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80)
- 2023(15118)
- 2022(12213)
- 2021(10951)
- 2020(8994)
- 2019(19945)
- 2018(19737)
- 2017(38371)
- 2016(20421)
- 2015(22764)
- 2014(22597)
- 2013(22573)
- 2012(20903)
- 2011(18669)
- 2010(18951)
- 2009(17897)
- 2008(17487)
- 2007(15942)
- 2006(14629)
- 2005(13323)
- 学科
- 济(112540)
- 经济(112422)
- 业(87795)
- 企(69929)
- 企业(69929)
- 管理(66973)
- 农(47704)
- 方法(37657)
- 业经(33508)
- 农业(31959)
- 数学(29404)
- 数学方法(29266)
- 地方(27165)
- 财(27158)
- 中国(26094)
- 制(19591)
- 务(18332)
- 财务(18314)
- 财务管理(18301)
- 技术(17655)
- 企业财务(17258)
- 学(17141)
- 策(16981)
- 体(16176)
- 和(16117)
- 划(15942)
- 贸(15780)
- 贸易(15769)
- 易(15212)
- 环境(15206)
- 机构
- 学院(303365)
- 大学(293206)
- 济(142003)
- 经济(139516)
- 管理(118098)
- 研究(103215)
- 理学(101115)
- 理学院(100050)
- 管理学(98751)
- 管理学院(98193)
- 中国(82260)
- 财(61643)
- 农(61511)
- 京(60527)
- 科学(60091)
- 所(51861)
- 江(48879)
- 财经(48594)
- 中心(47733)
- 农业(46669)
- 研究所(46609)
- 业大(45861)
- 经济学(43979)
- 经(43965)
- 经济学院(39544)
- 州(37451)
- 北京(37193)
- 范(36926)
- 师范(36654)
- 院(36347)
- 基金
- 项目(196165)
- 科学(156968)
- 研究(146255)
- 基金(143778)
- 家(123572)
- 国家(122365)
- 科学基金(107108)
- 社会(98461)
- 社会科(93034)
- 社会科学(93011)
- 省(79679)
- 基金项目(77214)
- 自然(66222)
- 自然科(64665)
- 自然科学(64652)
- 自然科学基金(63537)
- 教育(63266)
- 划(62909)
- 编号(58645)
- 资助(55998)
- 发(45593)
- 成果(44849)
- 重点(43642)
- 部(42941)
- 创(42919)
- 国家社会(41258)
- 业(41086)
- 创新(39509)
- 课题(39501)
- 制(37906)
- 期刊
- 济(175970)
- 经济(175970)
- 研究(91893)
- 农(63035)
- 中国(59706)
- 财(49658)
- 管理(46739)
- 科学(42509)
- 农业(42362)
- 学报(41584)
- 业经(32990)
- 大学(32875)
- 学学(31674)
- 融(31021)
- 金融(31021)
- 技术(27648)
- 经济研究(26970)
- 财经(24942)
- 问题(23546)
- 业(22599)
- 经(21762)
- 教育(20476)
- 技术经济(18913)
- 世界(18022)
- 资源(16045)
- 现代(15648)
- 经济问题(15604)
- 贸(15443)
- 农村(15372)
- 村(15372)
共检索到469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建辉
基于1994—2014年样本数据,运用脱钩指数、LMDI分解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山东省的农业化学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探讨了农业化学化的空间格局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农业化学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实现了从相对脱钩到绝对脱钩的转变;②效率效应、效益效应、规模效应对农业化学化投入物量的影响依次减弱,其中,效率效应可以减缓农业化学化投入物量的增加,效益效应是推动农业化学化投入物量增加的主要因素;③在空间格局变化方面,烟台、枣庄等地区的农业化学化程度高,潍坊、青岛、临沂等地区的农业化学化投入物量下降迅速。降低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对化学化的依赖,要从发展农业科技、加强低污染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上着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建辉
基于1994—2014年样本数据,运用脱钩指数、LMDI分解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山东省的农业化学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探讨了农业化学化的空间格局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农业化学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实现了从相对脱钩到绝对脱钩的转变;②效率效应、效益效应、规模效应对农业化学化投入物量的影响依次减弱,其中,效率效应可以减缓农业化学化投入物量的增加,效益效应是推动农业化学化投入物量增加的主要因素;③在空间格局变化方面,烟台、枣庄等地区的农业化学化程度高,潍坊、青岛、临沂等地区的农业化学化投入物量下降迅速。降低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建辉
论文选取华东6省1市2001—2014年的数据,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背景下的农业化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Tapio脱钩关系,并通过LMDI分解将农业化学投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归结为规模效应、耕地效应和效率效应,最后对2014年华东6省1市农业化学效率状况进行Kmeans聚类。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背景下,农业化学与农业经济增长呈现出从扩张性负脱钩到相对脱钩,再到绝对脱钩的转变;农业化学投入物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耕地效应的作用,效率效应可以减缓农业化学投入物量的增长,规模效应的作用不明显;从空间格局的聚类结果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建辉
论文选取华东6省1市2001—2014年的数据,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背景下的农业化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Tapio脱钩关系,并通过LMDI分解将农业化学投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归结为规模效应、耕地效应和效率效应,最后对2014年华东6省1市农业化学效率状况进行Kmeans聚类。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背景下,农业化学与农业经济增长呈现出从扩张性负脱钩到相对脱钩,再到绝对脱钩的转变;农业化学投入物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耕地效应的作用,效率效应可以减缓农业化学投入物量的增长,规模效应的作用不明显;从空间格局的聚类结果上看,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和山东的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化学品生产资料依赖程度较低,安徽省的依赖程度较高。总之,农业经济可以在农业化学化控制背景下得到持续增长,农业面源污染要得到进一步的控制,需要在采用多种农业增效手段、提高农业化学投入利用效率和采取差异化的区域农业化学投入减量控制政策着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兆君 任兴旺
农业产业集群化与城镇化协同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对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建立了农业产业集群化与城镇化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以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例,对该复合系统协同度进行了测度。然后,利用17个2007—2016年数据进行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对农业产业集群化与城镇化复合系统协同度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农业产业集群化与城镇化协同度越高其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越大的结论。同时,对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化与城镇化的深度协同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天宇 孙庆祥
本文选取山东省1997-2013年的数据,以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农业增加值与商贸流通、资本投入等相关影响因素间的计量经济模型,分别从商贸流通业发展变量的一次方和二次方两个层面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商贸流通发展的二次方变量与农业生产增加值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商贸流通显著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研究发现农业资本投入及农业劳动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农业经济增长 商贸流通 计量经济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元赫 李子君 姜爱霞 刘金玉 王硕
基于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从省域、地理区域和县域3个尺度探讨1995—2015年山东省农业化肥施用强度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及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山东省农业化肥施用总量和施用强度相对较高,变化趋势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2)化肥施用强度最高的是鲁东地区,其次为鲁中和鲁西地区;化肥施用强度总差异呈波动性上升的态势,区域间差异是总差异的主要原因;3)山东省县域化肥施用强度空间分布不均衡,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态势有所增强,烟台的大部分县(市)成为稳定性热点,济南、淄博、莱芜和聊城的大部分县(市)成为稳定性冷点;4)化肥施用强度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农业纯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生产结构、农民受教育程度、种植规模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人口数量和化肥价格无显著影响。未来应继续推广普及科学施肥技术,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加快土地流转,加强农民教育培训。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程钰 徐成龙 刘雷 任建兰
环境污染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与大气环境污染的关系及其时空演变格局是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选取SO2、粉尘两项指标反映大气污染状况,采取LMDI分解模型、脱钩模型以及地理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山东省工业经济增长的大气环境污染效应及其时空格局,得出以下结论:①SO2排放总量呈现上升—下降—回升—下降的趋势,拐点分别在1997、2002和2005年;粉尘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拐点在1997年;大气污染与工业经济基本实现了从相对脱钩向绝对脱钩的转变,总体趋势有所改善。②从污染物排放总量以及分年度数据来看,规模总量效应是造成SO2、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技术效率效应是造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结构减排效应对于污染物减排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③就空间格局来说,淄博、莱芜、枣庄等地区地均SO2排放量较高,菏泽、临沂等鲁西、鲁南地区相对较低;济南、淄博、莱芜、烟台和枣庄等鲁中、鲁东以及鲁南地区地均粉尘排放量较大。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制定差别化区域政策、优化工业布局、创新环境管理措施、实施大气环境信息公开等相关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树峰 程钰 任建兰
以山东省工业能耗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LMDI模型和高能耗产业识别模型,将工业能耗总量增长的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识别1991—2011年的能耗密集型产业,比较能耗密集型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并分析能耗强度空间演变格局,得出以下结论:①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七大产业为山东省能耗密集型产业。②规模效应是推动能耗总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技术效应对减缓能源消耗量的增加起到了决定作用,结构效应对降低能耗增加量的作用在加强,短期内能耗总量还将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但增速在放缓。③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能耗强度明显小于西部地区,其中烟台、青岛和威海市一直处于低能耗水平,莱芜、日照、枣庄、聊城和淄博市长期处于高能耗水平。研究对于山东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红 王鄂湘
文章首次从大农业的角度对农业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湖南省2003—2012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Eviews统计软件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并进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两者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农业产业结构值平均每增长1%带来的是农业经济总量4.72%的正向变动;(2)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农业经济的增长能够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但带动效果不显著;(3)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颜齐 郭翔宇
借鉴多部门经济模型的基本思想,测算了黑龙江省1992-2006年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考察期间内农业经济增长的4.92%可以由产业结构变动来解释;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波动性、阶段性和周期性等特点,农业经济表现出不稳定性;2004年以后,农业结构趋于平稳,对农业经济增长表现出稳定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鸿鹏 吕杰 牟恩东
本文通过建立C-D(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生产函数模型,将信息化对辽宁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量化,以分析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采用波拉特分析法对辽宁省2002~2011年农业信息化指数进行评测的结果和农业经济增长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各要素进行量化分析,重点分析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
信息化 农业经济增长 C-D生产函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红光 宋林 李光勤
本文构建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空间统计技术对全国1990—2014年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重点考察了2005—2014年各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差异。研究表明:(1)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质量在1990—2004年为缓慢提升期,2005年后为快速提升期;(2)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贡献较大,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从空间维度来看,各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程度和发展均衡性均存在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增长质量 主成分分析 空间差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红光 宋林 李光勤
本文构建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空间统计技术对全国1990—2014年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重点考察了2005—2014年各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差异。研究表明:(1)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质量在1990—2004年为缓慢提升期,2005年后为快速提升期;(2)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贡献较大,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从空间维度来看,各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程度和发展均衡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农业经济增长质量水平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和东南沿海,而中南部省份的农业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相对较低。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增长质量 主成分分析 空间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新利 赵琨
基于协整理论,采用ADF检验,构建VAR方程和VEC模型,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农户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存量影响较大;短期内,农业机械等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入对农机综合作业水平提高能产生正效应,并引起农业总产值正向变动,且能达到峰值。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业经济 协整分析 均衡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