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18)
2023(17545)
2022(14665)
2021(13668)
2020(11611)
2019(26460)
2018(26551)
2017(51817)
2016(28128)
2015(31726)
2014(31666)
2013(31383)
2012(28288)
2011(25365)
2010(25675)
2009(24130)
2008(23997)
2007(21594)
2006(19291)
2005(17401)
作者
(81301)
(67614)
(67266)
(64086)
(43063)
(32392)
(30614)
(26749)
(25761)
(24372)
(22883)
(22815)
(21575)
(21450)
(20820)
(20629)
(20195)
(19958)
(19378)
(19354)
(16837)
(16694)
(16636)
(15717)
(15274)
(15136)
(15097)
(15090)
(13597)
(13380)
学科
(118440)
经济(118288)
(108096)
管理(90447)
(88445)
企业(88445)
方法(54695)
(48977)
数学(44735)
数学方法(44048)
业经(35729)
(33040)
农业(32614)
中国(31656)
(24907)
(23479)
财务(23396)
财务管理(23362)
理论(22332)
企业财务(22108)
(21944)
地方(21345)
技术(21343)
(20603)
贸易(20589)
(19969)
(19913)
(19688)
(19398)
银行(19350)
机构
学院(406644)
大学(402561)
管理(167034)
(164259)
经济(160835)
理学(143940)
理学院(142496)
管理学(139922)
管理学院(139209)
研究(128068)
中国(102783)
(85664)
科学(78849)
(75974)
(75760)
(63994)
业大(62972)
(61533)
财经(60683)
中心(59386)
农业(58163)
研究所(57884)
(55136)
北京(53732)
(50389)
师范(49956)
(49472)
经济学(47989)
(45872)
财经大学(44746)
基金
项目(270665)
科学(214202)
研究(199224)
基金(197418)
(170386)
国家(168835)
科学基金(147182)
社会(126619)
社会科(119681)
社会科学(119647)
(106722)
基金项目(104351)
自然(95874)
自然科(93721)
自然科学(93701)
自然科学基金(92036)
教育(90681)
(87839)
编号(82482)
资助(81718)
成果(65596)
(59487)
重点(59430)
(57421)
(57204)
课题(55293)
创新(53047)
国家社会(51538)
科研(51348)
教育部(51104)
期刊
(187768)
经济(187768)
研究(118451)
中国(77910)
(74352)
管理(63507)
学报(60919)
(59101)
科学(58395)
农业(49917)
大学(47493)
学学(45094)
(41315)
金融(41315)
教育(40409)
技术(36854)
业经(36151)
财经(29427)
经济研究(27810)
(26135)
(25108)
问题(25045)
技术经济(22044)
(19889)
现代(19609)
商业(19099)
理论(19043)
科技(19041)
统计(18846)
图书(18124)
共检索到601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刘飞  
小农家庭制度向现代农业制度转变是新的历史趋势。现代农业的组织化是家庭制度、规模需求、风险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农业组织在生产端形成了适应人工风险的组织形式,在市场端形成了适应市场风险的组织形式,两端制度因无法对立而形成了特定的产销融合制度安排。在这些产销融合制度里,家庭制度或被重构,或被摒弃,体现了其在不同风险条件下的不同存在形态,成为构建现代农业组织化的核心变量。研究表明,农业组织化程度越高,其风险抵抗能力越强。现代农业组织从生产端到市场端的风险里还孕育发生了新的农村金融制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娜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河南省近年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根据《201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14年底,河南省2014年全年新增转移就业的农村人口到达82万人,历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已经达到2 742万人。截止2014年末,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发比例为45.2%,比2013提高了1.4个百分点。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河南的城镇化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在土地流转加速和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根据河南省省情,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苏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本世纪70年代末,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发端的中国农村改革,扭转了陷于困境的农村经济形势,促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作为这一改革的产物——数以亿计的超小型农业经营单位,在中国乡村普遍生成。土地经营细小化与农业生产现代化的矛盾,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 正当全国大部地区农户小块土地经营持续显示其效能的同时,沿海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农业却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子阳  
农业规模经营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其持续发展离不开劳动力的有效支撑,但如何在劳动力大量外流的现实中化解规模用工不足困境值得关注。基于鄂东涂镇的田野调查,在梯度用工的分析框架下,发现个体社会关系的分散性、差序性和有限性,导致个体化用工中存在作业时间、劳动监督以及规模适用等客观约束。鉴于此,规模经营主体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关系经营、管理让渡以及组织维系等机制,持续营造与雇工队的关联,实现用工模式从个体化向组织化的平稳切换,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中规模用工的达成。由此可见,农业规模经营用工绝非按照经济学所预设“有求必应”的理想路径运行,而是需要立足于社会基础。因此,农业规模经营的持续发展不仅要积极面向市场,而且还要主动适应乡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新华  吴楠  
农业规模经营是中国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关键议题。农业规模经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用工效益的差异,从而使一些规模农业经营主体陷入困境。采用嵌入性视角探讨农业规模经营中用工模式嵌入社会关系的逻辑及其影响。研究发现,农业规模经营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化用工无法有效解决农业规模经营中的劳动监督问题。而将市场规则嵌入关系规则的关系化用工使得雇佣双方产生了利他倾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工人内在的劳动积极性,从而使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摆脱经营失败困境。关系化用工的实现依赖于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在用工选择、生产管理和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社会关系的积极作用,但社会关系范围和程度都是有限度的。因此,农业规模经营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处理好经济关系,而且需要处理好社会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爱军  肖丹丹  
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耕作规模过小。小规模传统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户融资能力差,进而导致机械化程度低和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率低,使我国主要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农村推行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相应对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纯英  
(一)土地集中基础上的规模经营 1979年以后,我国农村进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改革。农业的生产方式由集体统一经营转变为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形成了超小型种植业经营规模格局。这种狭小的经营规模,不利于合理地利用农业机械和水利设施,不利于实行合理轮作和采用先进技术,不利于调整作物结构和防治病虫害,不利于保持优良品种的纯度和品质,不利于增加农户对土地的投入。这种狭小的经营规模只能与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相适应,必然造成农产品的高成本、低效率和低效益。它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在农产品需求刚性扩张、农业资源约束不断趋紧、国际农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靠先进的科技、装备、理念、人才和发达的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能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切实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路径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舜臣  于海龙  储怡菲  
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政策长期以来的重要目标。然而,规模经营主体的"非粮化"生产行为却对粮食安全构成新的威胁,让政府规模化扶持政策陷入两难。基于现有文献,从"工商资本"及"土地流转"双视角出发,分类梳理并阐述现有"非粮化"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分析得出,涉及规模经营"非粮化"经营的研究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存在目标对象模糊、指向性过弱等问题。这种粗放的研究范式不仅不利于学界"非粮化"经营现实特征的把握,更会对决策层的政策制定造成误导。结合"非粮化"经营的本质,认为以经营控制权差异分主体考察"非粮化"问题,将有助于突破当前研究的局限,进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良龙  
分析瑞安市农业规模经营现状,探讨机械化农业规模经营发展道路是农机产业化。在市场经济中农机产业化的逐步形成将促使农机化的稳步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宋育良  
本文从集约化概念的界定入手,论证了农业集约化自身的这种技术经济属住,在于坚持科技为主导的内涵扩大再生产中,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来获取高效益的内在功能与机理及其和适度规模经营的依存关系。并据此阐明了农业集约化的条件、指标与系统构成。进而以国有农场构建现代化大农业的实践经验为例,从四个方面揭示了农业集约化作为适度规模经营的运行机制在发展集体经济中的作用与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曦  
农业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在生产组织模式上的创新,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和必由之路。工商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投资到农业规模经营会为农业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本文在分析工商资本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工商企业投资农业规模经营的驱动机理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鉴于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工商资本的投入是其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同时对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倩倩  
随着河南省作为国家粮食核心生产区地位的确立及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作用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剖析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困境,提出推进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立足省情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作用,探索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要把培育职业化农民为重点,提高适度规模经营的人才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晨光  杨继瑞  谢菁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首先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生产函数探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效益;然后以山西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模型的构建测算了山西省农业规模经营的最佳规模和适度范围,对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忠国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展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制度基础;实行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何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并正确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