教育(58899)
自然(57907)
自然科(56455)
自然科学(56432)
自然科学基金(55439)
编号(54935)
资助(50629)
成果(45545)
重点(39932)
(39198)
(38995)
课题(37838)
(37429)
(35883)
科研(33684)
创新(33519)
(33084)
期刊
(130841)
经济(130841)
研究(77216)
(71649)
中国(56797)
学报(48593)
农业(48074)
科学(42946)
(39523)
大学(36331)
学学(34561)
管理(31736)
教育(29579)
(27499)
金融(27499)
业经(27497)
(23840)
技术(23276)
财经(19320)
问题(18814)
经济研究(18126)
(16932)
(16482)
农村(15125)
(15125)
世界(14463)
农业经济(14385)
技术经济(13978)
业大(13730)
经济问题(13070)
共检索到412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自祥  
在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政策体系冲击下,农业经营主体发生分化,依据经营价值取向,可划分四类经济主体,即"留守农业"、"中农"、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经营主体体系。通过比较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价值取向及其社会效益,发现占主要比例的"留守农业"和"中农"是粮食安全的坚实保障,也为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民双向流动秩序提供经济基础。家庭农场是农业经营效益最佳的生产方式,也是返乡农民创业致富的途径之一,其经营者是新型农业价值观的承载者。农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天然地具有排挤小农的取向。出于农村社会稳定的角度考虑,地方政府应该认识到小农的农业经营主体地位的重要性而予以保护。
[期刊] 求索  [作者] 蒋永穆  王瑞  
通过对农业经营主体资源要素配置方式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农业经营主体结构性分化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将由同质主体分化后的农业经营主体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内生式兼业型小农、内生式发展型小农、外嵌式家庭农场、外嵌式农业企业。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并非各自孤立,而是相互联系且呈现出动态转化的态势。进一步,基于对四川省柑橘经营主体成本收益详尽的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四类农业经营主体单位土地回报率情况,具体比较的指标包括单位土地投入、单位土地产量、单位土地销售收入和单位土地净收入。实证研究表明:第一,以大规模土地流转为特征的外嵌式农业企业在生产环节不形成规模效应;第二,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第三,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薄弱环节在于销售环节而非生产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欣  
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代表着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的方向,区别于小农经济背景下单一家庭完全依赖自身资源独自耕种的模式,家庭农场是由多主体力量共同参与的结合体,家庭农场主、土地流出户、村委会是家庭农场经营组织形式中主要的参与主体。通过分析参与主体不同的目标取向与社会效益,发现在家庭农场中,家庭农场主需要获利,土地流出户要求保障,村委会要行使权力,基于不同目标取向,各主体的行为对家庭农场的发展与农村社会的演变产生了促进或者破坏的社会效益。家庭农场主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稳定了农业种植行为;土地流出户追求流转利益最大化,破坏了乡村人际关系;村委会在家庭农场建设中收获了政治利益,但其寻租行为带来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艳  张凤荣  
文章选取曲周县和平谷区2个代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典型农业区县,从农户微观层次和县域宏观层次分析了两地的经济效益变化状况,探讨经济环境从影响耕地利用取向、农业经营目标和资金投入方向、土地经营规模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以及劳动者素质几个方面对农业经营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应恒  胡凌啸  严斌剑  
由于各国资源禀赋条件、经济发展阶段各不相同,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有很强的地域性。本文按照资源禀赋差异选择了美洲、欧洲、东亚三大区域,并分别以美国、法国、日本为所在区域农业现代化先进国的代表,分析了国际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规模的演化趋势。分析发现:家庭经营仍然是当前农业经营最主要的方式,但随着农业国际竞争的加剧,各国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两个主要变化:一是农业经营主体在总数减少的过程中呈现两极分化的特征,即大规模农场数量增加且耕地越来越向它们集中,但小规模农场占比也在提高,且仍占多数,中等规模经营主体的数量和占比都明显下降;二是经营主体多元化,即家庭农场以外的经营主体例如公司农场、法人团体等得到发展。这...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苗红萍  田聪华  
[目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疆主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空间分异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对推动新疆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制定扶持政策和缩小地区间差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该研究采用泰勒指数法,以各地区农业人口数作为权数,分别运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平均经营收入两项指标从不同角度测度新疆经营主体空间分异现象。[结果](1)地带内部差异仍是构成规模总体差异的主要部分,且地带内部差异占总体差异的比重家庭农场最大(89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树华  裴璇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家庭农场,在实现农业发展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良好的融资能力是家庭农场发挥作用的基础保障。但是由于资金瓶颈问题的制约,家庭农场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以云南省75家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在对家庭农场融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家庭农场融资能力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采用以信用社贷款为主的外部融资,同时以家庭积累为辅的内部融资。融资渠道采用信用社贷款和贷款用于农业生产时可以有效提高家庭农场的融资能力。加强内部资金积累,拓宽外部融资渠道,制定差别化的农村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家庭农场的保险体系将是提高家庭农场融资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军  吴晨  
研究目的:通过对粤赣100家农业经营主体调查,研究撂荒农地再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方法:首先应用DEA模型中的CCR方法测度了撂荒农地再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益,并进一步应用半对数回归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实证分析了撂荒农地再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总体上,撂荒农地再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益最高的是种植业,最低的是养殖业;发达地区撂荒农地再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益总体上低于不发达地区;绿色、生态农产品的出售比例,绿色、生态农产品与非绿色、非生态农产品的产值比,政府补贴额度,银行信贷额度,社会服务机构数量,主要农业经营者的文化程度、见识广度等因素对撂荒农地再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益均产生正向的影响,而年龄则对其产生负向影响。研究结论:政府需要在绿色、生态农产品市场,财政补贴,信用贷款,社会服务机构和吸引优秀农民返乡进行绿色、生态创业上提供政策支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新华  刘秋文  周娟  
主流理论认为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方向不是规模经营主体替代小农户,就是小农户完全排斥规模经营主体。这种单向论都是将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得出的结论普世化的结果,缺乏扎实的经验支撑。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方向具有多向性,即小农户、中等规模经营主体和大规模经营主体将长期并存,并形成了大规模经营主体主导、中等规模经营主体主导和小农户主导三种农业经营结构。这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意义在于,我国更可能形成占主导地位的小农户与中等规模经营主体和大规模经营主体长期并存发展的局面,三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相互关系将构成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翁贞林  阮华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加剧,小规模、分散化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弊端日益显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困境显得尤其紧迫。分析了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缺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发展模式及其内在逻辑关系,并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需要因地制宜、政府有力推动、政府财政政策支持、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和法律保障等经验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艳涛  高强  金炜博  
本文分析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困境,构建培育技术创新与金融支持关系的理论模型,讨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技术创新前后对金融需求的变化路径,并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段冲冲  吴杰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而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又是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湖北省2015年度20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问卷调查数据应用有序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个人特征对会计工作质量有影响,女性和年轻的负责人会计工作质量要更高;在组织类型中,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最为理想;政府和银行的扶持对经营主体的会计工作质量具有正向影响。最后文章从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政府和金融机构外部扶持四个方面为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工作质量和实现农村会计工作现代化管理提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首涵  杨萍  郭洪海  季明川  
[目的]通过对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方法的研究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分析,为提高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参考。[方法]借助典型案例调查及官方统计数据,采用物质—价值流和能值分析法对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展开研究。[结果]物质—价值流实证结果表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的单位土地净收入分别为1.778 4万元/hm2、1.153 1万元/hm2和0.439 6万元/hm2;能值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依次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段冲冲  吴杰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而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又是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湖北省2015年度20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问卷调查数据应用有序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个人特征对会计工作质量有影响,女性和年轻的负责人会计工作质量要更高;在组织类型中,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最为理想;政府和银行的扶持对经营主体的会计工作质量具有正向影响。最后文章从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政府和金融机构外部扶持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艳  
当前,广东正进行新一轮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部署,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振兴粤东西北地区农业的重要手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经营主体相比具有集约化、标准化、市场化和科技化的优势。文章将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农业经营主体划分为农垦集团、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普通农户等6类,通过调查1 238个农业经营主体,评价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营收结构,分析不同类别农业经营模式发展的利弊,得出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产业化经营,发展适宜现实情况和当地环境的经营制度,依托互联网和物联网,提高产品价值和利润空间,能更快地摆脱欠发达的经济地位的结论,并提出提高营商环境水平和大力发展物联网的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